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小微企业贷款难 微博借钱创新打法助力“抗疫”,下面是金融界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微博怎么贷款借钱
金融界网站讯随着新冠疫情的蔓延,餐饮、旅行等相关生活消费行业受到严重冲击。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的调研报告显示,58.25%的企业预计一季度营收将下降50%以上。虽然开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推出多个政策,帮助中小微企业切实减负和复工复产,并号召减免租金等,但随着“抗疫”时间的不断延长,小微企业仍然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尤其是服务行业,相较制造行业,服务业对线下人流的依赖性更强,受疫情影响更大。与大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在规模、现金流储备、抗风险能力方面均出于劣势,申请贷款存在一定难度。
作为头部社交媒体互联网平台,微博沉淀了大量生活消费行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创业者。同时作为主流社交平台,微博也成为众多生活消费类服务企业与用户沟通和交流的重要阵地。在此背景下,微博借钱近日推出了首个面向小微企业主的贷款产品,首批内测期用户最高可获20万额度6期0利率的优惠政策,让许多微博内的小微企业主们看到了希望。
创新打法 小微店主微博含“金”量提升
与线上电商企业相比,餐饮、健身房等很多小微企业的消费场景主要集中在线下,在风控审核方面存在一定操作难度。作为主流社交平台,微博平台聚集了一批年轻新锐的网红餐厅、旅行、运动健身等生活方式博主以及中小品牌主理人,规模超过千万,这些博主在分享各自领域专业内容的同时,也成功创立了自主品牌并积累了一定的粉丝规模。
此次微博借钱推出的 “帮帮贷”小微贷款业务,首次将小微企业主在微博平台的企业账户和个人账户数据纳入重点评估维度,对相关账户的粉丝规模、博文内容质量以及粉丝互动意愿等账号综合社交表现进行分析,并针对相关品牌在微博内的粉丝喜爱度、消费反馈数量、正面评价比例等微博内表现进行综合评估,作为风控依据。在此基础上,微博借钱会综合企业资质和店铺运营情况,最终通过模型计算出这些小微企业的信用等级。
微博借钱业务从2017年上线以来,一直专注在微博用户的消费分期,通过微博活跃程度、日常行为和社交关系的分析,评估用户信用,为用户提供消费贷款服务。此次从消费贷款到经营性贷款的升级背后,是微博借钱信用模型的一次全面升级,从单纯的偿债能力评估,走向全面的贷款用途管理,让金融服务能够更有效的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重点锁定优质青年小微用户
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创业大军,微博内的小微企业主用户也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本次微博借钱推出的小微贷款产品,也将重点服务人群锁定在35岁以下的年轻小微企业主。
微博网友@小夏山茶老板娘是一家云南菜馆的创始人,目前有2家店,在疫情之前,得益于特色的菜品和地理位置,小夏的店经营状况良好,她的小店甚至还得到了《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的微博推荐,吸引很多顾客慕名而来。然而,疫情之下,两个店的经营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作为微博借钱帮帮贷的首批用户,小夏对于这种小微贷款的评估方式感到非常意外。而本次给予的首批用户6期0利率优惠措施,也让她感到切切实实的帮助和温暖。
在微博内,类似小夏这样的年轻优质用户不在少数。事实上,很多年轻的店铺主理人都感觉到,情况在慢慢变好。在北京拥有两家健身房、自身也是职业健身教练的康教练表示,他的健身房在3月末恢复营业以来,客户逐渐回归,更让他十分欣慰的是,或许是疫情让大家感到健康的重要性,新到店办卡的客户呈明显上升趋势,现金流正在逐渐转好。
疫情挑战虽然严酷,但这些年轻人相信,希望已在前方。
短期借钱黑户7一14天必下款
来源: 防骗大数据
无抵押贷款一向是借款人眼中的香饽饽,但也因为其便捷性,无抵押贷款又成为诈骗的重灾区。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日前对年底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进行通报,其中包括数起打着“网络贷款”旗号进行的诈骗案件。
