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1万要签24万欠条,催款竟用剪刀插大腿!青浦摧毁“套路贷”恶势力团伙,下面是新民晚报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什么是大腿贷款
“资金周转不灵,急需用钱?无抵押贷款,资金当天到账!”这样的营销话术对很多生意人而言是及时雨,但如果轻信了这套说辞,那么借款人就会被“套路”,中了圈套。
2016年以来,熊某、闫某、刘某、胡某、李某等人以民间借贷为名,分工配合,长期在本市实施诈骗、敲诈勒索犯罪,形成了以熊某为首要分子的套路贷犯罪集团,专门挑选有房、和父母关系比较好的上海本地人,通过诱骗张某、叶某等10余名被害人向其借款,以行规为由要求被害人签署虚高翻倍借条,制造虚假银行流水,采用肆意认定违约、暴力催收的方式谋取巨额非法利益。
近日,经上海市青浦区检察院公诉,该“套路贷”犯罪集团五名成员因犯敲诈勒索罪、诈骗罪全部获刑。
图说:上海市青浦区检察院公诉,该“套路贷”犯罪集团五名成员因犯敲诈勒索罪、诈骗罪全部获刑。青浦检察院供图(下同)
公司酒会需垫资 借1万签下欠条24万
2017年1月19日,小张公司要举办酒会,他作为该项目责任人急需一笔1万元的资金先行垫付。他找到信达投资公司的老板熊某,此前小张曾向熊某借过几次高利贷,后来都按时如约偿还。
熊某答应借给小张1万,但提出借条上要写6万。虽然借过高利贷,知道民间放贷圈子通常会虚增借条上的金额,但小张第一次碰到翻六倍的情况。熊某称6万元只是写写,毕竟无抵押贷款对放贷一方没有保障。因为急需用钱,小张还是同意了,与熊某签下借条,借款金额1.3万元,到期归还3万元,借款期限一个月,除将身份证抵押给熊某外,他还按照熊某的要求填写了家庭成员信息、承诺书等文件。
当天,熊某妻子闫某、也是该投资公司的放贷业务员,带着小张到银行里,在ATM机上转了6万元到他卡里,小张现场取出后,扣除实际到手的1.3万元,将剩下的现金全数还给闫某。一份虚高近六倍的债务关系就此形成。
2017年3月2日,小张带着自己的朋友范某到信达公司,这时,他已经逾期10多天,带着1万余元现金和欠自己1万余元的范某,小张想将范某和自己的债务关系转给熊某,被熊某断然拒绝。熊某认定小张已经违约,他对小张说,由于不能按照6万元借条金额还款,必须另外签一张金额为18万元的借条作为对6万元借条的保障,分12期每期还款5000元,只要能够如期归还这6万元,18万元的借条就是写写,不用还的。
小张一开始不答应,但在熊某和手下三名“打手”——催收员刘某、李某、胡某的恐吓、殴打下,小张屈服了,被刘某带到银行里走了一次18万元的流水并当场全部取现带回熊某的办公室交给熊某,小张实际分文未得。熊某还要求小张拿出房产证作抵押,小张只得带着熊某等人到青浦家中拿走了房产证。
2017年4月,催收员刘某、李某、胡某为逼迫小张还债,先后开车到青浦区小张的工作单位找到小张,把小张非法拘禁在车上并用剪刀戳刺大腿,并通过上小张父母家闹事等手段,暴力催收。小张父母报警后,刘某、李某、胡某被民警抓获,6万元和18万元借条被当场扣押。
图说:上海市青浦区检察院公诉,该“套路贷”犯罪集团五名成员因犯敲诈勒索罪、诈骗罪全部获刑。
凭空捏造150万欠款 一家老小濒临崩溃
同样的情节,一直在发生。2017年3月20日,家住青浦的叶家老夫妻正逗弄刚满10个月的孙子。一阵砰砰的敲门声传来,打开门,三个壮汉走了进来,他们正是熊某远程指挥的催收员刘某、李某和胡某。他们号称老夫妻的儿子叶某欠了老板熊某300万的债,现在找不到人,叶家老夫妻俩有连带还债的责任,边说还边拿出一个档案袋,里面有叶某的几张借条、收条、还款保证书、家庭成员信息表等。
对于凭空出现的债务和凶神恶煞般的刘某三人,老夫妻俩一头雾水,表示需要问过儿子后才能确定。没想到刘某等三人大闹叶家,砸玻璃摔桌子,把全家人吓得不轻。刘某给了叶老夫妻两天期限筹钱,不然就要把叶家闹得家破人亡,李某临走还打了婴儿头部一下,把小婴儿吓得直哭。叶家老夫妻70多岁,叶母身患癌症,儿媳妇抱着10个月大的婴儿,一家人心惊胆颤。
过了几天,叶父在刘某的逼迫下,只得叫上朋友来到刘某指定的咖啡店见面。刘某手里拿着儿子叶某、儿媳的身份证和亲戚们的联系方式,不断以言语威胁恐吓,要求叶父签下一张150万元的欠条,把叶某的欠债转移到他身上。刘某要求叶父分三笔还,每个月还一笔,每笔还50万元,出于对家人和亲戚人身安全的担忧,权宜之下,没有任何偿还能力的叶父只得签下借条。
一个月后,刘某等三人再次上门讨债,见老夫妻俩还不出钱就在屋子里打砸,还想抢走叶家小孙子,叶某母亲为了阻拦刘某抢孩子还摔了一跤。适逢叶家亲戚上门探望,救急转了10万元给刘某,这才把这伙人打发走。
