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贷款贷了4万还不上(贷款3万不还会有什么后果)

贷款贷了4万还不上(贷款3万不还会有什么后果)

贷款知识 光明网 原创

集资4000多万元办煤矿!被查后他耍尽心机……,下面是光明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贷了4万还不上

苏留昶,男,1963年1月出生,1981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重庆市巫溪县副县长;江北区经信委党委书记;江北区科委党组书记、主任、知识产权局局长;江北区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江北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成员、一级调研员;江北区人大常委会机关一级调研员;2023年1月退休。

2023年2月,江北区纪委监委对苏留昶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立案审查调查。2023年4月,苏留昶被开除党籍,取消退休待遇;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2023年2月,刚退休一个月的苏留昶被立案审查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对正盘算着好好享受退休生活的苏留昶而言,一切都才刚开始便戛然而止了。曾经,苏留昶有着让人羡慕的起点和经历,但他却辜负了组织的信任、忘却了初心使命,沉迷享乐、痴迷金钱、滥权谋私,最终留给自己无尽的悔恨。

贪图享乐、行事霸道,由风及腐逐渐蜕化变质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在参加工作之初,苏留昶也曾勤奋刻苦。在组织的培养下,苏留昶35岁便被任命为重庆市巫溪县副县长。随着职务的升迁,身边意图拉近关系的人多了起来,此时的苏留昶也慢慢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成为商人老板拉拢的对象。

“不是这个约你吃饭,就是那个请你唱歌,于是我就喜欢上了唱卡拉OK、打麻将,有时候下午4点约打牌的电话就过来了,我一度感到这才是人生之乐。”苏留昶交代,当时的他,八小时内工作敷衍、八小时外灯红酒绿,有领导找他谈心谈话,当时他既感动又羞愧,但转身就抛诸脑后。妻子的要求,老父亲的规劝,他都无动于衷、不知悔改,毫无节制地沉迷于纸醉金迷的放纵生活中。

随着身边吹捧的声音不断,苏留昶开始自我膨胀,变得脾气暴躁、自以为是。日常工作中,他不把其他领导放在眼里,下属稍有做得不合心意的地方,就严厉批评,有时甚至责骂,就连围着他打转的商人老板也说他仗势欺人、蛮横霸道。

2003年,苏留昶在班子换届时落选,改任非领导职务的调研员。此时的他,不仅没有反躬自省,反而变本加厉。

在调至江北区担任部门“一把手”后,苏留昶没能正确对待组织调整,权力观、政绩观、价值观更加扭曲,特别是面对利益的诱惑时,不仅行为上霸道专行,大搞“一言堂”,甚至罔顾党纪国法。

在任江北区科技局党组书记期间,苏留昶作为单位“一把手”,资金拨付都是由其一个人说了算,“三重一大”事项议事规则形同虚设,给人“一霸手”的印象。纵使是区政府常务会议议定的事项,他也以请示过区领导同意为由,擅自改变执行方式,为其从中牟利创造条件。面对给企业拨付的奖补资金,他“雁过拔毛”,凡是经手的资金,“风过了也要抓一把”,不仅不严格执行协议条款,甚至为了实现个人非法利益最大化,竟向未达标的项目拨付补贴资金以求回报。在办案人员向区科技局班子成员询问苏留昶上述事情时,班子成员多回答“不知道”“都是他一个人在管”。苏留昶的行径,严重破坏了江北区科技局的政治生态。

据办案人员介绍,苏留昶热衷于混老乡圈,结交商人朋友,经常举办宴会,邀约商人老板聚餐,借机收受红包礼金。2016年12月,江北区人民政府决定引进某应用研究院项目,由区科学技术委员会牵头推进。此后,该研究院联系人为与苏留昶搞好关系,送给其一张面值2000元的消费卡,苏留昶根本不加推辞、顺势收下,可谓是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置若罔闻、顶风违纪。

圈子多了,求办事的人也多了。苏留昶回忆说,思想松懈后,行为上也自然放纵了,照顾亲戚朋友做工程、入伍当兵、学生升学、工作调动,只要找到他,都会帮忙协调。在帮忙后,虽然没有都收到“坨坨钱”(重庆方言,指大额现金),但是逢年过节,或者把事办好后,都会收到土特产等礼品。

