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供货商送货,太累找个泡沫板睡着了,醒来发现旁边躺着任正非,下面是徐干事聊商业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华为员工内部贷款
在接受央视《面对面》采访时,主持人问任正非:当美国施压传导过来的时候,你怕么?
任正非很轻松地回答:我不怕,反而很高兴。这么多年来,华为人有钱了,奋斗精神没了,我要谢谢美国,是美国给予的压力让华为人又拧成了一股绳,让华为人记起了初创时的“床垫文化”。
伟大的成功都是来自艰苦的岁月。华为的“床垫文化”记录了华为人那段不为人知的奋斗历史。
一、“狼”身下的“垫子”上世纪90年代,为防止经济过热,全国银根紧缩。多家银行在此时向华为关闭了贷款大门。雪上加霜的是,国内通信设备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小型交换机市场渐渐趋于饱和。华为别无二法,只能研发新技术。
研发向来都是无底洞,任正非的“钱袋子”很快就空了。
1993年,任正非带领着50人的研发团队搬进了租来的废弃工厂里,一整层被分成四个隔断。研发、设计、食堂、宿舍。
起初床只有十几个,不够50人,但任正非已经没有多余的钱买床了。有的员工从家里拿来床垫,有的则用泡沫垫子和纸箱将就。任正非白天就去挖人才,晚上和研发人员一起挤大通铺。
《华为人》曾登载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华为供货商的业务员来送货,因为又困又累找个泡沫板就睡着了,醒来发现身边多躺着一个人,打完招呼定睛一看,此人竟是任正非。
华为就是这样在拮据的情况下成功研发出了用户程控交换机C&C08。
徐文伟是当时华为负责开发的总工程师。徐文伟东南大学硕士,是华为初期难得一见的高材生。当时他在华为隔壁的港资企业亿利达任职,是任正非“扫楼”时挖来的人才。正是有了徐文伟的指导和华为50位工程师披星戴月的研发,华为的用户程控交换机研发项目才能顺利进行。
“床垫文化”也是从这个时候在华为内部生根发芽。
从那以后,再到华为入职的人都会去后勤领一张毛毯和一个垫子。平时不用的时候就收在办公桌底下,中午会被员工拿出来午休用。偶尔接到新任务,员工便会为了赶进度而住在公司,躺在这张垫子上。
虽然现在垫子用来午休,但对于华为和任正非来说,“床垫文化”背后隐藏的是老一辈华为人一起走过的艰辛岁月,是那个年代华为人一起拼搏努力的代表,饱含艰苦奋斗的精神。
既然艰辛岁月已经过去,和平繁荣时期已经来临,为什么任正非还要提倡“床垫文化”?
从2018年以来,华为5G的成功问世动了不少人的奶酪,任正非也因此经历了创业以来最大的危机——芯片停供。
芯片技术有多重要,不言而喻。华为在研发第一台数字程控交换机的时候,率先要攻破的就是芯片难关。如果能拥有自己的芯片技术,专利产权上不会受人摆布,价格上也可以支持自由竞争。
木已成舟,停供已成事实,华为会认输么?当然不会。
其实早在2004年,华为海思半导体公司成立,14年后,何庭波率领团队研发的“备胎”麒麟芯片默默地扛起了民族芯片的大旗。
为什么华为总有底牌?为什么华为面对那般强大的对手还能越战越勇?
因为任正非饱含危机意识,华为人艰苦卓绝,和华为传承30年的“床垫文化”。
任正非曾惶恐地说:十年来我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没有荣誉感、自豪感,唯有危机感。我们能做的只有比努力的人,更加努力”。
华为当初开拓海外市场,也是凭着这股“床垫”精神,在别人喝咖啡闲聊天的时间里,独联体总裁李杰带着团队出去跑俄罗斯市场的“角角落落”,靠近北极圈的俄罗斯硬是被华为员工“跑暖”了。
三、结语任正非在《天道酬勤》一文中这样总结过:艰苦奋斗必然带来繁荣。但繁荣后不再艰苦奋斗,必将丢失繁荣。
有些媒体将华为的“床垫文化”与“狼性文化”、“加班文化”联系在一起,指责华为做业务太过激进。我们不禁反问,奋斗就是激进么?莫非要“躺着”拿分红才算人性化?
时代给了我们奋斗的机会,能否把握得住,在于每个人。
华为金融可以借款吗
南方财经6月7日电,在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3上,华为轮值董事长、首席财务官孟晚舟表示:“今天技术的奇点正在来临,生成式AI与互联网等技术正在快速地融入到金融的业务服务。在这场数字化的变革中,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开始制定数字化转型的蓝图,并且围绕着这个蓝图开展组织建设。” 她还表示,作业数字化、数字平台化、平台智能化、智能实战化是华为转型的四化方向,在四化方向的引领下华为不断尝试新技术,新应用。在金融行业数字化应用上,已经有一些典型场景,比如依托数字化技术来识别客户的需求、提升金融企业在内部运营风控合规管理上的效率和质量。(21世纪经济报道)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华为员工内部贷款(华为金融可以借款吗)":http://www.ljycsb.cn/dkzs/12811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