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蚂蚁贷款提前还款(支付宝贷款支付如何提前还款)

蚂蚁贷款提前还款(支付宝贷款支付如何提前还款)

蚂蚁借呗推出投票的“贷款冷静期”,应该成为网贷行业标配,下面是红星新闻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蚂蚁贷款提前还款

公众的高比例支持,是对借呗推出贷款冷静期的呼唤,也是对其他网贷平台的喊话。当然,让网贷回归理性,避免冲动消费,更需要消费者个人内心的冷静。

贷款后发现自己冲动了,还能反悔吗?近日,蚂蚁集团旗下消费信贷产品借呗发起对“贷款冷静期”的调查,80%的用户选择支持。市场猜测借呗后续可能会推出此类举措。就此事,蚂蚁集团回复表示:正在评估这类功能的可行方案,将第一时间公布进展。

↑截至3月12日12时,投票显示八成用户表示支持。

所谓“冷静期”,本质上是一种反悔权,是对特殊主体在冲动之下可能做出的,对自身权益造成重大损害的民事法律行为的一种兜底保护。离婚冷静期,想要保护的是婚姻免于因冲动而破碎;贷款冷静期,想要保护的则是借款人免于因冲动而背负债务。毋庸讳言,在消费主义深入人心的当下,非理性借贷是真正需要冷静的事情。

从校园贷到网络贷,小额借款越来越容易,也越来越方便。进步的背后,隐藏的代价是,一个缺乏自控力的年轻人,遭遇野蛮生长的网络贷款,很可能会酿成个人的悲剧。媒体曾报道,有大学生冒用同学身份,从不同的网络贷款平台获得无抵押信用贷款高达几十万元,全部用于赌球,最终不堪重负跳楼自杀。这样的悲剧并非个案。

网络借贷平台让个人贷款更加便利,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冲动借贷,给年轻人埋下了不堪承受的债务负担隐患。虽然借呗只是推出贷款冷静期调查,但从近八成的用户支持率不难看出,公众对设置贷款冷静期是欢迎的,网贷平台应该顺应这样的呼声。

不久前,河南一家消费金融公司针对首次借款用户,推出了“7天无理由还款”权益,借款前7天内提前还款,不收取任何费用。借呗所调查的,正是网友对该做法的支持度。设置贷款冷静期,意味着所有用户都将享受到一次性的7天免息贷款。对网贷平台来说,基于庞大的用户基数,可能是不小的成本,但对倡导理性借贷来说,“七天无理由还款”应该成为行业标配。

事实上,在金融行业,设置冷静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比如购买寿险或者重疾险,合同里一般都会有犹豫期。在此期间内,如果不想买了,可以申请全额退保。贷款冷静期,与保险犹豫期,其实大同小异。只不过,购买保险是花钱,申请贷款是借钱,后者可能存在道德风险,有人会通过频繁借贷、频繁反悔,来免费获取资金。因此,对借贷者行使反悔权的次数,进行合理限制是必要的,至于是一次还是几次,则不妨交给市场去决定。

倡导金融消费者理性借贷、冷静消费,既需要严格健全的法律为社会兜底,也需要行业规范和企业道义洗刷无序。网贷平台推出贷款冷静期,是有益的也是可行的。公众的高比例支持,是对借呗推出贷款冷静期的呼唤,也是对其他网贷平台的喊话。当然,让网贷回归理性,避免冲动消费,除了需要平台设置的冷静期,更需要消费者个人内心的冷静。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某种意义上,网络贷款的疯狂背后,折射出某些年轻人的财富观、价值观以及法律意识可能存在偏差。成年人需要对自身行为负责,这一点毋庸置疑。不去借不该借也借不起的钱,抑制自身消费冲动,给自己设置一个贷款冷静期,也是应有的理性。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舒圣祥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支付宝贷款支付如何提前还款

张先生有张P银行的信用卡,最近他不经意间发现竟然有两笔大额消费开通了“分期还款”,每月要还300多元手续费,可他却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开通了自动分期业务。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像张先生这样的信用卡客户还有不少,涉及的银行也远不止P银行一家。有些客户甚至“被分期”了7年多才发现,付出的手续费已达四五万元。

这些银行真是擅自替客户开通分期还款业务吗?客户为什么没有及时发现?银行的行为算不算违规?近日,北青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现象

客户投诉信用卡被“自动分期”

在黑猫投诉平台和各大银行卡论坛,自称“被银行自动分期”的客户随处可见。

上文提到的张先生拥有多家银行的信用卡,P银行的这张卡以往都是小额消费,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最近他用这张卡进行了两笔大额消费,一笔1万元、一笔3000元,很快就收到了银行短信,说这两笔消费都成功申请了自由分期付,每月要多还300多元手续费。但张先生对开通“自动分期”毫无印象。

8月上旬,H银行的客户张小姐进行了一笔99888元的消费。她后来发现,当月账单出现了自动分期12期的手续费,每期749.16元,每期摊销本金为8324元,12期还完需要支付手续费近9000元,年化利率9%。张小姐记得,当初办这张卡时,工作人员告诉她,就是一张一般信用卡,并没说明此卡在账单日会自动进行分期,她本人后来也没有主动申请。张小姐认为,银行擅自替她开通自动分期业务,就是想“多捞钱”。

X银行的客户赵先生2020年9月办的信用卡,12月初还了账单后就再没用这张卡消费,后来发现每月依然还有还款。他查询账单才发现,原来银行系统进行了12期的自动分期,但他毫无印象申请过这一业务。

北青报记者发现,除了以上提到的三家银行,还有G银行、Z银行的一些客户也遇到过莫名其妙被“分期”的情况,投诉最多的当数P银行。

调查

银行是擅自开通该业务吗?

