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影响首套房贷款利率(房贷会不会随着银行利率变化)

影响首套房贷款利率(房贷会不会随着银行利率变化)

首套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对楼市影响如何?解读来了,下面是北京日报客户端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影响首套房贷款利率

人民银行1月5日晚发布消息称,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决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住建部当晚也表态称,对于购买第一套住房的要大力支持,“首付比、首套利率该降的都要降下来。”

两部门:

“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

两部门表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与新建住房价格走势挂钩、动态调整,有利于支持城市政府科学评估当地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化情况,“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地支持刚性住房需求,形成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的长效机制。

具体来说,自2022年第四季度起,各城市政府可于每季度末月,以上季度末月至本季度第二个月为评估期,对当地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化情况进行动态评估。对于评估期内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阶段性放宽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地方政府按照因城施策原则,可自主决定自下一个季度起,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人民银行分支机构、银保监会派出机构指导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配合实施。

对于采取阶段性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的城市,如果后续评估期内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上涨,应自下一个季度起,恢复执行全国统一的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通知也特别提示,其他情形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按现行规定执行。

解读:

38个城市或可突破利率下限

此次政策是对2022年房贷利率下限政策的调整版本。此前,在2022年5月,人民银行明确房贷利率下限为“LPR-20个基点”;2022年9月则在《关于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通知》中明确,允许房价疲软城市可突破“LPR-20个基点”的下限,但此次政策有效期为2022年12月底。

“此次央行发文,实际上是对2022年既有的两个政策的修正或细化,说明2023年要继续落实降房贷、允许部分城市突破利率下限等操作。”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总监严跃进表示,此次政策通俗理解来说,即房价持续疲软的城市,可以在后续自主决定房贷利率下调的空间,这就相当于此类城市的房贷利率可以比其他城市做得更低。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政策提及了“阶段性”一词,其含义是房价若是持续疲软则可以落实此类权限;但若是房价重新复苏或过热,则需要暂停此类权限,这说明此类政策将基于房价或市场走势进行阶段性的调整。

哪些城市的房贷利率可以突破下限?根据国家统计局全国70城房价指数数据,最近3个月房价持续下降的城市共有38个。其中二线城市13个,分别为大连、福州、哈尔滨、兰州、南宁、厦门、沈阳、石家庄、太原、天津、武汉、长春、郑州。而三四线城市为25个,分别为蚌埠、北海、常德、丹东、桂林、惠州、吉林、济宁、金华、锦州、九江、洛阳、牡丹江、平顶山、秦皇岛、韶关、唐山、温州、无锡、襄阳、徐州、扬州、宜昌、岳阳、湛江。

从城市名单看,二三线城市均有一些典型的疲软城市,比如说二线城市的天津、太原、郑州等,三线城市的惠州、金华、徐州等。这要求各地参照新规落实房贷利率下限下调或取消的政策。

住建部发声:

三类住房需求要精准政策

2023年房地产市场走向如何?1月5日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接受总台央视记者的专访时表示,对于购买第一套住房的要大力支持,“首付比、首套利率该降的都要降下来”。对于购买第二套住房的,要合理支持。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生育多子女家庭都要给予政策支持。对于购买三套以上住房的,原则上不支持,就是不给投机炒房者重新入市留有空间。

同时,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供给和长租房市场的建设,让新市民、青年人能够更好地安居,让他们放开手脚为美好生活去奋斗。用力推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着力化解房企风险,提高住房建设标准,为房屋提供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合力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让人民群众放心买房、放心租房。

此次专访受到业内广泛关注,尤其是在首套房方面明确提及了降低首付和降低利率的导向,在市场人士看来,这也对后续的购房政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这意味着后续在住房套数的认定方面,各地会有各类新的政策。住房套数的认定标准不同,则会对购房适用的政策产生不同的影响。”严跃进认为,尤其是首套房的政策支持力度明显加大,这也是基于住房市场对内需和防风险两个领域的重要作用,相关房企和金融机构要积极学习住建部住房政策内容,主动让相关业务的推进具有正确方向。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潘福达

编辑 王雯淼

流程编辑 马晓双

房贷会不会随着银行利率变化

新华社北京5月27日电 《中国证券报》27日刊发文章《双向动态灵活调整 房贷利率政策并未转向》。文章称,新发放首套住房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长效机制在进入6月后将迎来新一期评估期。近两个月来,随着前期稳经济大盘和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一些城市的房价出现积极变化和边际好转,引发市场对房贷利率政策是否会转向的讨论。

