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父母首付 父母还贷款(父母付首付夫妻还贷款)

父母首付 父母还贷款(父母付首付夫妻还贷款)

转移夫妻共同财产伪装父母还房贷,家用女方出,离婚女方净身出户,下面是积极的书签ly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父母首付 父母还贷款

这是一个让人气愤的真实案例。男方借了一屁股债掏了首付,婚后每个月取现金给父母,父母存进卡里然后在还贷前几天再转账给男方,因证据链做的很完整(闹上法庭很难证明男方取现给父母的就是房贷,男方一口咬定是生活费)被认定房贷是父母在还(法律规定婚前房产如果房贷是用夫妻共同财产偿还的,离婚时给另一方适当金钱补偿,如果房贷是父母在还,则房产是个人财产另一方不做任何分割或现金补偿),房子和增值部分随即划定是男方个人财产,离婚时女方不参与房产或金钱的任何分割。虽然明知男方和男方家庭不要脸好算计但因为闹上法庭缺乏证据最后还是判女方输,女的收入已经养家养孩子养公婆花完了,离婚的时候净身出户。

于先生跟高女士恋爱的时候于先生名下有一套120平三室两厅的贷款房,高女士名下有一套60平的一室一厅全款房和一辆代步车,因为双方年龄都比较大了所以在父母的催促下很快就结婚了。

于先生月薪7500元,房贷每月5600,还款日银行会自动从银行卡里扣除。高女士的房子因是全款购买不但不用还房贷房子租出去每月还有4000元的租金补贴家用,而高女士的工资也不低每个月一万多,因此于先生的工资用来还自己的房贷和零花(不够花的时候还会问高女士要),高女士的工资和婚前房产的租金用来家用和赡养没有退休金的公婆,生活也还算平静。

婚后第三年女儿出生,于先生的工资依然是还房贷和自用,养孩子养家养公婆的重担就落在了高女士一个人身上,这个时候她就有点力不从心了,好在娘家父母条件不错,时常把退休金拿出来贴补女儿和外孙女。

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于先生出轨,和餐馆服务员钻到了一块,经常夜不归宿,还从家里偷偷拿钱出去给小三花,虽然于先生痛哭流涕下跪道歉表示已经断了愿意回归家庭但伤透心的高女士依然坚决提出离婚。

离婚的时候高女士提出从他们结婚到现在一共是七年两个月,也就是86个月,这86个月房贷用夫妻共同财产还了481600元,要求分割一半24万余元,家里的存款(其实都是高女士一个人赚的)共8万元平均分割,女儿判给她抚养。于先生和父母拿出转账银行流水,表示还贷日期是每月21号,每个月18号他父母会以转账形式打给他5600元,因此房贷并不是用夫妻共同财产偿还,而是父母在还,所以不同意高女士分割24万余元的诉求。高女士当庭提出于先生父母都是农村的没收入生活费都是自己每个月打2000元,哪来的5600元转给他,于先生回答父母在外面打零工不可以吗。后经过多方取证发现于先生每个月10号前后会从银行卡提现6000元,而于先生父母银行账户在于先生提现没多久也会进账6000元,至于用途于先生表示是给父母的生活费,这笔钱到底用来干嘛了虽然大家心知肚明,但因为缺乏证据当庭判决房贷是由于先生父母偿还,房产和增值部分属于先生个人财产,高女士不予分割和补偿。夫妻共同财产加上存款共10万元,高女士分割一半,女儿归高女士,于先生每个月支付1500元抚养费直到女儿18岁。

这场高女士出钱出力养家养孩子养公婆付出一切的婚姻离婚的时候只得到了5万元和一个女儿,而且这5万元还本就是高女士自己赚的,至于抚养费,就现在的物价,已经无法说1500到底能干什么。于先生一家靠算计让高女士白白养家养父母七年多,最可笑的是,他们是因为服务员小三离的婚,离婚了于先生也并没有娶那个服务员为妻。

编后语:

夫妻之间坦诚相待是最起码的,算计别人的人最终算计的是自己,而无论男女有时候还是留个心眼的好,最关键的是扶贫的婚姻万万要不得,这种一方工资还房贷自用养家养孩甚至养父母重担完全落在另一方的就是妥妥的扶贫。最后高女士带着女儿回到了自己的婚前房,自己的工资加上娘家父母的贴补生活过得很不错,而高先生,别说娶老婆了,单位降薪他的工资还了房贷自己都不够用,他的父母,没了儿媳每月2000元的生活费,真的去打零工了。

父母付首付夫妻还贷款

大学同学最近买房,他打电话向我咨询,核心问题是——谁做主贷人。

简单介绍一下情况,同学父母都已经快60岁,经营小生意,想买一处好一点的房子养老,所以纠结谁做主贷人。

我建议直接让他父亲做主贷人,一来是因为父亲做主贷,不影响他后续购房,还能享受首套房利率;再者也是因为现在银行都在放宽最高还款年龄,有的城市已经放宽到80岁,甚至90岁。

最后他接受了我的建议,以他父亲做主贷人,贷款期限20年,不过因为他父亲年龄原因,银行要求他作为共同还款人签订保证书:

