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陆金所贷款利息(陆金所借款是真实吗)

陆金所贷款利息(陆金所借款是真实吗)

昔日“互金巨头”陆金所,瘦身回港上市,下面是市界投资汇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陆金所贷款利息

作者 | 陈畅

编辑 | 韩忠强

昔日P2P龙头陆金所,正寻求它的第二次资本市场登陆。

2023年2月1日,陆金所在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拟以介绍上市方式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进行双重主要上市。

在此之前,陆金所已于2020年10月30日在美国纽交所敲钟。虽然头顶中国金融科技巨头第一股的光环,市值一度高达480亿美元,但好景不长,股价开始持续走低。截至2月6日收盘,陆金所股价为2.75美元,较上市发行价13.5美元下跌近八成,市值仅剩63亿美元。

从高光时刻的480亿美元,到如今的63亿美元,市值蒸发超400亿美金(约合2800亿人民币),失意美股的陆金所,会在港股迎接一个美好的未来吗?

为何回港?

陆金所此次回港,是在港交所主板进行双重主要上市,并且不发行新股。双重主要上市意味着,假若在其中一个上市地退市,不会影响另一个上市地的上市地位。

对于选择双重主要上市这一方式,陆金所表示,“于香港及纽交所两地拥有双重主要上市地位使我们得以接触更广泛的私人及机构投资者并从中受益。董事认为,于香港上市可配合我们在中国的业务重心,这对我们的增长及长期战略发展至关重要。”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告诉市界,陆金所选择回港双重主要上市或许有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考虑美股的风险,包括美股波动的风险和美股排斥中概股的风险。另一方面是增加融资渠道,未来需要资金的时候,可以从港股和美股两地获得融资支持。

实际上,在此次申请回港上市之前,2015年,陆金所时任董事长计葵生首次提出“2016年下半年在港上市”想法。2016年底,陆金所被传已启动香港上市工作,投行已入场开展尽职调查工作,但陆金所方面对此并没有正面回应,上市也没了后续。

直到2022年3月,陆金所高管表示,探索了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可能性,并与相关监管部门进行了初步沟通。

同年5月,陆金所等11家中概股公司被美SEC纳入“预摘牌”名单;11月,陆金所公布了其自纽交所IPO上市以来利润下滑“最惨重”的一份季度财报,总收入从2021年同期的159.24亿元下降到131.93亿元,同比下降了17.2%;净利润为13.55亿元,同比降幅达67.1%。计葵生再次主动透露将尽快启动在香港上市计划。

在此次申请回港上市时,陆金所的经营情况并不乐观。

2022年前三季度,陆金所营收、净利润分别为458亿元、96亿元,同比分别下滑0.43%、30.43%。

营收利润下降之外,陆金所的新增贷款规模也在2022年出现了下降,2022年前9个月约为4176亿元,同比下滑约15.94%;贷款余额则由2021年的6610亿元下降至截至2022年前9个月的6365亿元。

从陆金所贷出的款在减少,贷款逾期率也在不断走高。

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前9个月,陆金所30天以上的逾期率分别为2.0%、2.2%及3.6%,90天以上的逾期率分别为1.2%、1.2%及2.1%。

与此同时,公司信用减值损失不断扩大,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前三季度分别为30亿元、66亿元及103亿元,分别占期内收入的5.8%、10.7%及22.5%。

对于业绩的下滑,陆金所方面解释称,2022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使得公司在2022年下半年的财务表现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我们的许多借款人为小微企业主,他们无法经营业务并丧失了偿还贷款的能力,这导致公司所赋能贷款的逾期率逐步上升。”

但公司预计,随着新冠疫情影响的消退及新批次贷款取代旧批次贷款,财务表现将随时间的推移呈U型复苏。且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的银行存款为人民币458亿元。陆金所认为,这一流动资金水平足以成功应对长期的不确定性。

市界还发现,原来作为营收支柱的技术平台(可简单理解为放贷服务费和理财服务费)收入比例由2020年的79.2%,降至2022年前9个月的51.0%。

取而代之的,同期的净利息收入占比由14.9%增至31.9%,担保收入占比由1.2%增至12.5%。

这意味着,小微企业核心客户群体带给陆金所的贷款服务费等在减少,对公司盈利能力造成压力。意识到这一点后,陆金所对业务模式进行更新。招股书中提到,“倘我们提供担保,则能赚取担保费作为担保收入。”

因此,陆金所利用持牌融资担保子公司和与第三方增信提供商的合作关系,与资金合作伙伴共同承担信贷风险。

图/陆金所招股书

昔日P2P龙头转型

2011年9月,平安集团成立上海陆金所,作为其线上财富管理业务部门之一。截至目前,平安集团持有陆金所41.4%股份,为第一大股东。

依托平安集团的强大背景,陆金所交易额很快突破万亿,成为网贷行业的标杆。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它的影响力一度仅次于蚂蚁金服。

