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贷平台一季度财报透视:资金成本正悄然下降,下面是中国网财经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银行平均贷款成本
中国网财经5月29日讯(记者安然 朱玲)又进入在美上市公司“财报季”。截至5月26日,五家线上助贷金融科技公司,乐信、奇富科技、信也科技、小赢科技及陆金所均发布了未经审计的2023年一季报。
2023年一季度,从交易额来看,除陆金所外,乐信、奇富科技、信也科技、小赢科技均呈现增长态势。营收、净利润有所差异,乐信、信也科技、小赢科技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厚雪研究首席研究员于百程表示,整体看,助贷平台一季度的业绩明显复苏。业绩复苏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经济的温和复苏,带动贷款需求增长,同时融资成本下降,用户质量上移,运营成本和逾期率控制得当。
多家助贷平台一季度业绩复苏
记者注意到,2023年一季度,从交易额来看,除陆金所外,乐信、奇富科技、信也科技、小赢科技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奇富科技一季度的撮合放款规模达到1094.6亿元,同比增长10.7%;乐信一季度交易额达609亿元,同比增长41.2%;小赢科技撮合和提供贷款总额达到240.88亿元,同比上升57.9%;信也科技一季度信贷服务总交易额达到434亿元,同比增长9.3%。
“随着疫情结束,消费市场逐步复苏、宏观经营环境持续改善,消费金融迎来重要机遇期。” 乐信CEO肖文杰表示。
从营收、净利两项指标来看,乐信、信也科技及小赢科技的营收、利润保持较高同比增速,尤其是在净利润方面。其中,乐信营收29.83亿元,同比增长74%;利润4.38亿,同比增长181%。小赢科技营收10.01亿元,同比增长13.1%;净利润2.84亿,同比大增103.22%。信也科技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5亿元,同比增长24.7%;实现净利润6.9亿元,同比增长29.1%。
但值得一提的是,陆金所、奇富科技的营收、净利均有所下滑。数据显示,陆金所一季度总收入100.78亿元,同比下降41.8%;净利润7.32亿元,同比下降86%,但环比实现扭亏为盈;奇富科技实现净收入35.992亿元,同比下降16.69%;净利润为9.298亿元,同比下降20.82%。
“陆金所的业务主要是平均借款金额在20万以上、期限较长的小微贷款服务,复苏较慢,同时公司正进行转型中,业绩环比改善。”于百程表示。
资金成本正悄然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网财经记者注意到,从财报数据来看,助贷的资金成本正悄然下降。乐信财报显示,其一季度助贷资金成本从2022年四季度的6.8%下降到6.6%,达到三年来最低水平。
根据信也科技财报及业绩会中透露的数据,其2022年第一至四季度的资金成本分别为7.8%、7.5%、7.1%、7.0%。而2023年第一季度资金成本进一步下降至6.7%。截止2023年第一季度,信也科技对接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信托等78家金融机构,与2022年第一季度相比增加18家。
“社会面整体流动性依然宽裕,我们的资金成本相比四季度进一步压缩约30个bp。感觉对接的资金更多。”奇富科技相关人员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于百程表示,一季度,助贷平台的资金成本下降,与整个银行体系资金比较充裕以及贷款利率继续下行有关。资金成本的下降,同时用户平均贷款利率维持稳定,有利于助贷平台业绩的提升。
部分平台海外市场开始发力
记者还注意到,部分平台海外市场的业绩贡献开始凸显。2023年一季度,信也科技国际业务收入达4.47亿元,同比增长165.9%,占当季公司总收入的14.7%。
信也科技在年报中也曾提到,其海外业务以印尼为主。在印尼业务中,由当地金融机构融资的交易额占比已从去年同期的10%上升至2022年第四季度的63%。
