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民宿贷”助力乡村振兴,下面是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疫情对农户贷款的影响
来源:【新乡日报】
“我们郭亮村有民宿80余家,信用户50余户,我家拿到30万元‘乡村民宿贷’。现在疫情过去了,旅游业也在快速复苏,我对发展乡村民宿很有信心。”3月29日,郭亮村豫晋缘民宿负责人刘帅谈到今后的发展,高兴得合不拢嘴。
辉县市金融局充分发挥“党建+金融”平台优势,组织辉县市农商银行对接相关村“两委”,对万仙山、八里沟等南太行景区农户进行走访调研,并针对农户农家乐升级改造需求推出“乡村民宿贷”,破解景区农户在民宿升级改造中面临贷款难、贷款贵、贷款慢等问题,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落到实处,助力乡村振兴,铺就强村富民路。
据了解,辉县市农商银行推出的“乡村民宿贷”是2019年依托“党建+金融”机制推出的特色产业扶持贷款,主要用于万仙山、八里沟等辉县市景区农家乐升级改造,其额度高,无需抵质押,担保额度70万元;期限长,最长3年;还款灵活,循环使用,可以提前还款,节约客户成本;利率低,通过利率定价办法,对于“党建+金融”评定的信用户、信用村实行利率连续下浮,较普通担保贷款利率低20%左右。目前,该行“乡村民宿贷”已累计支持农家220户、金额8000万元。
辉县市农商银行董事长张永政说,“党建+金融”是以党建引领,村党支部和农商行党支部联帮共建,谋划特色产业,形成政策合力,让金融的活水流到急需资金的农户家中,通过改善金融服务有效破解乡村振兴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为乡村振兴提供金融支持。
辉县市政府办副主任、金融局局长侯海涛表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离不开金融支持。今年,辉县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工作方案》《国家级全域旅游创建三年行动计划》,“乡村民宿贷”可以借此东风有效解决更多景区农户在农家乐改造升级中遇到的资金问题,进一步推动了辉县市文旅创新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是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辉县市金融局将加大对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指导和支持力度,加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力度,助力辉县市打造国家级全域旅游城市。
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书武 通讯员 刘文君
本文来自【新乡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疫情对银行贷款业务的影响
导语:成都银行业绩持续高速增长、资产质量比较好,股价领跑银行板块,但该行一直存在涉房贷款两项指标的压降压力,而且去年以来多次被银保监、央行等部门处罚。该行的十大客户贷款集中度指标的增速也很快。
涉房贷款集中度压降压力较大
去年以来金融板块走势普遍低迷,甚至以往的“优等生”招商银行,股价年内最大跌幅接近腰斩。只有少数银行扛住了熊市的考验。成都银行就是其中之一,该行股价去年涨幅约26%,领跑银行板块。但成都银行也有自己的烦恼。
2020年底,央行、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分五档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房地产贷款占比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设定上限,要求城商行的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22.5%、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17.5%。成都银行前几年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有赖于房地产贷款和按揭贷款业务。成都银行的房地产贷款指标也持续高于监管部门划定的红线。
成都银行高层几次表示会压降超标指标,但难度不小。截至2022年中报,成都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为851.88亿元,占贷款总额的比例为18.69%,仍然高于17.5%的要求。
不过去年以来地产企业的债务风险接连爆发后,监管层对地产融资的监管转向宽松。2022年11月底,央行、银保监会宣告,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延长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政策过渡期安排,“合理延长其过渡期”。这给了超标的银行更长的整改时间。
涉房地产贷款、特别是个人的按揭贷款,向来都是优质资产,成都银行也是如此。据2021年半报,成都银行对房地产业发放的贷款和垫款的不良率为0。之后地产行业突然进入风险高发期,到2022年6月底,成都银行对房地产业的不良贷款增加到8.6亿元,总量看似不大,但不良贷款率从0陡然提高到2.7%。
公告没有披露涉房地产不良贷款的详情。宏观角度,2021年以来,几家深耕川渝市场的大型房企暴雷,重点包括蓝光发展、金科股份、恒大西南片区、融创西南分公司等。从蓝光发展的公告来看,成都银行曾对蓝光有一定规模的信贷。比如2021年2月的担保公告显示,成都银行武侯支行对蓝光嘉宝服务集团发放了1亿元贷款,蓝光发展提供担保。当时蓝光发展的债务危机接近正式爆发,已经出现了商票逾期,几个月后宣告债券违约。嘉宝服务也被碧桂园物业公司所并购。
不过成都银行之后的股东会议等场合,明确表示不存在对恒大等出险房企的风险敞口。
频繁受罚 “接力贷”或存声誉风险
去年以来,成都银行多次被监管部门处以大额罚款。2022年初,眉山银保监分局发出公告,指出成都银行眉山分行存在贷后管理不到位致信贷资金被挪用的问题,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处以罚款40万元;去年7月,因存在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得到保护的权利、违反金融统计管理规定、未按照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可疑交易报告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成都银行被央行行警告+罚款195万元。
特别是2022年12月,四川银保监局对成都银行处以650万元的巨额罚款,称成都银行违规发放土地储备贷款、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违规向不符合信贷条件的项目承接主体授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对成都银行的资产和信披质量的可信度、透明度来说,不是个好消息。
奇怪的是,如此重大的处罚,在百度等搜索引擎中查询,查不到银保监局对成都银行650万元罚款的快讯或相关报道。
处罚后不久,今年3月,成都银行的董事、授信审批特别授权委员会委员游祖刚宣布因“个人原因”离职。
或许是传统上对房地产贷款依赖度较高,近期成都银行还因房贷业务冲上热搜。比如2月中旬,据《蓝鲸财经》等媒体报道,成都银行受理房贷申请时的起贷年龄需要未满65岁,如果通过子女作为共同借款人一起还贷、则最多可将贷款期限延长至30年。实操中虽然大多数情况下会提前结清,但还是有网友调侃“子孙后贷、贷贷相传”。
负债成本低但存错配风险 十大客户集中度快速增长
成都银行股价的骄人走势,离不开基本面的支持。该行2019-2021年营收和净利润保持同步快速增长,特别是净利率表现在A股银行板块中排名前列。
成都银行的优异业绩,除了受益于成都经济圈的良好发展,还和存贷款结构有关。iFinD显示,A股40多家银行中,截至2022年中报,成都银行的活期存款/定期存款比值排在全行业10名左右。
活期存款占比较高,相应的负债成本较低。作为对比,隔壁的重庆银行活期存款/定期存款比值在A股银行中屈居末位。重庆银行2019-2021年的营收增长21%,归母净利润增幅只有12%。重庆银行的PB估值只有0.54,不到成都银行的六成。2021年上市后,重庆银行的股价持续阴跌。
但也带来了流动性管理的压力。正如评级机构指出,该行的“存款稳定性仍有待提升”,一年内到期的金融资产占比32.4%,一年内到期的金融负债占比76%,“存在较大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
集中度指标方面,成都银行保持在合理范围内,但部分指标增速较快,可能需要延缓增速。2022年初到6月底,成都银行对最大十家客户的贷款总额占净资本的比例从不足35%上升到41.18%。拉长周期,2020年以来,该指标更是从当初的22.69%,提高了80%。
成都银行的最大十家客户集中度增速较快
而且,中诚信国际2022年底的成都银行二级资本债评级报告透露,截至2022年6月底,成都银行总共2641亿元的证券投资类资产中,减值准备金额是36亿元。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疫情对农户贷款的影响(疫情对银行贷款业务的影响)":http://www.ljycsb.cn/dkzs/11114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