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南京市科技贷款(南京借贷公司)

南京市科技贷款(南京借贷公司)

增含“金”量,争大项目!,下面是南京发布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南京市科技贷款

拼加速度

增含“金”量

争大项目

1月11日,南京通达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证监会批复将在创业板上市;1月17日,南京茂莱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证监会批复将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进入2023年,南京在资本市场的发展不断提速。

资本市场的优异表现

正是南京金融业

不断取得发展的缩影

作为我市重要支柱产业之一,金融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持续增强,金融业增加值近年来占GDP比重保持在10%以上,2022年比重更是达到13%,并有效带动优质资源更多配置到重点行业领域,成为拉动南京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新年伊始

全市推动高质量发展争当示范引领动员会

明确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新招实招

南京金融业迎来发展新契机

拼加速度!

快速提高金融业竞争力

过去一年

南京金融业强劲的竞争实力

再一次得到印证

南京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199.95亿元,同比增长7.8%,快于GDP增速5.7个百分点;截至去年年底,我市本外币存款余额49531.31亿元,同比增长10.8%,本外币贷款余额48760.23亿元,同比增长12.6%;全市实现证券交易额43.27万亿元,增速达16.7%;全市实现保费收入957.37亿元,增速6.92%……来自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本外币存贷款余额、证券交易额、保费收入等主要金融指标绝对额再创新高,稳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十,为全市经济稳增长提供了重要的金融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南京深化与沪、深、北交易所的战略合作,发挥部门联动工作合力,建立健全企业上市精准服务新机制,深入实施企业上市“宁航行动”计划,聚焦行业特色提供分类服务,聚焦上市阶段提供梯队服务,聚焦所属区域提供专员服务,有力推动南京企业积极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尽管2022年全国IPO数量同比大幅下降,但南京企业上市数逆势增长,创下历史新高。当年全市新增上市企业18家,其中,新增境内上市企业14家,实现“南京板块”新突破。

在去年三季度公布的第32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GFCI 32)中,南京排名第83位,创历史新高,排名升幅全球第2;去年年底发布的第14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报告中,南京金融业综合竞争力位列全国第8,南京金融业的能级和功能持续提升。

增含“金”量!

全力助推重要金融中心建设

围绕重要金融中心的建设蓝图

南京已经描绘出

“一核两翼、多点联动”的

美好金融图景

“一核”

“一核”指重要金融中心核心集聚区。

“两翼”

“两翼”是江北新金融中心和新街口金融商务圈。

“多点联动”

“多点联动”指结合各区产业发展需求,打造以特色产融高度结合为特征的若干金融服务节点。

在江南

2022年,建邺区新引进省级以上持牌金融机构16家,联合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设立南京教室,挂牌运行全市首家金融法庭;秦淮区制作发布“秦淮金融服务码”,打好助企融资“组合拳”,助力辖区企业纾困发展;玄武区设立“应急贷”贷款、开发“码上贷”平台、提供“线上融”服务,并推出“金融下午茶”特色活动,积极帮助企业化解融资难题;雨花台区搭建起政银保融资服务平台“及时雨创贷”,启动全市首个人才公寓保障性租赁住房公募REITs项目;江宁区2022年新增上市企业9家,新增数位居全省各区(县)第一,刷新辖区企业年度上市数最高纪录……

在江北

聚焦“新金融中心”打造,江北新区围绕自贸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普惠金融、科技金融五大发展定位,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金融环境。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江北新区企业共发生70余起投融资事件,总金额超100亿元,36个项目跻身“亿元融资俱乐部”。其中,生物医药和集成电路依然是新区投融资热度最高的两大产业领域。

争大项目!

强势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金融发展

离不开金融项目的支撑

一个个投资大、质量高的金融项目落地南京,更好地为南京金融高质量发展蓄势增能。

2022年12月29日,总规模10亿元的南京华泰凤凰股权投资母基金(有限合伙)在建邺区正式落地。

在科创金融、金融科技、跨境金融

等重点领域

南京金融业同样出彩

继2021年获中国证监会批准成为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城市后,2022年11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8部委批准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标志着南京“金融+科技”的发展优势得到“国家级”认可,并将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得到进一步提升和扩大。南京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报送的16个试点项目中,12个项目获中国证监会同意,通过率位居同批试点城市前列。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南京金融业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靠前发力、精准发力、协同发力,全力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供给,坚决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深化区域金融开放创新,继续做大做强资本市场“南京板块”,推动重要金融中心功能和能级进一步攀升,为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做出金融贡献。

