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行数字化升级 缩减 App整合线上资源,下面是中国经营报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银行线上信用贷款
本报记者 郭建杭 北京报道
农村金融机构在数字化转型上逐渐迈出了更新的一步。近期,农村金融机构逐渐出现关停具有单一功能的金融App,转向依托省农信联社官方App或手机银行开展金融服务的趋势。而这正在逐步成为农村金融机构线上化运营的主要方式。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自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以下简称“中互金协会”)开展金融App备案工作以来,已陆续公布7批注销备案的金融App。在今年上半年,中互金协会公布的首批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注销备案公告中,广东顺德农商行的“顺农商e贷”及“e行顺银”、广州农商行的“赢家生意圈”及“珠江直销银行”、山西长治黎都农商行的“金动力bank”、江苏宝应农商行的“阳光宝应”等App都进行了注销。
实际上,早在2021年起,商业银行就已经陆续整合旗下App产品功能,通过缩减合并移动客户端业务进而提升运营效率。金融科技人士普遍认为,金融机构注销旗下多余的金融App有利于减少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增强服务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金融App数量减少
记者通过在苹果应用软件商店搜索发现,目前头部农商银行旗下官方App数量基本为2~3个,主要提供手机银行、企业版财务以及消费信贷等服务内容。
某金融科技从业人士告诉记者,2019年前后,在银行数字化转型浪潮的带动下,一些农商银行开发了很多手机移动端App、微信小程序以及直销银行App,一些农商银行则开发了聚焦本地商户的生活服务类App,打造金融服务平台。然而,在以上项目推向市场后,因为产品投入以及运营维护等方面的原因,使得用户体验感受一般,在手机客户端的细分领域内没有明显的优势,后期陆续关停一部分App。
公开信息显示,近期中互金协会公布注销的几款农商银行移动App中,业务涵盖了线上自助贷款、生活服务、供应链金融以及直销银行等。目前,相关业务多数已整合至银行整体的IT规划中。
以广州农商行的“珠江直销银行”为例,根据2022年9月银行官网公告显示,“珠江直销银行”App的业务功能可通过广州农商银行App和“珠江缴费”微信小程序继续使用。其中,潮州农商银行、韶关农商银行以及珠江村镇银行客户,原直销银行理财、贷款业务通过珠江农商银行App、珠江村镇银行App办理。
此外,山西长治黎都农商行的“金动力bank”,聚焦直销银行业务,此前曾代售理财产品以及“备用金”系列信贷产品,目前相关业务也已作出调整。
顺德农商行注销的“e行顺银”App,提供产品包括e存盈、e定存、国开债、基金超市及退税等。关于顺德农商行该App目前业务迁移情况,顺德农商行方面对记者表示,“目前相关业务已合并到手机银行,可通过官网或微信公众号关注下载手机银行操作使用。”
同时,顺德农商行的“顺农商e贷”是围绕线上自助贷业务的App,相关业务在关停后将会整合至其他官方渠道。据了解,该App 是顺德农商行在2019年年初推出的线上贷款专属平台,提供线上自助贷产品,贷款金额最高达到10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36个月,贷款用途包括购买大件消费品、装修、旅游、教育、结婚、购车等。目前“顺农商e贷”已合并到手机银行App。顺德农商行方面此前向媒体表示,“顺农商e贷App已经合并到手机银行App了。如果客户需要申请相关线上贷款,可以通过手机银行、微信公众号或者微信小程序顺农商普惠e贷进行申请。”
江苏宝应农商行的“阳光宝应”,则是以提供宝应农商行阳光金融、普惠金融服务为主,集成宝应各类生活信息的城市级公众服务移动应用 App。宝应农商行营业部相关人士表示,“现在阳光宝应App暂时已无法下载,但相关的服务可以在手机银行当中获得。”
业内普遍认为,部分银行多个部门都推出了直销银行、生活类、支付类等零售类App,探索多样化获客的渠道,虽然鼓励了内部竞争,但有些App做得并不好且功能重复,体验感差。
记者注意到,自中互金协会开展移动金融客户端备案至今3年时间,陆续有近百款金融App注销。值得注意的是,农村金融机构注销金融App的数量在2021年最多。从具体的金融App注销数量来看,自2021年10月公布第一期注销备案公告起,2021年有8家农村金融机构注销简版手机银行,信用卡等App;2022年仅有一家农商行注销直销银行App。
记者从内部知情人士处了解到,注销金融App的原因与银行的自身特点相关,如多数农商银行关闭了本地生活服务类的金融App,但有些全国性大型银行在整合生活服务的商户方面表现优秀,通常选择保留此类App。
提升活跃度
虽然农商银行关闭了部分功能和服务重合的移动App,但农村金融机构投入数字化转型的热情仍在高涨。从各农信系统公布的招聘信息来看,农村金融机构对于大数据开发、运维工程师、技术测试、信息科技部等科技相关岗位的需求较大,在其招聘岗位中的占比较大。