熊某团伙落网后,躲在外地的叶某回沪向公安机关报案,原来他早已将欠熊某的本金还清,这150万元的钱款是熊某私自认定违约后捏造的。2015年9月,叶某做生意急需资金,于是用身份证抵押向熊某借钱18万元,翻倍借条写了50万元,实际需归还25万元。借条约定借款期限二个月,约定分二个月还。2015月12月,叶某想一次性把25万元还清,熊某以信任为由拒绝了叶某提前还款的行为,只收下第一笔8万元。
不料叶某恰巧就在此时遇到了生意危机,资金难以周转,还债成了问题。叶某和熊某商量能否将还款期限延期,在熊某的诱骗下,在没有发生实际借款的情况下,叶某先后签下了21万元和6万元两张借条,期间叶某陆续还款20万元,但是熊某肆意认定叶某违约,要求叶某归还第一张欠条上的全额50万元,并重新签订了一张70万元的利息翻倍借条。此外,熊某还将叶某和其父母名下的两套房子进行了网签,企图让叶某卖房还债,叶某不堪重负,虽然陆续又还了10余万,但是还债的速度远远追不上利息垒高的速度。几次催收过程中,熊某派刘某等三人将叶某拘禁,多次用电警棍电击叶某,最长一次持续10多分钟。
图说:上海市青浦区检察院公诉,该“套路贷”犯罪集团五名成员因犯敲诈勒索罪、诈骗罪全部获刑。
首要分子拒不认罪 被抓前欲图跳楼
2017年4月29日12时许,静安分局彭浦派出所民警接指令称,一名男子要跳楼,民警到场后将该男子劝离阳台并控制带所,经查,该男子就是团伙首脑熊某,青浦公安分局民警至彭浦派出所将嫌疑人熊某传唤至沈巷派出所。
经审查,2015年至2017年4月期间,熊某、刘某、胡某、李某、闫某等人为牟取巨额不法利益,先后以“君达”投资公司和“信达”投资公司(均未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为平台,并在本市浦东新区、静安区租借办公场所,在非法从事私人放贷业务中形成了以熊某为首的犯罪集团,长期在本市实施“套路贷”犯罪活动。
犯罪集团分工明确,犯罪嫌疑人熊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公司风控,负责诱骗被害人写下翻倍借条,闫某作为公司业务员,负责为公司招揽客户、为客户填写资料等工作,刘某带领李某、胡某负责替公司催债,在熊某指使下通过非法拘禁、敲诈勒索等手段向借款人索讨所谓“债务”,每月领取固定工资并从公司盈利中获取相应提成。2017年4月20日,民警在熊某和闫某住处查获了现金37万元、银行卡71张、各类公章14枚、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26份、身份证及各种身份证件25张,各式pos机12台、装有公民借条等资料的档案袋106个。
犯罪集团头子熊某拒不认罪,在青浦区检察院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期间,均以借条上的翻倍金额主张债权债务关系,捏造索要投资分红等理由欲图脱罪。承办检察官在审讯全案人员、分析被害人笔录后,认定该案闫某、刘某等人的口供与被害人供述一致,查清了熊某等人实施犯罪的“套路”,对熊某的狡辩不予采信。在办理该案过程时,“套路贷”犯罪类型比较新颖,许多被害人在外地难以取证,涉“套路贷”部分金额与正常高利贷金额混淆,且熊某反侦查经验丰富,部分证据已经灭失。熊某曾被取保候审,承办检察官调取了熊某、刘某的手机,并要求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了熊某在取保候审期间的银行交易记录,从中查获了大量证据,形成了长达290多页的审查报告,从批捕到宣判历时两年,使犯罪集团的五名成员受到了应有的处罚。
青浦区检察院分别于2018年2月、4月、12月,以敲诈勒索罪、诈骗罪将被告人刘某、李某、胡某三人,熊某,闫某分别起诉至法院,该犯罪集团敲诈勒索部分犯罪既遂14万余元,犯罪未遂170万余元;诈骗部分,犯罪既遂34万余元,犯罪未遂52万余元。
2019年2月28日,被告人熊某因犯敲诈勒索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七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
2019年3月15日,被告人刘某、李某、胡某因犯敲诈勒索罪、诈骗罪,数罪并罚分别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九年六个月到五年不等,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到六万元不等。
2019年4月2日,被告人闫某因犯诈骗罪、敲诈勒索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
