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都说捷信是黑网贷?黑网贷具有哪些特点?谨防不良借贷平台,下面是梁叔谈财经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
大家好!我是梁叔。捷信消费金融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它是银监会批准设立的首家四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之一。作为中国首家外商独资消费金融公司,本应深受大众的喜爱。可为何大家都说捷信是黑网贷呢?
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1月10日。作为曾经的消费金融行业的大哥,捷信备受关注。作为首家四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它应该为用户提供安全、稳定、便捷、正规借贷服务。
但近些年来,捷信被起诉案件屡见不鲜,众多网友对捷信的评价也极其不友好,这源自捷信的高利率、暴力催收、短信威胁等不良事件。
以下是一些网友的投诉信息:
网友1:自己在捷信上借了2.3万元,30期却要还4.6万元,整整翻了1倍。咨询相关业务还要额外收取手续费。
网友2:捷信业务员宣传借贷利率低,自己便在平台借了7万元,回家在APP上一查,居然要还12万元。利息已经远超出国家规定的24%。
网友3:疫情期间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造成贷款逾期,催收人员每天几十个电话催收。他们还打电话骚扰我的家人好友。
网友4:捷信利息太高,我还不上了,催收人员直接找上门威胁我若不及时还款,就去我亲朋好友家走访。
网友5:自己的朋友在捷信上借了钱,捷信天天骚扰朋友父母,导致朋友心理压力过大自杀。但他们还在继续骚扰朋友父母。
根据这些网友的投诉信息来说,捷信涉嫌高利贷、恶意收费、频繁催收、上门威胁等行为。这也是为什么捷信明明是正规借贷平台,却被挂上黑网贷名头的主要原因。
而黑网贷最大的特点便是侵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扰乱正常金融秩序、非法拘役、软暴力催收、高利息、非法采集个人信息等。
总而言之,在选择借贷平台时,一定要多方对比,了解清楚借款利率、资质是否齐全。同时还要了解产品的影响力。虽然监管部门一直在打压不良贷款平台,但难免会有漏网之鱼,我们需要提高防范意识。
希望本文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有疑问的小伙伴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关注梁叔享最新资讯,梁叔每期都会有贷款类方面的内容更新。
不良贷款包括哪些
财联社6月5日讯(记者 梁柯志)近日有消息称,浦发银行在银登中心密集推出不良资产转让项目,涉及资产总额超过43亿元。市场一度关注浦发银行不良贷款处置压力是否突然增大。
财联社记者查询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登中心”)不良资产处置专区信息发现,浦发银行确实是今年以来资产转让信息发布最活跃的机构。其他较为活跃的机构还包括平安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等股份行。
不过银登中心数据显示,浦发银行是从3月底开始陆续发布各分行的资产转让处置公告,并非近期集中发布。截至目前,浦发银行对公不良有13笔信息,个人不良资产有6笔信息;平安银行13笔均为个人不良资产信息。
6月5日,杭州一不良资产处置公司负责人对财联社表示,对公不良的处置方法相对成熟,因为有抵押物,估值和处置都比较容易;个人不良贷款转让这两年才开放,估值方法不足,还存在一定道德风险,因此试点发展较为缓慢。
多家股份行不良资产转让活跃,民生、浦发、平安是大头
据粗略统计,银登网不良资产处置专区今年1月1日至今共有46笔银行资产转让信息,金额合计245亿,其中最大一笔是民生银行信用卡年度转让项目,总额为不超过150亿元;其次是浦发银行有19笔,总金额超64亿元;平安银行13笔次之,合计22.45亿元;兴业和光大均有3笔,金额分别为2.9亿元、2.86亿元。
另据银登中心统计,今年第一季度,不良贷款转让的出让方中,股份制银行占了95%,国有大行、中小金融机构占比都不足5%;在不良贷款的受让方中,地方资产管理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分别占80.6%、19.4%。
东方证券在最新研报中指出,从上市银行的资产质量表现来看,截至23Q1,整体不良率环比22年末下降3BP至1.27%,账面不良率延续改善,测算行业23Q1加回核销后的年化不良净生成率在0.58%左右。
东方证券最新研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上市银行中,六大行的不良率为1.33%,股份行为1.29%,高于城商行、农商行1.13%左右的水平;
分机构看,截至第一季度末,不良率较高的银行为青农商行2.09%、郑州银行1.88%、华夏银行1.73%、兰州银行1.70%、民生银行1.6%和浦发银行1.52%。
在拨备覆盖率上面,民生银行、浦发银行、郑州银行和华夏银行在150%-200%区间,低于245%上市银行平均水平。
同时,受到净利息收入增速放缓影响,浦发银行第一季度的利润水平下降明显。数据显示,浦发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8.3%,为上市银行最低,第二名兴业银行为-8.9%;2022年末,浦发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5%,兴业银行同比增长10.5%。
东方证券认为,对于银行不良资产,东方证券认为目前国内经济复苏基础仍不牢靠,如若未来经济修复不及预期,银行基本面仍然是会面临信贷需求疲弱、资产质量受损的压力;其次,如若未来政府对房地产行业收紧程度超预期,行业现金流负反馈难以打破,房企信用风险持续释放,可能会给银行资产质量带来扰动。
中小银行继续入局,资产包定价仍是难题
从绝对值来看,银行不良资产依然会不断转化累积。
据原银保监会初步统计,一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3.9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259亿元。不良贷款率1.68%,同比下降0.09个百分点。
东方资产公司日前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金融不良资产市场调查报告》认为,从短期角度看,金融机构要积极应对不良资产反弹风险。对于不良资产损失准备,金融机构要前瞻性地加大计提力度,进一步增强风险抵补能力;对于不良资产处置工作,金融机构要创新处置手段,积极探索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提升不良资产处置效果。
此外,接下来还需关注存量资产盘活难题,重点解决存量资产产权不清晰、不规范问题,有效推动更多社会资金参与存量资产的盘活工作。
不良贷款转让是其中一个新创新的渠道。不过,上述资产管理公司人士认为,目前不良资产定价难精准,尤其个人资产,为了避嫌道德和合规风险,多数机构采取高定价的方式,某种程度影响不良贷款资产包成交效率。
5月15日,银登中心宣布对不良贷款转让业务暂免收取挂牌服务费,自2023年6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并对交易服务费予以八折优惠。
银登中心数据显示,截至5月19日,已有740家机构(含分支机构)开立了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账户,今年以来还有13家消费金融机构、5家金融租赁机构加入,渤海国际信托、广汽汇理汽车金融有限公司也相继作为行业首家机构加入不良贷款转让业务平台。
不过,相对于全国上万家各类金融机构而言,目前开设不良贷款转让业务的机构数量依然偏小。
本文源自财联社记者 梁柯志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不良贷款包括哪些)":http://www.ljycsb.cn/dkzs/12442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