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停止发放第三套住房贷款(2021年第三套房贷款政策)

停止发放第三套住房贷款(2021年第三套房贷款政策)

安置房未交付,说好发放的异地上学子女教育补助为何停发了?,下面是江西都市现场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停止发放第三套住房贷款

来源|都市现场原创

未经允许 请勿转载

最近

江西南昌新建区的观众

在我们都市频道

网络问政平台—《赣问》上反映

他们家的房子被征迁之后

孩子需要在租住地异地上学

本来当地政府承诺

会定期发放教育补助

但是从2021年开始

这项补助就停发了

南昌市新建区居民 陈女士:拆迁之后我们要到外面去租房子住,那边的公立学校,我们小孩进不去,然后就要进私立学校。拆迁的时候(拆迁办)说小孩子读书,有一个教育补助,然后我们后来就申请了这种材料,交到拆迁办,然后再交到神舟学校。

陈女士说,按照新建区当年的政策,学校接收了学区招生范围外拆迁户家庭的孩子之后,一般由教育部门将这些孩子的学费支付给学校,但是在“南昌神舟”这所民办学校上初中的孩子,学费需要由家长先行垫付。

南昌市新建区居民 陈女士:只有我们神舟学校,小孩要家长垫付学费,垫付完之后,然后教育局他就会把这个款项打给学校,然后学校再打给我们来。

陈女士告诉都市现场记者,2017年房子被征迁之后的几年时间里,这笔教育补助一直正常发放,但从2021年开始,这项补助就没有再发放了。

南昌市新建区居民 陈女士:2021年春季的一个学期(补助)还没有发下来

记者:多少钱呢?

南昌市新建区居民 陈女士:2780(元)

记者:拖了多久了?

南昌市新建区居民 陈女士:现在都高二了,等于是两年吧,这样算过去

孩子在神舟学校上初中的拆迁户家庭不在少数,记者采访时,见到了十多个家庭的家长代表。他们表示,这项教育补助停发之后,他们多次找到新建区的相关部门。

南昌市新建区居民 陈女士:找了拆迁部门,他说要找教育局,然后我们也去教育局了,教育局又说他们已经交了材料,又要叫我们去财政部门,我们已经在这3个地方来回跑了很多趟。

记者:财政部门怎么说?

南昌市新建区居民 陈女士:财政部门就是(说)审核,正在审核。

家长们说,按照征迁部门此前的承诺,在安置房交付之前,只要拆迁户家里有义务教育阶段就学的孩子,都可以获得这项补助。现如今,他们的安置房还没有交付,补助却停发了。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拆迁户中,不少此前在神舟学校就读的孩子已经初中毕业,部分教育补助还没有发放。

南昌市新建区居民 陈女士:按道理说这个钱(之前)已经打都打了,我们小孩确实也在神舟读书,你说还要怎么去审核,我就不明白。

安置房还没交付,说好的教育补助为什么就停止发放了?记者和反映问题的拆迁户一起,找到了南昌市新建区征迁办。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主要负责过渡费的发放,拆迁户教育补助的事情要去找教育部门。

南昌市新建区拆迁办 工作人员:这里协调不了,因为到时候他们打款是打给教育局跟学校,我们这里不经手款项的事情,我们这边只核实你是不是拆迁户,然后核实我们这边已经核实过了的,所以你只能问他们那边什么时候打款。

大家又找到了新建区教育体育局,负责拆迁户教育补助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正在准备将全区的相关材料交给财政部门审核,全区拆迁户教育补助数额在200万元左右。

这位工作人员解释说,之所以被征迁家庭2021年的教育补助直到现在还在走流程,是因为这笔教育补助的审核要求发生了变化。

南昌市新建区教育体育局教育股 工作人员:以前没有这么复杂,就是我们把一份报告报给它,它(财政部门)就可以,知道吧?

记者:财政部门拨多少钱给你们,它现在是要?

南昌市新建区教育体育局教育股 工作人员:要我们把这个材料,就拆迁协议拿给他看,还要报我们点了人的,签字的这份名单给他。

记者:但这个东西也不至于拖两年啊?

