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2016房地产开发贷款(住房开发贷款)

2016房地产开发贷款(住房开发贷款)

贷款知识 说财猫 原创

21万亿天量信贷,地产只分到3.4%!银行把钱给了谁?,下面是说财猫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2016房地产开发贷款

几天前,我们写了2022年的“国家账本”。

11.62万亿创下新高的地方赤字,以及足足少了2万亿的卖地收入,着实有点吓人。(详细点这里)

就在今天,金融机构过去一年的贷款“账本”也出炉了。

过去一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因素影响,各行各业过得都有点惨。为了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大家都拼命存钱不敢花钱,很多人甚至还提前还了贷。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最大“债主”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又把贷款都投向了哪些领域呢?

先来看看整体的情况。

人民银行统计,2022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13.99万亿元,同比增长11.1%。

不容易啊,虽然很多企业都不敢投资了,但银行的“放贷”生意还是做得不错,整整多放了21.31万亿,比2020年还多放了1.36万亿

这也是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年增量,首次超过20万亿。

来看看这21万亿,都投向了哪些领域~

工业中长期贷款,全年增加3.61万亿元,占比16.94%;

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全年增加5.67万亿,占比26.61%

涉农贷款,全年增加6.22万亿,占比29.19%;

房地产贷款,全年增加7213亿,占比3.38%;

基础设施及其他,全年增加5.09万亿,占比23.89%;

没错,2022年末,我国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3.16万亿元,同比增长1.5%,比上年末增速低6.5个百分点;全年只增加7213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3.4%。

简单对比一下疫情前的2019年和2022年我国信贷增量的投放结构变化,就不难看出,房地产的跌落有多惨烈。

房地产贷款增量占当年信贷增量的比重,从2019年的33.97%,一路跌到了3.38%;年增量也从2019年的5.71万亿,一路掉到了7213亿。

楼市高峰期,碧桂园一家卖房的销售额,都有这个数了。

曾经金融机构有多青睐借钱给房地产,现在就有多嫌弃,也是有够唏嘘。

再看看近十年房地产贷款余额的增长情况,在度过2016、2017、2018花团锦簇的这三年之后,其实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

2020年掉到了11.64%,2021年跌破个位数,2022年则连2%都没有了。

如果看房地产贷款余额的年增量,感觉更直观。

2016-2020年,房地产贷款余额每年的增量,都在5万亿以上。

但到了2021年,这一数字就掉到了3.81万亿

2022年,更是连万亿都没有了,只剩7213亿

想想也不难理解。

2022年,房地产直接从2021年的18万亿,掉到只剩13额13.33万亿,同比下降26.7%,蒸发了近5万亿

国家的卖地收入,比2021年也整整少了2万亿

买房子的人少了,买地的房企也少了,贷款的需求自然也就少了。房地产贷款余额增长变慢,也是必然的结果。

说不定,未来负增长,也是有可能的。

还有一个情况很有意思,就是近十年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的变化情况。

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在调控严峻的2017年和三道红线出台的2021年,都几乎没有增长,一个是负增长,一个增长不足1%。

反倒是在调控有所放松,上层拼命救市的2022年,开始有所反弹。

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的增速,则是在今年降到了冰点。总的余额38.8万亿元,同比增长只有1.25%,增速比上年末,整整低了10个百分点

这或许说明,在政府大力救市、放宽融资限制的2022年,属于开发商层面的信心已经有所恢复,但属于购房者个人层面的信心,仍有待提升,需要更多的刺激。

当下,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你怎么看待2023年的楼市走势,关注我,评论区聊聊!

