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贷款证券化流程(贷款资产证券化)

贷款证券化流程(贷款资产证券化)

海南删除公积金贷款资产证券化政策 机构称此类证券化“底层资产非常充足”,下面是每日经济新闻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证券化流程

每经记者:王佳飞 每经编辑:陈梦妤

“目前该文件已经删除,具体什么原因正在内部沟通,我这边还不清楚,请持续关注。”2月15日,海南公积金热线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2月13日,海南省住房公积金管理局发布《海南省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资产证券化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公积金资产证券化意见稿》),拟创新融资方式解决公积金贷款资金缺口问题。

但该政策遭遇“一日游”,目前已经处于被删除状态。

创新融资方式

2月13日,海南省住房公积金管理局官网消息,《公积金资产证券化意见稿》和《海南省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贴息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贴息贷款意见稿》)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目的是要“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作用,保障缴存职工购买安居房‘应贷尽贷’,确保省委省政府自贸港安居房制度的落实,我局拟创新融资方式解决公积金贷款资金缺口问题,并保证公积金流动性安全。”

根据《公积金资产证券化意见稿》,公积金贷款证券化,是指海南省住房公积金管理局作为发起机构,将个人住房贷款资产信托给受托机构,由受托机构以资产支持证券的形式向投资机构发行受益证券,用该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支付资产支持证券收益的资金筹措使用的管理活动。

公积金贷款证券化融得的资金,应按照《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和国家政策规定使用,优先保障缴存人提取和首套住房贷款需求,不得挪作他用。

海南省住房公积金管理局将比照公积金贷款的管理标准,继续管理公积金贷款证券化的入池资产,建立独立数据记录,单独记账,单独管理,与未证券化贷款分账核算,提供合同变更、抵押管理、档案管理等其他日常贷后管理服务。

根据易居研究院相关报告测算,2022年海南省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是100.71亿元,个人贷款余额555.61亿元。若按相关公式计算,证券化募集资金可满足5.5年的贷款需求。其通俗含义是,若把所有公积金贷款用证券化方式进行盘活,那么2023-2027年即便没有其他公积金的缴存收入,这些盘活的资金也可以满足购房者的贷款需求。这足以看出公积金贷款证券化的重要性。

此外,《贴息贷款意见稿》表示,将委托商业银行及农村信用社利用受委托银行自有资金向同时符合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及受委托银行个人住房商业贷款条件的借款人发放的贷款。借款人按照公积金贷款利率支付利息,商业贷款利率高于公积金贷款利率产生的利息差额由公积金管理局补息。

但目前我们看到,两份文件已经被删除,后续发展值得关注。

底层资产非常充足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2月14日通过微信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政策体现了海南在公积金贷款方面基于资金池来解决流动性问题,是各地在解决公积金资金来源方面的一个重要保障,有助于公积金管理工作和各类金融创新思路紧密结合,具有非常好的导向。”

严跃进认为:“各地要密切关注今年购房市场的需求变动,随着刚需和改善型购房需求的活跃,公积金贷款方面的需求也会增加。要密切关注公积金资金池的资金规模,防范出现钱荒。要从公积金传统渠道和资产证券化等创新渠道入手,积极推动公积金贷款工作有序开展。”

“观察目前全国各地公积金贷款资产证券化工作,实际上包括湖州、杭州、上海、南京、苏州等城市,都有过此类产品的创新和发行。这也说明,越来越多省市开始重视公积金贷款证券化的工作机制,也希望通过此类工作机制来解决公积金的融资问题。”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4年10月份,住建部、财政部和央行就发布了《关于发展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通知》。有条件的城市,要积极探索发展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资产证券化业务。

根据易居研究院报告,在2015-2016年,包括武汉、常州、盐城、上海、三明、泸州、南京、杭州、湖州、苏州、滁州等城市就有过相关项目的落地,累计募资142.24亿元,有利支持了所在城市公积金贷款需求。

2022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和浙江省政府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提及在住房公积金贷款资产证券化等方面先行先试。

根据易居研究院测算,2021年底全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68931亿元,而2021年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金额为162730亿元。简单对比发现,全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约占了42%的比例,其规模较大。

报告显示:“基于历年该余额的情况和走势,我们估算,2022年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会超过7万亿元规模。这也意味着后续若推进资产证券化工作,其底层资产是非常充足的。”

每日经济新闻

贷款资产证券化

【金融其实很简单】

陈志武/文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各路人士都乐于讨伐金融行业,谁都要说“金融创新过度”、“金融市场在自己空转”,原因据说是有很多金融创新让他们看不懂,也不理解有什么用。那么,如何谦虚地看待金融创新,认识创新的价值呢?难道真的要以“如果我看不懂,就必然是没必要的”为鉴定金融创新的标准吗?

一个流行的观点是:看金融产品是不是老百姓或企业直接使用的。如果是,那就是对真实社会和经济有用的金融;否则,就是金融行业内部空转的东西,因此对社会没有用。

好的,今天我就谈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这个创新虽然距离老百姓的生活很近,但这基本是专业金融机构才使用的证券投资工具,老百姓不用感受到这个金融品种的存在,也不需要知道它是什么意思,但是却能享受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的好处。

那么,什么是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呢?它的价值又在哪里呢?

