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关于发放专项再贷款支持(支小再贷款利率是多少)

关于发放专项再贷款支持(支小再贷款利率是多少)

央行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 范围扩大至部分城商银行,下面是21世纪经济报道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关于发放专项再贷款支持

近日,央行印发通知,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将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三项货币政策工具。

央行将碳减排支持工具延续实施至2024年末,将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机构范围;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延续实施至2023年末;2023年继续并行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

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为2021年央行官宣推出,被认为是我国绿色金融一大里程碑事件,相关贷款在2022年已初具规模。

为何延续该政策,扩大机构范围有何作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自2021年两项工具实施以来,其社会效应已经开始显现,成效显著。央行的延续政策将引导金融机构给予更多金融支持,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机构范围扩大至地方法人机构,有助于绿色金融体系与碳减排工作向地方的细化拓展。

两项工具继续并行实施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末,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使用2400多亿元,支持碳减排贷款超过4000亿元,带动减少碳排放8000多万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已经累计支持银行向企业发放低成本贷款439亿元。

“两项工具实施的社会效应已经开始显现。”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邱亦霖向21世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邱亦霖认为,一方面,碳减排支持工具重点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碳减排技术三个领域,这些领域是实现减排的直接和重点领域,从资金需求看,投资需求大,需要更多的金融支持。因此,延续政策并扩大金融机构范围,将引导金融机构给予更多金融支持。另一方面,纳入更多的外资机构,能更高效接轨国际,在碳减排领域进行国际交流并借鉴外资机构经验;纳入更多的地方性金融机构,通过金融机构利用区域层面的客户渠道优势,确保对相关企业的精准滴灌,扩大碳减排工具的使用范围,也能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

相比传统的货币投放,碳减排支持工具有何优势?中国银行业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专家工作组国际观察员杜红霞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碳减排支持工具的运用能够带来一定规模的基础货币增量投放,拉动投资规模与中长期信贷增长。碳减排支持工具的再贷款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有助于推动企业加权融资成本降低,可以起到一定程度上推动市场利率下降的效果。

不过,央行对于专项再贷款时间与碳减排支持工具的延续实施时间并不一致。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延续实施至2024年末,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延续实施至2023年末。

对此,邱亦霖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碳减排工具的使用与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两项工具的设置细节略有不同,一是支持煤炭清洁利用专项再贷款存在总量上限,而碳减排支持工具目前尚未设置上限;二是央行按照贷款规模等额提供煤炭清洁利用专项再贷款,而碳减排支持工具则按贷款本金的60%提供。

央行使用多种工具确保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支持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两项工具的延长期限不同是货币政策“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的具体体现。

扩大至地方法人机构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央行还表示,将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机构范围。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将有望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机构范围。

“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机构范围扩大至地方法人机构,有助于绿色金融体系与碳减排工作向地方的细化拓展,提升地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精准性”,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刘锦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进一步扩大对外资金融机构的支持范围,有助于发挥国外绿色金融业务优势经验,在中国市场开展应用和创新,为国内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经验参考和借鉴,同时可以借助在华外资银行的优势区位,吸引国外资金加大对中国“双碳”产业的重视和投入,积累和完善具备国际化的绿色金融业务合作经验,为中国在面向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创新领域积累国际案例提供良好基础。

2022年8月,外资银行首次被纳入该工具实施范围,德意志银行(中国)、法国兴业银行(中国)获碳减排支持工具金融机构资格。

刘锦涛认为,本次央行继续将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纳入支持范围,不仅有助于扩大国内市场的参与面覆盖面,更有助于中国绿色金融不断开启对外开放与合作进程。

4家银行碳减排贷款突破百亿规模

2021年以来,多家符合要求的银行已按季度披露相关贷款情况,我国碳减排支持贷款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包括六大国有银行在内10家银行披露了2022年三季度碳减排支持贷款情况,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在内,共4家银行碳减排贷款已突破百亿规模。

针对碳减排支持工具,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这项工具坚持市场化原则,支持金融机构向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碳减排技术这三个重点领域的企业提供贷款。除了资金支持外,碳减排支持工具还要求金融机构计算和披露贷款所带动的碳减排量,这对于引导绿色理念,推动碳核算和信息披露具有积极意义。”

根据央行2022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运行报告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央行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分别向相关金融机构发放资金642亿元、222亿元,合计864亿元。两个工具实施以来,央行分别累计发放资金2469亿元、578亿元,合计3047亿元。

“要用好用足金融政策支持绿色低碳转型。”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在上述论坛上表示,央行将研究开展绿色金融综合评价,有序扩大评价范围、拓展评价结果运用场景。引导金融机构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益的项目提供低成本融资。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支小再贷款利率是多少

河南经济报 记者 杨磊 通讯员 贾凯捷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近年来,沁阳农商银行全面落实沁阳市关于种业振兴决策部署,将支持种业产业发展作为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聚焦支持辖区内制种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不断加大信贷投放,优化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全力服务沁阳市种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顶层设计,细化工作措施。沁阳农商银行党委高度重视种业振兴工作,及时对接农业农村局、种子行业协会,主动了解种业发展政策,并带领信用管理部进行分析研判。同时,结合当前“金燕入万企”及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工作要求,深入企业详细了解企业经营情况、现实困难以及金融诉求。针对企业金融诉求,该行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原则,将支持种业发展纳入全年信贷投放重点工作范畴,健全考核体系,明确工作分工,压实工作责任,确保落实落地落细。截至4月末,沁阳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43.01亿元,同比增长10.86%;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9.4亿元,同比增长16.08%,继续保持“三农”金融服务区域市场领先地位。

强化政策支持,助力种业纾困。沁阳农商银行主动担当作为,将主动担当作为,结合去年建立的“行长进万企”“三个一批”白名单企业等重点企业融资需求清单,由班子带队入企调研,“一企一策”量身定制金融服务,做到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做到应延尽延、应展尽展、应免尽免。同时在连续三年下调贷款利率的基础上,2023年全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降0.19个百分点,截至4月末,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已较年初下降0.1个百分点。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切实助力实体经济纾困解难。另一方面,积极向人民银行申请支农支小再贷款授信额度3.5亿元,着力解决辖内农户及小微企业的资金问题,让农户和涉农企业切实享受到再贷款优惠政策。

创新特色产品,“贷”动产业发展。种业是农业的‘芯片’,该行依托“万人助万企”“金燕入万企”活动,深入研究育种行业客户特点,主动融入客户生活圈,在获取客户信息基础上,集中时间、集中人员开展服务活动,进行批量评级授信,对育种行业提供全行业、批量化“一揽子”金融服务。至4月末,已先后支持沁阳市瑞源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新发放贷款647万元)、河南地瑞种业有限公司(新发放贷款300万元)、河南省乐丰种业有限公司(新发放贷款300万元)等27家特色涉农企业的壮大和发展。同时,为更好支持当地育种行业提质量、扩规模、增效益,该行创新推出“神农贷”特色信贷产品,主动减费让利客户,有效解决企业制种、育苗过程中出现的资金链断裂难题,为育种行业在“米袋子”“菜篮子”稳产保供中发挥积极作用提供金融保障。截至4月末,累计发放“神农贷”424户、金额8128万元。

作为深耕“三农”的地方金融主力军,下一步,沁阳农商银行将继续围绕乡村振兴关键领域,持续加大金融支农投入力度,积极探索创新破解金融支农难题的有效模式,以金融“活水”支持沁阳市现代种业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种业振兴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关于发放专项再贷款支持(支小再贷款利率是多少)":http://www.ljycsb.cn/dkzs/11127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