于百程表示,几家助贷平台中,信也科技拓展海外市场业务是一个亮点,采取了小幅激进的策略,已成为信也科技的增长点之一,公司预计2023全年收入贡献在20%左右。“信也科技海外的业务模式与国内类似,能够将自身积累的技术价值得到更大范围的发挥,海外业务与国内业务能够形成互补,更有利于保持整体业绩的成长性。”
据记者了解,信也科技已是国内助贷企业出海的头部玩家之一。除此,嘉银金科、维信金科等均在海外多国有所布局。
(责任编辑:李春晖)
银行借款实际利率与资本成本
截至5月末,在美股上市的头部金融科技中概股2023年一季报基本披露完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陆控(NYSE:LU)、奇富科技(NASDAQ:QFIN)、乐信(NASDAQ:LX)、信也科技(NYSE:FINV)、小赢科技(NYSE:XYF)等5家头部金融科技平台一季报发现,随着经济复苏,各大平台信贷投放规模扩大,但受疫情影响,90天以上的“M3+”贷款逾期率相较2022年末有所抬头。
为进一步改善资产质量,陆金所控股、乐信、奇富科技、小赢科技等都在财报中提及获客战略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客户放款门槛。
此外,借款利率下行依然是金融科技公司产品定价的主线,各家金融科技公司正在以差异化路线拓展业绩增量,如信也科技开拓海外市场、奇富科技持续扩大轻资本模式下的放贷规模等等。
信贷投放规模扩大,90天以上贷款逾期率抬头
在促消费、扩内需的主基调下,随着经济复苏,金融科技平台消费信贷规模显著扩大。
从促成贷款规模数据来看,2023年一季度奇富科技合计撮合贷款规模1094.56亿元,同比增长10.70%;乐信合计撮合贷款规模609亿元,同比增加41.20%;信也科技合计撮合贷款规模418亿元,同比增加7.70%;小赢科技合计撮合贷款规模24.09亿元,同比增加250.20%。仅陆金所控股一季度撮合贷款规模出现下滑,同比减少65.30%至570亿元。
陆金所控股新增贷款规模下滑,主要是由于控制不良的考虑,事实上,从金融科技平台一季度末的逾期率数据来看,受2022年疫情冲击影响延续,M3+不良率有所抬头,但2023年一季度资产质量已出现好转迹象。
从M1+(逾期30天以上)贷款的逾期率来看,乐信M1+逾期率4.57%,较2022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小赢科技M1、M2(逾期超过60天-90天)的整体逾期率为1.05%,较2022年末增加0.03个百分点,同比减少0.26个百分点;奇富科技2023年一季度的首次逾期率为4.1%,较2022年末下降0.2个百分点。但陆金所整体发放贷款的M1+逾期率达到5.7%,较2022年末增加1.1个百分点,普通无担保贷款的M1+逾期率为6.4%,较2022年末增加1.2个百分点,担保贷款的M1+逾期率为3.2%,较2022年末增加0.6个百分点。
从M3+(逾期90天以上)贷款的逾期率来看,除乐信M3+逾期率2.53%与2022末基本持平外,其他各平台均有所抬头。
陆金所整体发放贷款的M3+逾期率为3.3%,较2022年末增加0.7个百分点;奇富科技M3+贷款逾期率为2.18%,较2022年末增加0.15个百分点;小赢科技M3+贷款逾期率为2.4%,较2022年末增加0.47个百分点;信也科技M3+贷款逾期率为1.72%,在披露该项数据的平台中资产质量最好,但该项数据同比增加0.08个百分点。
为进一步改善资产质量,陆金所控股、奇富科技、乐信、小赢科技都在财报中提及其经营战略与获客战略的调整。
陆金所控股联席首席执行官计葵生在财报中提到,宏观环境持续影响其一季度业绩,为应对挑战,陆金所优先服务集中于更具经济韧性地区的小微企业主,其结果是R1到R3客户的新增无抵押贷款的比例提高到82%。
乐信CEO肖文杰表示,一季度公司坚持风险和数据双轮驱动,基于持续增强的客户识别能力,加速清退尾部资产,资产质量得到改善。奇富科技首席执行官兼董事吴海生表示,为促进业务增长,公司进一步优化了获客渠道,并推进与存量合作伙伴的RTA(Real Time API,实时接口)系统部署。小赢科技公司总裁李健也提到:“尽管竞争激烈,我们继续扩大优质借款人基础。”
借贷利率受限、资金成本压降,平台寻求转型
在改善资产质量之外,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也是近年来金融科技平台发展主线。
去年以来,全面压降产品借款利率对金融科技平台提出更高要求,多家平台开始严格执行贷款利率上限24%的规定。
