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客户”伪造收入证明,3年骗取车贷420万元,下面是周到客户端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三无人员贷款买车
为骗取金融机构贷款,赵宝峰伙同4S店中介董日升等人,在全国范围内招揽无贷款资质的借款人,替其伪造贷款材料,安排其前往指定4S店购买车辆后骗取金融机构贷款。近日,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检察院以贷款诈骗罪对赵宝峰等7人提起公诉。
奇怪的顾客贷款买车位于上海市某中高端汽车经销商4S店里来了一对奇怪的客户,两人看起来似乎是一对夫妻,但丈夫衣着普通,眼神唯唯诺诺,妻子却一身精致衣裙,神色凌厉。两人的身后还跟着一个留着小胡子的男子,抱着手并不说话,但眼睛至始至终没有离开过丈夫。
不等其他业务员有所反应,一名业务员已经迅速迎了上去,那名“妻子”和那“小胡子”也似乎与这业务员相熟,几人也不看车,就径直向一旁去签订合同。
其他业务员虽是云里雾里,但这样的事情已发生过不止一次,他们已见怪不怪了,只是感叹:“小董这小子,哪里来的这么多认识的人买车,真是好运气。”
这样的场景在不同的4S店里都发生过多次。在这奇特的场景背后,隐藏的竟是一个有中介做内鬼、有专门人员招揽客户的庞大贷款诈骗集团。
诈骗集团分工明确赵宝峰在上海工作生活多年,平时总爱留一撮胡子,人送外号“小胡子”。他曾经在4S店内工作过,因此认得许多业务员。2018年起,他日常开销增大,钱款入不付出,于是便起了诈骗的念头。
2018年9月,他联系上4S店的业务员董日升,与其相互勾结串通,由赵宝峰寻找低资质的“客户”,告诉他:“不用你出钱,我带你去买一辆车,只是回头这辆车你得交给我做抵押,我会把抵押所得钱款分一部分给你。”
以客户小何为例,他从未想到过自己有一天能够买车,觉得并不需要自己出钱,只是跟着他们走一趟就可以拿到一些酬劳,便不细究这钱从何而来,跟着赵宝峰来到了董日升的店里。
赵宝峰提前为小何进行了全面的“包装”,伪造了工作单位证明、收入证明、居住证明、婚姻证明等,随后董日升佯装不知,将小何审核通过,并助其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金融机构审核后便将21万余元发放至4S店,小何成功提取一辆新车。但还没等他摸一把方向盘,这辆车就被赵宝峰提走了。
原来赵宝峰已在外联系好自己的朋友龙超,转手就将这辆新车抵押出去。获得抵押款后,赵宝峰与董日升、龙超瓜分了大部分,而小何只获得极少的一部分。
金融机构此后数月向小何催款,小何已将该账户交给赵宝峰处理,赵宝峰替小何还了几次款后便申请无还款能力,金融机构审核后发现小何的确不再有资质还款,于是不得不将这笔贷款做成坏账。如此一来,赵宝峰等人便获得了一辆新车的抵押款。
赵宝峰等人认为这一方式十分巧妙,随即开始招揽其他“合作伙伴”,陆续招录叶少、陆延北、高晓梦、苏凯等人,几人分工明确:由赵宝峰负责与董日升内外勾结,招揽、包装低资质客户,垫付购车首付款等;叶少负责包装、接送客户、提车等;龙超负责为客户垫付首付款、联系车辆抵押事项;其余陆延北等人则负责招揽客户、带客户购车等。
有时客户资质过低,经过包装依然难以符合贷款标准,高晓梦等人还会伪装成客户的配偶,助其获得贷款资格。
全国各地寻找“客户”赵宝峰等人开始在全国各地寻找无固定工作、无经济来源、通过正常途径无法办理贷款的“三无”客户,以金钱为诱惑,吸引这部分人群与他们共同前去购车。
自2018年年末起,几人陆续带来20余名“客户”,为防止4S店和金融机构有所察觉,他们甚至谨慎地避免同一名客户多次购车,要求一名客户只能在4S店露脸一次。
同时,他们对这些客户在利用的同时也有所提防,唯恐他们在提车后将车开走,于是每次提车时都会派人跟随,在顾客前后“压阵”,离开时也会要求顾客坐在副驾驶座或后排,不允许摸到方向盘。
至2021年初为止,赵宝峰等人以这种方式共计骗取金融机构贷款达420余万元。
2021年3月,赵宝峰等人的行为被警方发现,这个有计划、有组织的贷款诈骗犯罪团伙成员也在全国各地陆续被警方抓获。