从吃喝玩乐的“小事小节”,到礼品特产的“礼尚往来”,由风及腐,苏留昶思想上滑坡、精神上蜕变,最终在欲望和金钱面前丧失自我,在“温水煮青蛙”中逐渐蜕化变质。

财迷心窍、利令智昏,在违纪违法路上越滑越远

“我出生在不富裕的家庭,一直以来物质都比较匮乏,也许从小我心里就藏着对金钱和财富的渴望,这种欲望一旦被唤醒,就来势汹汹、野蛮生长。”苏留昶这样分析自己陷入贪腐泥潭的原因。

2000年春节,苏留昶在任巫溪县副县长时,去看望一名家中经商的老同志,发现其家里装修奢华、生活讲究。对比之下,苏留昶想到自己只有50平方米的家,内心五味杂陈,“一家三口蜗居度日,忙得没时间照顾孩子,趁早挣钱的想法在那时油然而生”。

2003年换届,苏留昶改任非领导职务后,自认为前途无望,工作上也变得消极,就报了大学的MBA班。“到了重庆主城,接触了更多大老板,见识了有钱人的世界,就更想当个有钱人。特别是到江北区工作后,弃政从商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当时,恰逢苏留昶父亲经营的煤矿因为煤炭行情大涨开始赚钱,大部分盈利都由他支配,于是,他用煤矿上挣的钱大量购入房产,一时间,金钱给了苏留昶极大的满足感,扫除了他仕途不顺的苦闷。此时,苏留昶最初努力工作、回报社会的理想信念早已荡然无存,“挣大钱”的想法愈发坚定。

煤矿带来的高收益,使苏留昶的发财欲望不断膨胀。在此前的工作中,他牵头带领乡镇大办企业,获得过上级肯定,就以为自己有突出的经济头脑和经商天赋,多次对他人感叹“我还是更适合经商”。其父亲的煤矿盈利后,他更是一心向钱,满脑子全是生意经。2010年,苏留昶拉上30多名亲朋好友,集资4000多万元开办了一个新煤矿。2014年,他又组织了几位好友,合资经营宾馆。

2014年底,苏留昶的煤矿因政策原因被迫关闭,苏留昶又想着开辟另外的生财之路。正在此时,苏留昶认识了做小额贷款生意的唐某,看到唐某二十多岁便住独栋别墅、开豪车,便对他刮目相看,想着和唐某一起做小额贷款生意发财。殊不知,外表光鲜亮丽的唐某,早已在外欠款上千万元。

不久后,在唐某提出借款400万元进行周转时,苏留昶一口答应下来,自己手上没有足够的现金,便将房产进行抵押贷款借给了唐某。没过多久,唐某又找苏留昶借钱,表示盈利收回来后马上连本带息全部还清。苏留昶没有半点怀疑,财迷心窍地又将另外的房产进行了抵押贷款借给唐某。直到最后唐某人间蒸发,债主找上门来,苏留昶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此时的苏留昶,已背上了近千万元的债务。“偷鸡不成蚀把米,想当个有钱人的梦破碎了。”苏留昶悔恨地说。

想通过小额放贷生意发财但血本无归,苏留昶不甘心,一心想把抵押的房子赎回来。于是,他将黑手伸向了自己的主管领域,想方设法将手中的权力变现。

“科技部门拥有较多的项目引进指标和惠企资金,他便想方设法从中捞取好处。”办案人员介绍,苏留昶自认为行事隐蔽,收受好处的事做得天衣无缝,抱着这样的心态,他肆意“拿捏”老板,把企业主当成提款机。逢年过节,他还会组织宴请活动,主要目的就是收受红包,对于送钱少的老板,还说人家抠门。“认为科技局应该是我的最后一站,所以有些利令智昏。”苏留昶忏悔道。

2016年,江北区人民政府与一科研机构合作建立科技中心,需要5000平方米的研发办公用房。苏留昶看到5000平方米办公用房的装修款是财政资金支付,既有保障,又是自己负责,觉得机会来了。他想办法安排好友罗某来承接这个装修工程,罗某当场表态要送上一半利润。当工程结束后,罗某第一次拿给苏留昶50万元,虽然一开始他就有收钱的打算,但面对一摞摞钞票,他心中也是忐忑不安,既害怕又想要,但一想到背负的债务,贪欲便战胜了敬畏之心。苏留昶以罗某帮忙代偿个人债务的方式,收受贿赂共计97万元。

一旦贪念深入骨髓,人就会沦为金钱的奴隶。2017年至2020年,苏留昶多次让某公司老板替他偿还债务,“借”只是名义,其实他没打算还,当该老板提出不用还时,苏留昶更是顺水推舟,想着反正都收过别人的“坨坨钱”了,也不在乎多这一次。一边自我安慰为自己开脱,一边心存侥幸,他先后收受该老板贿赂共计218万余元。

