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亿元!新规出台,“腾讯系”小贷公司火速增资,下面是独角金融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腾讯 小额贷款
作者:戴鄂
编辑:缪凌云
来源:独角金融
11月2日,网络小贷暂行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两天之后,腾讯旗下财付通关联小贷公司就发生了工商变更,注册资本增加了150%,反应迅速。
1
注册资本增加15亿,马化腾是实控人
天眼查显示,11月4日,深圳市财付通网络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简称:财付通小贷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10亿元增加至25亿元,增幅为150%。
来源:天眼查
独角金融注意到,财付通小贷公司成立于2013年10月,主营业务是专营小额贷款业务(不得吸收公众存款),由深圳市腾讯网域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100%持股,实际控制人是马化腾。
来源:天眼查
大幅度增资,或与网络小贷暂行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有关:
首先,新规要求“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且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且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
而且在股权管理方面,新规要求“同一投资人及其关联方、一致行动人作为主要股东参股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2家,或控股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不得超过1家。”
这意味着马化腾能够实际控股的跨省网络小贷公司只有1家。
腾讯已经选择了对原有注册资本10亿元的财付通小贷公司增资15亿,就有把这家公司当做未来做跨省小贷业务唯一载体的意图。
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财付通小贷公司现在25亿注册资本离50亿还有差距。
其次,网络小额贷款公司开展助贷或联合贷款业务,直接出资比例也出现了明确要求,在单笔联合贷款中,“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
同时新规还要求,通过银行借款、股东借款等非标准化融资形式融资额不能超过净资产的1倍,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形式融资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4倍”。
这些规定对网络小贷公司的业务成本、扩张速度形成了明确限制,如果小贷公司要不断做大贷款规模,就必须要持续拿出实打实的真金白银作支撑。
2
腾讯的金融路径
众所周知,蚂蚁集团、京东数科都是依托强大的电商平台业务场景和庞大的消费者基数做起来的,腾讯做金融科技则是倚靠QQ、微信这一类社交平台庞大的用户基数在支付、游戏等领域的转化,较于蚂蚁集团、京东数科有明显的定位差异。
这一差异也使得腾讯做金融科技,选择了不一样的道路。
有业内人士向独角金融分析,蚂蚁集团和京东数科在早期阶段通过电商和其他方式跟大量的C端客户接触,积累了大量的C端用户数据购买偏好,支付能力等,对于用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财富水平是了解非常深刻的,这是它们比传统银行更有优势的地方。
利用这种优势,蚂蚁集团、京东数科分别推出了花呗借呗、白条金条业务作为载体,把银行资金端对接进来,C端用户的资金需求得以跟银行的放贷需求进行对接,蚂蚁集团、京东数科能够从中获利。
现在,网络小贷新规即将出台,对网络小贷公司这种“用银行的钱赚钱”的模式进行抑制,蚂蚁集团、京东数科也都将面临整改。
腾讯的不同之处,可以从近期热传的一个视频中看到:
2017年两会期间,《中国企业家》记者问马化腾:“蚂蚁金服跟京东金融都可能会有这个动作,想争夺互联网金融第一股,腾讯金融在这方面有没有一些动作,可能将来会独立分拆,进一步对接资本市场?”
马化腾回复称:“金融方面,我觉得腾讯通常用‘稳健’的一个思路去看。因为金融其实最核心的问题是稳定和稳健,就是拼谁的命长,而不是谁在短期内跑得多快。”
来源:每经视频
马化腾介绍说,腾讯的金融业务一部分在体外,比如说像微众银行;而核心业务,包括支付、理财平台,都是在腾讯体内的。腾讯的这些业务跟腾讯自有平台耦合非常紧,没有必要为了分拆而分拆,也不会玩资本运作的“财技”。
不过,正如前文所述,无论是“体外”还是“体内”,都会受到新规的影响,财付通此类增加注册资本的动作,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或许会多次出现。
你有用过微粒贷等腾讯系网络小贷产品周转资金吗?欢迎评论留言。
腾讯的贷款平台有哪些
澎湃新闻记者 侯嘉成
继腾讯、美团等互联网平台之后,京东也将旗下小贷公司的注册资本增资至50亿元。
天眼查显示,12月4日,京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京东科技)旗下的重庆京东盛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京东小贷)将注册资本由30亿元增加至50亿元。这意味着,京东小贷达到了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贷的注册资本门槛。
天眼查数据显示,京东小贷将注册资本由30亿元增加至50亿元
京东小贷的大股东为北京正东金控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下次正东金控),后者在12月4日对京东小贷的投资由24亿元增加至44亿元,对京东小贷的持股比例由80%增长至88%。正东金控为由京东科技全资持有,而此次为京东小贷年内第二次获得增资,此前在8月京东小贷的注册资本曾由16亿元增加至30亿元。
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孙扬表示,给小贷公司增资主要是为了申请跨省区经营的资质。
2020年11月《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出台,将绝大部分网络小贷公司的经营范围限制在了注册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域,只有“极个别”网络小贷公司在经过银保监会批准后可以跨省经营,且提高了网络小贷公司注册资本门槛至10亿元,跨省经营的网络小贷公司注册资本则不低于50亿元。
“贷款营收占到京东数科(编注:京东科技前身)2020年上半年的4成,是非常重要的收入来源,京东要保这部分收入的,必须要确保合规以及可以全国展业,都需要补充资本金。” 孙扬说道。
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也表示,互联网巨头选择将旗下小贷公司实施增资,一方面表明贷款类业务仍是巨头金融业务中的重点构成,另一方面也表明在2021年消金牌照批设情况尚未明朗的当下,选择小贷牌照进行增资以实现规模扩张成为部分巨头的现实路径,这将使得小贷行业的竞争加速。
据澎湃新闻记者统计,加上京东小贷,当前有9家小贷公司注册资本达到50亿。其余的8家小贷公司分别为,重庆美团三快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亿元),腾讯旗下的深圳市财付通网络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亿元),深圳市中融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亿元),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20亿元)、南宁市金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金89.89亿元)、重庆度小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金70亿元)、重庆星雨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金60亿元)、中新(黑龙江)互联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亿元)。
孙扬表示,贷款始终是互联网流量变现最为容易的产品。小贷公司牌照相对于消费金融和银行牌照,比较容易获取,而且现在很多互联网巨头都在转型小微和普惠,这方面更需要网络小贷公司的支撑。所以会有更多的互联网巨头增资小贷公司。
“现在有个趋势,是小贷公司的行业集中度是有增加的,随着监管的趋严,更加强调小贷公司服务实体经济真实场景,数据获取的越来越不易,那些没有数据、没有实体经济场景的小贷公司将逐渐退出,”孙扬说,资本金实力不强的网络小贷公司的母公司也无力承担50亿资本金,也将退出全国市场。互联网平台的网络小贷公司市场将进一步扩大,吃掉这些让出的市场。
责任编辑:郑景昕 图片编辑:乐浴峰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腾讯 小额贷款(腾讯的贷款平台有哪些)":http://www.ljycsb.cn/dkzs/12040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