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贷款的利率风险(银行利率风险)

贷款的利率风险(银行利率风险)

贷款知识 读创网 互联网

存贷利率现倒挂!“无风险套利”空间又浮现了?,下面是读创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的利率风险

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谢惠茜

在银行存款“降息潮”之下,记者注意到,银行市场间还罕见地出现了存贷利率倒挂的现象。

“招商银行闪电贷最高可以申请30万元额度、年利率最低3.4%。而微众银行大额存单最高利率可至4.2%。这是不是意味着我可以从招行贷一笔钱出来,再存到微众银行大额存单里面‘无风险套利’?”近期,有深圳市民李小姐向记者提出了相关的问题。

记者查询了多家银行后发现,目前国有大行的消费贷年化普遍低于4%,而微众银行、蓝海银行、百信银行等部分民营银行部分大额存贷利率仍高于4%,存贷利率确实现“倒挂”。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类利率倒挂导致的套利模式一直存在,在很多情况下,银行要想完全追踪并掌握消费贷资金的去向存在很大难度。但是,此类操作也存在诸多风险。

“首先是利率风险。因为大额存单利率存在波动性,未来可能会下跌,这种‘套利’空间并非一直存在;其次是法律风险,这种操作毕竟涉及到消费贷和存款产品,肯定是违规的,如果发现,甚至会影响个人征信。此外,对于存款客户而言,如果民营银行的业务不稳定或者出现风险问题,存款的本金和收益可能会受到影响。”业内人士分析道。

记者也注意到,例如微众银行号称年化利率高达4.2%的存款利率,事实上多年前已无在售额度。“现在除非是有存量客户转让,要不根本不可能抢到,就算转让,基本也是秒没,连看到的机会都没有。还有一个显示可‘预约’年化利率为4%的大额存单,我预约排队一年了都买不上。”有微众银行的存款客户告诉记者。他透露,目前微众银行实际可购买的大额存单年化利率仅为3%,远构不成“无风险套利”的可能性。

“也并非所有客户都能够享受到低利率的个人消费信贷产品。”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低息的个人消费贷款多数约定了附加条件,包括获得优惠利率的条件、客户资质要求、阶段性优惠安排等,总体看有较高的门槛,不失为银行的一种营销手段。最低贷款利率并非人人都能申请,本质上由客户资质决定。

“居民有效融资需求不足,住户贷款尤其是住户中长期贷款增长乏力,一些银行通过发展个人消费贷款弥补这部分信贷增长缺口。”董希淼说,当前,利率市场化程度较高,消费信贷市场长尾客户的贷款利率依然不低。而且,多数银行特别是国有大行的消费贷款占比很低。当然,考虑到银行息差水平已收窄至历史低位,贷款利率也不宜过低。

审读:孙世建

银行利率风险

近日,平安银行等多家银行陆续公告称,将调整通知存款与协定存款的利率,并于5月15日起正式执行。其中,桂林银行对通知存款各期限存款产品利率和单位协定存款利率下调幅度高达55个BP(基点)。

银行密集调整 两类存款利率

何为通知存款、协定存款?通俗来说,这两类存款都是类活期存款,灵活性好于定期,收益率好于活期,推出的目的更多是为吸引存款。通知存款是指不约定存期,在支取时提前通知银行的存款业务,分为提前1天和提前7天两类。协定存款是对协定额度以内部分给予活期利率,对超过协定部分给予协定存款利率。

“这两类存款的利率高于一般活期存款,是银行重要的揽储品种,但较高的利率不利于缓解净息差压力。”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对记者表示。

据记者梳理,截至5月14日,已有平安银行、桂林银行、东营银行、四川天府银行、河北安平农商银行、武强农商银行、新疆布尔津喀纳斯农村商业银行、霸州舜丰村镇银行、广西容县桂银村镇银行、罗山农商银行、宜宾市商业银行、深圳光明沪农商村镇银行等12家银行发布了调整协定存款利率及通知存款利率的公告。其中,桂林银行的通知存款各期限存款产品利率和单位协定存款利率较此前下调55个BP。

上述银行均提到,将于5月15日起执行调整后的存款利率。部分银行提及调整的原因是,根据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相关要求。

