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高中生的小额贷款(学生如何贷款)

高中生的小额贷款(学生如何贷款)

免押低息贷款?小心“校园贷”陷阱,下面是南方农村报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高中生的小额贷款

南方农村报记者 周伟龙

通讯员 曾祥龙 黄康灵 张华伟

“无需任何担保,无需任何资质,只需动动手指,填填表格,就能贷款几千甚至几万元……”近年来,不少大学生落入这样的贷款圈套,背上巨款高利贷,有些人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2016年3月,河南大学生小郑因无力偿还近百万元欠款而跳楼自杀;今年4月,厦门一名大二女生无力偿还“校园贷”,不堪网贷方百般威胁,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在广东,甚至出现了乡镇中学生卷入“校园高利贷”的情况。今年4月,南方农村报调查发现,河源市紫金县部分高中生沉迷网络赌博,向网络平台、同学和社会人员贷款,月利率最高超过50%。(详见南方农村报2017年4月29日04版《高中生沉迷网络赌博 借贷月利率超过50%》))

“校园贷”背后的乱象以及其危害,已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今年,广东省公安厅将涉“校园贷”违法犯罪列为“飓风19号”专案,进行重点打击,目前共摧毁犯罪窝点20余个,抓获嫌疑人180余名,破获案件190余宗,受害学生350余人。

广东350多名学生受骗

今年3月,广州警方接到大学生张某报案,称其被推送广告诱骗至一个叫“某易贷”贷款平台进行贷款,先后4次以“资料费”“服务费”“保证金”“保险费”等名义转账给该平台3000元。期间,广州、佛山等地相继发现在校大学生被以培训、低息贷款及冒用身份证进行网络借贷等为名进行诈骗的线索。

该类案件引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多位省领导先后作出批示,要求严厉打击此类针对在校学生的违法犯罪,坚决维护包括学生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广东省公安厅对此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专案组。在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的配合下,专案组以和“校园贷”有关的电信网络诈骗、合同诈骗、非法拘禁、故意伤害、敲诈勒索等针对大学生违法犯罪活动为重点,先后梳理出三批涉“校园贷”违法犯罪线索,掌握犯罪窝点20余个,涉及广东、河北、吉林、上海、福建、湖北、云南和陕西等多个省市。

5月下旬,在公安部协调指挥下,专案组部署广州、深圳、珠海、佛山、韶关、河源、东莞、茂名等地警方,统一开展涉“校园贷”违法犯罪收网行动,成功摧毁多个犯罪团伙,抓获嫌疑人180余名,破获案件190余宗。据统计,受害学生共350余人。

“校园贷”三种诈骗形式

广东省公安厅刑侦局政委张锐称,“校园贷”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金融平台,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创业、解决学生经济困难等提供了资金便利。但由于缺乏必要的风控及监管措施,加之大部分大学生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独立的收入来源及成熟的理财观,“校园贷”极易跑偏。

据了解,目前活跃在校园之间的网络贷款平台较为复杂(P2P平台、小额贷款平台和民间借贷平台),不同类型的平台在准入门槛、风险控制和行为治理上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良莠不齐、杂乱无章等现象比较突出。不法分子和机构打着“互联网+金融”的幌子,将高利贷、金融诈骗等“黑手”伸向大学生群体。

从广东警方所办理案件的情况看,目前“校园贷”诈骗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在校大学生推送贷款广告,以免抵押、低利息为诱饵诱导学生贷款,并要求缴纳贷款“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等费用,收到学生支付款项后即将其“拉黑”不再联系;一种是串通“职业培训机构”举办职业指导讲座,夸大培训效果,与学生签订声称能提高综合技能的培训合同,并与贷款公司勾结,诱导学生贷款支付学费,从中诈骗学生;还有一种更为极端,要求学生提供照片、视频、身份证和家属电话号码等作为贷款抵押和担保,一旦学生无法如期还款,便以此威胁,勒索钱财。

典型案例

低息做诱饵,骗取服务费

今年4月上旬,佛山某学院学生张某接到一外地女子电话,电话中该女子向张某推销一个贷款平台,要求张某录入个人信息,随后以其相关资料不够详细为由,要求张某支付400元资料费,后又要求张某交600元服务费和2000元保证金,当嫌疑人要求张某再支付1600元的保险费时,张某发现上当受骗而到派出所报案,总共被骗3000元。

佛山警方经侦查发现,该案系一网络贷款诈骗犯罪团伙所为,并同时排查出一批涉及学生的网络贷款类案件。相关犯罪团伙由专职洗钱人员、取款人员、话务人员等组成,各组间分工明确,窝点分布在湖北武汉及省内深圳、珠海、佛山、东莞等地。5月中旬,佛山市公安局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30余名。