检察官介绍,目前“套路贷”犯罪集团属于国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重要打击对象,对于“套路贷”团伙成员,司法机关将从严处理。同时提醒广大市民,路边的小广告和电话推广是“套路贷”的常见营销手段,切不可轻易相信。如果已经身陷“套路贷”,或者被其起诉拍卖房产的,可向当地公安机关反映情况,以便对相关虚假诉讼进行调查。
通讯员 胡佳来 新民晚报记者 潘高峰
小顶金融贷款
存款“降息”之后
一边是存款利率的不断下调,另一边是承压的揽储需求。继去年存款“降息潮”后,6月8日,国有六大行又集体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在此轮调降前,由国有大行引领已掀起了两轮存款“降息”,在存款降息的背景下,未来银行如何在降存款成本和吸储业务需求之间达到平衡,值得关注。
随着存款利率调整正式落地,市场对于降息的预期有所升温,降息通道打开了吗?LPR会降吗?
与调整后的银行存款利息相比,不少保险产品在利率上有优势,但在资金的灵活性上却差了些,而相比于万能险、年金险等产品,增额终身寿险更受消费者认可,也成了理财型保险产品的主力。增额终身寿险适合哪些人群?购买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替代性产品?
新华社资料图
六大行再度领衔
6月8日,六家国有大行集体调整人民币存款利率,从公布的挂牌利率来看,活期存款利率由0.25%降至0.2%,已低于0.35%的央行基准利率;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2年期下调10个基点至2.05%、3年期和5年期均下调15个基点至2.45%、2.5%,3个月、6个月、1年期利率暂无变动,邮储银行6个月、1年期仍分别高于其余五大行1个基点、3个基点,为1.46%、1.68%。
“此轮国有大行存款利率下调是2022年9月之后的再度下调”,中金公司研究部分析员林英奇指出,存款再度“降息”一方面是因为2022年以来理财净值化、股市波动、房地产市场疲弱的环境下居民财富流向存款,今年贷款投放前置、后续可能放缓,揽储压力减轻;另一方面,2022年至今贷款需求偏弱,贷款利率持续下行,存款“降息”旨在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稳定银行息差,也有望增加消费倾向、减少存贷款利率倒挂导致的“资金套利”。目前来看,长端存款利率下调更多,旨在“压平”存款利率曲线,与国债收益率曲线趋近,从而降低银行长端负债压力,缩短负债久期。
此番六家国有大行再度同步调降存款利率引发市场对于股份制银行、地方中小银行是否会跟进下调的关注。6月8日,北京商报记者查阅12家股份制银行以及多家上市城商行网站发现,目前挂牌利率暂未有变动,同时,记者通过走访和咨询网点银行人士也获知了暂无调整的答案。不过,也有银行人士透露,不排除下周即将迎来调整的可能。某股份制银行北京某支行客户经理表示,“目前存款利率暂未下调,但下周预计会调整”;另一家总部位于北京地区的股份制银行支行网点工作人员表示,“下周存款利率可能会调降”。
随着六家国有大行再度下调存款挂牌利率,3%的定期存款利率愈发难觅,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银行公布的挂牌利率并非等同于办理存款时的实际执行利率,一般而言,存款实际执行利率会较挂牌利率有所上浮。
6月8日,北京商报记者通过走访网点和电话咨询调查发现,随着存款挂牌利率的下调,六家国有大行实际执行利率也随之降低,不过,仍高于挂牌利率25-60个基点。“我行调整完毕后的实际执行利率2年期为2.55%、3年期为3.05%。”交通银行一支行网点人士称,“每家银行都会在基准利率上有一定的上浮权限。”
同日,起存“门槛”20万元的大额存单利率也进行了调降,但由于利率高于一般存款,多家银行均处于“抢购一空”的状态。“大额存单没额度”,农业银行北京某支行客户经理介绍,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6月8日,该行2年期、3年期大额存单分别下调15基点、20基点至2.35%、2.9%。
关联房贷的LPR会降吗
资金实现平稳跨月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规模重回小幅水平。根据央行官网6月8日公告,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6月8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由于当日有20亿元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整体实现零投放零回笼。