南昌市新建区教育体育局教育股 工作人员:陆陆续续地要材料的

那么,已经拖了两年的教育补助,什么时候能够发放到位呢?这位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他们交给财政部门的只是2021年度的材料,2022年的材料还需要进行核实。

之后,大家又找到了南昌市新建区财政局,负责征迁户教育补助审核的工作人员介绍,因为这笔征迁户的教育补助申请材料中,涉及到之前部分没有第一时间申请、随后补交材料的拆迁户,所以在审核方面很繁琐,需要核实的情况比较多。

南昌市新建区财政局教科文股 工作人员:一两年也不是我们拖了一两年时间,我说了我去年11月份才接手教科文。我们去年是疫情,特殊情况知道吧,又碰到我们这里换岗,我对情况又不熟悉,所以我肯定要做一个了解。

对于拖欠的拆迁户子女教育补助什么时候能够发放到位?新建区财政局的工作人员表示,暂时无法确定。

南昌市新建区财政局教科文股 工作人员:给你们做个解释,钱一定不会少,但是目前没有这么快,因为我们还要报政府,知道吧?

记者:但是拖了两年,不是说一天两天

南昌市新建区财政局教科文股 工作人员:我知道,只要你们信息在,钱一定会给。

5月27日,《都市现场》节目播出后,当地政府部门立行立改,迅速将2021年购买学位费用发放到位。

南昌市新建区居民况林告诉记者,《都市现场》节目播出后的第三天——也就是5月30日,他就收到了2880元的补助。他说,自己的孩子去年已经从南昌神州学校毕业,因此只可以享受2021年一个学期的教育补助。他曾经也为这个事情跑了很多趟,如今,他和其他在神州学校就读的200多位学生家长都收到了这笔补助。

南昌神州学校校长 雷阿文:(5月30日)下午3点左右,这200多位同学都拿到了钱,金额是853380元。

南昌市新建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程茂勇告诉记者,拆迁户们2021年的子女教育补助——即学位购买费用原本应该在去年9月份发放,但由于此前学生人员流动、材料审核等因素,发放延迟了。

南昌市新建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 程茂勇:政府购买服务,我们是一年一年审核的,一个学年之间,学生的变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为审核有个过程,自从《都市现场》报道了以后,我们区领导也相当重视,马上调度我们财政、拆迁办、教育局,现在2021年的870个人、270万政府购买服务的钱已发放到位了。

针对学生家长反映的2022年的学位购买费用问题,程茂勇说,原本这笔费用是要在今年9月、10月才发给家长的,考虑到部分学生家长的意愿,新建区启动了联审联办机制,这笔费用将提前发放到位。

南昌市新建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 程茂勇:原来由拆迁办审核完后报财政局,财政局再来审核,两步审核,现在通过领导开调度会,优化一次审核,就是财政、拆迁办跟教育局一起审核,这样就减少审核的时间便于老百姓。2022年(发放对象)我们大概初步审核是770个人。

南昌市新建区财政局党组成员 易芳:2022年的材料也已初步完成,资金大概在200万左右,我们财政资金也准备好了,将在6月份发放到位

优化流程 方便群众 杜绝此类事件发生

都市现场记者还了解到,南昌市新建区望城镇省庄村的征迁安置房尚未交付,当地政府需要继续发放拆迁户子女学位购买费用。相关部门表示,将会以此次事件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流程,避免群众来回跑、反复问,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南昌市新建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 程茂勇:叫学校确定了是拆迁户以后,不要收学生的学费,由政府来拨给学校,给老百姓做减法,减少老百姓不必要的麻烦。通过给政府做加法,更方便于老百姓,这样来优化我们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效率。

南昌市新建区财政局党组成员 易芳:由于我们没有及时跟家长做好解释和沟通工作,给大家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和不便。今后我们也将引以为戒、举一反三,加快资金的拨付,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将好事办好、好事办实。

主播点评:

用心用情 提高效率 把好事办实 实事办好

在房屋征迁的工作中,南昌市新建区相关部门通过发放教育补助,来解决过渡期间孩子异地就学的问题,这是急群众之所急的实事,可以说获得了当地老百姓的支持。但是,这项好政策落地实施了几年后,却出现了断档,教育部门、财政部门都表示事出有因。但我们想说的是,不管什么原因,这项补助拖了两年时间,无论是材料的审核、资金的拨付,效率显然低了点。如果确实有困难,也应该用心用情,及时与群众做好沟通解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办到群众的心坎上。

