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数据:建行放贷最多 邮储银行贷款成本最高,下面是科技金融在线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普惠小微贷款有哪几个银行
在国家大力扶持小微企业的背景下,作为商业银行领头雁的六大国有银行,过去一年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上,是否完成目标?谁又更胜一筹呢?
普惠小微贷款建行最多
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世界性难题,一直以来,为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监管部门接连发布了定向降准、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等一系列普惠性金融政策。
去年2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有关工作通知》,要求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头雁”效应,2019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力争总体实现余额同比增长30%以上,信贷综合融资成本控制在合理水平。
据科技金融在线梳理发现,截至2019年末,六大行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合计约3.26万亿元,较2018年末增长45%。整体来看,超额完成了监管部门要求的“增长30%以上”目标。
其中,截至2019年末,建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位居榜首,达9631.55亿元;邮储银行次之,为6531.85亿元;交行则最少,其去年末普惠金融“两增”口径贷款余额仅为1639.52亿元,在六大行中垫底。
而农行、工行、中行2019年末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分别为5923亿元、4715亿元、4129亿元,分别位列第三、四、五位。
从贷款增长速度方面来看,去年六大行中有5家银行普惠型小微贷款较上年末增长超过30%,农行、建行、工行、交行四家则都超过了50%。
其中,农行普惠型小微贷款的增速最快,较2018年末增长58.2%;建行增速第二,为57.88%;邮储银行增速则最小,仅为19.9%。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提出了一个明确的量化指标,即2019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
从数据看,在六大行中,邮储银行是唯一一家未完成这一指标的国有银行。
此外,从普惠型小微贷款占总贷款比例来看,邮储银行的占比最高,且是六大行中唯一一家占比超过10%的银行。工行占比则最小。
截至2019年末,邮储银行发放贷款总额约为4.81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贷款所占的比例为13.58%;工行发放贷款总额达16.33万亿元,普惠型小微贷款所占的比例仅为2.89%。建行、农行、中行、交行这一比例分别为6.62%、4.62%、3.24%、3.17%。
邮储银行利率最高,客户数最多
从贷款利率来看,六大行针对小微企业客户的综合融资成本均较上年相比有所下降,但差别也很大。
数据显示,截至2019末,邮储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最高,高达6.18%;中行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最低,为4.3%。
在普惠小微信贷的综合融资成本控制水平方面,农行表现较为出色,其2019年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4.66%,较上年末下调达1.2个百分点,在六大行中下调最多。
对比之下,建行这一贷款利率的下降幅度则最小,其小微贷款利率较上年末仅下降0.34个百分点,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4.95%)排在第二位。
从小微客户数来看,令人意外的是,邮储银行普惠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在六大行中最高,然而,邮储银行的普惠小微企业客户数却最多。
邮储银行2019年年报显示,报告期末,其单户授信总额1000 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有贷款余额的户数达151.6万户,位居同业排名第一。
而交行在报告期末,有贷款的普惠小微企业客户数最少,仅为10.44万。
从客户数的增长幅度来看,尽管报告期末邮储银行拥有最多的普惠小微企业客户数,但较上年末相比,客户数的增幅最小,仅为4%;
工行报告期末拥有普惠小微企业客户数为42.3万户,较上年末增加15.3万户,增幅高达56.67%,增幅在六大行中位居第一。
农行增幅次之,其报告期末普惠小微企业客户数110.92万户,较上年末增长53.37%。同时,其新增普惠小微企业客户数排在第一,去年一年新增38.6万户。
“滴灌”小微企业政策再加持
为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小微企业,日前,监管部门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再发布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监管指导意见。其中,从强化分类考核督促、加大信贷计划执行力度、提高“首贷户”占比等多个方面为金融机构扶持小微提出指导性意见。
据业内人士表示:“监管的意图主要在于引导银行的金融支持真正覆盖小微企业,首先要求金融机构明确总体目标,即努力实现2020年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增量’、‘扩面’、‘提质’、‘降本’这4点要求。”
其中,“增量”是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含)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确保实现“两增”,即贷款较年初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有贷款余额的户数不低于年初水平。
