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化名在网上借钱,能不还吗?,下面是紫微分享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用我名字给朋友贷款
在一起网上借贷纠纷案件中,被告彭某化名杨某向原告柳某借了4800元,但在原告多次催讨后拒不归还。原告能够追回这笔借款吗?承办法官该如何审理此案?
原告柳某是一名在校学生,通过网上与化名为杨某的彭某认识。彭某经常与柳某聊天后,顺利地取得了柳某的好感和信任,便多次以各种理由向柳某借钱。柳某通过支付宝转账方式共借给了彭某4800元,但在约定的偿还日期过后,柳某多次向彭某追讨欠款未果。因此,柳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彭某偿还欠款。 双峰法院的工作人员根据柳某提交的起诉状,在与被告电话确认身份信息时,柳某才得知自已曾借钱给她的“杨某”实际上是彭某的真实姓名。
法官认为,从事民事活动的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保持诚实,守信承诺。尽管柳某在借钱给彭某时,基于对彭某的信任没有要求彭某出具借条,但支付宝上的聊天和转账记录足以证明借贷事实的客观真实存在,彭某使用化名借钱的方式无法逃避法律责任。俗话说:“人无信不立”,彭某使用化名本身就是对朋友的信任的辜负,而且拖欠债务的行为更是错误中的错误。最终,在承办法官的劝告下,彭某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当庭真诚向柳某道歉并得到原谅,双方签署了《调解协议》,彭某承诺近期将所欠款项一次性全部还清。法官的说法网络空间并不是“法外之地”。虽然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在网络空间运作的主体都是现实存在的,大家都应该遵守法律,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中国民族世世代代将“诚信”视为立身之本和自身的道德修养,是文明社会道德和法律的基础。网络生态文明需要我们共同维护。
别人可以以我的名义贷款吗
来源:东营利津公安
3月10日,利津一女子小聪(化名)接到“+347500”的境外号码来电,对方自称是某电商平台客服,因其购买的商品在物流过程中不慎丢失,将向小聪支付三倍的赔款。由于对方准确说出了快递单号以及购买的产品信息,小聪对其深信不疑。对方让小聪提供个人银行卡号,称公司规定必须把赔付资金打到银行卡上。随后小聪按照对方要求添加了一个称为“xx客服”的微信,并将银行卡号发给对方。
对方称因小聪信用良好,再赠送她一个百万医疗,第一年免费,但需要小聪先交付100元激活保险账户,同时需要提供个人身份证号。刚开始小聪不相信,为打消小聪的戒备心,对方将自己的身份证照片和客服号照片发给了小聪。小聪信以为真,便将身份证号发给对方,并按照对方要求下载了“数字人民币”APP。
对方又以帮小聪将百万医疗变现为由,要求小聪将个人银行卡绑定在 “数字人民币”软件上。之后,小聪就在骗子的“花言巧语”下,一步一步落入诈骗陷阱,将个人银行卡里的1.4万元通过数字钱包转到指定账户。在对方的利诱下,小聪在微粒贷上贷款两笔,贷款所得1.6万元也转入指定账户。在小聪不知情的情况下,对方又以小聪的名义贷款1600元。后来,对方又让小聪办借记卡,小聪这才意识到被骗。
然而,在小聪转账操作过程中,“国家反诈中心”APP不断地对小聪进行预警并发送多条提示短信。但由于太过“投入”,小聪并没有理会“国家反诈中心”APP的预警提示,给了骗子可乘之机。事后小聪悔恨不已,她说如果当时多看一眼,自己就不会上当受骗。
诈骗套路千千万
防诈招式万万千
见多识广才能少受骗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小聪踩的坑
看完可别再掉坑里啦
01
小聪接听以“+”开头的境外号码来电
如果你收到“00”或“+”开头的陌生来电和短信,一定要提高警惕,这些大多是境外的诈骗电话,千万不要相信。
建议大家如果没有接收境外来电的需求,可以按照以下的操作流程,主动关闭该功能,以降低被骗风险,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中国移动用户
如何关闭境外来电
拨打10086进行咨询办理,或关注“中国移动高频骚扰防护”微信公众号—业务设置—骚扰拦截设置—开启防护—国际及港澳台来话—开启。
中国联通用户
如何关闭境外来电
拨打10010进行咨询办理,或关注“中国联通微厅”——“智慧沃服务”微信公众号——手机管家——号段拦截——“国际电话”智能拦截设置——开启。
中国电信用户
如何关闭境外来电
拨打10000进行咨询办理,或关注“天翼防骚扰”微信公众号——个人中心——我的专属服务——智能拦截设置——国际长途电话——开启。
02小聪轻信了对方高额赔付的说辞
如遇到来电自称某平台客服人员,要第一时间通过官方平台进行确认,不要轻易相信不明来电的说辞;如需办理退款理赔,要在正规电商平台,按规范操作,切莫脱离平台私下进行操作,不要被多倍理赔诱惑,盲目轻信,因小失大。
03小聪向陌生人提供身份证号码和银行卡号,并下载不明APP
要保护好个人身份信息和账户信息,在非必要情况下不向陌生人提供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等重要信息;不要轻易扫描陌生人发送的二维码,或点击对方发来的链接,不要随意在的网站上输入个人信息及银行卡信息、密码等;如果遇上“客服”索要手机验证码的情况,更要高度警惕,验证码是资金的最后一道防线,切勿提供。
04小聪多次收到“国家反诈中心”APP预警信息却视而不见
“国家反诈中心”APP由公安部刑事侦查局组织开发,是一款能有效预防诈骗、快速举报诈骗内容的软件,集报案助手、线索举报、诈骗预警提示、反诈宣传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可以帮助用户预警诈骗信息、快速举报诈骗内容、高效提取电子证据、了解防骗技巧,切实提升用户的识骗防骗能力。如果收到“国家反诈中心”APP的预警,一定要提高警惕,不听电话、不信谎言、不点链接、不转资金。
“三不一多”原则
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记住“三不一多”原则:
未知链接不点击
陌生来电不轻信
个人信息不透露
转账汇款多核实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用我名字给朋友贷款(别人可以以我的名义贷款吗)":http://www.ljycsb.cn/dkzs/13066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