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两类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启动在即,下面是光明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核销的影响
原标题:银行两类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启动在即 下半年重点关注中小房企、小微企业等领域信用风险
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获悉,单户对公不良贷款和批量个人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启动在即。业内人士认为,监管此举将疏通不良资产处置的政策堵点,预计下半年银行不良资产处置节奏将加快。由于不良风险暴露具有滞后性,下半年银行资产质量管控压力犹存,尤其需要重点关注中小房企、外向型企业、小微等领域的信用风险。
不良处置力度加大
中国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日前强调,坚决治理各种粉饰报表行为,督促银行做实资产分类、真实暴露不良、足额计提拨备。疏通不良资产核销、批量转让及抵债资产处置等政策堵点,指导银行采用多种方式加大不良处置。
近期监管部门已向相关机构下发《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简称《通知》)和《银行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实施方案》,明确将进行单户对公不良贷款和批量个人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与此同时,《通知》强调严禁在转让合同之外签订抽屉协议或回购条款等,杜绝虚假出表、虚假转让、逃废债务等行为,不得违规向债务关联人进行利益输送、转移资产。
华泰证券研究所大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沈娟预计,下半年贷款核销力度加强主要基于三个因素:一是疫情影响具有滞后效应,不良暴露逐渐加快;二是监管引导银行业对于不良贷款“应核尽核”,强调要加大不良资产的核销和处置能力;三是银行拨备覆盖率较高,处置空间大,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达183%。
浙江银保监局局长包祖明强调,银行必须认真穿透贷款企业,了解企业订单情况,量化评估每家企业受疫情影响的程度,并对未来做出准确判断。要防止疫情短期冲击后,一刀切地把一些企业统统划入不良。
二三季度为重要观察时点
沈娟表示,目前零售对公风险暴露情况有一定分化,零售风险暴露更早,对公不良生成滞后性更明显。后续资产质量压力仍存,二三季度为重要观察时点。
浙江地区某大行二级分行负责人陈亮(化名)介绍,截至5月末,该行不良率0.48%,新发生不良贷款1.6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0.26亿元。新发生不良主要集中在个人及卡业务,占比达97.67%。他坦言,现阶段不良发生存在滞后性,预计下半年该行不良率会有所提高。
某股份制银行华南地区分行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出于对信用风险的考虑,该行上半年以来的小微企业贷款投放,都采取了与政策性担保公司合作的模式。“一旦出现不良,担保公司承担80%,银行承担20%。如此,担保公司会对信用风险多一道把关。预计到二季度末我们全年的小微贷款投放指标就可以完成,下半年主要做好贷中管理工作。”
中部地区某大行风险管理部人士介绍,上半年该行资产质量可控,主要得益于对担保链、担保圈和过度投资的控制。“受疫情影响,下半年下游外向型企业料经营萎缩并向上游传导,同时外向型企业的转向内销也对原内销企业产生一定挤压效应,但我们当地制造业较散、规模较小,资产质量容易控制。”
关注中小房企等领域风险
专家表示,商业银行部分领域可能引发的信贷风险需重点关注。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赵亚蕊表示,包括疫情加速债券违约可能引起的风险传导有所增加,小微企业资产质量需要密切关注,中小型房企面临较大偿债压力。
赵亚蕊强调,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步降低以及购房需求的延后释放,大型房企总体信用水平相对稳定。而中小型房企由于高杠杆、经营能力较弱、销售增速放缓、融资环境紧缩,经营性现金流将进一步承压,面临较大偿债压力。考虑到负面影响因素短期内仍会存在,未来一段时间需对中小型房企信用风险提高警惕。
标普全球评级报告称,中国房地产开发商近年来实现的显著销售增长,部分依赖于联合营项目的贡献。但是,联合营模式面临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正在上升。若按比例将此类债务并入穿透式指标,或令开发商的信用状况承压。
此外,外需型企业可能产生的信用风险也需关注。沈娟分析,4月以来,港口、商业贸易、计算机、汽车等外需型行业的信用利差出现较大上升,预计外需型行业受海外疫情影响较大。二三季度需重点关注对公端的外需型产业,海外疫情后续进展或导致其资产质量风险的不确定性加大。(陈莹莹 欧阳剑环)
核销贷款的条件
来源:证券时报网
继今年4月杭州银行获批72亿元定增计划之后,又一家上市银行获批定增计划。
7月21日,郑州银行发布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关于核准郑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核准郑州银行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0亿股A股。
记者根据中国证监会信息梳理,截至7月22日,今年共有15家中小银行的定增计划获批,包括3家城商行、11家农商行以及1家村镇银行,涉及金额总计达22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定向发行说明书披露,有多家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等相关指标低于监管红线。此外,定增方案中顺带搭售不良资产,已经成为一些农商行“甩包袱”的新选择。
15家中小银行
年内拟定增227亿元
作为年内获批规模第二大的银行定增计划,郑州银行从提出到获批足足等了一年之久。
去年7月17日,郑州银行公告称,拟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数量不超过10亿股,募集资金规模不超过60亿元,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1月,该行收到了证监会针对此次增资方案的12问,其中涉及资金来源、关联交易和公司治理、理财业务风险、同业业务风险、表外业务风险等问题。
