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广发银行不良贷款(广发银行2023上市)

广发银行不良贷款(广发银行2023上市)

贷款知识 时代周报 原创

广发银行怎么了?业绩下降不良率提升,员工遭“终身禁赛”,且屡遭大额罚单,下面是时代周报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广发银行不良贷款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韩迅

时隔一个多月,广发银行再收大额罚单。

近日,浙江银保监局发布行政处罚决定,广发银行杭州分行存在的主要违法违规事实达到12项,分别是“一、对公授信业务开展不审慎,流动资金贷款被挪用于房地产行业。二、对公授信业务开展不审慎,流动资金贷款被挪用于购买信托产品、结构性存款、关联小额贷款公司经营。三、对公授信业务开展不审慎,流动资金贷款被挪用于股市或者股权回购。四、个人贷款管理不审慎,个人贷款资金和信用卡现金分期资金违规流入资本市场或第三方存管账户。五、个人贷款管理不审慎,个人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房市。六、个人贷款管理不审慎,个人贷款资金被挪用于购买理财、信托和期货。七、票据业务开展不审慎。八、信用证业务开展不审慎。九、保证金来源审查不到位。十、违规与票据中介合作。十一、小微企业贷款统计数据不真实。十二、搭售抵押物财产保险。”

因此,浙江银保监局决定对广发银行杭州分行的行政处罚决定是“罚款405万元”。

图片来源:中国银保监会官网

今年以来,广发银行的分支机构至少已经收到了三张罚单,累计罚款金额约为585万元。

与此同时,广发银行2022年净利润155.28亿元较2021年减少19.48亿元,同比下降11.15%,

这也是广发银行自2016年以来首次净利润负增长。另外,截至2022年末,广发银行不良贷款率较2021年上升0.23个百分点。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过去几年,广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屡次被监管部分处以大额罚单,再加上业绩下滑、不良贷款率又提升,这对于想要IPO上市的广发银行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被“终身禁赛”的广发员工

就在广发银行杭州分行被处罚之前的一个多月,即2023年3月14日,上海银保监局发布行政处罚决定,2003年至2019年间,广发银行上海分行存在两项违规行为,“一是员工行为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二是未对集团客户授信实行统一管理。”

因此,上海银保监局决定对广发银行上海分行的行政处罚决定是“责令改正,并处罚款共计150万元”。

除去对广发银行上海分行的处罚以外,在上海银保监局3月14日的行政处罚中,还有一个行政处罚决定是针对该行员工王虹的。

按照行政处罚决定书(沪银保监罚决字〔2023〕23号)显示,2003年至2019年间,王虹对广发银行上海分行员工行为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负直接责任,因此上海银保监局对王虹的行政处罚决定是“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

图片来源:中国银保监会官网

这对于王虹来说,等于是“终身禁赛”,一辈子也不能在从事银行业的工作了,那么她究竟犯了什么错呢?

在2022年2月16日,由上海市地方志地方办公室主办的“上海通”曾发布了名为《上海年鉴2021》的相关公告。其中一则公告中披露了“丁伏圣及其妻王虹受贿、贪污案”,即2003—2019年,丁伏圣利用担任审计署驻上海特派员办事处处长、副特派员等职务便利及影响力,其妻王虹利用担任广发银行上海分行营销四部总经理等职务便利,共同或单独为他人谋取利益,共同收受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744万余元,丁伏圣单独收受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44.9万元。

另外,2009—2016年,王虹利用上述职务便利,侵吞广发银行上海分行营销费用共计人民币1228万余元。2020年1月22日,上海市监察委对该案向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该年3月20日,上海市检察一分院对丁伏圣、王虹向法院提起公诉。

2021年2月1日,上海市第一中级法院以受贿罪判处丁伏圣有期徒刑10年3个月,并处罚金50万元;以受贿罪、贪污罪判处王虹有期徒刑13年,并处罚金180万元。

图片来源:上海通官网

来自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的消息显示,王虹“当庭表示忏悔,取得良好庭审效果。”

某城商行支行行长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依法合规经营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必须把风险防范放在第一位,尤其是内部风控。”

