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银行最新公告:成功发行38亿元的2022年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券,下面是证券之星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苏州银行微小贷款客户经理
苏州银行公告,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公司近日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苏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券”。本期债券于2022年10月19日簿记完成,并于2022年10月21日缴款完毕,发行规模为38亿元,品种为3年期固定利率债券,票面利率为2.54%。本期债券募集资金将依据法律和监管部门的批准用于小微企业信贷。
截至2022年10月21日收盘,苏州银行(002966)报收于7.1元,上涨0.0%,换手率0.44%,成交量15.6万手,成交额1.11亿元。资金流向数据方面,10月21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977.06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1731.34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245.73万元。
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苏州银行(002966)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该股好公司指标3星,好价格指标4星,综合指标3.5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3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7家,增持评级6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8.89。
苏州银行(002966)主营业务:公司业务、个人业务、资金业务及其他。公司董事长为王兰凤。公司总经理为赵琨。
重仓苏州银行的前十大基金见下表:
其中持有数量最多的基金为南方中证500ETF,目前规模为424.2亿元,最新净值5.9561(10月20日),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4%,近一年下跌14.69%。该基金现任基金经理为罗文杰。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办房贷客户经理重要吗
1
2021年,一个程序员发帖讲了自己买房的故事,书写了一个血淋淋的断供教训,在网上掀起了一阵小风波。
夫妻二人都在互联网行业,17年时曾在燕郊置换了一套总价426万的三居室,每个月1.68万的房贷,虽然有压力,但是压力之下蠢蠢欲动的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动力。
没想到时光辗转,互联网行业风起云涌,夫妻二人不得以加入了裁员大军,双双失业,剩余的282万月供是肯定还不起了,最苦逼的是,房子还买在了2017年的燕郊。
河北燕郊毗邻北京通州区,距离天安门直线距离不到40公里,但是比北京房价低了不少,这是吸引北漂一族的最大诱惑。
16年9月份,北京出台新政要求购房者提高首付比例后,北京购房门槛的提高,再加上坊间“北京首都功能外迁”的传闻,让更多的人把目标锁定到了燕郊,价格也水涨船高,挂牌均价从15年的8000一平到17年年中直逼3万。
不曾想17年6月时,燕郊突然升级限购政策,对外地购房者设了高门槛,入门的人少了,需求量就小了,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价格持续下跌,几乎腰斩。
426万买的房子,如今只能卖235-240万,卖房还要倒赔银行40万。
无奈之下,房子被迫选择断供。
原本以为只是还不起贷款,大不了房子不要了。没想到随之而来的,竟然是逾期起诉判决。
因为逾期次数过多,被银行起诉,判决书显示贷款298万,未还本金282万,4年还了80万中,只有16万是本金,剩下的64万全是利息。
除了剩余贷款,还要支付7个月的罚息5万,案件受理保全费2万,律师费12.3万,七七八八的费用就高达近20万,最重要的是,要上失信人名单。
一字一句背后,皆是被现实榨干的血泪和无奈,最好的光阴、大好的人生,却因为买了一套房子而蒙上了一层阴影。
原本以为买房是还不起月供,其实是经不起断供。
2
断供这个词,听起来更像一场意外、一个随机事件,似乎离普通人很远,但是有心的人随口问了一句:你身边有房贷断供的人吗?
就问出了下面这些答案。
有一个,在郑州买的房,疫情前两口子收入很高,现在都失业了, 一个月两万多的房贷只能断供了。
有,朋友本来做某大销售,自己也买了很大两套,现在某大欠他40万佣金,房贷和卡都还不上,正在打官司,自己暂时跑代驾。
我这里,客户好几个,银行告到法院,法拍。
听到跳楼的有三起,有一个全家跳了。
有。资金被年初这波吸进去了,准备违约。
有,我老公的哥哥意外去世后房子断供,至今三年整。目前房子是法拍房,实际是没人管没人问的状态。
有,去年十月一放假,法院的工作人员到家里送起诉书,我当时不在家,去妈妈家秋收了,我老公打电话告诉我,听到电话后一瞬间蒙了……
我弟弟的房子,已经断供半年了,银行刚开始联系一直让还月供,但一直还不上,后来银行再联系,银行已经说不用还了,来银行申请个延期,两年之内都不用还月供,但到期以后需要把这期间的利息还上,这已经有半年了,不知道到期以后还不上利息该怎么处理!
有,我表姐。18年的时候在东莞的一个镇上花了140万,买了一个有24年房龄的二手老房子,在买了房三年后,最终承受不住房贷压力,无奈选择了断供!
有,我一个客户,他已经供了25年的房,还剩下5年就可以供完,由于这两年疫情的影响,收益也是非常的不理想,这两年断断续续的供着,逾期了好几次,也导致他现在的征信不好。
我马上就要面临段供,一月近16000的房贷,在几年前觉得不算什么,可是对于疫情买卖不景气的现在来说,简直是快逼死人的节奏!