据财报显示,郑州银行2018年、2019年以及今年第一季度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22%、7.98%、7.95%,逐步逼近7.5%的监管红线。此外同期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47%、2.37%、2.35%,是仅有的两家不良率破2%的上市银行之一。
根据《商业银行管理办法》的资本分类,股权融资可以直接补充一级资本。除了利润留存、上市融资、可转债以外,定增是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主要途径,因此也受到了众多急需“补血”的中小银行青睐。
根据证监会公告统计,截至7月22日,今年共有15家中小银行的定增计划获批,包括3家城商行、11家农商行以及1家村镇银行,涉及金额总计达227亿元。
其中,计划募资最高的为杭州银行、郑州银行以及阜新银行等3家城商行,拟定增募资分别为72亿元、60亿元以及23.4亿元;11家农商行中最高为佛山农商行,拟募资20.13亿元;昆山鹿城村镇银行拟募资最低,为3535.80万元。梳理发现,募资用途基本为补充银行一级资本,以及处置不良资产。
此外,还有6家银行已经提交了定向发行说明书(申报稿),但尚未得到批复,包括张家口银行、辽宁大连银行、江西广信农商行、河北阳原农商行、青岛互组农商行、晋城农商行。此外,长沙银行、贵阳银行也在推进相关定增计划。
监管指标施压
5家银行超越红线
根据监管要求,2018年末,系统性重要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不得低于11.5%、9.5%和8.5%,其他银行在这个基础上分别少一个百分点,即10.5%、8.5%和7.5%。
此外,根据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不良贷款率不得高于5%。2018年3月银保监会下发的文件指出,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由150%调整为120%~150%,贷款拨备率监管要求由2.5%调整为1.5%~2.5%。
据记者统计,发现在上半年定增计划获批的15家银行中,有5家银行的监管指标超出红线。
仅以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以及拨备覆盖率三项指标来看,江西丰县农商行、沛县农商行、广丰农商行以及山西泽州农商行均不达标,此外,江西共青农商行的拨备覆盖率不达标。
根据定向增发说明书披露,丰县农商行2017年、2018年、2019年9月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75%、-8.50%、-4.20%,不良贷款率分别为4.75%、16.17%、11.24%,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04.54%、40.43%、29.58%。
在回复证监会的问询中,丰县农商行指出,没有因为部分监管指标未达到监管要求而被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采取监管措施或行政处罚的情况;截至2019年9月末,主要监管指标均较年初明显改善,后续亦不会存在因监管指标未达监管要求而受到监管处罚的风险。
广丰农商行2018年、2019年、2020年3月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24%、6.86%、5.71%,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0.96%、8.29%、10.99%,拨备覆盖率分别为43.30%、61.33%、59.56%。
证监会在审核的过程中关注到,广丰农商行本次定向发行的发行价格为2元/股,拟定向发行募集不超过1.8亿元,经电话沟通,发行人将其中9000万元用于购买不良资产,但未在申请材料中说明。
广丰农商行对此表示,募集资金发行价格和募集资金总额中不包含购买不良资产的部分,其中1元/股(合计9000万元)作为资本金,以充实资本,增强抗风险能力和发展后劲;另外1元/股(合计9000万元)计入资本公积。
定增有玄机
搭售不良“甩包袱”
实际上,除了广丰农商行,今年来还有中小银行因为在定增计划中搭售不良资产而被问询。从上半年情况来看,定增“捆绑销售”不良资产包已成为部分农商行消化不良资产的“新玩法”。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武雯指出,定增搭售不良资产的主要是小银行居多,而且并不太常见。原因是小银行近两年资产质量压力较大,同时又面临急切的资本补充压力所致。
搭售不良资产的定增计划获批的银行共有3家,直接获批的有广东四会农商行和山西泽州农商行,被证监会问询后修改方案的有一家,为山东诸城农商行。
广东四会农商行在定向发行说明书中表示,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后,本次定向发行价格1元/股,定向发行对象在认购股份时需另外付出1.50元/股购买不良资产;山西泽州农商行则表述,认购人每认购1股,需另行出资0.87元购买不良资产包份额作为有条件入股对价。
值得注意的是,山东诸城农商行在首次披露的定向发行说明书中指出,本次定向发行的股票价格为人民币2元/股,其中1元入股本,1元用于购买申请人不良资产,但遭到监管问询。
证监会指出,在审核过程中关注到山东诸城农商行披露的发行价格和募集资金总额包含了购买不良资产的部分,请申请人结合股本相关会计处理等,说明发行方案表述为发行价格2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亿元是否准确。
山东诸城农商行回复表示,发行方案表述为发行价格2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亿元的表述不准确。公司确定本次定向发行价格为1.00元/股,拟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1.50亿股,定向发行对象在认购股份的同时须另行支付1.00元/股用于购买公司不良资产。
“在银行经营环境较好、股权被争抢的时候,搭售不良资产的情况也有出现。”一位股份行人士表示,银行不良资产包里面可能涉及房屋、土地、汽车以及有价证券等等,对于银行而言,进行贷款核销需要符合各种条件,而通过搭售这种方式,不用进行核销和损失利润,就能实现不良资产处置。
从银保监会数据来看,今年一季度,农商行不良率有所上升,且资本充足率下行,其中不良率由去年四季度的3.9%提升至4.09%,0.19个百分点的不良率升幅在所有银行分类中居于榜首;资本充足率则由13.13%降至12.81%。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核销的影响(核销贷款的条件)":http://www.ljycsb.cn/dkzs/11851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