善于伪装、心存侥幸,对抗组织审查企图蒙混过关

对党忠诚老实,是对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苏留昶在正风反腐的高压态势下,仍然执迷不悟,企图“耍心眼”掩盖事实真相。

2009年2月,苏留昶看准房地产市场,同史某、罗某共同出资购买了位于渝北区的一处房产,建筑面积1500余平方米,总价500万元,其中苏留昶出资175万元,占35%产权。为了向组织隐瞒自己的资金资产情况,自2014年至2022年,苏留昶在填写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时,均按出资75万元、占比15%的比例瞒报该房产产权份额。

这处房产购买后不久,苏留昶就伙同史某、罗某将该房产用于宾馆经营。2014年1月,苏留昶同史某、罗某约定,由苏留昶独立承包经营该宾馆,并向二人支付承包费。2022年2月,苏留昶将宾馆转包给他人经营。而这一切,苏留昶均以家人名义实施,自以为可以瞒天过海,自始至终不向组织如实报告。

2017年,某公司老板熊某通过苏留昶承接了区科技局相关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苏留昶以帮其代偿房屋抵押借款的方式收受熊某95万元贿赂。2020年10月,区审计局对苏留昶进行离任审计时发现其存在涉嫌违纪问题。苏留昶因担心收受熊某贿赂问题被牵连暴露,便约熊某在某宾馆见面,订立攻守同盟,谎称该95万元是熊某个人的购房款,以此掩盖受贿事实。

在对苏留昶立案审查调查前,有关他收受贿赂、以亲属名义开办煤矿、经营宾馆等举报信不断。在组织处置这些问题线索时,苏留昶耍尽心机,从未认真反思自省,如实交代自己的问题,一再错过组织教育和挽救,让自己在歧途上越走越远。

一次,在得知组织正在核查其单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吃喝问题时,苏留昶不是第一时间主动说明问题,而是安排人重新买了瓶酒,对核查人员谎称“买了酒但是没有喝,你看酒都还没开封”。对于自己拥有多套房产情况他也百般隐瞒,对已购买但未办证的房产概不上报,对已购买且办理证件的房产则想尽办法让人代持。

已为而悔,莫若早戒。苏留昶贪图享乐,奉行金钱至上,面对组织的教育挽救,始终心存侥幸,积小错成大错,最终自食恶果。

苏留昶忏悔录(节选)

被留置后,我深刻反思了自己蜕变与堕落的原因。

在物质世界中迷失,背离初心使命。我当上副县长后,受到的外界诱惑越来越多,理想信念动摇。开始觉得当官也不过如此,性价比不高,有钱才是硬道理。价值观开始扭曲,思想开始开小差,工作上就开始懈怠,人生最初的理想信念早已荡然无存,一心想着如何赚钱,也从原来那个勤奋刻苦的有为青年变成了满身铜臭的俗人。

在歪风邪气中迷失,精神懈怠、玩物丧志。学好三年,学坏三天。组织上本来是委以重任,激励我继续好好干事创业,但我却把副县长的位置作为一种苦尽甘来的享受,作为一种功成名就的满足,不思进取,作风开始漂浮,热衷于搞接待,工作中有了松松绑、歇歇脚的想法。

在一时成就中迷失,德行操守滑坡。身边吹捧的声音越来越多,我就开始自我膨胀,下属稍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就严厉批评,有时甚至责骂,刚愎自用、脾气火爆,“小人得志,不可一世”,好像就是对我的写照。有了更大的权力,说的话更管用了,思想上“谨小慎微”的门一开,只要亲友找到我,我都会协调帮忙。我全然没意识到这是个苗头,我的思想潜伏着守不住操守的危险,导致我胆子越来越大,最终滑向深渊。

在贪欲和虚荣中迷失,践踏纪法红线。调到江北区工作后,我就一门心思想做生意。一开始,生意上都很顺利,但后来煤矿关闭、钱财被骗,让我债务缠身。妻子让我认栽认赔,但我不甘心自己多年来积累的财富就这样流走,不甘心自己有钱人的标签就这样被撕掉,我便萌生了“邪念”,想着眼前自己科技局“一把手”位置可能就是我最后的机会了,便开始留意怎么让自己的权力变现。也曾想到如果东窗事发,后果就是要吃牢饭,但这不安很快被沉重的债务压力盖过去,也相信自己运气不会这么差,收钱的方法也隐蔽,应该不会被查处。