“我父亲还不了了,我得接着还。”

在这一波房地产去化的大潮中,“接力还贷”,提高最高还款年龄已经在很多城市流行起来。

最近,住房贷款能还到80岁的新闻冲上热搜,引发激烈争论。

消息从广西南宁开始,据媒体报道,南宁已经有调整贷款人最高还款限额的政策,不少银行已经从2月10日开始正式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借款人的年龄期限从原先的70岁调整至80岁,即便是年满50周岁的购房者,只要符合贷款条件均可按最高30年期限申请房贷。

南宁之后,上海、成都、北京等城市也跟进。

据《劳动报》消息,上海也已经开始执行这项政策,不过具体还得看贷款人的还款能力,“如果借款人属于公务员、金融从业者、医生、教师等职业,最长还款年限可以放宽到不超过80周岁。”

成都某商业银行甚至已将最长贷款年限延长至90岁。据《成都日报》报道,这是一种名为“合力贷”的特色个贷产品,其中“还款人”一栏也要加上子女。

这项政策的执行,赞扬者认为,最大的好处就是照顾了中老年人的购房需求,以往一些年龄稍大的购房者,不得不承担高首付。而调整购房者的最高还款年龄,可以让很多人降低首付比例。

举个例子,在最高还款年龄为70岁时,如果要用足最高30年的还款时间,最高购房年龄不能超过40岁,而提高最高还款年龄,对40岁以上的购房者将是一大利好。

特别是对那些高龄购房者,比如超过60岁的购房者,在最高还款年龄为70岁时,基本上没有几年的还款时间,即使能贷到款最后还款压力也很大,而限龄到80岁,即使是70岁的人,理论上也可以办理十年期的住房贷款。

而批评者认为,2022年时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也才78.3岁,银行真的敢让贷款人还钱还到80岁?

这种“贷贷相传”是为了助力房地产市场恢复,还是如一些人所言,除了保健品、电信诈骗、啃老团以外,终于又看上老年人的退休金了?

满屏嘲讽的背后是公众对房地产引发的风险的担忧。

但实际上,类似“接力贷”“合力贷”并非今年才出现的新政策。

据《钱江晚报》报道,2019年杭州当地银行规定,房屋按揭贷款最长可贷到80周岁,由父母和子女两代人接力还款。

说到底,接力还贷的直接原因是信贷政策的放松,为了刺激房地产市场。以南宁为例,据广西中原地产统计,截至2022年底,南宁新建商品住宅库存量为753万平方米,消化周期为20个月,这一去化周期在全国属于较高水平。

为了加快去化速度,去年南宁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最近南宁轨道地产推出的“购房享受免费坐地铁10年”福利活动,也算是“病急乱投医”了。

作为刺激房地产政策中的一环,提高还款年龄,其实本应该不是一个问题,但在一个下行的市场里,所有的举动都让人风声鹤唳。

“接力贷”被人质疑的关键词,一个是老年人,另一个则是金融风险。

对老人来说,有人说这是“吸老年人的血”,盯上了老年人的退休金。但从实际情况看,老年人购房,大概也就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改善型,无非是想换个好点的或者更方便的,前文提到的同学父亲买房,就是想换一个电梯房,免得爬楼之累。他们不囤房不炒房,改善型这一类老年人大多财务状况健康,加点杠杆也大多无风险之虞。

而另一种老人买房的情况,真实情况就是子女借用老人的名额买房而已,子女还贷。其实就是子女没有名额了,或者子女没有首套优惠名额了,借用老人的优惠名额而已。

这种隐性加杠杆才是风险的重灾区,在限购仍比较严格的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借老人之名买房是可见的政策漏洞,这说明,至少银行已经默许了这种情形的存在。但对于南宁这样限购并不严格的城市来说,借名买房似乎并无多大的必要。

所以真正的风险,还是银行风险。如果贷款人因年龄较大无法履行还款义务,而房子也因楼龄年限问题导致贬值,此时就会存在资不抵债的情况,会给银行形成不良资产。

但无论是南宁还是上海,银行并不是对所有高龄贷款人都放款,比如南宁要求贷款人收入流水满足条件,上海要求五六十岁的购房者有足够的收入证明,或者稳定的职业,才可以享受到足够长的贷款年限。

这些都说明,放宽年龄期限,其实是为购房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而背后的风险银行早已洞悉。

如果再横向对比,在金融市场成熟的发达国家,高龄贷款也并不少见。

在美国,任何金融机构都不能因年龄太大而拒绝人们的贷款申请,也没有对房贷申请者的最高年龄限制,但金融机构在审核放款时对申请人还款能力有着较严格的要求。

许多人嘲笑银行提高贷款人的最高还款年龄,本质上是对市场化的不信任。“接力贷”只是一种市场行为,它当然于银行来说有风险,但作为理性市场主体,银行岂会不清楚这里面的风险?银行历来是风控最严格的地方,也是最讲风险收益比的地方,真正的风险往往不是来自于业务本身,而是来自于不理性的市场干预。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父母首付 父母还贷款(父母付首付夫妻还贷款)":http://www.ljycsb.cn/dkzs/11692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