经查,嫌疑人通过QQ、百度、58同城等互联网平台向在校大学生广泛推送贷款广告,以免抵押、低利息为诱饵诱导学生贷款,并要求缴纳贷款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等费用,收到学生支付的这些费用之后就将其“拉黑”不再联系。

以培训为由,诱学生分期贷款

今年3月30日,广东某学院学生谢某被广州指路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提供就业培训服务为由,骗其签订9920元的两年期贷款合同(本息合计近13000元)。

经查,该公司通过联系高校社团组织负责人到学校内部举办免费职业指导讲座、招聘人员在校园周边派发调查问卷等方式,获取各大在校学生的电话、QQ号码等联系方式。随后,该公司安排员工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联系学生做免费的职业测试,并向他们推荐“能提高就业能力”的培训课程。

在明知学生没有经济能力支付培训教育费用的情况下,该公司以不满意可退费等各种承诺,诱骗学生签订分期贷款协议。然而,当学生发现培训达不到预期效果申请退费时,该公司便以已提供培训等理由,拒不退款或只愿退还少部分费用。

以裸照等隐私威胁,勒索钱财

今年3月,广东省某高职学校女学生陈某因欠朋友钱急需贷款还钱,在QQ兴趣部落模块关注小额贷款社区放款人施某,申请贷款3000元,月息270元。施某要求陈某提供全身裸体照片、视频、身份证和家属电话号码作为贷款抵押和担保。

陈某按施某要求提供后,施某以照片和视频不象同一人为由拒绝放款,并于4月5日通过微信将裸照发给陈某,勒索1000元,并将陈某裸照发给她母亲,威胁其母亲汇钱给他,否则就将陈某裸照发至网上。陈某母亲选择了报警。此事对陈某心理造成极大压力,被迫休学。

韶关警方成立专案组,锁定了施某为重大作案嫌疑人。5月下旬,专案组赶赴安徽省合肥市将犯罪嫌疑人施某抓获归案。

警方提醒

一、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生应培养勤俭意识,摒弃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和从众消费等错误观念,合理安排开支,不盲从、不攀比。

二、增强网络防范意识:学生要增强防范意识,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随意填写和泄露个人信息,对于推销的网贷产品,切勿盲目信任,提高自身对网贷业务的甄别、抵制能力。

三、遇到困难及时求助:在校学生遇到经济困难时,请及时找学校资助部门,寻求相关部门提供适当的帮助。

学生如何贷款

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2023年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政策有关情况。

哪些学生可享受助学贷款免息、延期政策?教育部答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问

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决定,延续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和本金延期偿还政策。财政部、教育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日前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做好2023年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工作。

今年的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政策,主要内容有哪些?哪些贷款学生可以享受政策?贷款学生是否需要主动申请?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教育部财务司司长郭鹏就南方日报、南方+记者提出的上述问题作出了回复。

郭鹏表示,本次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可概括为三点:一是免除利息,二是可申请延期偿还本金,三是承办银行相应调整征信信息。

郭鹏介绍,本次免除利息和延期偿还本金的对象,是2023年及以前年度毕业,在2023年内应偿还本金或利息的贷款学生。在通知印发前,2023年内小部分已经结清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鉴于合同已经结清,不纳入本次政策的范围。

郭鹏说,本次政策的覆盖范围,是贷款学生2023年内个人应支付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包括以前年度逾期贷款在2023年内产生的罚息。可申请延期偿还的本金,是贷款学生2023年内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本金。

郭鹏进一步表示,本次政策的实施方式有三点:

一是本次免除利息,贷款学生不需申请由承办银行直接办理。对于以前年度毕业的贷款学生,在通知印发前已偿还的2023年利息,如果承办银行尚未扣款,则相应资金不再扣除,若已扣款则由承办银行退还贷款学生;

二是对处于还本宽限期的贷款学生,2023年不需偿还贷款本金,故无需申请延期偿还贷款本金的政策;

三是对处于贷款偿还本金期的贷款学生,如需延期偿还本金,本人可提出申请,并按承办银行要求履行相关手续;如本人未提交申请,则默认按原合同约定偿还贷款本金。

“在此也提醒有需要的贷款学生及时关注相关的通知和公告,避免遗漏和错过。”郭鹏说。

学生偿还国家助学贷款有困难怎么办?财政部:有相关政策设计

若部分贷款学生在免息及本金延期政策到期后,仍因各种困难存在无力偿还贷款的情况,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是否对此有应对措施?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政策设计上,已经考虑了这种情况。”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在新闻发布会上对此表示。