我深切感受到,违纪违法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直至被绳之以法。贪欲的魔鬼驱使我一错再错,底线越来越低,“坨坨钱”要收,“小钱”也看得起,区纪委监委找我谈话,我全都没听进去,一心想着怎么编说辞,怎么脱身,这让我错失了最后一次自救的机会,现在想来,真是悔恨交加。

权钱交易真是这世间最亏本的买卖!可惜世间没有后悔药,时光不会再重来。

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贷款3万不还会有什么后果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海叔聊经济工作室】

5月,浙商银行、渤海银行、恒丰银行相继宣布下调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产品利率。据市场机构统计,目前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存款持牌年利率最高值已普遍低于3%。

存款利率为啥走低?应该怎样看待?是继续储蓄还是另选新的理财项目?针对这些问题,海叔专门了解了一番。

“一降一增”推动利率走低

存款利率往往与贷款利率保持同方向变动。

4.85%、4.80%、4.75%、4.65%、4.60%、4.45%、4.30%……这一串数据,勾勒出自2019年8月起,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逐步下降的过程。

贷款利率走低,存款利率相应步入下降通道。

从中国工商银行等几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发布的存款信息来看,2019年至2022年初,1年期定期存款(整存整取)挂牌年利率普遍为1.75%,3年期是2.75%,5年期是2.75%。如今,1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年利率约1.65%,3年期为2.60%,5年期为2.65%。目前,虽然多家银行出台一定的上浮优惠,但只针对大额存单、新注册客户、个人养老金账户等情况。

居民存款需求增大,也是定期存款利率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去年以来,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人民币存款延续较快增长态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指出,随着我国市场化利率体系和利率传导机制不断理顺完善,理财打破刚性兑付后与存款的利差也趋于收窄,企业和居民理财资金回流为表内存款。同时,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实体经济的生产流通传导、消费需求等恢复仍有时滞,经济循环阻滞摩擦未消,也导致货币流通速度降低,市场主体的货币持有量和预防性储蓄存款上升。

居民理财日益成为“技术活儿”

普通居民如何看待存款利率下降?

相当一部分储户依然看重定期存款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在上海一家外企工作的欧敏贤说,购买定期存款的目的是以备不时之需,定期存款产品利率下降并不会对自己的决策有太大影响。“利息高一点低一点没有太大关系。”她说。

也有不少储户主动寻求理财渠道的多元化。最近,湖南居民张恬对各类理财知识的关注度明显提高。张恬说,现在利率市场化程度高了,不同时点买的定期存款产品收益差别还不小。自己准备增加这方面的知识储备,争取选出一些性价比高的理财产品替代存款。

兴业银行相关业务负责人告诉海叔,随着金融知识宣传普及,广大储户对于存款利息波动接受程度更高,目前储户对存款利率下调的反应总体平稳。“尽管中长期定期存款利率随行就市下调,但兴业银行长期定期存款规模仍保持稳步增长。”该负责人说。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显示,4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4609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2万亿元,自2022年2月以来同比首次转负。据分析,住户存款下降有消费意愿增强的因素,居民存款回流理财也是原因之一。

进一步下降的空间相对有限

如何看待存款利率下调?

多位专家表示,存款利率下降有利于推动银行理性吸收存款并降低负债成本,为宏观经济复苏营造有利条件。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吴文锋介绍说,银行最主要的业务是存贷业务,存款和贷款之间的利息差直接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和防风险能力。在持续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的背景下,中长期存款利率下降,且与短期存款之间的“价差”不断缩小,有利于平衡银行的债务期限结构,提高银行贷款的积极性并鼓励居民消费。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对结构性存款实施“压量控价”、规范协议存款业务、引导银行下调部分定期类存款利率上限等,有利于银行实现“促让利、稳经营、防风险”之间的平衡。

那么,存款利率还会降吗?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在回答海叔问题时表示,目前存款利率已经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宏观经济恢复、融资需求上升,2023年存款利率进一步下降的空间相对有限。对居民来说,应注重平衡好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如果追求稳健的收益,在存款之外可以适当配置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及货币基金、储蓄国债等。

海叔就聊到这里了,如果您想了解更详尽的分析,欢迎阅读5月3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期责编:白天亮、聂传清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海叔聊经济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贷了4万还不上(贷款3万不还会有什么后果)":http://www.ljycsb.cn/dkzs/11033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