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家网贷平台陷入危机 多数已经跑路,下面是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深圳易贷网贷款
本报记者 梅俊彦
网贷之家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平台“停摆”事件每月以7.5起的频率在发生,目前已经有55家平台出现危机。
网贷之家、第一网贷的数据分别显示,上半年P2P网贷的交易规模为818.37亿元和964.46亿元,交易规模分别为去年总量的77.35%和108.06%。数据显示出,虽然P2P网贷行业仍笼罩在“失联”的阴影当中,但是其成交额的增长势头仍旧迅猛。
此外,网贷行业在今年正在与证券、融资租赁等传统金融行业展开融合,其业务模式也层出不穷。网贷行业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局面。
6月10家平台陷入危机
网贷之家统计显示,6月份共有10家平台陷入危机,今年上半年“停摆”的平台一共有55家。网贷之家统计显示,6月份陷入危机的平台中,除了“都能贷”面临“提现困难”以外,其余的平台均为“跑路”。
纵观今年网贷行业的“停摆事件”,不难发现诈骗跑路的占比较去年有所上升。其中出现了诸多“情节奇葩”的平台。
例如,台州恒金贷平台在6月27日上午上线,下午老板就“失联”,创造了网贷行业跑路史的“新纪录”。再如,有投资者在7月12日发现,深圳“群众贷”平台的借款项目涉嫌“抄袭”四川“易贷网”,目前“群众贷”的网站已经打不开,上演了一场“史上最懒平台”的闹剧。
除了平台不断出现“停摆”事件以外,跟平台合作的担保公司也出现“失联”事件。据了解,近期四川一家融资性担保有限公司高管集体“失联”,该担保公司与至少两家P2P网贷平台存在合作关系,成为了网贷平台的“最不靠谱队友”。
其中一家P2P网贷平台随后回应称,平台与上述融资性担保公司有500万元的合作项目,平台已与担保公司、借款人达成初步意见:平台另行选择其他融资性担保公司来承接此借款人的担保责任。
除了上述情况以外,上半年还发生“傍权威媒体”的“科讯网”失联等诸多情节新奇的事件。据了解,目前投资者、第三方平台仍难在技术上解决平台诈骗、假标等问题,“踩雷”的投资者维权之路漫漫,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分散投资。
业务创新层出不穷
虽然P2P网贷行业今年仍未摆脱“失联”的阴影,但是其成交额的增长势头仍旧迅猛,不少平台也开始了与其他金融行业进行融合,创新业务也层出不穷。
网贷之家、第一网贷的数据分别显示,上半年P2P网贷的交易规模为818.37亿元和964.46亿元,交易规模分别为去年总量的77.35%和108.06%。第一网贷数据显示,成交额超过30亿元P2P网贷平台的有2家,在10亿元至30亿元之间的平台有16家,5亿元至10亿元之间的平台有27家。
在成交量增加的同时,投资者的收益率则在降低。第一网贷数据显示,2014年第二季度全国P2P网贷平均综合年利率为19.15%,较第一季度的21.50%下降了2.35个百分点。投资者收益率降低意味着平台可以更稳健地发展。
除了交易量增长迅猛以外,今年以来网贷行业与传统金融行业的融合悄然展开。如7月15日,广发证券、投哪网联合发布战略合作称,广发证券旗下全资子公司广发信德将对P2P平台投哪网注资近亿元。据了解,广发证券相关业务部门及旗下子公司与投哪网将探索合作机会,等投哪网上市之后双方将全面推进业务对接。
民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也在7月15日正式对外运营。其中,首款产品为承兑汇票理财产品,项目总额19.8万元,预期年化收益率5.7%,期限为65天。除此以外,承兑汇票理财以外,有的平台还开展了融资租赁业务、保理业务等。网贷行业与传统金融业务的融合正在加速。
网贷行业的业务创新也层出不穷,例如网贷平台人人聚财近期推出“定投宝”产品。该产品的主要特色在于可以点对点金融债权转让,投资者如果流动性紧张可以在产品未到期的情况下在人人聚财挂出债权转让需求,如果有新的投资者购买就可达成交易,如果没有投资者购买,债权所有者可以通过“打折”来增加交易的吸引力。如此一来,一个点对点的网贷债权二级市场应运而生。
据记者了解,东莞团贷网有在新三板上市的打算,深圳也有平台准备到香港上市,近期温州也有网贷平台在浙江股权交易中心创新板股挂牌。分析人士认为,整体来看目前网贷行业处于一个两极分化的阶段,预计未来平台倒闭和行业继续发展会相伴相生。
深圳快速小额贷款
地方小贷加速消亡!今年以来,深圳、内蒙古、重庆、河南等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当地小贷机构情况或清理整顿工作进展,大批地方小贷公司经营异常、失联空壳、试点或业务资格被暂停。
按人民银行统计口径,从去年9月30日到今年一季度末,小贷机构从6054家减少到5801家,6个月减少了253家。截至今年3月末,小贷公司贷款余额8722亿元,仅今年一季度就减少385亿元。
行业专家指出,受经济形势和自身能力、展业范围限制的影响,在外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地方小贷机构近几年生存压力较大,整体数量和规模呈下滑态势。地方小贷机构存续发展应着眼于股东和团队能影响到的资源,做精做实,同时积极与银行对接,解决一些小微企业融资落地的问题。
