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债务水平持续上升,下面是参考消息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新冠疫情对贷款市场影响
参考消息网6月4日报道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网站5月31日报道,根据国际金融协会提供的数据,全球债务规模目前达到305万亿美元,比新冠疫情暴发前多了45万亿美元。
全球债务指的是世界各地的企业、政府及个人所欠债务的总和。在这305万亿美元中,企业欠债161.7万亿美元(占53%),政府欠债85.7万亿美元(占28%),个人欠债57.6万亿美元(占19%)。
国际金融协会预计,受人口老龄化、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医疗成本上升和气候融资不均衡等多重因素影响,政府借贷规模居高不下,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债务水平还将持续上升。
政府债务指的是一个国家未偿付的金融负债,由贷款和债券等不同类型的债务组成。
国际金融协会发布的《全球债务监测》报告覆盖包括欧元区在内的21个成熟市场经济体以及30个新兴市场国家。
截至2023年一季度,美国的国家债务规模居全球首位,达到30.1万亿美元。美国政府当前的债务更是高达31.4万亿美元,这进一步引发了对美国政府支出和借贷成本的担忧。
一个国家的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是衡量政府财政可持续性的一个指标。如果这个数字超过100%,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入不敷出。
国际金融协会表示,全球政府债务与GDP之比为95.5%。
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日本的债务与GDP之比最高,达到239%。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与日本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福利成本有关。
希腊的债务与GDP之比居第二位,为197%,随后是新加坡(165%)、意大利(135%)和美国(116%)。
新冠疫情对银行信贷的影响
新开发银行行长、巴西前总统罗塞芙在致辞中表示,当前世界经济面临重重危机,一些国家试图通过所谓的脱钩政策遏制中国,这种做法是全球化面临的主要威胁。
罗塞芙表示,二战后,贸易、金融和信息的国际化流动曾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如今,这一进程正陷入危机。面对地缘政治冲突,金融资产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新冠疫情曾导致供应链碎片化,如今这一问题还在持续加剧,供应链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更加突出。
此外,世界经济正面临高通胀、货币政策紧缩等问题的影响,特别是货币紧缩政策正在冲击经济稳定性,银行系统面临巨大压力。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受到货币紧缩政策的影响。很多发展中国家正被迫深陷各种危机,如巨额外债、恶性通货膨胀等。
“一些国家奉行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试图通过所谓的脱钩政策遏制中国,这种做法是经济全球化面临的主要威胁。单方面提高关税和通过制定《芯片和科学法案》等来阻断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做法,只会扰乱全球价值链,进一步加剧全球分裂。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政策给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带来了很多困难。制裁武器化和长臂管辖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带来更多困难和机会不平等现象。”罗塞芙说。
罗塞芙还表示,由于能源制裁和新冠疫情,欧洲主要经济体正在承受制造业长期空心化的后果。目前,对欧盟2023年经济增长的预测仅为1.1%,如果欧盟跟随实施更多脱钩措施,必然会加剧这种困境。一些发达经济体领导人越来越意识到,应当奉行积极的国际合作政策,提升经济弹性。(经济日报记者 袁勇)
来源: 经济日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新冠疫情对贷款市场影响(新冠疫情对银行信贷的影响)":http://www.ljycsb.cn/dkzs/11199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