“扩面”即要求增加获得银行贷款的小微企业户数,着力提高当年新发放小微企业贷款户数中“首贷户”占比。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对各类银行支持小微企业融资进行“量体裁衣”。要求国有大型银行力争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上半年同比增速不低于30%;邮储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努力完成“两增”目标;对于地方性法人银行,在辖内法人银行信贷计划总体达到“两增”的前提下,各银保监局可自主实行差异化考核。
同时,监管要求进一步推动降低融资成本,要求商业银行合理确定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力争2020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在2019年基础上有较大幅度下降。
银行普惠金融小微企业
“中小企业对任何国家的经济都是至关重要的,他们是主要的创造就业的地方,占了60%的就业和40%的GDP。”6月13日,安盛集团董事长DenisDUVERNE在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第四场全体大会“支持民营企业与中小微企业发展——普惠金融主战场”开场时谈到。
但在全球范围内,“融资难、融资贵”仍是困扰各国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而解决这一问题更需要全世界集思广益。
直面困境
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面临多重困境,融资难题是其中一只“拦路虎”。
布达佩斯证券交易所首席执行官RichardVEGH在分享匈牙利的“普惠金融”经验时谈到,匈牙利共有1000万人口,大约有70万家中小企业。“我们对匈牙利的中小企业进行研究后发现,在中小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中,融资只是排名第四的问题。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找到新客户,其次是如何找到好员工和人才,第三是如何应对工资上涨的问题。所以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他们要更具竞争力,要解决成本上升问题”。
面对融资挑战,RichardVEGH表示,“虽然匈牙利是个小国,但我们具有创新性。除了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外,我们还通过债券市场、股权市场来帮助他们融资。”
淡马锡国际私人有限公司总裁GregoryCURL指出,很多小微、民营企业没有经历过一个完整的信用或信贷周期。对于他们来讲,流动性是非常重要的,如何解决小微、民营机构的资本金和贷款流程问题,是一个重要挑战。
此外,RichardVEGH还从保险公司掌舵人的角度谈到,目前全球只有50%至80%的中小企业有保险,还有相当部分的中小企业都没有受保。如果小企业遇到意外事故,比如家庭事故或者火灾、洪水等,那么很快就会致贫。
如何破题
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要抓准“普惠金融”突破口。
在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理事会联席主席兼院长贝多广看来,发展普惠金融很重要的一点是建立一个普惠金融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应该是大银行、中小银行、非银金融机构各有其位、各司其职。
贝多广还谈到,科创板本质上也是普惠金融,因为它支持的大量科创企业,也是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科创板使得资本市场介入到普惠金融中来。普惠金融当中的很多信贷资产也可以通过证券化的模式,将资本市场和传统的银行信贷联系在一起。
“独行快,众行远。对服务小微而言,每家机构不是自己要做单打冠军,拿到团体冠军才更重要。”蚂蚁金服董事长兼CEO井贤栋指出,现在中国小微企业非常多,只有共同合作,不同的公司比如说金融科技公司和金融机构之间深度合作,才能覆盖得更多更广。
井贤栋强调,数字技术是包容性发展的最大红利,也是前所未有的机会,金融机构和科技平台可以建立一个合作共赢的生态,让金融服务变得更加普惠。他表示,现在随着服务市场的下沉,越是到最后一公里,用户的需求更加多元。如果要满足更多下沉客户的需求,就更加需要加大合作。
政策红利
监管部门又如何推动商业银行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呢?
中国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在会上分享了几组数据:
一是小微企业融资覆盖面扩大。现在有贷款的小微企业数量为660万户,大约占正常经营的小微企业户数的25%。
二是针对小微企业信贷的投放量在大量增加。2018年至今,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普惠小额贷款增长了2.36万亿元,增长幅度达31%,比各项贷款增速高出12.5个百分点。
三是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逐渐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第一季度发放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平均降了0.9个百分点。
四是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服务的效率在提高。许多商业银行在大量运用数字技术,成贷、放贷效率非常高。
五是推动小微企业发展也要可持续。2018年新发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低于整体贷款不良率,其中大型银行的不良率都控制在1%左右。
李均锋还透露,监管部门将于近期释放一些政策红利:将提高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容忍度(从2%提至3%),增加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享受风险的优惠额度(从500万元提至1000万元);推动商业银行机制改革,使商业银行基层形成“敢贷、愿贷、会贷”的机制。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普惠小微贷款有哪几个银行(银行普惠金融小微企业)":http://www.ljycsb.cn/dkzs/11295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