调降存款利率 呵护息差空间

中小银行率先调降通知、协定存款利率,与市场预期较为一致。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此次调整旨在引导中小银行普遍降低协定存款及通知存款利率,但对大行及部分股份行的影响相对较小。

根据人民银行确定的存款基准利率,1天期和7天期通知存款利率分别为0.80%、1.35%,协定存款利率为1.15%。目前,国有大行1天期、7天期通知存款挂牌利率均为0.45%、1%,协定存款年利率为0.9%,和基准利率相差不大。而中小银行存款利率相对较高,有的银行协定存款利率在2%以上。

“本次存款利率下调主要针对此前管理缺位的协定存款、通知存款。此次调整意在引导对公活期成本下降,降成本政策意图进一步明确。随着存款进一步降价、资产端让利压力趋缓,银行息差水平、盈利空间得到呵护,内生资本补充能力有望进一步增强。”银行业分析师沈娟、安娜在研报中表示。

银行存款利率是否还会调整?

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目前银行业面临较大的净息差下降压力,在资产端要让利实体经济的情况下,降低负债端成本是稳定息差的重要方式。而存款是商业银行的重要负债来源,降低存款利率就成了银行稳定净息差的一个有效方式。因此,全面下调存款利率的可能性较小,下调主要集中于中长期存款利率。

有专家表示,后续存款利率是否下调更多取决于存款市场供求状况,以及各类型银行自身资产负债、净息差以及经营等方面的情况。今年,随着宏观经济恢复和有效融资需求回升,银行体系对资金需求量将有所增加,存款利率有望保持基本稳定。但从长期看,市场无风险利率下降是大势所趋。

“对居民个人而言,如果资产配置中中长期存款较多,那么收益率可能有所下降。如果希望获得较高收益那么必须承受较高风险;如果不希望承担较高风险那么应该接受较低的收益;追求稳健的收益,在存款之外可以适当配置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及货币基金等,平衡好风险与收益的关系。”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提醒。

释放了什么信号?

笔者认为,此次部分银行两类存款利率下调,可看作是从去年以来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完善。此举除了可让银行体系运转更健康之外,也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增强内生动力的有效举措。

部分银行两类存款利率下调的一个功效就是可以部分减轻银行息差压力,让银行体系运转更健康。

在巩固经济复苏的进程中,商业银行应该将货币政策的利好兑现为提升可持续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重点方向就是要解决“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的问题。但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保障银行负债稳定,而保持合理息差是其实现稳健经营的前提。今年以来,多家上市银行净息差跌破1.8%的警戒线。部分银行两类存款利率的下调,有助于引导银行对公活期存款成本下降,合理修复银行息差,增强银行内生资本补充能力,稳定银行盈利预期。

部分银行两类存款利率下调的另一个功效就是促使存款“搬家”。央行最新公布数据显示,4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73.45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存款总量与增速都高于人民币贷款。但这种形势正在发生变化,4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同比多减5524亿元。这与央行4月初发布的今年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中消费和投资占比提升而储蓄明显下降的特点相契合。另有数据显示,12家理财公司4月末管理规模单月回升近1.2万亿元。

投资与消费也是存款“搬家”的重要领域。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也是各项政策包括金融政策的出发点。在借贷层面,部分银行两类存款利率下调将带动终端贷款利率下行,进而提高居民和市场主体的借贷意愿。这部分主要是包括住房在内的大额消费,以及激发市场主体的投资意愿。在微观消费层面,商业银行也加大了扶持力度,期望借用各地的消费活动提升消费信贷规模。比如已经启动的2023北京消费季“夜京城”活动就有多家银行将投入超亿元,推出涵盖多领域的夜间消费主题优惠活动。

笔者认为,此次部分银行两类存款利率下调向市场释放了清晰的信号,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仍然在路上,还需依据市场环境和实体经济需要进一步调整完善。未来存款利率调整的主要指标包括是否有助于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以及是否符合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和“盘活存量资金”的要求。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证券日报 上海证券报 中国经济网等

责编 | 梁泽铭

编辑:梁泽铭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的利率风险(银行利率风险)":http://www.ljycsb.cn/dkzs/11683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