二级住房按揭贷款市场的出现

上次我们谈到银行的流动性管理问题,因为银行的存款以短期为主,所以他们不敢做太多长期住房贷款,流动性风险太高。因此,在1930年代大萧条之前的美国,银行住房贷款的期限都很短,不超过五年,因此能给老百姓带来的好处有限,因为贷款期限越短,老百姓每个月的月供压力就越大。

另外,那时的住房贷款在结构安排上也有问题,比如,在贷款到期之前,借款方每月只需支付利息,等贷款到期时再把所借本金一次还清。这种支付安排一方面使银行承担过多风险,因此,银行不愿意给老百姓提供太多住房贷款,另一方面,给借款方带来太多的一次性还款压力:如果借本金800万,一次还清800万本钱,谈何容易!这要求借款人有很好的财务纪律,提前准备好那么多的钱。因此,一般老百姓从住房贷款得到的便利有限。

1929年10月,美国股市泡沫破裂,股灾随后引发了房地产泡沫的大崩盘。在之后的三年多时间里,许多股民血本无归,众多公司相继破产,住房贷款违约导致9000多家银行破产,失业率高到每四人中就有一人失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多数银行在5年期住房贷款到期时,就不再续贷并要求借款人还本金。可是,那么高的本金要一次还清,挑战可想而知。这就逼迫很多家庭赖账不还,抬高银行亏损。因此,还款结构上的弊端也加重了当时银行危机的深度。

接下来,罗斯福总统推出一系列改革法案,重新构造美国金融体系,包括改变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全国住房法》,这部1934年推出的法案的立意在于成立“联邦住房管理局”,专门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贷款保险,并同时把贷款期限从原来最长5年增加到最长30年,而且把贷款本金分摊到每个月中支付,这样,月供里既包括当期利息,也包括一部分还本。延长了的住房贷款期限,使居民的短期支付压力减小,让老百姓有钱去做其他消费,促进了经济增长。

可是,把住房按揭的期限延长为30年后,给银行带来什么影响呢?

对银行来说,挑战增加了,因为今天发放的贷款,要等上30年才能完全收回。如果银行做太多这类长期房贷,会使其面对太大的挤兑风险:万一银行的许多存户都跑过来提现金,那怎么办呢?这些贷款要等上30年才能回笼呀。这让银行承担太多流动性风险。

好在联邦房管局于1938年成立“房利美”公司,简称为FannieMae,房利美的作用在于:如果任何银行需要把之前借出去的房贷变现,房利美随时愿意从银行手中买走住房贷款。这一招很厉害,等于建立了二级住房贷款市场,把长期房贷变活了,而不是锁定30年。这种金融创新就是增加死资产的流动性。

这样一来,银行就不用担心给老百姓做房贷了,房贷资金供应量大大增加,因为在银行给老百姓作按揭贷款后,不用担心手中持有的房贷流动性问题。这使更多老百姓能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梦想。1940年的时候,只有44%的美国家庭有自己的房子,到1970年63%的家庭住自有房!这种金融创新的社会价值显而易见。

第一个资产证券化案例

当然,话又说回来,房利美公司的资金又不是无穷无尽,它从银行等房贷机构收购了一定的房贷以后,也会碰到资金上限,那么,房利美的资金如何扩大呢?

为解决这个问题,1970年另一个金融创新出现:房利美成立一个叫“吉利美”(GinnieMae)的子公司。吉利美的运作方式是成立一个个信托计划,每个信托计划类似一个有限责任公司,然后,把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老百姓房贷装入信托计划、打成包,并将该贷款包的未来还款流分成众多份额,比如分成一亿份,再把这些信托份额以证券的形式,向国内外投资者发行。由此发行的份额之所以成了证券,是因为通过各种发行程序和手续后,这些份额可以在公开市场上的不同投资者之间进行交易。由于这些份额背后的现金流是来自房贷的还款,在风险特征上,这样的证券跟债券类似,收益相对稳定,可预期性比较高。

吉利美的这一金融创新成为二十世纪首例资产证券化,它是把住房按揭贷款这样的金融资产进行证券化。其效果是进一步增加房贷的流动性,同时大大扩张了住房贷款的资金来源,使房贷资金的供应达到几乎无穷尽的地步。而且因为这一创新降低了住房按揭贷款的流动性风险,使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只要求更低的贷款利率,降低老百姓的按揭贷款利息成本。结果,当然是美国家庭的自有房比例进一步上升。

为提升资产的流动性,增加专业金融机构的避险工具而推出的金融创新很多,今后还会介绍一些。但是,今天你学到了:有些表面看只是专业人士才使用的金融创新,其社会作用其实很大,会改变许多老百姓的生活,也会促进经济增长。试想,如果没有这些金融创新,美国的整体金融市场怎么会那么丰富,消费需求怎么会如此旺盛呢?今天的要点有三。第一,流动性是评估金融产品的第三维度。所以,许多金融创新就是围绕把“死资产”搞活、提升资产流动性而来的。许多金融创新虽然不一定是行业外人士会看到或用到的,但这不能否认其价值,只要它们给社会带来便利,即使这种价值是间接的,也是在给社会做贡献。第二,建立二级住房按揭贷款交易市场,使长期房贷一下子变活。结果,银行不用担心长期房贷的流动性,给普通家庭供应的买房资金因此大大增加,普通家庭自有房比例上升,社会受益。第三,资产证券化本质上是把未来收入流打成资产包,然后,将资产包的收益分成份额,将这些份额标准化、证券化后,向投资者销售。从此,房贷资金的供应就可源源不断。资产证券化这样的创新也被应用到许多其他领域。到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存量规模也超过1.2万亿元。

(本文为向知《陈志武教授的金融课》讲座文本)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证券化流程(贷款资产证券化)":http://www.ljycsb.cn/dkzs/12181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