经查,赵宝峰等7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全国范围内以招揽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借款人后安排其与汽车销售公司签订购车合同,随后与金融机构签订贷款合同,由赵宝峰等人帮助这批借款人通过贷款审核,随后私下出售车辆的方式骗得金融机构贷款,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检察机关遂以贷款诈骗罪对上述7人提起公诉。(文中均为化名)
来源:周到
三无人员什么意思
之前我们聊过,在监狱哪怕家属不救济生活费,依靠狱内劳动也可以每个月获得劳动报酬200到500元之间,这笔钱能够满足狱内所有的生活用品。
比如,牙膏,牙刷,卫生纸,洗发水,肥皂,沐浴露,邮票(信封),袜子,短裤等。剩下的部分可以少数副食品和零食。
那么有家属救济和没有家属救济有什么区别呢?假如:财产刑未全部履行,狱内对消费有限制,超过消费200月内可能会被认定有部分履行能力,那么家属的救济就没有太大的区别。
因为救济300个月,加劳动报酬,一个月还是最好不能花到300元(超过200的50%)。但是,可以部分月份超额,在其他月份微降,只是这样去平均考核期消费金额。这些是大多数需要减刑的人选择的基本方法。
现在回到一个简单的问题:有家属救济和没有救济有什么区别。最大的区别是,有家属救济的人,每个月点购食品,生活用品的时候,那五分钟认同春节采购过年货。
而那些没有家属救济的人,在劳动报酬低的情况下,又想吃一些点购食品,如同过年采购年货的时候,囊中羞涩,他只能路过超市进到商场,看着他人一提一提,一箱一箱,一瓶一瓶往购物车里装,他只能看看。
相信那一刻,他会觉得自己可怜,在这个世界没有人爱,自己已经被家庭抛弃,不值得家人的关怀。他们心中多多少少都会有点怨恨,有藏在心底的自卑,和未来的自私自利,无情无义。
他们一般是我们称为的三无人员,他们要么没有一个好的家庭,要么进来那一刻已被家人抛弃。种种因果原因,种种个人原因如此。
所以不建议,家庭成员武断的认为他没救了,不值得救了,烂到骨子里了,从而完全抛弃他们。因为有的人不吃亏不容易长记性,不一定非要选断绝亲情之间最后的救济通道。
这肯定不是最好的选择,也不会成为最好的帮助方式。因为大多数人的骨气在食物目前是不值一提,再高傲的头颅也得为食物低头。
哪怕那些曾经身价多少个亿,位高权重的人,进了监狱,看到一个西瓜,几块排骨,一个鸡腿,几只小鱼,张开的瞳孔和那些普通人是一样的,无差别的。这是人作为高级动物最基本的物质需要。
而让人吸取教训的方式,应该是让他知道失去的可贵,而不是以惩罚的方式让他在众人目前丢尽一切脸面。当一个人觉得自己不如他人,不配被家人关怀,我认为他一定程度上已经被最亲最爱的人剥夺了最后的尊严。
与其他人的冷嘲热讽(你家里人都不要你了,混生活费都没有人给,在外面做人真失败),家人的抛弃才是他最后的绝望。如果有一天,他带着怨恨回到这个世界,他是否又会成为另外一个人。
所以,不建议断绝家属给他最后的救济,那可能是他所剩无几的尊严和希望。哪怕因为经济原因,每个月救济200,那也是他作为一个人在他人面前拥有被亲人记住的关爱与温暖。
最后:19万金额,个人认为在自首,无法退赃的情况下,依然会被判刑3-4年之间。个人认为自首减轻处罚需要建立在消除被害人的损失情况下,才好建议减轻处罚,法院也方便以自首加退赃判到三年以下。只有自首,没有能力不退赃,认罪认罚,最好的结果可能也是三年实刑,缓刑是没有任何希望的。另外,看守所再呆上半年,基本也无法减刑了。总之,作为亲人,帮不了大头帮小头吧,救济几千元的生活费与抛弃的方式让他回头,前者应该更有深远意义,否则出狱以后,他会认为:在他最需要的时候被抛弃,现在亲人有什么资格说三道四,指责他是扶不起的烂墙。
亲情不应该有怨恨,不应该有对他未来的结果预判。如果真正想帮一个人,最好在道义上先赢,让语言更有威信。以上送给那些认为他无可救药准备抛弃他的家属。幸运的是,这样的人很少,亲情救济是服刑人最后的尊严和底气。
首发微信公众号《减刑假释一点通》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三无人员贷款买车(三无人员什么意思)":http://www.ljycsb.cn/dkzs/13090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