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百度金融贷款怎么贷款(捷信金融贷款可靠吗)

百度金融贷款怎么贷款(捷信金融贷款可靠吗)

贷款知识 磨铁图书 原创

20位业界顶尖专家集体推荐!为你揭秘数十种互联网理财方法,下面是磨铁图书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百度金融贷款怎么贷款

序言 互联网金融是一场“Bigbang”

《21世纪商业评论》发行人 吴伯凡

今天,互联网金融是一个热词。

金融和互联网,一个是技术,一个是传统业务,这两个东西如何对接,是互联网金融还是金融互联网?产生的互联网金融会不会是一种新东西?比如,智能手机是信智能还是信手机,是很不一样的。诺基亚认为应该信手机,加一些电脑的功能,苹果认为应该信智能,也就是信电脑加一个通信的模块,这好像是2+3等于3+2,在其中怎么定义它到底是哪个加哪个?哪个是主体?最后得数是很不一样的。

面对新变局,在位的金融企业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劣势——我们甚至可以称之为“核心劣势”,而这种核心劣势又恰好与其核心优势密切相关,并且被在位企业自认为是不言而喻的优势。具体说来,与图谋进入金融业的互联网企业相比,传统金融企业在价值观、流程、资源(Value,Process,Resourse,简称VPR)上具有明显优势,但这种优势只限于既定的行业语境下。具有明显劣势的新玩家所从事的(无论他们是否意识到),首先是悄然改变行业语境,其次才是从在位企业夺走客户。然而,在位企业往往认为新进入者只是想从既有市场里争夺份额。

新进入者与在位企业之间的关系,类似于雏鹰与蛇的关系。当雏鹰羽翼未丰时,不仅不能对蛇构成威胁,反而可能成为蛇的美食。今天刚尝试进入金融业的互联网企业,在传统金融巨头看来还只是不自量力的小打小闹。传统商业银行,尤其是特定竞争环境下中国商业银行的赢利额近年来节节攀升,这不能不让在位企业觉得“更强”了。传统行业的业绩在实质性逆转之前,往往呈现出“好得难以置信的状态”,这在照相机、电信、媒体等行业中早就出现过。

传统行业对威胁失去知觉,还有一个常见的原因:以拿来主义的立场来看待新技术和新市场,高估自己驯服、利用“来者不善”的颠覆性力量。金融业是率先拥抱数字化、网络化的行业。传统金融企业很自然地以为自身的业务早已经“e化”了。正是这个隐秘而常见的认知误区,让传统金融企业在互联网金融方面滋生出极难消除的自负。

互联网给人最直观的印象是一种新工具,是可以被企业吸纳进现有框架、强化和优化既有流程和资源的技术要素。但互联网除了是一种新工具,也意味着一种新的方法论,更意味着一种新的世界观。在位企业由于其相当成形和固化的VPR,而对这一点基本上没有觉察。传统金融企业误以为自己早已被互联网化,却很少意识到,IT和互联网更是一种塑造新的交往关系、交易关系的社会软件。

传统的金融企业与客户的关系是一点对多点的单线关系,其运转体系是一种中央控制式计算,IT技术应用于传统金融业,不仅没有改变反而强化了这种关系和体系。金融企业表面上是传统行业中离互联网最近的企业,其实是离互联网(在方法论和世界观上)最远的企业。

作为社会软件的互联网是一种多点对多点的、分布式计算的网络。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方式都是由“生人社会”而非“熟人社会”的假定以及“中央控制式计算”来决定的。作为社会软件的互联网造就的是一个信息日趋透明的准熟人社会,信用体系是由透明的社会关系、交易关系来决定的。在不透明的生人社会里,由于逃逸成本低,要解决信用和担保问题,只能采取质押的方式。而在透明的熟人社会里,监控、追踪的成本大大降低,逃逸成本随之变得相当高昂,信用可以不用实物质押来实现。