现状:地方小贷加速清理
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近日发布的公告称,为进一步做好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工作,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净化小额贷款公司行业环境,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20〕86号,下称《通知》)等文件要求,近期该局组织开展了“空壳”小额贷款公司的排查工作。
经查,截至2023年3月31日,辖内有包括深圳赫美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邦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在内的24家小贷公司存在近6个月无正当理由自行停业(未开展发放贷款等业务)。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认为,上述情况已符合《通知》关于“空壳”小额贷款公司的认定条件,应当被认定为“空壳”小额贷款公司。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深圳、内蒙古、重庆、河南等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当地小贷机构情况或清理整顿工作进展,大批地方小贷公司经营异常、失联空壳、试点或业务资格被暂停。去年,江西、安徽、江苏、湖南、内蒙古、海南、吉林多地地方金融监管局累计取消数十家小贷公司的试点资格。
继去年8家小贷公司试点资格被取消后,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布公告称,决定取消三门峡湖滨区浩丰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灵宝市金利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义马市恒丰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试点资格。
6个月减少253家是地方小贷加速消亡的写照。按人民银行统计口径,《国际金融报》记者梳理了2015年上半年至今(截至2023年3月末)的小贷数据发现,全国小贷机构从8951家逐年递减至5801家,从业人员从114017人跌至54885人,而贷款余额从9594.16亿元降至8722.01亿元。
出路:助力小微融资落地
从行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来看,身份属性定位不明、区域监管的分化与限制是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的重点问题,这也极大地影响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健康发展和持续服务能力。近年来,愈加严格的行业监管也压缩着小贷公司的生存和展业空间。
小微信贷专家嵇少峰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地方小贷公司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经济下行,信贷风险加大,小贷公司的业务很难开展;二是小贷公司的股东多数是民营企业,自身资金链吃紧,对外放贷的时候就没有多少主动性,要把资金撤回;三是一部分小贷公司经营不善,不良贷款很高,本身不够专业,自然被市场淘汰。
“大量地方小贷公司股东背景一般,从外部银行等金融机构融资困难,导致其只能以自有资金放款,甚至还有很多小贷公司没有实质经营,一些企业利用小贷公司从事高利贷业务,这也对行业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冰鉴科技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地方监管部门倾向于清退一批小贷公司,也是为了控制小贷行业的负面影响。
对于传统小贷机构,嵇少峰建议,一是要着眼于股东和团队能影响到的资源,做精做实,这是一种常规的打法;二是要谋求多区域小贷公司的合作,持牌小贷合作形成统一、批量的场景来落地执行,同时要做银行的“助贷”,帮助银行解决一些小微企业融资落地的问题。
王诗强表示,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小贷公司一定要积极求变。一方面,小贷公司要积极与头部智能风控企业合作,尽快加强风险控制水平,降低贷款逾期率,控制营业成本,保持企业盈利;另一方面,小贷公司要积极与监管沟通,定期向监管报送数据,争取政策支持;此外,小贷公司要积极与银行对接,争取从银行获取资金。有了足够的资金支持,良好的风控能力,小贷公司才能做大做强。
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深圳易贷网贷款(深圳快速小额贷款)":http://www.ljycsb.cn/dkzs/12322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