住房开发贷款

当前房地产市场仍在缓慢恢复,需求不稳已成主要制约因素。作为降成本、稳需求的途径之一,房贷利率近期再次下降。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接下来要重点关注居民的收入预期、房价预期、市场风险等因素,多措并举稳定市场需求。

市场活力有待激发

6月20日,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降10个基点至3.55%,5年期以上LPR下降10个基点至4.2%。受此影响,根据目前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政策下限,首套房利率下限为“5年期以上LPR减20个基点”,即从4.1%降至4%,二套房利率下限为“5年期以上LPR加60个基点”,即从4.9%降至4.8%。

尽管房贷利率的政策下限下降了,但具体到不同城市,房贷利率走势将有所差别,实际执行的房贷利率可能更低。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曾表示,在“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的作用下,截至今年3月末,已有83个城市下调了首套房贷利率下限,约低于全国下限10个到40个基点,低至3.7%到4%;此外,12个城市取消了首套房贷利率下限。

从整体看,今年以来,在多项政策措施推动下,房贷利率持续下行。3月份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4.14%,同比下降1.35个百分点。贝壳研究院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贝壳百城首套主流房贷利率平均为4.0%,二套主流房贷利率平均为4.91%,均与上月基本持平。其中,6月份首套、二套主流房贷利率分别较去年同期回落42个基点、17个基点。

此次房贷利率为何再降?从5月份统计数据看,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但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稳固。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进一步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LPR下降有助于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振经营主体的信心与预期,促进信贷有效需求回升,帮助企业加快恢复和稳健运行,进而带动投资修复性增长。”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说。

稳定预期是关键

当前,需求不稳已成为制约房地产市场恢复的主要因素之一。“今年二三月份,随着经济恢复常态化运行,前期受到压抑的住房需求较快释放,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定反弹,但随着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到正常轨道,房地产市场也逐步进入常态化恢复运行态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说。

反映到具体数据上,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均有所下滑,房价也在一定程度有所下降。前5个月,商品房销售面积4644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9%,较前4个月0.4%的降幅有所扩大;商品房销售额49787亿元,增长8.4%,较前4个月8.8%的涨幅有所收窄。5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整体涨幅回落,二手住宅环比下降。“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分别有46个和15个,比上月分别减少16个和21个。”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绳国庆说。

需求不稳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响,即收入预期、房价预期、市场风险。“收入预期不稳导致居民的支出意愿不足,房价波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只涨不跌’的预期,部分购房者因此持观望态度,二者共同造成居民部门的购房支出意愿下降。”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此外,由于此前部分房屋无法按时交付、烂尾,部分居民对一手房风险的担忧有所上升,也影响了购房意愿。

“需求不足,房地产企业的销售就难以修复,资金回笼难,房企的高负债、甚至债务风险也就难以化解,将进一步导致房地产开发投资下滑。”曾刚说。

综合施策提振信心

市场普遍认为,本次房贷利率下降,将有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需求。“LPR调降有助于降低购房成本,增强购房意愿。”温彬说,在内需构成中,规模庞大、上下游链条众多且与居民资产负债表密切相关的房地产行业仍然较为重要,通过LPR下降带动房贷利率调降,将成为扭转市场预期、促进楼市企稳的重要一环。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房贷利率下降不仅涉及新发放贷款、首套房贷款,还覆盖了存量贷款、二套房贷款,涉及面更广、影响更大。“LPR下降有助于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延缓居民降杠杆节奏,节约房贷利息,稳定消费预期。”温彬说。

具体来看,对于已购房群体来说,假设其购买的是首套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100万元、期限30年、等额本息还款,那么购房者的月供将减少约57元;若为二套房,月供将减少约60元。对于准备入市的新购房者来说,由于目前部分城市已下调、取消首套房利率下限,其房贷利率可能在3.7%至4%的基础上进一步下行。

“但也要看到,除了贷款价格,影响居民购房意愿的因素还有收入预期、房价预期、保交楼等,因此,要综合施策,多措并举稳定房地产市场信心。”曾刚说,一是维持优质房企的流动性,满足其合理融资需求,避免风险传导;二是因地制宜,进一步优化、执行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释放合理住房需求;三是探索适度加大金融政策层面的支持力度。“还要持续做好稳就业工作,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改善居民的收入预期,提升各类主体信心。”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说。

“下阶段,随着经济恢复向好,政策显效,市场预期好转,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企稳。”付凌晖说。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杨蓉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徐佳敏

来源:作者:经济日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2016房地产开发贷款(住房开发贷款)":http://www.ljycsb.cn/dkzs/13150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