在他看来,健全规章制度,严格内部管理,是银行预防经济犯罪的保证。

时代周报记者还注意到,2022年8月,广发银行茂名分行的一位员工梁某也因为“对广发银行茂名分行员工行为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负直接责任”,同样被广东茂名银保监分局处以“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的行政处罚。

屡次遭受大额罚单

广发银行杭州分行的405万元罚款、广发银行上海分行150万元的罚款对于广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来说,还不是最大的,这几年广发银行屡次被处以大额罚单的行政处罚。

2022年3月21日,中国银保监会对广发银行处以420万元的罚款,原因是广发银行的监管标准化数据(EAST)系统数据质量及数据报送存在多个违法违规行为,包括“”逾期90天以上贷款余额EAST数据存在偏差;漏报贷款核销业务EAST数据;漏报信贷资产转让业务EAST数据;债券投资业务EAST数据存在偏差;漏报公募基金投资业务EAST数据;投资资产管理产品业务EAST数据存在偏差;EAST系统理财产品非标投向行业余额数据存在偏差;EAST系统分户账与总账比对不一致;漏报分户账EAST数据;漏报对公活期存款账户明细EAST数据;未在开户当月向EAST系统报送账户信息;EAST系统《表外授信业务》表错报;EAST系统《对公信贷业务借据》表错报;EAST系统《关联关系》表漏报;EAST系统《对公信贷分户账》表漏报;EAST系统《总账会计全科目表》漏报币种信息。”

同年12月30日,央行也对广发银行开出大额罚单,因违反反洗钱规定等多项违规,广发银行不仅被警告,而且被重罚3484.8万元,12名相关责任人合计被罚69.5万元。

广发银行的具体违规行为包括“违反人民币反假有关规定;违反人民币管理规定;占压财政存款或者资金;违反国库管理其他规定;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

不仅仅是广发银行总行被罚款,其各地分行支行也频繁被罚。

广发银行某支行 时代周报记者拍摄

就在2023年3月,广发银行鞍山支行因“未按照规定进行贷款资金支付管理与控制”被辽宁鞍山银保监分局罚款30万元。

时代周报记者还注意到,2022年,广发银行绍兴分行因“对固定资产贷款发放和支付审核不到位;贷后检查不到位,贷款资金被挪用并转存单位定期存款;贷后检查不到位,信贷资金未按约定用途使用”被浙江绍兴银保监分局罚款110万元;广发银行茂名分行因“贷款业务及员工行为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广东茂名银保监分局罚款80万元;广发银行乌鲁木齐分行因“个人消费贷款贷后管理未尽职,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被新疆银保监局罚款20万元;广发银行沈阳分行因“违规实施关键人员轮岗行为”被辽宁银保监局罚款50万元;广发银行济宁分行因“流动资金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企业,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山东银保监局罚款35万元;广发银行太原分行因“信用卡营销不规范”被山西银保监局罚款30万元……

缘何屡遭监管机构处罚呢?2023年3月末,时代周报记者给广发银行相关负责人发去了采访邮件,但是截至发稿时尚未得到对方回复。

业绩下降,不良率升高

从业绩角度来看,广发银行去年的业绩表现也不佳。

2023年4月27日,广发银行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广发银行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51.54亿元,较2021年增加2.49亿元,同比增长0.33%;全年实现净利润155.28亿元,较2021年减少19.48亿元,同比下降11.15%,

这也是广发银行自2016年以来首次净利润负增长。对此,该行解释称,“主要是合理增提拨备,有效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2年末,广发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64,较2021年上升0.23个百分点。从贷款结构看,公司类贷款(含贴现)不良率较2021年上升0.34个百分点,主要受宏观环境影响,房地产及其上下游企业资产质量下降;个人贷款不良率较2021年上升0.08个百分点,广发银行表示,主要受外部环境变化影响,造成个人贷款资产质量有所下降。该行通过对受影响企业和个人进行积极纾困,同时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处置,总体上相关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图片来源:广发银行2022年年报

早在2009年,广发银行便开始准备上市事宜。彼时,年报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本行公开发行上市,成立上市工作领导小组。但是在2021年,广东证监局披露显示,截至当年6月末广发银行的最新辅导状态为“辅导备案终止”,进而引发外界对其IPO“终止辅导”的猜测。