近年来,阿里巴巴的金融特性越来越明显,本来是作为阿里巴巴辅助部门的支付宝日益成为核心部门,半路上杀进小额信贷的阿里金融,也已成为行业的黑马。阿里金融的真正优势并不只是其客户量的天然优势,而在于阿里巴巴的业务基因与金融业具有潜在的相同之处,金融业本质上是一种信息产业,获取判定客户的身份信用记录的真实信息,监控客户的交易行为和踪迹,是金融业的核心业务内容。在通常的情况下,或许获取真实信息、精确地把握客户的行为踪迹是相当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实现的。

面对大量信息的不确定性,传统金融业采取的方式是通过抵押担保等手段来消除、减少信息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的经营风险,当客户无法提供担保和抵押时,交易只能放弃。换言之,传统商业银行所使用的风险管理手段是一种在信息不透明不对称的情况下不得已使用的手段,电子商务和传统商务最明显的差异就在于交易行为被置于信息越来越共享和透明的信息环境当中,交易行为同时是一种数据积累过程,所有的身份信息和商业行为信息,都可以被存储、被挖掘、被分析和提纯,信息的不透明、不对称在逐渐消除。

阿里巴巴既是一个电子商务平台,更是一个产能巨大的数据采集和加工中心,一个信用识别和认证的系统,把这种核心能力与大量客户潜在的融资需求结合起来,阿里巴巴就是一个潜能巨大的金融服务中心。数据是阿里巴巴意外的金矿,事实上围绕数据的挖掘和利用已经是各大互联网巨头的竞争主题。腾讯发布了面向营销的大数据战略,将调动腾讯7亿活跃账户数据去服务门户,百度不甘落后,也宣布了自己的云战略。这是一种代表未来的竞争力。

分布式计算、信息自动存储、新信息的自动生成,让互联网每日每时都在生产、合成、呈现各种信息。更重要的是,这些信息的成本极低甚至趋近于零,而效用远非传统商业银行生产的信息可比。二者之间在成本收益上的差别,如同日光与灯光的差别,也如同移动互联网通信与传统邮政的差别。

传统金融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使自己变得更为强大”,但决不能“更为无所不在,无所不能”。原因在于,再先进的技术,如果置于陈旧的构架下,其作用都是有限的。这一点,我们从移动通信运营商面对移动互联网时的尴尬、无力中可以感受到。克里斯腾森所说,妨碍传统公司行业远见的,恰恰是它们基于其VPR进行循环论证,要想窥见未来图景,在位企业必须尽可能在心智上清空既有的VPR——去掉长期优势地位养成的“我执”,让自己与新玩家在方法论和世界观上实现“视野融合”。

前段时间有一本书在美国比较流行,是一本管理学的书,叫Bigbang,主要探讨宇宙大爆炸式的颠覆和创新。什么意思呢?按照迈克尔·波特“三大竞争策略”的理论,要么做得更好,要么做得更便宜,要么做得更个性化,很难兼顾。传统的行业包括金融业也只能选择其中一条路径,而互联网可以同时达到更好、更便宜、更具个性。由于互联网的出现,在原有的产业格局里占据优势的公司,不管是垄断优势或是在市场中获取的竞争优势,可能在一夜之间就会被颠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把握这种大爆炸式的创新,或者大规模杀伤性的创新,非常重要。互联网对于金融业,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小企业如果抓住这种机会的话,就用不着去打擦边球,用不着低三下四。在这种语境下,汤浔芳的新书《颠覆金融》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帮助,这对传统行业是一种很好的提醒,也为新进入者提供了一种信心。

捷信金融贷款可靠吗

未曾想,消费金融老大哥捷信,短短几年,经营状况急转直下,连行业排名也岌岌可危。


根据企查查APP显示,10月26日,兴业消费金融注册资本从19亿增至53.2亿元,消费金融前五排名发生变化。


招联消费金融的100亿元和蚂蚁消金的80亿元位居第一和第二,刚成立不久的建信消费金融拟注册资本72亿元位居第三,捷信消费金融注册资本70亿元,增资之后的兴业消费金融则以53.2亿元的注册资本超过平安消金50亿元位居第五


