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发电企业保险风险评估工作指引》,下面是中国证券报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企业贷款风险评估
赵白执南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赵白执南)6月26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保险业协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发电企业保险风险评估工作指引》(以下简称《工作指引》)。《工作指引》是对燃煤发电、水力发电、光伏发电、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等主要发电类型企业实现全覆盖的保险风险评估工作实务。
在落实双碳战略、推动绿色转型的背景下,发电企业已成为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领域,其对转型过程中的风险管理需求大幅提高,保险在发电企业风险保障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凸显。保险业协会于2019年牵头组织永诚保险、太保产险等10家财产险公司调研多家不同类型的发电企业,汇聚了保险业多年服务电力行业积累的承保理赔及风险管理实践经验,经过三年多的深入研究并充分征求保险监管部门、各财产保险公司的意见建议,于近期完成《工作指引》的制定工作,并通过了保险及电力行业有关专家学者的评审。
《工作指引》对发电企业建设期和运营期承保风险评估的适用对象、术语定义、评估内容、操作方法、最大损失估算、评估报告格式等进行了规范,对保险公司承保前风险判断和承保后提供防灾防损等风险减量服务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前瞻性。
《工作指引》的发布是保险业协会持续推进电力行业保险风险研究的系统性成果,也是保险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总体部署的重要举措。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保险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体现。《工作指引》兼顾了传统燃煤发电和绿色低碳清洁能源发电两种形式的保险风险评估,既促进传统电力行业稳健转型,又促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既立足基本国情,促进发挥煤电对新能源发展的支撑调节和兜底保障作用,又锚定远景目标,聚焦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积极促进构建我国现代能源体系。为发电企业有效化解生产经营和安全风险、助力电力能源供给结构改革提供了高质量的保险保障。
二是保险回归保障本源的重要实践。《工作指引》通过深入分析研究保险业多年服务电力行业的承保理赔数据及风险管控实践经验,充分发挥保险风险识别、防控和治理的专业能力,准确把握不同发电企业所具有的风险状况及特点,对各类型风险进行分类分级,不仅包括了传统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导致的物损及责任风险,而且还考虑了转型升级风险及环境污染等新型风险;不仅对投保风险进行评估,而且还提供防灾减损建议等风险减量服务。
三是保险践行以客户为中心思想的重要举措。在规范术语方面,《工作指引》严格使用电力行业通行的专业术语,方便客户理解,减少歧义,提升承保服务的效率和客户体验。在评估流程方面,《工作指引》对评估前准备、风险信息采集、风险评估规则及方式、风险事故等级划分、风险评估报告结构要素和评估标准等全流程进行了严格规范。在结果反馈方面,《工作指引》要求不仅要如实反馈风险评估结果,为客户投保提供承保服务及技术支持,更要推动风险减量服务,向客户提供风险管理和防灾减损的专业建议。
保险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保险业协会将在监管部门指导下,积极推动《工作指引》成果的落地应用,继续加强内外部合作交流,持续深化电力行业保险保障和风险减量服务的研究探索,切实提升保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质效。
网贷风险评估费合法吗
据悉,教育部等部门去年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未经银行业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只要有手机就能换钱,不用看征信,保证极速放款……”第一次从推销人员口中听到这种新奇的贷款方式,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李硕(化名)心动了,着急用钱的他随即在平台上提交了手机评估申请。
“平台一共贷给我1500元,扣除300元服务费,实际到账1200元,租期只有短短一周,一周后须还清1500元;同时,平台还要求我用他们提供的手机ID账号使用手机,直到贷款还清。”回想起在某回租贷平台贷款的经历,李硕至今还有些后怕。
回租贷、培训贷、美容贷……如今正值开学季,面对学生群体巨大的消费需求,一些不良网贷公司换上新马甲,重新把目光瞄向了在校大学生。
名为回租贷实为现金贷
记者了解到,所谓回租贷,即申请人以“抵押”手机的形式借款,但手机仍归申请人使用。平台评估手机后,给出申请人可以借款的额度,学生实际获得相应借款中会扣除一部分所谓的“服务费”或“评估费”。平台与学生约定租用期限(即借款期限),在此期间平台要求学生提供手机账户信息,以便于远程掌握手机储存信息。
“我国法律规定利息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息4倍就属于高利贷,像李硕办理的这项贷款年化利率实际超过100%,是赤裸裸的高利贷。”北京某网贷平台马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所谓的回租贷,其实是换汤不换药的现金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指出,即使手机质押,所有权还是大学生,本质上仍是借贷关系不是租赁关系,手机仅仅充当了道具。超短期、高利率、通过获取学生的隐私信息以此相要挟,这些都是非法校园贷的常用做法,要坚决予以取缔。
培训贷也是近来受骗学生较多的一种新型贷款骗局。“这些机构通常打着学习班的招牌,承诺不收费或者极低学费就可以参加培训,第一期费用可能只要50元,而后几十倍递增。”赣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书记郭冠斌调查发现,培训贷的“销售人员”往往是学生或者和学生年龄相近,他们模仿传销模式,高额返点引诱同学发展下线。
金融法律素养缺乏是症结
“这两年媒体报道的校园贷引发的恶性事件,据调查没有一例是因为在校生交不起学费、没有生活费去贷款的,更多的原因是盲目地超前消费,以及其他个人因素。”在前不久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马建斌向媒体表示。
回想起自己第一次贷款的缘由,李硕表示自己当时羡慕同学购买了最新款的手机,于是办理了校园贷,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极具诱惑力的贷款推销正让一些大学生一步步走进陷阱里。“现在的贷款公司往往会聘请会计和精通法律的人士来设计相关条款,如果学生不具备专业知识,根本没有能力区分实际贷款利率标准。学生轻信贷款公司忽悠,导致巨债缠身。”郭冠斌说。
今年,共青团陕西省委权益部组织法律专家面向在陕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面对校园贷,多达77%的大学生不了解关于资金借贷涉及的法律知识。
前不久,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利用秋季开学前后一段时间,集中开展校园不良网贷风险警示教育工作。通知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金融安全教育,提高金融知识教育的科学化、系统化水平,引导学生树立金融理财观念和金融安全观念。
刘俊海认为,在加强金融教育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在面对校园贷款时,一定要弄清楚网贷主体是否合法,签合同时必须仔细审查合同条款,识别法律关系,注意留存证据。当受到威胁时,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多方携手构建协同共治体系
“违法成本远远低于违法收益,这是不良校园贷公司不断改头换面、铤而走险的根本原因。”刘俊海表示,彻底铲除校园贷不是教育部门一家的事,关键是要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建立起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公安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共同参与的协同共治体系,提升监管合力。
郭冠斌认为,各个部门、单位应该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针对校园贷的新变种定期进行沟通和研究,对不良网贷公司要纳入诚信黑名单,及时在高校公示。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企业贷款风险评估(网贷风险评估费合法吗)":http://www.ljycsb.cn/dkzs/12990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