据记者了解,2022年一季度以来,奇富科技产品的平均定价持续下行,到去年一季度开始不再投放24%以上定价的贷款,据奇富科技年报披露,到2022年末公司借款利率在24%以上的贷款规模占在贷余额的比重为4.1%。而信也科技在其一季报中披露,2023年一季度平均借款利率下行至22.7%。
借款利率的压降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金融科技平台的利润空间。
例如奇富科技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5.99亿元,同比减少16.69%,实现净利润9.30亿元,同比减少20.83%。对此,国泰君安研究所刘欣琦团队撰写研报指出,公司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平均定价的下滑,从盈利驱动力分析,收入和成本分别贡献295%、-151%,收入下滑是利润下滑的主因,收入主要取决于在贷余额和产品定价,公司2023Q1在贷余额1713亿,同比增加17%,而产品平均定价在持续下降,导致整体利润水平下滑。
乐信也同样受到贷款利率下行冲击,据披露,2023年一季度乐信科技赋能服务收入从2022年一季度的4.97亿元下降至3.68亿元,同比降幅为26.0%,这一下降主要是由于2023年一季度贷款的APR(年化利率)下降,导致该项模式下的分润减少。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名义APR为17.1%,而2022年一季度该项数据为14.4%。
但从财务指标来看,除奇富科技与发放小微企业贷款为主的陆金所控股,乐信、信也科技、小赢科技等平台2023年一季度净利润都实现同比增长,这一方面得益于资金成本的进一步降低,也是各机构差异化转型的结果。
乐信、信也科技、奇富科技均在财报中提及资金成本的压缩。乐信在一季报中提到,其助贷资金成本由2022年末的6.8%下降至6.6%,达到三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吴海生在奇富科技年报中表示,公司继续拓展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并借助有利的货币政策环境以及更大的ABS发行规模,进一步将总体资金成本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信也科技在一季报中提到,通过与更多金融机构加强对接,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从而进一步降低资金成本。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信也科技对接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信托等78家金融机构,与2022年第一季度相比增加18家,在公司业绩电话会中,信也科技透露其资金成本在第一季度进一步下降至6.7%。
金融科技平台均已启动差异化转型路径。
第一种转型路径是由参与融资担保的“重资产”模式向科技赋能的“轻资产”模式转型。奇富科技是轻资本转型的代表,2023年一季度,由奇富科技平台发起和撮合的贷款中,轻资本模式、智能信贷引擎及其他技术方案下发起的金额为613.42亿元,同比增长15%,占总贷款余额的比重提升至56%。
以信也科技为代表的平台则开始开拓海外市场,寻求增量业务空间。信也科技于2019年开始布局国际化业务,当前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信也科技发布的2023年一季报中显示,信也科技一季度国际业务收入为4.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5.9%,占当季公司总收入的14.7%。近日,原蚂蚁集团国际业务CRO(首席风险官)顾鸣回归信也科技,出任信也科技印尼业务CEO,直接向集团CEO李铁铮汇报,将负责现有印尼市场、产品、运营、资金、风险和印尼本地团队等工作。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银行平均贷款成本(银行借款实际利率与资本成本)":http://www.ljycsb.cn/dkzs/12806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