(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题图:网络配图
根据警方统计,在近期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受害人以16岁至35岁的青年人居多,占比超过了七成。青年人由于网络知识丰富,但社会经验较为欠缺,加之大多处于创业初期,需要资金周转,因此往往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猎物”。
警方提醒,年轻人不管是网络购物还是网络交友,一定提高警惕,不要轻易对人转账汇款,发现被骗后,要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骗局一: 未放款却先收费
放款之前先收费是无抵押贷款最常见的伎俩,贷款被骗受害人中,十有八九就是掉进了这个坑里。骗子抓住借款人急于求成,而常识缺乏的心理。
第一步,先取得信任,号称只需要提供“身份证”之类的信息就可以拿到借款;
第二步,编织各种理由,提前收取借款人的费用,通常以材料费、保证金等由头忽悠借款人上钩;
第三步,当借款人将钱打入对方账户以后,骗子完成一轮骗局,消失。
据武汉警方通报,1月24日,家住武汉白沙洲的市民小刘接到“网贷”推销电话。电话中,对方自称是一个专门办理无抵押贷款的网络平台,“安全可信”。小刘正好需要资金周转,便与男子互加微信。随后,男子向小刘发送了一个微信二维码,要求小刘扫描后进入网贷页面。小刘照做。页面显示,小刘“可贷款额度”为2万元,但是要想最终成功贷到款,必须先支付一定的手续费。
见小刘心存疑虑,男子称他们的网贷平台与知名电商合作,信誉非常高。小刘信以为真,按照对方发来的付款二维码,先后分四次累计转款3700余元至男子。转款成功后,小刘满心喜悦等待着“无抵押低息贷款”放款,不料却被对方迅速“拉黑”,对方随后“消失”。意识到被骗后,小刘报警。
提醒:武汉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负责人介绍,小刘遭遇的网络诈骗“手法”,在近段时间以来较为多发。犯罪嫌疑人往往抓住人们急于用钱的心理,以先收手续费再放款为理由骗取钱财。无论是在哪一个金融平台上进行贷款申请,所有正规的单位都不会在放贷之前,提前收取任何费用,牢记这一点,可以避免90%的骗局。
骗局二:承诺低息实为高利贷
很多无抵押贷款骗局打着“日息低至××”的幌子,将借款人骗过来,最后以高息放款,比如本报曾报道过一起借款人被骗的案例,市民王先生贷款3万元,结果日息高达3000元,这直接让王先生高呼吃不消;再比如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祼条贷款”,女大学生借钱周息高达30%,这也是高利贷无疑,而且这种高利贷通常还伴随着暴力催收,一旦上钩,就很难走出这个恶性循环。
据央视报道,2016年6月初,家住上海的关先生有一笔4万元的信用卡债务即将到期,急于还债的他发现了一家可以提供无抵押贷款的公司。来到该公司,业务员核实完关先生的房产信息后,告诉他马上就可以借款给他。关先生打算借款6万元,业务员告诉他,借款6万,一共要还款10万元。
关先生答应后,双方在签订书面借款协议时,他却发现,借款金额写的竟然是17万元,而不是先前说好的10万元。到这一步,关先生已经进入了犯罪嫌疑人事先设好的“圈套”:也就是通过诱骗受害人订立与实际借款金额不一致的“阴阳合同”。(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6月底,放贷公司威胁称,如果还不出,他们公司就会拿着借条告上法院。于是,关先生掉进了对方设计好的更大的圈套。原本只借了6万元,最后却欠下了46万元。关先生无奈之下选择了报警。
提醒:当你碰到声称利息比银行还要低的金融机构,一定要谨记这段话:天上不会掉馅饼,骗局多始于贪念,同时在签订贷款合同时,一定要对高利贷有一个基本概念。警方调查发现,这样的“贷款”被犯罪嫌疑人称为“物业贷”,其前提是受害人要有房产。虽然号称是“无抵押贷款”,但犯罪嫌疑人会诱骗受害人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给团伙成员,再利用受害人提供的房产信息,勾结一些不法中介,擅自将受害人的房产进行网签,使其不能再进行买卖,从而为后期上门索债提供了筹码。
骗局三:包装资质承诺成功