内容来源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国俊 李任娟 曹丽珍

南京借贷公司

每经记者:李玉雯 每经编辑:陈星

7月3日晚间,南京银行(SH601009,股价10.29元,市值1060亿元)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快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5.32亿元,同比增加16.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5亿元,同比增加20.06%;基本每股收益1.01元,同比增加20.24%。

近日关于南京银行的消息不断,7月1日,一组有关“西部证券分析师傅鸣非对南京银行的风险判断”聊天记录在社交媒体传播,引发市场猜测。当日深夜,南京银行公告称,相关消息为恶意造谣,已向公安机关报案。随后,西部证券称,已对傅鸣非进行合规问责,同时解除公司与其在2022年2月18日签订的劳动合同。

稍早之前,林静然辞任南京银行行长,仅过了两天后,便“现身”南京东南国资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东南集团”)领导一栏,显示他为东南集团副董事长、党委委员(保留市管企业正职待遇)。

资产总额较年初增加9.47%

7月3日,南京银行发布上半年业绩快报。截至报告期末,该行资产总额1.91万亿元,较年初增加9.47%;存款总额1.22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4.11%;贷款总额9036.17亿元,较年初增加14.34%。母公司房地产贷款余额1293亿元,占比14.5%;其中,公司类房地产贷款461亿元,个人按揭贷款832亿元。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报告期末,该行不良贷款率0.90%,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395.17%,保持基本稳定;关注类贷款占比0.83%,较年初下降0.39个百分点;逾期贷款占比1.18%,较年初下降0.08个百分点。资产质量主要指标保持稳定,风险抵补能力较为充足。

记者注意到,二季度,南京银行三位股东合计增持该行2.9亿股。7月1日晚间,南京银行发布的《关于可转债转股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显示,2022年4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期间,公司股东法国巴黎银行、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江苏省公司(江苏省烟草公司)以南银转债转股方式合计增持公司股份2.90亿股,合计增持占南银转债转股前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2.8997%。

具体来看,公司大股东法国巴黎银行持有的南银转债已全部转股,增持公司股份1.83亿股,增持占南银转债转股前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8336%。

公司大股东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南银转债部分转股,增持公司股份2880万股,增持占南银转债转股前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2878%。

公司股东中国烟草总公司江苏省公司(江苏省烟草公司)持有的南银转债已全部转股,增持公司股份7788万股,增持占南银转债转股前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0.7783%。

根据业绩快报,截至报告期末,法国巴黎银行及法国巴黎银行(QFII)、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江苏省公司(江苏省烟草公司)分别持有南京银行16.83亿股、10.31亿股、4.72亿股,持股比例分别为16.33%、9.99%、4.58%。

分析师“不当言论”惹争议,警方通报来了

近日关于南京银行的消息不断,原行长林静然辞任引发一连串连锁反应。6月29日晚间,南京银行公告称,林静然因工作需要辞去南京银行董事、行长等职务。次日开盘,南京银行一度跌停。

7月1日,记者注意到,林静然的名字出现在东南集团领导一栏,显示他为东南集团副董事长、党委委员(保留市管企业正职待遇)。东南集团成立于2014年,是南京市委市政府设立的市属国有独资公司。截至2021年底,集团总资产近1900亿元、净资产约620亿元。

同日,一组有关“西部证券分析师傅鸣非对南京银行的风险判断”聊天记录在社交媒体传播,引发市场猜测。

7月1日晚间,南京银行发布澄清公告称:“近日,网传南京银行有关不实信息。公司郑重声明:相关信息为恶意造谣,公司已经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将依法追究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南京银行还在公告中表示,目前,公司经营管理一切正常,经营发展良好。

后据相关媒体从西部证券了解到的情况,经查,傅鸣非并非银行行业研究员,西部证券未授权其对银行行业进行研究。目前西部证券已对该员工进行合规问责,终止了傅鸣非的试用期,同时解除公司与其在2022年2月18日签订的劳动合同。

记者注意到,中国证券业协会登记信息显示,傅鸣非为硕士研究生学历,目前登记状态为“离职注销”,离职登记日期为7月2日。此人2020年8月~2021年11月曾任职于民生证券,为其最早的一般证券业务登记记录。

7月3日,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发布警方通报称,7月1日20时许,南京银行向公安机关报警,称有网民散播有关南京银行的谣言。公安机关经工作查明:6月30日18时许,网民傅某某(男,39岁),出于博眼球的目的,在小区业主微信群内发布自己编造的有关南京银行的虚假信息造成不良影响。事发后,傅某某主动采取消除影响的措施并认错悔过。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其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每日经济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南京市科技贷款(南京借贷公司)":http://www.ljycsb.cn/dkzs/11763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