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息、免担保、秒放贷,甚至还有APP!,下面是徐州网警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什么贷款最快 手机
网络办理贷款,
无抵押、无需征信、当天放款,
这样的“好事”,一定要当心!
这是骗子早已设下的陷阱!
案件回顾
近日,鼓楼区的王女士接到自称是“任性贷”的客服电话,客服称他们是正规贷款平台,利率低,无抵押,不看征信,审核简单,放款快,可分期还款。资金紧张的的王女士立刻加了客服的支付宝账号,并通过对方发来的二维码下载了一款名为“苏宁金融”的APP(实际为骗子开发的虚假APP)。由于该APP带有知名公司名称,让王女士感觉对方是正规公司,随后放下戒心,按照对方指示实名认证,但APP显示的额度300000元却无法提现。
客服称,因为王女士没有购买资金保险,购买的保险越高,提现的额度越大。客服还表示保险只有2个小时的时效,请王女士立即购买,否则时间过去了,账户会被冻结,而且他们还要追究王女士的违约责任。王女士担心违约,又跟朋友借了5000元购买资金保险,依然无法提现,于是再次咨询客服。客服又称需要王女士提交10000元保证金才能解冻提现,此时王女士才发现被骗并报警。
(民警找到王女士查看受损情况)
警方提示
骗子的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让你向指定账户转账。
一定要牢记以下几点!
1、贷款应当选择合规的金融机构,一定要走正规程序。
2、不要轻信网络、电话和短信中的贷款广告,更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
3、无抵押、低利息、不查征信、免担保等都是骗子诱惑你的手段。
4、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和隐私,不向他人轻易提供个人信息。
5、正规的贷款在放款前不会收取借贷人的任何费用,只要是需要先交费的贷款业务,一律不要轻信和办理。
6、安装金融类APP尽量选择手机自带的应用市场或者知名度较高的应用市场。从其他渠道获取的APP,尤其是陌生人发来的APP,无法保证安全性。
END
手机上的贷款哪个最安全
漫漫求职路上
高薪岗位伸来橄榄枝
这样的机会
怎能不抓住
真的接触了才发现
狐狸的尾巴露出来了
号称参加培训就能实现高薪就业
求职者小梅在某招聘网站上看到,一家电商企业的运营岗位正在招人,待遇非常优厚,便投了简历,之后很快收到面试通知。
面试时小梅发现,给自己面试的并不是当初她投简历的电商公司,而是另一家人力资源公司。“人事经理”向她介绍,他们是一家集团公司,有6个主营板块,小梅投简历的电商公司是他们其中的一家子公司,目前集团旗下有2600多家互联网类合作企业,主营业务是电子商务,运营范围包括他们自己的线上店铺和合作企业的店铺。
“人事经理”还说,求职者没有工作经验也没关系,只要参加了他们公司的培训,学成后不需要自己找工作,公司包就业、零风险。他们公司已经和合作企业签订了人才输送合同,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多家企业,公司会给学员优先就近安排入职。
培训费不够可贷款,进一步引诱求职者“入坑”
小梅表示,“人事经理”告诉她,只要培训半年,以后月薪肯定可以达到5000-12000元,培训费是19800元,培训后第一个月,公司还会发3000元补助。她感觉这个方案非常好,当下就签订了协议。
但小梅是一个应届毕业生,之前没有收入来源,又不想向家里要钱,这19800元培训费对她来说不是小数目。“人事经理”随即提议“用贷款支付培训费”,便教小梅在手机上下载某贷款软件,以小梅的身份申请贷款,作为培训费直接由贷款平台发放到公司账户。
然而开始培训以后小梅却发现自己掉进了“重重大坑”。培训老师没有资质,实际上,公司没有给学员解决工作的能力。培训结束后,公司只是给她介绍或者推荐工作,而不是像之前承诺的“安排工作”。所谓的子公司、分公司都是该公司股东或员工自己注册的空壳公司,并无真实用工需求。所谓的合作企业不过是该公司从各个招聘平台找的需要用工的企业。
“招转培”套路环环相扣,近200人上当受骗
小梅察觉不对后立即报警,同时还有其他同样“掉坑”的求职者拨打了110。该公司“股东”“经理”“面咨部”等相关人员很快被公安机关抓获。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毛某、胡某等12名被告人设立空壳公司,招募工作人员通过“招转培”模式进行诈骗。
“市场部”人员以公司股东、员工注册的空壳公司名义,在各大招聘网站发布“无需工作经验、福利待遇好”的虚假招聘信息,诱骗求职者前往公司参加招聘面试。面试时按照“话术”,诱骗多名被害人以现金或者贷款方式交纳13800元至19800元不等的培训费用,培训结束后,又返还部分金额作为“补贴”。
在这一套路下,近200人上当受骗,被骗金额240万余元。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法院认为,12名被告人共同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或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法院分别判处12名被告人有期徒刑12年至9个月不等,并处罚金12万元至7000元不等。
法官提醒:警惕假培训真诈骗
“招转培”即招聘转培训的简称,是指一些公司打着招聘员工的旗号,以高价薪资或优渥待遇为诱饵,要求应聘者签订“准员工”合同,然后再以“无工作经验、不符合岗位要求”为借口,要求应聘者交纳高额培训费以获取非法利益。
这一诈骗套路针对的多是年纪轻、资历浅、没有社会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甚至在校生。因招聘公司以骗取培训费为目的,伪造“招工”假象,诱骗被害人处分财物,故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因此,求职者在投递简历时,一定要注意了解意向公司的经营状态、诉讼风险,不要盲目投递简历。如果发现公司称“需要支付培训费”的情形,请提高警惕。一旦发现被骗及时报警。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来源:CCTV今日说法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什么贷款最快 手机(手机上的贷款哪个最安全)":http://www.ljycsb.cn/dkzs/11663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