央视2017年1月曾报道,北京的顾先生的女儿因患病需要手术,但是顾先生资金周转不开,正着急时,微信里弹出了一则消息称,“凭一张身份证,不管你是黑户还是白户,当天就能下款20万到50万。”几天后,顾先生按照对方提供的地址来到了这家名为钱道公司的地方,交纳手续费之后,按照对方的要求办理了贷款。然而一个下午过去了,他不仅没有拿到贷款,反而连自己的手续费都没能要回来。意识到上当受骗的顾先生赶忙报了警。
西城公安分局调查发现,一家名为华禹鑫诚的公司将业务员散布在月坛南街,以追逐拦截发放卡片为手段对过往的客户进行宣传,然后把客户带到公司后,与客户经理签订委托贷款协议,收取5%左右的手续费,承诺5到17个工作日成功办理银行贷款。通过调查,民警掌握了这两个诈骗嫌疑团伙具体的诈骗流程。
他们先通过诱人的条件以网络途径或者发放卡片的形式吸引受害人的注意力,声称专业办理无抵押信用贷款,黑户白户都能办,当天下款,20万到50万元不等。为了迷惑受害人,他们会给受害人一份所谓的话述单,对受害人进行包装,并以此为由,向受害人索要几千元不等的包装费。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假冒银行或者放贷机构对受害人进行面审。当假冒的审核人员向受害人提问时,如果受害人答不上来,对方就以“骗贷”为由吓唬受害人。就是这样一个威胁,让很多受害人不敢回去讨要已经交纳的包装费。
提醒: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经侦支队副支队长何轶表示,在正常办无抵押贷款的过程中,银行和金融机构一般要求贷款人提供信用担保。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在完全没有任何条件的情况下凭空获得贷款,它要求贷款人具备相当多的条件,对于贷款人的资质也有很高的要求。民警表示,确实有提供小额贷款的公司可以提供无抵押贷款的服务,但是因为这些公司没有巨额的资金支持,所以他们在审核贷款人资质的时候,反而比银行更为严格。何轶提醒,按照刑法规定,采用这种虚假的包装贷到款,可能触犯刑法,涉嫌骗取贷款罪或者贷款诈骗罪。
骗局四:花钱消除信用污点
2017年,深圳某债务公司做了一项调查,让其调查人员拨打了街头电线杆某“无抵押贷款”的电话,接电话的放贷人员声称只要提供身份证或户口本信息,当天就能贷到1万-50万的小额资产,并且秒到账,还声称自己银行里有人。(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调查人员说先贷款20万元时,对方打包票说没问题,但是要交一笔5000元的手续费。当调查人员询问:“20万那么庞大的贷款数额,手续费直接在里面扣不就行了吗?” 放贷人员却称:“万事都得讲规矩办事。”
其实,由于不少借款人申贷被拒是个人信用产生污点导致,于是骗子也做起了这种买卖:号称银行里有熟人,或以花钱消除征信污点,一旦你上套,大笔的好处费就进了骗子的腰包,而你的个人征信却并不会因此好看半点。
提醒:个人征信系统又称消费者信用信息系统,主要为消费信贷机构提供个人信用分析产品。具体来说,个人征信信息分为三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是个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信贷信息,第三部分是非银行信息。这些信息确实潜在地影响到个人在银行的借贷行为。事实上,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没有人或者机构可以帮你洗白个人征信。如果征信中有逾期记录,自逾期还清之日起记录保存5年,5年后自动消除,在此期间,任何人或者机构,都无权删除或者修改。所以那些告诉你有办法洗白征信的,基本都是骗子。
骗局特点解析
1、公司名头比较大,所谓的“诚信集团” “××贷款集团” “××贷款集团公司” 等,这类公司根本不可能存在,工商部门也不可能允许此类公司名称注册;
2、没有办公地址,也无法提供真实的公司营业执照和个人身份证;
3、广告信息中一般只提供手机号及联系人,通过手机号码查询可看出发布者集中位于国内少数几个省份;
4、放贷条件容易,不需抵押也不需查看收入情况,基本上是一个身份证就可以贷款;
5、当求贷者动心后,骗子们会利用各位理由要求先收取费用,比如 “利息、律师费、核实费、保险费、手续费、保证金” 等;
6、当求贷者先付费后,发现骗子的手机再也拨打不通,甚至某些求贷者不知道对方的公司、个人姓名,身份证,甚至连对方身处何地都不知道就已经上当受骗。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微博怎么贷款借钱(短期借钱黑户7一14天必下款)":http://www.ljycsb.cn/dkzs/10968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