至2014年,美国Lend Academy调查报告显示,陆金所已经是世界上第三大P2P平台并且是其中增长最快的。

彼时,陆金所CEO计葵生给陆金所的定位是打造中国最大的在线财富管理公司,途径是利用P2P作为一种低成本的渠道来获得新的投资者,并由此延伸出更多的平安保险和理财产品。

但好景不长,2015年起,以e租宝为代表的P2P爆雷潮袭卷整个行业,一场国家层面的P2P大整治开启。

置身其中的陆金所为求生存,逐步弱化P2P业务,直到2019年8月,不再提供P2P产品。

在此期间,陆金所斩获了基金牌照,并触及银行、信托、证券等领域,试图跨界为市场提供更多高附加值服务。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由于在财富管理、消费金融、机构间交易等领域快速发展,陆金所首次实现整体盈利(具体数据未披露),平台注册用户数突破3300万,在资产管理规模、消费金融领域贷款规模等方面均有增长。

中国平安称,在消费金融领域,陆金所凭借更快的信息处理速度和精准的风险定价模型,为受薪人士和小微企业主提供多样化的融资解决方案。

陆金所转型方面取得的成果也吸引了资本方面的看好。2016年初,陆金所在完成B轮12.16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从A轮融资的100亿美元直接猛涨到了185亿美元。

更重要的是,在网贷清理(P2P)方面陆金所也做得十分到位。根据招股书,2017年底,陆金所网贷存量资产规模达3364亿元,占财富管理业务比重为72.9%。2019年末降到1033亿元,2021年三季度网贷产品历史存量已彻底清零。

也是在网贷业务彻底清零的同时,陆金所该季度逾八成新增贷款流向了小微企业。

在此次赴港招股书中,陆金所不惜笔墨地介绍自己在小微企业方面的赋能成果,以及小微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规模及潜力。

截至2022年9月30日,陆金所已与超过550家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合计约660万名小微企业主提供服务。零售信贷总余额达6365亿元,其中小微企业信贷余额4934亿,占未偿还贷款总额的81.1%。这一比例自2020年以来增长了12.6个百分点。

根据灼识谘询的数据,截至2022年6月30日,按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的贷款余额计,陆金所是服务小微企业主的第二大非传统金融服务供应商,市场占有率为17.6%。

回港后会变好吗?

值得关注的是,背靠平安集团这棵大树,陆金所的业务离不开平安系产品的“帮扶”。

招股书提到,虽然在核心零售信贷赋能业务模式下,陆金所的收入来源于中国的大量小微企业主及其他零售借款人。这些客户合计构成重要客户,但并无单一重大客户。

但在陆金所提供各种服务的金融机构里,平安财险名列其中且贡献突出。

2020年至2022年前三季度,陆金所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5.1%、9.0%及5.1%。来自平安财险的收入分别为12.74亿元、36.41亿元和10.18亿元,占各期总收入的2.4%、5.9%及2.2%。

即便是贷款业务,也难逃平安的扶持。陆金所的贷款模式包括一般无抵押贷款、有抵押贷款及消费金融贷款。前两类主要通过平安普惠(陆金所控股的零售信贷业务平台)展业,消费金融贷款主要通过平安消费金融展业。

招股书称,“我们与平安集团有广泛的业务合作。倘有关合作发生任何变化,或者倘平安集团无法继续对我们给予支持,我们的业务、财务表现及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

事实上,在与平安融合的过程中,陆金所换帅、裁员等新闻见诸报端。

2021年至2022年两年时间内,陆金所董事长李仁杰退休,CFO郑锡贵退休。原平安普惠首席财务官蔡国强被任命为陆金所控股首席财务官,原平安普惠总经理陈东起被任命为陆金所控股总经理。

2021年,陆金所总员工数超过9万人,到了2022年年底只剩4万多人。

除平安依赖症外,陆金所用了长达90页篇幅详述了所有风险因素。主要涉及与自身业务及行业有关的风险;与合同安排有关的风险;与在中国开展业务有关的风险;与公司股份及美国存托股份有关的风险;及与双重上市有关的风险。

陆金所从事的小微企业主金融服务业的监管框架虽持续快速发展,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存在不确定性。

目前该行业的竞争正日益激烈。陆金所自称与网商银行、微众银行、度小满金融及京东科技等非传统金融服务提供商及传统银行等专注于零售及中小企业借贷的传统金融机构都有竞争。

因此,如何吸引及保留小微企业主及其他借款人、增加市场份额并提供个性化及有竞争力的服务;提高运营效率并保持盈利能力等,都是摆在陆金所面前的问题。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告诉市界,小微企业主的融资服务风险较高,特点鲜明,始终需要专业性的机构才能予以针对性赋能,这也是能够发挥陆金所竞争优势的发展空间,“陆金所应沿着这一方向不断积累经验,发挥大数据所赋予的风险识别与风险管控能力来不断强化自身优势和提升自身竞争力。”

近两年,先是蚂蚁集团上市被喊停,又是京东金融和数字科技业务IPO进程一波三折,整个金融科技行业的调整余波尚存。陆金所回港之后的路将会怎样?