且说金融注意到,上半年,兴业消费金融的吸金能力仅次于招联消费金融的19.37亿元,排名消金行业第二。而老大哥捷信上半年又是关闭部分消费贷款产品申请入口,又是转让消金牌照,经营状况百出,盈利也不太乐观。


业绩急转直下


2017年捷信消费金融净利润一举突破10亿元,公司员工近10万人。


2018年,捷信金融净利润13.96亿元,高于招联消金净利润12.53亿元,马上金融净利润8亿。


2019年7月,捷信消费金融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同年成为业内首家资产规模破千亿元的消费金融公司。


2020年,捷信营收出现大幅度跳水,净利润下滑至1.36亿元,同比下降88.1%,总资产规模缩水至652亿元,被挤出消费金融前三名。


综合捷信方面和相关人员透露原因,一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二是捷信内部高管任职混乱,各团队之间很难配合,导致重大决策失误,致资金链运转问题。


在此期间,捷信多次大规模裁员,欲将重资产模式改为线上轻资产模式,销售人员首当其冲,引发大批量仲裁诉讼的同时,公司线下业务也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2021年上半年,捷信集团消费贷款业务在中国区总营收为11.48亿欧元(约79.7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同期下降56.7%。


利息净收入总额为7.06亿欧元(约49亿元),较2020年同期下降58%。


2022年4月,报道称捷信消费金融旗下自营贷款产品疑似停摆,虽然捷信方面称只是为了优化体验申请入口仅面向符合公司风控策略的客户开放,但还是侧面表现了以捷信消费金融为主体的业绩大概率依旧下滑,经营也出现了瓶颈。


牌照欲让难出


捷信转让金融牌照这一事实就足以说明。


2022年4月,捷信确认转让牌照,整个市场都在关注。


现在监管趋严,对于互金公司而言,拥有消费金融业务牌照有助于参与银行间同业资金拆借等业务,也利于跨地区展业,降低融资成本,加快小微企业和线上贷款布局。


拥有消费金融牌照捷信才能更好的推进线上化转型,其价值不言而喻。


然而在2020年捷信内部就已经有了出售牌照的打算,期间跟多家银行、企业等接洽,拉锯了两年还是没有结果。毕竟尽管捷信这两年各种纠纷不断、营利水平也极速下滑,但这块牌照背后的金融规模和影响力尚在,想要“吃”下,对买方的整体实力要求很高。


最主要的因素或是在于捷信只想转让股权,谋得一位资金实力雄厚的合作伙伴,而收购方更多的是只想要完全吃下牌照,别的都不要,双方难以达成共识。


信托产品仍输血


捷信也在想办法为消费金融输血。


一方面是依托信托产品,据悉五矿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矿信托”)发行的优享未来2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中,部分产品向捷信消费金融发放信托贷款,主要是个人消费贷款。


产品期限6个月,年化收益可达6%左右。


去年6月30日,捷信消金公司还与五矿信托在北京签署慈善信托合作意向书,将信托业务作为捷信多元化融资格局中的融资手段之一,以助企业稳定经营和持续金康发展。


另一方面是优化贷款产品利率,根据捷信最新公布的消费贷利率显示,自8月1日起,其贷款项目本金在500-25000元的分3期,日贷利率为0.065%,年贷款利率(单利)已降至23.4%。今年3月25日起,其乐易购商品贷的年利率也已调整至23.4%。这也意味着,捷信消金的产品利率已全面降至24%以下。

据用户投诉和业内披露,此前捷信的贷款产品年化率在36%左右,暴力催收、高利贷、砍头息等投诉从未断绝。


行业监管收紧是趋势,捷信调整产品紧跟同业者步伐是顺势而为,虽然调整产品定价会在产品盈利上有一定影响,但合规、合理化经营才能在激烈的消费金融竞争中存活,也缓解和借款人之间的关系,利于长期开展和规模扩展。


来源:且说金融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百度金融贷款怎么贷款(捷信金融贷款可靠吗)":http://www.ljycsb.cn/dkzs/12107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