坐标:河北燕郊。好朋友在2017年燕郊房价算是最高位的时候,买了燕郊这边当时房价最高的小区。当时,这个小区开盘打着地铁房的名号,把价钱卖的很高。后来随着女方怀孕生子全职带孩子,再加上燕郊房子用肉眼可见的速度跌破,两个人还不起房贷,只能选择断供。
在国内,房贷、车贷一直是居民杠杆率的大头,尤其是房贷。
放到全世界来看,中国的居民杠杆率排名并不靠前,但是在过去五年到十多年中,我们是居民杠杆率上升最快的国家。
2016年以来我国宏观杠杆率情况(%)
总杠杆率
住户部门
杠杆率
政府部门杠杆率
非金融企业部门
杠杆率
2016
248.6
52.2
36.7
159.8
2017
252
57
36
159
2018
249
60.5
36.4
152.2
2019
256
65.1
38.6
152.2
2020Q1
270.1
67.3
40.8
162
2020Q2
277.5
69.5
42.7
165.2
2020Q3
281.6
71.8
45.1
164.7
2020
280.2
72.6
45.9
161.7
2021Q1
278.1
72.3
44.7
161.1
2021Q2
275.9
72.2
45
158.6
2021Q3
275.1
72.5
45.9
156.8
2021
272.5
72.2
46.6
153.7
数据来源:人民银行
杠杆是把双刃剑,爱者有之,恨者有之,但是不加节制地寅吃卯粮,一定会让其成为一把放大镜,放大收益,也放大风险。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前,房地产市场持续繁荣,利率也低,金融机构的内卷,开始给原本不符合贷款条件的无收入、无资产、信用评分比较差、甚至无工作的人群开放贷款,就是所谓的“次级贷款”。
一直到了06年,危机初现,紧接着,美国房地产遭遇了滑铁卢,形势开始逆转。
随着楼市持续升温,利率也一直再提高,次级贷款者还款压力增加,房子也很难出售或抵押。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次级贷款者选择断供,银行回收的房屋也卖不出好价格,大批的机构出现亏损、破产。
然后这场蝴蝶效应,引发了美国乃至全球的金融风暴。
3
在国内,断供不仅仅是失去房子那么简单,可能意味着要面临相应的法律后果。
一套房子从逾期到房子被拍卖,大概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
第一个月逾期时,会收到银行通知。
第二个月,就会有银行的工作人员联系。
连续三个月以上,银行客户经理电话追缴,借款人被罚息。
连续六个月以上,银行会评估借款人的信誉,判定信誉不佳的,可能会解除借款合同,视为所有的借款提前到期,银行会要求借款人还清全部贷款,无法还清的,银行会开始收集资料向法院提起诉讼或仲裁。
开庭败诉后,房子被司法拍卖,除了支付相关费用,借款人还会上征信黑名单。
即使在银行起诉前或开庭前,借款人与银行协商继续还款的,也需要支付相关的费用。
总的来看,断供后,借款人会面临以下后果:(开发商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如果开发商是借款人的保证人,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1. 解除合同,如果借款人超过规定的逾期次数,贷款银行有权解除合同。
2. 承担违约责任,除了偿还全部贷款本息、罚息,还要支付相关的诉讼费和律师费。
3. 拍卖变卖房产
如果拍卖价高于剩余贷款,所得的资金用于偿还剩余贷款本息、罚息、诉讼费、保全费、拍卖费、评估费、执行费等,剩余的钱会被退回;
如果拍卖价低于剩余贷款,不足部分会被继续追索,一旦法院强制执行,将会按照冻结借款人的银行存款、强行拍卖固定资产等顺序,直到还清为止,在此期间,执行人无法享受任何的金融服务。
4.列入央行征信系统黑名单
如果进入央行征信系统黑名单,只要房贷不足部分未偿还,将永远无法申请贷款、信用卡等服务。
即便贷款偿还完毕,不良信用记录仍然后伴随失信人5年,这期间,自然人的贷款额度、利率折扣等都低于其他无不良信用记录的人。
假如房贷断供,有补救措施吗?
真的有。
第一种,可以跟银行协商暂停还本金,只还利息,或者延期还款,后期支付更高的利息。
第二种,贷款不够30年的,可以跟银行协商延长还款期限,只能用一次,最长总贷款年限不能超过30年。
第三种,如果是暂时性的资金短缺,有些银行会推出一些理财型“贷款”,用更高的利息换区短期的资金周转。
第四种,转让或出售,将房子快速出手,和买家签订抵押合同,由买家接着还贷款,或者将出售房子的钱款还银行贷款。
第五种,房子转租,可以一次性拿到一笔钱,缓解当务之急。
说到底,无论哪种方案,最好的结果都是,按需买房。
郑州楼市蛰伏的小阳春蠢蠢欲动,"金三银四”翩跹而至,成交数据在悄悄回暖,经历了疫情和灾害,2022的买房人会更加理智,评估好自己的收入能力和房子本身的价值,谨慎跟风加杠杆,不能要放大断供的风险,给自己和家庭的现金流,预留足够的安全边际。
*文中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已注明出处,侵权请联系删除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苏州银行微小贷款客户经理(办房贷客户经理重要吗)":http://www.ljycsb.cn/dkzs/12749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