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财集团爱又米再被指违规校园贷 涉及砍头息等问题,下面是中国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小额贷款app公司
来源:蓝鲸财经
近日,《每日经济报道》曝光部分平台在监管禁令后,现仍向在校学生发放贷款。除了测试的平台外,文中提到,杭州重点拟上市企业旗下平台爱又米违规从事校园贷,此前所涉报道称,爱又米截至2月尚为学生提供授信。虽然每日经济新闻测评的7家平台中并未有爱又米,但蓝鲸财经发现,校园贷起家的爱又米并未暂停该业务。
在21聚投诉网站,近半年来,爱又米有十余条信息提及校园贷,有称在2018年大二期间获得爱又米1万元借款额度,并在其后用于消费;并有校园贷投诉附上2018年7月创建的借款账单,该投诉者未附上学生身份证明。
有用户指出,平台涉及校园贷、砍头息及息费过高等问题,2018年3月,其于在校期间在爱又米平台借款两万元,被收取的服务费、资金管理费总额超过6000元,36期每期应还858.14元。以实际到账14174.45计,IRR年化利率超过60%。
爱又米应用显示,“100%下款栏目”为其他小额信用借贷平台导流。在导流的应用中,近期有被指涉及校园贷的平台。有用户称,其为大三学生,在爱又米推荐的海王分期进行借款,3500元借款实际到账2485元,申请时间为7月14日。目前,爱又米导流入口未显示海王分期。
2017年5月27日,监管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网贷机构暂停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校园贷曾酿成数起悲剧,2019年2月,西安一位女孩在校期间接触网贷后无法弥补债务漏洞选择轻生,留下的账单中提及爱又米等众多平台。
爱又米的投诉集中在暴力催收、会员权益退款问题及导流现金贷产品涉及砍头息。
在爱又米APP,会员权益申请在首页醒目位置,称会员享可30秒审批随借随还,下款率提升82.5%。数位用户购买之后因存在有借款额度但不能借款等问题,无法使用权益要求退款。爱又米A+会员协议中第2.5条可见,服务期内取消会员,费用不会退还。由于下款率提升是爱又米会员中宣传的权益之一,用户或在购买后仍无法获得借款额度,此类用户认为被平台骗取会员费。
同时,爱又米因导流平台收取砍头息遭到投诉,除上述提及的海王分期外,主要包括多米贷、月光宝盒、月光侠等,还有点融关联公司。
爱又米导流的还包括“0审核放款”平台,其中有U钱包用户称,其1万元借款,被要求12期每期还款1207.57元,IRR贷款利率达到60%。工商信息显示,U钱包APP应用主体为大连融栗广告有限公司(下称 “大连融栗”)。
企查查信息显示,U钱包主体大连融栗股东为自然人张巍伟及崔亚文,关联点融。张巍伟在大连中山德云晟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山德云晟小贷”)任总经理。山德云晟小贷法人苏海德,官网显示,其大股东系点融。另一股东崔亚文与上海点融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监事崔亚文同名。
爱又米所属的爱财集团。集团官网介绍称,公司成立于2014年,创始人钱志龙是阿里75号员工,是支付宝与阿里妈妈创始团队的核心成员。旗下产品包括爱又米、P2P米庄、小微金融烟掌柜、及汽车金融爱又车。
(责任编辑:杨畅)
四川瀚华小额贷款公司官网
商报记者 刘勇 孙磊 梁龄
重庆商报讯
随着一声清脆的锣响,国内首家担保小贷结合上市公司诞生。昨日,瀚华金控股份有限公司(瀚华金控,03903.HK)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1.62港元,首发11.5亿H股,融资17.39亿港元(合13.98亿元人民币)。瀚华金控是今年重庆首家H股上市企业,也是重庆第55家上市公司。商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还有不少小贷公司也在酝酿登陆资本市场,而瀚华金控的成功上市意味着,小贷上市大幕正式开启。
首日成交额988万港元
昨日,瀚华金控正式登陆港交所,并在主板开始交易。
当天,瀚华金控股价总体表现平稳。开盘报于1.65港元,较发行价1.62港元高出1.9%;随后震荡走高,最高冲至1.67港元;最终报收于1.63港元,全天上涨0.62%。当日总成交量为602万股,成交额为988万港元。
商报记者了解到,此次瀚华金控全球发行了11.5亿股,扣除上市费用后,募集资金总额为17.39亿港元(合13.98亿元人民币)。瀚华金控董事长兼总裁张国祥表示,本次所募款项将有70%用于小额贷款业务的扩展,20%用于融资担保业务发展,剩余10%用于其他投资。
据了解,瀚华金控总部在重庆,发行后总股本为45.8亿元,控股股东为隆鑫控股。瀚华金控2013年净手续费和利息收入15.76亿元,净利润3.567亿元,业务分布在全国2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以信用担保网点所覆盖省份数目计算,瀚华金控为中国最大信用担保公司;以小微贷款业务实收资本计算,在全国小微贷款公司中排名第三。招股书显示,今年1~3月,瀚华金控主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63.4%,担保额和贷款余额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47.2%和138.4%。
上市缔造多位亿万富翁