2021年第三套房贷款政策

人民网北京6月8日电 (记者罗知之)“实现30/60目标,中国要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意味着我国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都必须发生深刻转变,其中绿色金融将在平稳实现30/60目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时这样表示。

易纲认为,实现30/60目标的任务很多、内涵丰富,集中到一点就是减少碳排放,其中难点有两个方面:

一是逐步降低碳排放的负外部性。排碳增加了温室效应,对整个社会是有成本的,但排碳企业和用户没有付出相应成本,大部分成本由社会承担,因此具有重大负外部性。只有排碳有了合理定价,比如排碳需要缴纳碳税或购买排碳指标,逐步实现“谁排碳谁承担成本”,使各微观经济主体将排碳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才能有效激励企业和家庭改变行为方式。

二是逐步降低绿色溢价。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实现30/60目标,关键在于抓住绿色能源这个“牛鼻子”。当前,绿色能源、绿色低碳技术发展迅速,成本下降很快,但总的来看绿色能源的成本还是比传统化石能源高(因为化石能源没有承担全部的碳排放成本),高出的部分就是绿色溢价。降低绿色溢价,一个渠道是提高排碳成本,增加使用化石能源的支出成本;另一个重要渠道就是通过市场化激励机制,降低绿色能源的成本。

“我国和各国经验表明,绿色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助力解决上述两个难点,为信息披露和绿色能源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激励机制。”易纲强调。

易纲介绍,中央作出30/60部署后,人民银行坚决把绿色金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重点抓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环境信息披露。信息披露就是让社会知道是谁排的碳、排了多少碳,社会各方能够测算并验证排碳和减碳行为。只有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确保排碳数据真实准确,才能防范“洗绿”、资金套利、项目造假等风险,其他一系列碳减排政策才有基础。近年来,逐步明确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要求,鼓励金融机构逐步披露相关环境信息,同时也要求发行绿色债券的企业披露相关环境信息。

二是完善政策激励约束体系。实现30/60目标需要“胡萝卜加大棒”。显著提高排碳成本可以理解为“大棒”,适度提高则是“中棒”或“小棒”,而人民银行设立的支持工具则是激励机制中的“胡萝卜”。2021年,人民银行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两项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碳减排重点领域的发展。对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发放的碳减排贷款,由人民银行按贷款本金的60%提供一定期限的再贷款资金支持,利率为1.75%,精准直达绿色低碳项目。人民银行提供给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到期收回,金融机构向企业发放碳减排贷款自担风险,这样的“胡萝卜”激励机制是适中的、市场化的。同时,接受人民银行资金支持的金融机构承诺对外披露发放碳减排贷款的余额、利率及相应碳减排效应等信息,并接受第三方独立机构的核查和社会监督。截至2023年4月末,碳减排支持工具余额近4000亿元,支持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约6700亿元,带动碳减排量超过1.5亿吨,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三是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人民银行高度重视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工作,于2021年搭建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框架,组织19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开展了针对电力、钢铁、建材、有色金属、航空、石化、化工、造纸等八个重点排碳行业的碳成本敏感性压力测试。此外,还结合区域经济结构和转型政策,组织部分地区银行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通过开展相关工作,金融机构管理气候风险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处理好减排与发展的关系、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支持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节奏和力度更加合理。

“在上述工作中,我们注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实现30/60目标,需要在绿色转型、绿色技术领域进行大量投资。据有关方面测算,所需资金达到百万亿元人民币的量级。如此大的资金需求,政府资金只能覆盖一小部分,主要靠引导调动社会资金参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运用金融工具的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功能,实现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增长路径。金融部门通过制定绿色金融标准,推动环境信息披露,适当提高信息透明度,同时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可以降低社会资金参与绿色转型的成本,促进绿色金融市场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以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为主、多种绿色金融工具蓬勃发展的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超过25万亿元人民币,绿色债券余额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均居全球前列。”易纲说。

来源: 人民网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停止发放第三套住房贷款(2021年第三套房贷款政策)":http://www.ljycsb.cn/dkzs/11301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