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东集团25年:从地产到机器人的产业化突围,下面是证券之星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惠州市小额贷款公司
810
2017-03-06
151
“东进,再造一个新深圳。”2016年深圳市提出的“东进”战略对太东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苏志团而言,是一阵迟来的春风。自1992年创办太东以来,苏志团已经在惠州大亚湾这片区域深耕了25年。
和所有“92派”的中国企业家一样,苏志团身上有一股刻苦精进、不安于现状的拼搏精神。他所创办的企业经历过中国经济野蛮生长的时代,享受过人口和政策的红利,也走过弯路,如今正在时代转轨中抢先布局。
2月28日,太东集团举行了25周年庆典。25年来他们完成了对产业和资本的布局,也一直在突破区域性企业发展的瓶颈。如今,太东集团有了更清晰的战略目标。苏志团表示,2017年太东的产值将突破100亿元,希望到30周年可以实现产值突破500亿元,其中非地产板块的业务比重超过50%。届时太东将会走向资本市场,拥有属于自己的上市平台。“传统的规模化扩张的时代已经过去,太东要做的是地产产业化,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不再追求规模和快速利益化,而是做一个成一个,做有价值的商业集团公司。”苏志团说。
“92派”,从野蛮生长到顺势而为
步入社会工作的第一天,苏志团就清楚认识到打工不是出路,如果有一天出来创业,公司的名字就叫“太东”,寄意“日出东方”。那是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剧变的前夜。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得以确立,陈东升、冯仑、潘石屹等一批知识分子纷纷下海创业。苏志团是其中一员。
在创办太东集团之前,苏志团做过工厂,也在国企工作过,后从深圳的股份制公司下海经商,从事进出口贸易并赚得第一桶金。
当时流传着“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惠州”的豪言。苏志团看到了惠州发展的机会。92年的深圳正是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属于临深片区的惠州在大亚湾成立了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迎来了城市发展的第一次大机遇。城市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基础建设,太东的事业从基建起步,后来产业化发展后成立了现在的太东建材事业部。
在1993年宏观经济的影响下,一大批不良资产被剥离到相关资产管理公司,太东便通过收购这些不良资产开始进行土地的一级储备,并且在当时相对低迷的市场上也择机吸纳了不少优质土地。到2005年开发第一个房地产项目为止,太东旗下已经积累了惠州地区数百万平方米低成本的优质土地。目前已建及在建地产项目总建筑面积逾500万平方米。
经历25年的发展,从基建、物流开始,到房地产二级开发和如今的金融、投资,太东已经成为布局六大产业,拥有全资、控股、参股企业40多家的多元化集团,成为惠州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
多元化,而非规模化
2016年5月,时任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宣布,深圳决定投资1.4万亿元(其中5600亿元在“十三五”期间完成)完成342个项目,将东部地区发展成为深圳乃至更大区域的新发展极。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认为,大亚湾作为对接深圳“东进”的桥头堡,在承接深圳产业、技术、人才、资金溢出等方面将承担重要作用。“东进”的脚步真正开始落到实处,对太东集团产业板块的利好在于地产和基建。为了开拓行业资源,近两年来,太东集团在房地产市场上也在积极寻求另一种发展方式,即强强联合。
2015年,太东集团先后与星河、碧桂园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大亚湾片区占地超过200万平方米的土地。太东也成为地产大鳄进军大亚湾以来的第一个本土合作者。未来二十年,太东的房地产板块获得爆发性增长已成定局。
但苏志团并没有满足于此,拥抱强者是为了突破,而突破是为了解决地产业务的发展,使其专注于打通产业链的上下游。在苏志团的带领下,太东集团摒弃了单一地产业务的规模化扩张,而选择了一条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多元化发展路径。
其实多元化发展的道路早在2008年就开始了。08年太东集团开始布局金融,2009年创办了广东省第一批、惠州第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后又参股了惠州仲恺东盈村镇银行、惠州农村商业银行,并设立融资担保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并从2015年开始筹备保险公司。布局金融是基于对于中国金融改革的信心。苏志团认为,改革刚刚开始,但中国的货币还没有走向国际化,货币的利率太高了,这种高利率的场景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年轻人创业。这种情况一旦得到释放,中国金融未来的发展将不可估量。