按照昨日收盘价1.63港元计算,瀚华金控上市成就了至少5位亿万富翁、16位千万富翁。
瀚华金控第一大股东为隆鑫控股,实际控制人为隆鑫控股董事长涂建华家族,持股数量14.72亿股,如今市值达到23.99亿港元(合19.28亿元人民币)。
第二大股东为重庆慧泰投资有限公司,持有2.7亿股。慧泰投资由张国祥和14名瀚华金控高管持股,张国祥占62.09%股权。此外,2013年3月,瀚华金控148名高管及骨干,斥资9207万元认购瀚华金控8010万股,每股折合约1.15元。其中张国祥认购了约277万股。也就是说,张国祥直接和间接持有约2.73亿股,如今持股市值约4.45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3.57亿元。此外,瀚华金控第三大股东、重庆九龙投资的实际控制人王芳菲以及公司发起人王明月、周道学持有股票的市值也都在亿元以上。
小贷上市提振行业信心
“2012年华鼎创富案的曝光意味着,担保行业近20年的高速发展终结了。而残酷的洗牌让一度喧嚣的担保行业沉寂了下来。”昨日,一位担保行业资深人士坦言。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末,全国融资性担保行业共有法人机构8590家,在保余额21704亿元。此后两年内,多家担保龙头企业先后倒下。在这种情况下,瀚华金控的成功上市,让担保行业看到了新的希望。
“在这些机构中,资本实力更强、经营更规范、服务更贴近市场、风险控制更完善的企业将逐步脱颖而出。此次瀚华金控成功上市为整个行业提振了信心。”昨日,重庆师范大学教授田盈表示。
昨日,市金融办相关人士透露,正在酝酿登陆资本市场的重庆小贷公司还有4~5家。这些小贷公司都是风控严格、市场规模比较大的企业,他们瞄准的目标也是境外上市。如注册资本6.5亿元的九龙坡区丰源小贷公司就正在运作中。
对话
张国祥:
普惠金融仍是目标
针对瀚华金控的上市,商报记者昨日专访了其董事长兼总裁张国祥。
重庆商报:您对此次发售结果是否满意?
张国祥:此次发售获得热烈反响和支持,我们感到非常鼓舞。这显示出国际投资者对瀚华金控在普惠金融领域领先地位的认可,也证明国际资本对瀚华金控的发展模式、增长潜力、管理层能力充满信心。作为国内首家整合融资担保和小额贷款业务在香港上市的金融机构,瀚华金控将以更加规范的管理和优良的业绩回报投资者。
重庆商报: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张国祥:瀚华金控未来的目标是继续扎根普惠金融领域,为广大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成为中国最优秀的综合性普惠金融服务集团。
瀚华大事纪
2004年7月,重庆瀚华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1亿元。
2008年8月,更名为瀚华担保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金增至2.5亿元。
2008年9月,重庆市渝中区瀚华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开业,成为全国第一批试点结束后首家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
2009年8月,瀚华担保集团更名为瀚华担保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10亿元。
2013年3月,成立瀚华金控股份有限公司,股本达到28.5亿元;瀚华担保资本金增到30亿元。
2013年5月,引入华融等战略投资者,注册资本增至34.3亿元,同时启动赴香港H股上市程序。
2014年2月,分别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和通过香港联交所聆讯。原定3月13日挂牌上市,后因市场原因推后。
2014年6月19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
新闻纵深
小贷和担保行业
风险防范应放首位
昨日,华龙证券投资顾问牛阳表示,瀚华金控成功上市,与其严格的风险防范和内部控制有密切关系。
中金会计师事务所主任樊朝中也认为,对于小贷和担保行业说,“分散风险是关键”。比如瀚华金控,其率先推广“信用、无抵押”的融资担保方式和“小额、分散、纯信用”的小额贷款方式,就为业务拓展和风险防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多位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受高税负、低杠杆以及过高的保证贷款比例等诸多因素制约,国内小贷公司的发展面临诸多困境。但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小贷公司都应该先从内部进行管控,将风险防范放在首位。
此外,还有业内人士认为,小贷公司设立的初衷是为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作为传统金融机构的有益补充。因此,小额分散与快速周转的小额信用贷款业务才是小贷公司主要发展方向。小贷公司回归小贷的本质才是发展之道。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小额贷款app公司(四川瀚华小额贷款公司官网)":http://www.ljycsb.cn/dkzs/12581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