欧文汉介绍,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救助机制于2015年起建立,对于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家庭遭遇重大自然灾害、家庭成员患有重大疾病以及经济收入特别低的毕业贷款学生,如确实无法按期偿还贷款,可向经办机构提出救助申请,提供相关书面证明,经办机构核实后,启动还款救助机制为其代偿应还本息。

欧文汉进一步表示,除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救助机制外,还有一些能与国家助学贷款联动的资助政策,这些政策协调配合,能更好地形成合力,缓解贷款学生后顾之忧:

一是对符合条件的基层就业贷款学生,实行贷款代偿。鼓励应届毕业的贷款学生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为区域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财政拿钱,对这些贷款学生予以贷款代偿。

二是对服兵役的贷款学生予以资助。支持贷款学生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应征入伍服兵役,投身国防建设。中央财政帮助符合条件的贷款学生偿还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等一系列政策协同发力,既照亮了千万寒门学子的求学之路,又引导贷款学生把个人就业与国家事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人生梦想。”欧文汉说。

财政补贴对助学贷款投入有多大?财政部:年均40亿元,去年又增加19.5亿元免息资金支出

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在吹风会上介绍,财政在国家助学贷款贴息上的投入,主要根据学生贷款规模和贷款利率等因素确定。近年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校学生实际情况,从“一降一提”两方面入手,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所谓“一降”,就是从2020年起,国家助学贷款利率降低为同期同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浮30个基点,切实减轻贷款学生的还款压力。

所谓“一提”,就是从2021年起,国家助学贷款最高贷款额度提高4000元,达到本专科生每生每年不超过12000元、硕士生每生每年不超过16000元。额度提高后,学生申请的贷款规模有所增加。

欧文汉说,上述“一降一提”后,总体上看,财政部门的贴息投入略有增加。2020—2022年,共安排学生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贴息资金122.5亿元,年均40亿元左右。2022年实施的国家助学贷款免息政策,对高校毕业生个人应付的利息予以免除,又相应增加了19.5亿元的免息资金支出。

我国高等教育阶段已形成“奖贷助补免勤”全方位资助体系资助政策

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在吹风会上介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财政部会同教育部不断改进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了资助政策“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个全覆盖。具体在高等教育阶段,形成了政府主导、学校和社会积极参与的“奖、贷、助、补、免、勤”全方位资助体系。

“奖”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业奖学金、校内奖学金等。通过设立奖学金,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引导学生靠自身努力获得资助。

“贷”指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用于学费、住宿费等方面。

“助”包括国家层面设立国家助学金,各地各高校设有各级各类助学金,共同发力,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生活困难。

“补”包括短期生活费补助、伙食补助等,由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

“免”就是给符合一定条件的学生减免学费,比如公费师范生、列入“优师计划”的学生都可以享受减免学费政策。

“勤”是指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从事高校提供的勤工助学,获得合理报酬;研究生还可以申请助教、助研和助管的岗位津贴,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

欧文汉说,这一系列政策多年实施下来,帮助成千上万学生圆了大学梦,彰显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教育理念,取得了积极成效。

为何今年延续助学贷款免息延期政策?财政部:减轻经济困难毕业生负担,确保就业大局稳定

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在吹风会上介绍,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缓解就业压力,2022年,国家出台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政策。政策实施以来,共免除贷款利息19.5亿元,惠及379万人;高校毕业生自主申请延期偿还本金累计5.9亿元,惠及10万人,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雪中送炭”,帮助他们顺利走上就业之路。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经突破1100万,就业压力增大。为了进一步减轻家庭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负担,确保就业大局稳定,综合考虑上年政策实施效果等因素,国务院决定,延续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政策。今年预计免除贷款利息23.25亿元,可申请延期偿还的本金规模约55亿元,惠及约400万名高校毕业生,助力贷款学生缓解经济负担和就业压力,有效帮助贷款学生维护个人信用记录,促进其顺利就业。

教育部:延续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和本金延期偿还政策

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在会上介绍,今年,高校毕业生人士再创新高,预计达到1158万人,比上年增加82万人。这将是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110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已进入关键的阶段。

欧文汉介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进一步减轻家庭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的负担,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续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和本金延期偿还政策,继续免除今年及以前年度毕业的贷款学生。今年内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本金部分可在申请延期一年偿还,延期贷款不计罚息和福利。为推动政策及时落地、应显尽显,财政部会同教育部等部门迅速行动,已近日印发通知,明确了政策内容。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用好和创新助学贷款的政策工具,扎扎实实地让政策红利惠及高校毕业生,做好就业服务工作。”欧文汉说。

【记者】王诗堃 泠汐

【海报】刘子葵

【作者】 泠汐;刘子葵;王诗堃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高中生的小额贷款(学生如何贷款)":http://www.ljycsb.cn/dkzs/12009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