在数字化转型的方向上,在减少不同App的重复业务,并根据业务特点集中资源增强服务效率,是目前农村金融机构考量的主要方向。
以信贷服务为例,目前农商银行的线上信用贷产品普遍选择接入省联社系统,或通过银行自己的手机银行App进入。本地用户持本人身份证在银行网点开户后,就可以申请线上信用贷款。某农商行人士告诉记者,将线上信用贷产品植入手机银行或省联社系统,最大的优点是可以筛选用户。由于借款用户都是本地用户,因此在线下营业网点进行开户操作时就可以掌握用户的信用信息。
此外,部分农商银行曾尝试构建开放平台,激活沉淀的B端和C端资源,涉足本地生活服务领域。但是,由于银行机构的获客渠道、获客模式及金融服务的低频性,导致银行机构的流量变现仍有较大难度。
宇信科技早在2021年发布的《上市银行百花齐放,数字化转型任重道远》报告中就已提到,从当年各家上市银行公布数据来看,银行App的用户规模和活跃度集中在行业头部几家国有行和股份行,相较而言,城商行、农商行的App能分到的市场规模占比很小。
此外,在业务拓展、场景优化、用户体验等需求的驱动下,手机银行升级节奏显著加快,而一些金融机构受限于资源、成本等原因,难以齐头并进对旗下多个移动App都进行频繁升级优化。零壹智库的报告显示,2022年70多家银行的手机银行App版本迭代次数合计达到655次,其中36家银行发布大版本更新。“银行整合旗下手机App也在同步进行,不少银行App接连被关停。”
零壹智库方面指出,远程化、纯线上的金融服务模式,已成为商业银行的经营常态,因此App的每一次迭代、开发、关停等等,均会带来较大影响。近年来,不少银行进行渠道调整,比如有银行调整直销银行业务,关停相关网站,将用户导流到手机银行端。此外,还有一些银行先后宣布收缩App数量,将功能合并,做强手机银行一站式服务等等。
实际上,2022年以来农村金融机构都将手机银行App作为重要载体,并不断优化升级,围绕区域市场做深做强,提高用户黏性。
私人放款24小时在线
点开“滴滴出行”“去哪儿旅行”“哈啰出行”等APP,显眼位置均可看到“借钱”;点开“58同城”“美颜相机”等APP,显眼位置也能看到“借钱”……据新华社报道,不少手机APP存在与自身主要业务毫不相干的借贷功能,并以低息、红包等作为噱头引导用户开户。业内专家证实,APP“借钱”满天飞,背后暗藏多重风险。
近段时间,手机用户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手机APP具备了借贷功能,甚至一些和其主要业务八竿子打不着的APP,比如拍照、办公软件、网约车等等,都纷纷上线了借贷功能。而且,几乎所有可以借钱的APP,都在标榜自己利息低、放款快、额度高,恨不得所有人都去找他们借钱。
多数情况下,个人要想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是很难的,需要各种证明和手续,最后还不一定能够获批。为什么一些手机APP借钱会这么容易?这些APP显然不是在做慈善,一些经不住借贷APP宣传诱惑的人在上面申请借钱以后才发现,“轻松借钱”的背后,可以说套路满满。
部分APP中的借贷功能以低息为噱头吸引用户,实际上却埋着高息的深坑。某款APP宣称借款额度最高达到20万元,最低年化利率只有7.2%;但当网友按照APP内的要求填写完各种个人信息后,年化利率一下子涨到了23.4%。而在黑猫投诉等互联网投诉平台上,有多名用户投诉称,一些APP里的借贷功能存在重复扣款、收取高额利息、开通后无法取消等问题。
这些具备借贷功能的手机APP,通过各种各样无所不用其极的诱导方式推广自己的借贷业务,势必会导致一些风险意识差,对金融借贷了解不够,同时消费自控能力差的群体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最后要么是在各个APP之间拆东墙补西墙,疲于应付,要么因为欠款太多无法按时偿还,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每天总是被各种讨债电话所困扰不说,还会影响个人征信,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大麻烦。
手机APP的借款乱象,不能再继续乱下去了。政府监管部门应持续加强对手机APP开设借贷功能现象的监管,尤其是对于当前“什么APP都可以放贷”的局面,要有更精准的规范和约束,不能什么APP都可以“轻松借钱”。比如在平台的借贷资质、用户申请门槛、推广方式等方面,都应有更明确和严格的标准,以实现APP借贷业务有序、有度发展。
作为手机用户,尤其是那些收入不那么高,花钱又缺乏节制的年轻人,面对各种借贷APP的诱导、营销攻势,更需要保持必要的理性和定力,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其所谓的无抵押、低利息、放款快,否则一旦陷入其中,必将麻烦缠身。而行业监管部门也不妨定期在校园、社区等场所开展金融知识的普及教育,培养更多人形成良好的金融素养,增强抵抗金融风险的意识。
来源: 北京青年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银行线上信用贷款(私人放款24小时在线)":http://www.ljycsb.cn/dkzs/12177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