这么多客户都投诉自己被“分期”,银行真有这么大胆子吗?

多名业内人士向北青报记者表示,按照监管要求和银行自己的内部规定,如果没有客户同意或授权,银行肯定是不可能擅自开通这一业务的。从实践中看,不少客户都是在办卡时勾选了相关选项,或者在接到银行营销电话或短信时,作出了相关表示,但时间一长就忘了;也可能客户在沟通时误解了条款的意思或工作人员的表述。前几年部分银行的信用卡业务管理不规范,不排除有些业务员故意隐瞒重要信息诱导客户,甚至违规替客户在申请表上勾选了“自动分期”的选项。

P银行的客户徐先生就遇到了这样的业务员。2014年年底,P银行信用卡业务员到徐先生工作的地方推销信用卡。这几年,徐先生都是直接在支付宝或微信还款,从来不看银行的电子账单,更谈不上查明细。直到今年3月,徐先生感觉还款数目与消费情况对不上,查询账单才发现P银行这几年一共收了他近4.7万元分期业务手续费。震惊之余,徐先生给信用卡中心打去电话要求退费,却被告知2014年他办卡的时候就在纸质申请资料上勾选了自由分期功能,单笔消费满800元以上自动分6期偿还。徐先生说,时隔7年,他已经记不清这是业务员勾选的还是自己稀里糊涂画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自己根本不了解自由分期是怎么回事。

据北青报记者了解,从银行方面反馈的情况看,还有一些产生争议的客户是在App上主动申请开通自动分期业务,但他们均表示自己不记得在App上有过勾选。

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指出,通常信用卡持卡人并不会仔细阅读条款,而银行工作人员又没有详尽告知相关业务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持卡人容易“被坑”,被动选择了分期业务。此外,一些银行将关键信息放在不显眼的地方,而持卡人有时忽略查看每月账单的分期费用,这些也都是引发消费纠纷的因素。

问题

终止分期提前还款要付违约金

客户发现自己被莫名开通了自动分期业务后,一般都会主动向银行投诉,要求退回已收手续费,并要求停止该业务。然而,真要取消这一业务也并非易事。不少银行要求必须补交一定费用,同时还要经过审核。

比如,P银行规定,持卡人成功申请自由分期付业务后,不能对已申请的分期期数、金额进行更改,且不可进行撤销。对于持卡人申请提前还款的,持卡人须一次性偿还全部剩余未分摊的分期本金,剩余未分摊的分期期数对应的手续费无需支付,已一次性收取的手续费将退还剩余未分摊期数对应的手续费,同时,银行将一次性收取持卡人未分摊本金金额的3%作为违约金。提前还款收取的违约金及未分摊的本金金额将全额计入下期账单最低应还款总额。

X银行客户刘先生前几年办了一张信用卡,现在每月消费超过5000元,银行就直接办理12个月分期。他打电话说要提前还款,得知还要付3%违约金。刘先生气愤地说:“难道办理分期不用通知客户?提前还款还要交违约金,这种霸王条款就没人管吗?”

监管

有银行因分期业务违规被重罚

存在于信用卡分期业务的乱象当然有人管。监管部门已经注意到部分银行的违规行为,并加大了处罚力度。

今年7月7日,中国银保监会消保局发布关于某银行侵害消费者权益情况的通报。通报指出,某银行存在默认勾选信用卡自动分期起始金额等6类违法违规问题。

根据通报,自2015年3月,这家银行开办“立享卡”信用卡业务,自动分期起始金额分为5000元、10000元、20000元等三档。2019年3月起,为增加信用卡分期业务收入,该行将“立享卡”自动分期起始金额调整为“默认为3000元”,客户办卡时无法选择其他分期起始金额。但根据该行规定,客户可通过客服热线修改自动分期起始金额,但在申请表及线上渠道申请页面未向客户提示。截至2020年6月末,该行发行自动分期起始金额3000元“立享卡”4.54万张,涉及分期收入3573.64万元。

日前,这家被点名批评的银行发布《信用卡暂停客户申请自动分期业务的公告》,自2021年8月31日起,陆续在各渠道暂停客户申请自动分期业务。

资深银行卡专家董峥认为,分期业务是银行信用卡业务收入的重要组成,不仅可以刺激消费、缓解用户资金压力,也能够提高银行中间收入,近来越来越受银行重视。不过,现在银行在分期业务的营销上有点用力过度,且在服务水平上仍存在一些瑕疵,尤其是与客户的沟通、如何引导用户办理等环节上,还需要进一步规范。

文/本报记者 程婕 统筹/余美英

提示

消费者要细看办卡条款和每月账单

北青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相当一部分持卡人不仅办卡时不认真读条款,用卡以后也不会每月详细查看账单,以至于过了多年才发现“被分期”。对此现象,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消费者自身也要主动加强对信用卡的了解和管理,特别是留意收费、利率、还款方式等条款,才能有效减少此类纠纷的产生。

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指出,持卡人首先要明白,信用卡只有在免息期内全额还款才是真正免费的,其他收费方式都要格外留意;同时,不要为了所谓的分期礼品、分期优惠而办理分期,而是要根据自身需求来办理。

来源: 北京青年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蚂蚁贷款提前还款(支付宝贷款支付如何提前还款)":http://www.ljycsb.cn/dkzs/12031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