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套3.8%!江苏第五个城市下调房贷利率!南京……,下面是南京楼市速递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商住贷款利率2017
救市千万条,降息第一条!
昨晚,淮安连夜发布通知,自今日起,首套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至3.8%!
至此,江苏已有5地阶段性下调了首套房贷利率下限!
01
淮安首套房贷利率降至3.8%
2月26日晚间,据“淮安住建”微信号消息,根据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建立新发放首套住房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长效机制的通知》(银发〔2022〕294号)文件精神,决定自2月27日起,将淮安市新发放首套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阶段性下调,即根据最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新发放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降至3.8%。
图源:淮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官网
这次的阶段性下调是什么概念呢?如果按照贷款30年、100万的贷款来计算,首套利率3.8%,以等额本息还清,每月应还4659.57元。
同样的贷款,与去年的4.1%利率相比,现在每月少还172.41元;与此前的6.125%利率相比,现在每月少还约1576元!
此次下调首套房贷利率下限,是贯彻落实中央“房住不炒”精神、支持刚性住房需求的重要举措。不仅可有效降低购房成本,减轻还贷压力,帮助刚性住房需求群体更快更好实现安居乐业;而且恰逢在传统“金三银四”即将到来,此时下调房贷利率下限对提振购房积极性有着重要意义。
02
江苏另有4城市已下调,南京暂未触发跟进条件
根据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春节后,包括郑州、天津、厦门、福州、珠海、长春、沈阳等城市相继下调了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已有超过30城下调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其中最低降至3.7%。
其中除了淮安外,江苏此前已经有4地陆续下调,包括无锡、徐州、扬州、常州。
图源网络
当然,这一次下调也是阶段性的。按照今年1月央行、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的通知:
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从这一触发条件来看,据WIND、华泰研究数据资料显示,在全国70城中,可在2023年一季度调整首套房贷利率的城市共有38个。
显然,南京是不在表格里的!
而且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1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其中南京新房价格环比持平、同比上涨0.2%。
图源国家统计局
换而言之,南京不满足触发调整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的条件,后期的贷款利率能否下调很大程度还要取决于LPR是否会下调!作为最直接的普惠政策,多位专家认为后续房贷利率还有望进一步下调。
目前,南京多数主流房贷利率保持不变,其中首套房贷利率多数为4.1%(LPR-20BP),仅有汇丰银行、华夏银行等极少数银行回归4.3%;二套利率以4.9%(LPR+60BP)为主,也有个别银行能做到更低,比如在兴业银行,部分符合条件的优质客户能给到4.5%(LPR+30BP)。
注:如有错漏,欢迎指正。
03
业内:“两会”后存量房贷利率打折可能性不大
另一方面,关于调降存量房贷利率的呼声也渐涨。对此,各方争议更是颇多。
支持的一方认为,应该引导银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逐步缩窄存量房贷利率与新增房贷利率之间的利差。
从客户角度来看,下调存量房贷利率能减轻大家的住房消费负担,既能提升居民支配收入来刺激消费,也能解决居民扎堆提前还款及违规“转贷”等问题。
对于银行而言,主动让利不仅可以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促进消费,还有助于留住更多存量客户。
另一方则是,对调整存量房贷利率带来的影响存疑,不能采取“一刀切”要求商业银行对存量房贷利率打折。市面上也给出了以下理由:
(1)能否直接抑制“提前还贷潮”,尚存在不确定性;
(2)并非“有百利而无一害”,“打折”容易滋生套利空间,用存量房贷降息提振消费并不可行;
(3)如果只简单通过行政手段干预存量房贷利率,或与当前利率市场化精神背道而驰,也不利于往后金融政策的持续性;
(4)会对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较大影响,比如会降低银行资本补充能力,制约贷款增长,降低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5)如果对存量房贷利率进行一次性调整,会给商业银行今后的经营带来巨大风险,若往后市场利率上调,银行也没有机会进行调整。
不过,据“刘晓博说财经”微信号表示,从银保监会在“两会”前夕,要求银行加快处理积压申请,做好提前还款服务,可推断出“两会”后给存量房贷利打折可能性不大。对于“两会”后能否调降存量房贷利率,我们拭目以待!(综合自证券时报、中新经纬、刘晓博说财经等)
*文章所用照片来源于其它网站,无法确认著作权人。如果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过后台留言联系。我们将根据情况删除并愿意支付合理使用费。
2019贷款利率
央广网北京9月22日消息(记者蒋勇)央行日前发文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三年来,企业贷款利率从2019年7月的5.32%降至今年8月的4.05%,创有统计以来最低水平。
央行在题为《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文章中指出,2019年8月,央行推动改革完善LPR报价形成机制。目前,LPR已经成为银行贷款利率的定价基准,金融机构绝大部分贷款已经参考LPR定价。LPR由银行报价形成,可更为充分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市场化程度更高,在市场利率整体下行的背景下,有利于促进降低实际贷款利率。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三年来显著增强了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一是实现贷款利率‘双轨合并’,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明显提升。二是LPR利率改革,疏通政策利率向实体经济贷款利率传导路径,显著增强了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更好发挥利率的宏观经济调控功能。三是LPR改革深化了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信贷结构不断优化,提高了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央行认为,目前我国定期存款利率约为1%至2%,贷款利率约为4%至5%,真实利率略低于潜在实际经济增速,处于较为合理水平,是留有空间的最优策略。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就业状况、国际收支平衡等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均运行在合理区间,从实际效果上也充分验证了我国当前的利率水平总体上处于合理区间。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金融系主任叶小杰说,贷款利率对应的是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企业贷款利率处于历史低位,能够很好地支撑实体经济,拉动经济恢复,“一方面贷款利率下降之后,实体经济能够获取更低成本的资金,其贷款之后所承受的利息负担得以减轻,缓解了现金流压力,提升利润空间,对于经营出现困难的企业来讲是雪中送炭。另一方面,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贷款利率下降增强了企业扩大再生产和投入科技创新的意愿,从而能够为经济的整体复苏提供支撑,这对于发展势头较好的企业来说是锦上添花。”
近年来,利率市场化改革除了在贷款利率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外,央行还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去年6月,央行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优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形成方式,由存款基准利率浮动倍数形成改为加点确定,消除了存款利率上限的杠杆效应,优化了定期存款利率期限结构。
今年9月中旬,国有商业银行主动下调了存款利率,带动其他银行跟随调整,其中很多银行还自2015年10月以来首次调整了存款挂牌利率。这是银行加强资产负债管理、稳定负债成本的主动行为,显示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向前迈进了重要一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商住贷款利率2017(2019贷款利率)":http://www.ljycsb.cn/dkzs/12042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