有关专家日前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当前房贷利率政策并未调整,稳定房地产市场政策也没有转向。动态调整机制会根据每个城市的情况双向动态灵活调整。对于不再符合“冷”的标准,但尚未变“热”的城市,不会调整政策。

(资料图,新华社发)

(小标题)既管“冷”又管“热”

去年年末,人民银行和原银保监会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市场普遍认为,该机制实现了“因城施策”原则下首套房贷利率政策的双向动态灵活调整。

动态调整机制明确,对于评估期内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阶段性放宽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对于采取阶段性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的城市,如果后续评估期内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上涨,应自下一个季度起,恢复执行全国统一的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日前表示,动态调整机制既支持房地产市场面临较大困难的城市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又要求房价出现趋势性上涨苗头的城市及时退出支持政策,恢复执行全国统一的首套房贷利率下限,也就是“既管冷、又管热”。

据人民银行统计,截至3月末,符合“冷”的标准,也就是可以放宽首套房贷利率下限的城市有96个。其中,83个城市下调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较全国的下限要求低10个至40个基点;12个城市取消了首套房贷利率下限。

从房贷利率数据看,首套房贷利率政策的调整优化,带动房贷利率有所降低,3月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4%,同比下降1.35个百分点。

(小标题)“不冷不热”无需调整

按照规定,业内人士介绍,“从2022年四季度起,各城市政府可以上季度末月到本季度的第二个月作为评估期,对当地新建商品住宅的消费销售价格变化情况进行动态评估。”

“下一个评估期将在2023年6月底启动,届时各城市政府将根据3月至5月的新房价格变化决定是否调整房贷利率下限。”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说。

随着房地产市场恢复的内在驱动力逐步增强,部分城市房价出现同比或环比上涨。一些观点认为,这些城市已不符合上述“冷”的标准,在下一个评估期可能需要上调首套房贷利率下限,回归到全国统一的首套房贷利率政策,有些城市首套房贷利率或将重新上调20个至30个基点。

有关专家表示,上述观点是对动态调整机制的误读。一方面,动态调整机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若一个城市此前达到“冷”的标准,且已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房贷利率下限,那么,只要它没有出现“热”的情况,就可继续保持调整后的首套房贷利率政策。近两个月,部分城市房价出现的同比或环比上涨,不再符合“冷”的标准,但尚未变“热”,对于这种“不冷不热”的城市,不需要调整政策。

另一方面,观察历史数据就会发现,一个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要从“冷”到“热”,一般都需要较长时间,不必担心政策变化太快。一个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上涨才能判定为“热”。

上述人士进一步举例称,比如,武汉和济宁,2022年三季度出现了“冷”的情况,而之前出现“热”的情况分别在2015年四季度和2017年一季度。

(小标题)或“冷”或“热”均可预期

专家强调,动态调整机制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可预期性。

观察历史数据可发现,若一个城市的房价达到“冷”或“热”的标准,往往意味着它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趋势性下跌或上涨的苗头,以此作为是否可以放宽首套房贷利率下限,或者必须退出支持政策的条件,是有前瞻性和时效性的。

从数据上看,例如,2015年10月太原的房价达到“热”的标准后,开始出现持续上涨,一直持续到2020年;2020年9月转“冷”后,又开始持续下跌。杭州、宁波、长沙、成都等城市,也都符合上述规律。

与此同时,动态调整机制是一套长期有效、机制明确的政策机制,具有很强的可预期性。

“2022年9月,人民银行和原银保监会出台了允许部分城市放宽首套房贷利率下限的政策。当时带有一定试点性质,执行期限只有三个月。随后,根据试点情况,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这套机制,社会公众可以按照各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情况,计算出这些城市是否属于可以放宽首套房贷利率下限的城市范围,从而形成较为明确的预期,并据此决定自己的购房行为。”上述人士称。

总体看,动态调整机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时效性”和“可预期性”,能有效引导市场预期,切实支持刚性住房需求,是一项既利当前、又管长远的政策机制。

邹澜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密切关注房地产金融形势变化,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会同金融部门持续抓好已出台政策落实。(完)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影响首套房贷款利率(房贷会不会随着银行利率变化)":http://www.ljycsb.cn/dkzs/11101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