陆金所借款是真实吗

-1-

提到P2P,之前一一妈妈写过一系列的P2P的文章,也告诉过大家P2P在固定类投资产品中,是不错的投资工具,但是呢,还是发现很多人不知道该如何选择P2P平台。

大家反映了解了P2P工具,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平台套路太深,看不出来风控保障,平台到底怎样,还是没底,一一妈妈特帮大家,深度解锁各大P2P平台。

接下来我会展开平台测评,深扒各平台的特点,优势,劣势,项目资产类别,风控保障,背景实力等等,协助大家更好的选择。

-2-

今日评测对象:陆金服。陆金所大家听过吗,有个实力强大的爹,叫平安。

为了不把保险,银行理财,网贷等一锅粥的卖,特地拆分纯做网贷,他就是陆金服了。

今日评测:陆金所和陆金服一块说了。

陆金所,现在是一个综合的理财平台了,打开陆金所的APP,里面保险,基金,贷款,网贷全乎了,每一类产品下面提供产品的主体公司不同,下面一一展开说。

背景实力:

陆金所全称: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实力雄厚呢,注册资金就亮瞎眼。注册资金8.37亿元。

为什么实力如此雄厚,背后有亲爹:中国平安,陆金所是平安集团中的互联网金融板块,平安是全金融牌照的集团,保险,证券,银行,这些金融牌照一应俱全。

每个版块都有产品要买,靠线下,难,银行柜台排队越来越少,保险代理销售一个一个跑,股票靠行情吃饭,网贷需求旺盛的当下,把这些业务对接到互联网上,有实力,大家认,流量大,产品销量就不用愁啦。

这个互联网金融大超市,里面真是应有尽有。

保险:中国平安(保险产品,里面有意外家财等险种)

基金:陆金所资产管理(货币基金,股票混合类浮动收益基金)

股票:平安证券(开通就可以炒股了)

网贷P2P:上海陆金所互联网金融信息有限公司(简称陆金服)

陆金所这个互联网金融大超市,里面真是应有尽有。提到陆金所,还真不能简单粗暴说他是P2P,真正做网贷P2P业务的是:陆金服。

风控保障

提到P2P业务,就需要看他的风控保障了,陆金服从陆金所剥离开来,一直很忙,忙着对接银行存管,忙着做信息披露,在互联网金融登记披露平台上显示,陆金服对接银行存管机构是平安银行,当然是自己的亲哥哥,一家人,好办事。

风控保障:主要是由平安集团旗下担保公司进行担保,主要合作的担保公司有两家:

点击看大图

这样如果项目逾期什么的,担保公司顶上。

点击看大图

截止到2017年9月30号,平台逾期率0.38。这个是正常的,投资人感觉不到,是因为上面两家担保公司垫付了。

项目情况

网贷陆金服主要提供两个项目:

自有产品:稳盈-安系列e+,这个有平安财险提供本息保障。

36个月,收益年化8.4%;

1个月,收益5.3%;

均为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复投才可以达到预期这个年化哦。

外部合作产品:汇盈E系列,是由深圳前海大道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提供的个人投融资项目,和房子相关,赎楼或者抵押贷款的。证盈系列,是个人借款,由上海证大投资咨询公司提供个人借贷服务。

汇盈5.8%,90天,1万元起投,一次性还本付息。

证盈8.4%,免收信息服务费,36个月,1万起投,等额本息。

信息服务费,这个嘛,大平台就是厉害,投资人这费用贡献的,就是图陆金服平台背景实力强,投起来安心。

服务费,我看了一下,收取0.07%每期的服务费。偶尔打个5折来着,本来收益预期就不高了,还瓜分一道,大平台,没办法。

-3-

测评总结。

整体来看,陆金所实力背景雄厚,平安全金融牌照下,陆金所不是我们传统理解的P2P网贷平台,而是一个金融大超市,应有尽有,任君选择。

其中网贷业务由陆金服提供。

收益性:收益上限复投预期年化8.4%。

安全性:由对于的三方担保公司提供本息保障。

流动性:两个月后可以发起转让。投资收取信息服务费是0.07%每月收取。这样算下来,整体收益最高应该是达不到8.4%的。

测评完毕,关于陆金所可投不可投,相信你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对于保守型的投资人,这个收益和银行比起来已经高很多,对于激进一些的投资人,这个收益和其他网贷平台比起来又显得低了很多,而且还收信息服务费。

不过对于收益要求不高的朋友,可以把他当成网贷的入门,入了门,才有机会了解更多,你说是吧。

陆金所测评完毕,方便大家操作,把陆金所链接放阅读原文,自取。


对于P2P平台,这边大家都有投资吗?

最想了解哪家?

后台留言给我,说不定,下一个评测就是他啦。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陆金所贷款利息(陆金所借款是真实吗)":http://www.ljycsb.cn/dkzs/11757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