对此,广发银行2021年7月14日曾回应称,上述事项“只是对2011年辅导工作状态的确认及更新,并不会改变或影响广发银行后续上市目标计划。”

近14年时间悄然流逝,广发银行的上市计划依旧遥遥无期。

面对业绩下滑、不良率提升、屡次因风控失灵而遭遇监管罚单的局面,广发银行到底怎么了?何时能完成上市目标呢?一切拭目以待。

广发银行2023上市

新华财经北京1月4日电(王媛媛)2023年的首个交易日A股市场喜迎“开门红” ,沪指收复3100点,信创、数据确权概念爆发。究竟这一波开门红能否持续,展望2023年,A股有望迎接复苏牛?布局窗口期在何时?投资主线在哪儿?带着诸些问题,新华财经从核心观点、板块机会等维度对券商投资策略进行梳理,为投资者破解新一年A股的投资密码。

【大势研判】

共识:在A股整体偏低的估值叠加较强的经济修复动力的环境下,多家券商对A股市场持看多态度,市场有望迎来修复性小牛市。

分歧:在行情启动节点方面,有券商认为2023年下半年盈利拐点将出现。

【结构行情与行业配置】

共识:消费、科技主线获普遍看好。此外,券商还关注包括能源、国防、信息安全在内的“安全主线”。结构上,多数券商认为价值和成长的分化有望向均衡收敛。

分歧:结构上,有3家券商认为成长股占优。在行业配置上,也有少数券商提及关注地产链机会。

行情展望:“否极泰来”修复是主基调 A股牛市格局有望回归

对于A股市场2023年走势,多家券商认为2023年A股修复趋势将延续,牛市格局有望回归。

中信建投认为,疫情之后,经济走向修复,A股二次见底后处于中期上升趋势。预计2023年盈利小幅增长,风险偏好有所提振,市场逐步从存量环境中走向增量,指数整体大概率是小牛市。

中信证券指出,预计2023年3月欧美加息结束,人民币汇率拐点出现并逐步升值;2023年下半年A股盈利拐点出现。2023年A股将逐步聚力上行,延续已开启的中期全面修复趋势。

广发证券表示,2023年A股将迎估值修复行情,驱动力源自风险溢价下行及美债利率筑顶回落。当前是A股修复市三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预计于2023年一季度中期启动,第三阶段预计是2023年三季度。

中泰证券坚信,“否极泰来”将是2023年走势最为准确的形容词,所谓“否极”:2023年一季度,由于市场四季度对疫情放开后经济修复,市场或依然将处于整体调整之中;所谓“泰来”:2023年二季度后,市场将开展一波盈利与估值双升的指数级别牛市,核心动能在于2023年年中后“疫后复苏”叠加“政府定向刺激”的超预期。

配置策略:大消费板块获看好价值和成长分化或向均衡收敛

配置方面,各大机构一致看好消费修复带来的长期投资价值。此外,科技成长、安全主线也获得机构青睐。结构上,多数券商认为价值和成长的分化有望向均衡收敛。

兴业证券称,结构上,价值和成长的分化有望向均衡收敛。建议继续重点关注扩大内需下的大消费+国企央企的修复机会的同时,在成长中沿着“安全发展”和“自立自强”掘金高性价比方向。

东方证券表示,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安全是布局重点,主线配置建议关注国家安全、高端制造、数字经济、新兴产业和基础设施等五个领域。

国泰君安预测,2023年前期的机会来自于过去两年由于过度定价经济风险和深度调整的价值股,在扩内需和疫后复苏的预期下带来的困境反转行情,主要在消费、地产链和金融。后期的机会则是在逆全球化和大国博弈的长期趋势下,围绕自主可控和产业政策发力的科技制造,重点在设备、材料。

华泰证券则认为2023年成长占优,与2022年或近似镜像。行业配置上,2023年消费搭台、科技唱戏。消费领域,2023年可能是消费股筑底修复的一年,地产和固投剪刀差或迎来温和修复,美债实际利率的周期回落也将带来消费超额收益逻辑的修复。

编辑:翟卓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广发银行不良贷款(广发银行2023上市)":http://www.ljycsb.cn/dkzs/12627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