北京商报记者根据央行官网信息梳理发现,相较于5月末连续的百亿元级别逆回购,进入6月以来的6个交易日里,央行逆回购操作规模均保持在20亿元水平,利率均为2%。这一地量操作模式也与过往操作惯例保持一致。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分析指出,月初央行逆回购操作规模回归地量,更显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特征。月初地量级市场操作,助力实现资金小量净回笼。目前市场利率处于略低于政策利率水平附近运行,也反映市场流动性保持平稳略偏松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影响市场资金利率走势的另一事件发生在6月8日早间,即多家国有大行如期下调各类型存款利率。根据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银行在官方渠道披露的最新数据,活期存款挂牌利率下调5个基点至0.2%;两年期定存下调10个基点至2.05%;三年期、五年期定存均下调15个基点,最新为2.45%、2.5%。
基于上述情况,市场对于降息的预期有所升温,关于本月中期借贷便利(MLF)以及LPR的走势引发热议。自2022年8月MLF下降10基点以来,央行一年期MLF利率已经连续9个月保持在2.75%水平。MLF操作规模也只是小幅加量,以满足市场的实际资金需求。2023年3月末降准落地后,关于降息的讨论也时有传出。
在5月15日央行发布当月MLF操作规模和利率时,降息预期再次落空。彼时多位分析人士指出,综合当前经济发展形势,短期内央行降息的可能性还不高。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银行再次下调存款利率不仅有助于缓解银行业面临的息差压力,也将激发金融机构投资意愿。同时,二季度以来经济增长动能见顶回落引发降息预期升温,面临国内经济增长动能或将经历U型修复的磨底阶段、通胀低位运行,海外经济衰退风险加剧等背景,当前降息的可能性抬升,6月MLF利率或将下调5-10基点。如果MLF利率如期调整,那么LPR报价大概率随之走低。考虑到降低融资成本、刺激中长期贷款增长的目的,LPR非对称下调的可能性更高,长端报价下行空间更大。
降成本、促规模如何“两全”
在一家股份制银行北京地区支行网点,北京商报记者以储户身份表达了想要存款的需求,该行理财经理介绍称,“目前我行3年期存款实际执行利率为3.15%,2年期为2.65%,这是已经升级利率的产品,存款利息不会再涨,但有其他的福利可以享受。”
“存10万元额外送200元微信立减金,只要通过微信支付的资金都可以使用。”这位理财经理说道。
存款送礼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储户,但这一行为显然不被监管所认可。2018年,原银保监会联合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完善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要求银行不得采取七种手段违规吸收和虚假增加存款,其中第一项便规定“银行不得违规返利吸存,通过返还现金或有价证券、赠送实物等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
虽然这种送礼行为不被允许,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情况却难以避免。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相较北京地区这样的一线城市,其他地区通过送礼、返现拉存款的现象比比皆是。
在厚雪研究首席研究员于百程看来,虽然银行整体的存款利率都在下调,但中小银行因为实力和品牌等因素在吸储能力上较大型银行弱,因此其存款利率较大型银行利率会有所上浮。虽然银行存款规模普遍增加较多,但不同银行和网点之间也会不均衡,一些银行依然具有揽储需要,从而在存款挂牌利率下降后,又以返现、送礼等方式变相提升存款收益,不过,这些方式涉嫌违反了以不当手段吸收存款的要求,在当下资金充裕的背景下,并不可取。
银行吸收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吸收存款、同业负债和应付债券等,但近年来,受存款利率下行、区域位置、物理网点和客户结构的影响,部分银行揽储压力依旧难解。
据央行最新发布的2023年4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4月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
未来,银行如何在降成本和揽储业务需求之间找到平衡?