更大的筹谋在互联网。互联网+地产,这个万亿规模的市场,足够让整个行业全情投入。但没有人敢说自己清楚了玩法,都在试探,都在奔跑。还在攻读博士学位的苏志团,看得比别人更早一点。过去几年,太东投资了安泽智能机器人、艾拉物联、科悠趣泛娱乐等互联网公司。其中,太东投资参与的安泽智能工程有限公司收购整合加拿大先进机器人机构安德鲁,已于去年年底在香港借壳上市,这也是第一支在港上市的机器人公司。
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产业,其实都在苏志团的一盘大棋中。立足于地产,但是超脱地产之外。以互联网为工具,但不为其束缚;这是苏志团对于“互联网+地产”的理解。“互联网给所有产业带来的共性利好是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新兴的互联网技术被大量应用到房地产行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则必然会大大提高房地产开发的前端工程端的效率和成本。物联网在给用户创造更好的移动互联体验、更大居住便宜程度的同时,其实给房地产企业创造了行业融合,布局更大的市场的机会。
而未来买房的主体是这一代在互联网语境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需要有更新锐的内容和更娱乐化的方式去影响他们。”苏志团寥寥几语背后,是他对这个新兴行业长达四年的布局和思考。
春风煦暖,春雨润泽,好时节里,种下的每一颗种子,都会长成大树。苏志团说:“五年之内,太东一定会拥有自己的上市平台”“至于是哪棵树先长大,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社会责任是没有定价的”
创业维艰。数据显示,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仅3.7年,存活五年以上的企业不到7%。苏志团深知经营一家企业的不易,但在他看来,25岁不过是人生刚刚起步。
2000年,太东集团全面启动了职业经理人团队。为了激励创新,满足年轻人的创业诉求,太东近年又开始像万科、碧桂园等房企一样推出事业合伙人制度。
苏志团告诫年轻员工,要想清楚自身的定位,走到创业团队里面去。90年代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创业机会多,试错成本低。但在信息化的互联网时代,年轻人容易盲目跟风,退潮后能留下来的优秀的企业不多。
苏志团是胡润慈善榜排名前20的企业家。在其带领下,太东集团积极致力于慈善、扶贫、救灾、兴教、助学等慈善公益事业,目前累计捐赠超三亿元。
“企业规模小的时候是自己的,企业大一点就是员工的,企业更大的时候就成社会的了。”苏志团认为,社会责任是没有定价的,企业的发展一切来源于社会,必须要对社会承载着一种回馈。
网贷贷款说我卡号错了
中国甘肃网2月23日讯据兰州日报报道 “请问你有贷款需要吗?”“网络贷款日息低至……”“无需抵押、利息超低、放款超快”……这类网贷推销电话、广告,相信很多人都看到过。2月22日,兰州市反电诈中心发布预警提示,提醒市民注意防范此类诈骗案件。
2月19日,市民高某报警,称其接到一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贷款公司信贷部经理,询问其是否需要贷款。由于手头比较紧,高某便向对方说了自己的需求。随后,高某添加对方QQ进行联系。对方让其下载“生态金融”APP,注册登录后申请了5万元贷款。在放款的过程中,对方谎称高某银行卡号填写错误,导致账号被冻结无法放款,需要缴纳保证金和解冻费才可放款。高某便在对方的指导下,通过手机银行向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转账1.5万元,后发现被骗。
2月19日,市民小王因急需用钱,在网上搜索看到一则“无抵押、无担保、不看个人征信,只要申请即可放款”的贷款广告,小王便添加了客服微信。经联系,对方发来一链接,诱导小王点击链接下载注册了一款名为“有钱花”的贷款APP。小王在该平台上申请了2万元贷款但无法提现,客服称小王在该平台提交的个人信息不完善,需完善信息才可放款。小王便在对方的提示下提供了身份证号、电话号码、银行卡号和短信验证码等个人信息,随后其卡上的1万元被转走。
据办案民警介绍,网上很多“无抵押、无担保,正规公司、极速放款”的广告上都留有联系方式,当受害人与对方联系,开始在网络办理贷款时,对方会称卡号输错,要缴纳一定的保证金、手续费、包装费、解冻费、风险保证金、备用金、保险费等,否则不放款。一旦把钱打过去,对方就立即把受害人拉黑。
兰州警方提醒市民:办理贷款一定要去正规的金融机构;任何网络贷款,凡是在没放款之前收取“手续费、保证金、解冻费“等费用的都是诈骗。不要轻信陌生电话、短信、网站上的贷款广告,不随意下载来历不明的贷款APP,更不要向他人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进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惠州市小额贷款公司(网贷贷款说我卡号错了)":http://www.ljycsb.cn/dkzs/11887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