在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看来,“随着息差压力持续收窄,银行自身也存在降成本的需求,而且监管层也会对银行的存款利率进行约束,但降成本不可避免会导致存款流失,银行需要平衡增规模和降成本。”刘银平进一步指出,银行的存款竞争类似“囚徒困境”,个别银行因为流动性缺口或追求规模进行高息揽储,很容易带动其他银行跟随定价,再加上银行的存款考核压力也迫使高息揽储经常发生。所以在下调存款利率方面,监管的作用很大,一方面要求银行各期限存款利率上限设定不得突破上限,一方面对违规揽储的银行进行查处。增额终身寿险继续蹭热度
一直以来,银行存款都是我国居民首选的资金保值增值理财工具。但在利率下行、资管新规打破刚兑的大背景下,部分资金流向了保险,目前市面上热推的预定利率为3.5%的人身保险产品中,增额终身寿险产品最受青睐,也成了理财型保险产品的主力。
“最近这类产品确实比较火,连我自己都买了10万元的增额终身寿险保单,风险低、利率还可以,但保险属于中长期规划,不是短期理财,要长期投资才行。”有保险代理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增额终身寿险能替代银行存款吗?它和银行存款的区别在哪里?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系教师杨泽云分析,首先,从投资流动性角度来看,增额终身寿险的流动性远低于银行存款。其次,从产品属性来看,增额终身寿险本质上仍然是终身寿险。从理论上来说,其主要的出发点是作为家庭财富传承的工具,而并非投资工具。所以,是否需要投保增额终身寿险,不仅看其收益,更是要从自己的需求出发。买保险的出发点是应对风险,是否投保保险以及投保哪类保险,需要从个人所面临的风险出发。
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副秘书长宋占军也提示,增额终身寿险不能和银行存款简单对比,增额终身寿险在前5年是负收益的,大额存单的收益率也是相对较高的。
市场整体进入低利率时代,居民财富如何在保值的前提下获得收益,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虽然增额终身寿险不能和银行存款画等号,但凭借保本且有一定收益的特点,此类产品的“出镜率”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当前,寿险产品预定利率将下调的消息屡见报端,增额终身寿险也在最近一段时间迎来集中购买期。
增额终身寿险适合哪类群体?有必要跟风“上车”吗?
宋占军表示,消费者在投保过程中要注意增额终身寿险是一款保险产品,保险产品具有保障的属性,同时增额终身寿险具有一定的理财属性,但这种理财属性必须依赖长期持有,短期退保会遭受本金大额损失。
此外,如果单纯从投资收益角度来看,并非只有增额终身寿险能实现兼顾保本和收益。
消费者还需要注意的是,“增额终身寿险复利3.5%”是一些销售宣传中经常出现的话语,但这里3.5%的复利并不是投资收益率,而是保额增长率,增额终身寿险实际收益率和投保年限、金额等有很大关系。增额终身寿险也并非“稳赚不赔”,如果中途退保,只可以领取保单的现金价值。以保险代理人向北京商报记者推荐的某款增额终身寿险为例,如果第一年选择退保,只能退回现金价值的45%,损失超过了一半。
(原标题:存款“降息”后,关联房贷的LPR会降吗?理财如何获益?)
来源:北京商报
流程编辑:tf027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什么是大腿贷款(小顶金融贷款)":http://www.ljycsb.cn/dkzs/11917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