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民币增发28万亿,为何老百姓没感觉,钱都流向了哪里?,下面是大力史啊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我国提供政府贷款
你知道去年我国印了多少钱吗?央行最新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印了28万亿人民币,截止2022年末,人民币广义货币,广义货币的供应量被称作M2,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企业存款、居民储蓄等。2022年年末的M2总量为266.43万亿,同比增加了28.14万亿。
那么多的货币被下放,只拉动了3%的经济增长,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他们感觉不到增发货币带来的意义,那么问题来了,国家增发的这些钱都去哪里了?为什么要超发货币呢?不超发不行吗?
根据一组数据显示,我国从1993年的3.94万亿的印钞量,增长到了2022年的266.43万亿,这样速度的印钞增长,无论是世界的哪个国家来看,这都不是一个小事情。随着印钞量的加大,整个社会的物价也开始提升,虽然老百姓的收入水涨船高了,但是现实却是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空,这迅猛经济增长的背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76倍的m2增长数量,没有在社会经济上真实体验,我们真的是在走美国的老路吗?分析以下几点给你答案。
过去的一年时间,人民币作为流通货币,实际上是贬值了12%。超发的货币,没有去到该去的地方,从而引发了通货膨胀。这么理解你可能就明白了,一旦国家的发放的货币的总值,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通货膨胀自然就会产生。
1993年,M2(人民币)的发行量为3.94万亿。短短30年间。已经变成了266.4万亿,30年的时间,增长了75倍。平均每年的增速超过了15.5%。如果是人民币增长了75倍,是不是老百姓的收入也应该按照75倍增长,才算合理呢?没有增长到75倍的这部分收入,去了哪里?
根据央行的最新的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的人民贷款中,有3.83万亿是居民住户的贷款,总贷款金额为21.3万亿,那等于说是17.5万亿的是企业和政府的贷款,是不是可以代表说去年新增的28万亿的货币,都是由事业单位和企业造成的呢?
这是不是就代表着这些货币的流向?
每一笔的存款的最初源头,基本上都可以追溯到金融系统中的贷款板块。那企业和政府拿着这些都用在了哪里?
很好理解,建设社会,各种大型的基础建设,工程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巨大的资金做支持的。虽然加印的人民币数额巨大,但是城市建设的债务也是与日俱增的,除此之外,还要偿还旧债务,于是,一轮滚一轮,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印钞发行新债务。
3年疫情,拉垮了许多的行业,为了抗疫,国家投入了极其多的人力,物力,社会资源等,我们能够免费做核酸,免费接种疫苗,这些都是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的。虽然有国家做强大的后盾,但是面对13亿人口,任何简单的事都会变成庞大的开支。
一方面是源源不断的开支,另一方面因为疫情导致老百姓的消费意愿降低,经济的发展没有了消费作为拉动,国家的财政开始收支不平衡。
房地产近几年可谓是极其的萧条,疫情之下老百姓对于手中的流动资金,十分重视,大部分的钱会选择存银行。外加上企业对人员的降薪,裁员,导致很多人手里没有稳定的收入,也没有了什么消费能力。而此种情况之下,房价开始走低,就算有需求的人,也会静观其变,等待机会。
在房地产市场萧条期间,开发商确实需要银行的支持来维持其业务运营和发展。一方面,银行作为开发商的主要融资来源,向开发商提供贷款和信用担保等金融服务,可以帮助开发商解决资金短缺和债务偿还问题;另一方面,开发商也会面临销售困难、库存积压、盈利下降等问题,需要依靠银行等渠道提供的融资支持来缓解经营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国央行增发了新的人民币,银行可以通过向开发商提供更多的贷款等方式,将这些资金注入到房地产市场中,以支持开发商的运营和楼盘的销售。这可能会帮助开发商更好地应对市场萧条带来的困难,但也可能会加剧房地产市场的过热,引发更大的风险。
印刷新钞票对股市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增加了的货币供应资金流入股市,可能会刺激股市的投资和交易活动,从而提高股市价格。这种效应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推动股市上涨,但也可能会引发过度炒作和市场泡沫。
新印制的人民币投放到市场并不一定会直接改善老百姓的生活,因为这些资金流向和使用是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因素和利益相关者。
01. 人民币可能会流向不同的领域,例如政府公共建设、金融业、房地产、股市、企业投资等,这些领域的发展可能不一定直接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
02. 即使新印制的人民币流向了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领域,例如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才能体现出实际效果。例如,政府的公共建设项目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才能完成,而教育和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改善也需要长期的投入和实践。
03. 通货膨胀:人民币大量流入市场,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从而抵消老百姓感受到的购买力提升。此外,一些商品价格也可能因为投资热潮等因素而上涨,进一步影响老百姓的生活质量。
04. 资源分配不均:人民币流向一些有限的行业或地区,可能会导致资源分配不均,进而影响老百姓的生活。例如,如果资金主要流向房地产市场,可能会导致楼市过热,而普通老百姓购房的门槛却更高,从而影响生活品质。
05. 时间滞后:人民币流向市场,需要一定时间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例如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投入实际使用、产生经济效益等等。因此,老百姓可能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感受到其带来的变化。
合理的增发货币至关重要,货币放水过多,必然大水成灾。无可厚非的是,国家增发货币的初衷是为了健全社会上的基础设施,保障经济的正常运行,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
政府强行要干部职工贷款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柴雅欣报道 湖南省湘潭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傅国平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通报指其“以借贷收息等隐蔽方式收受贿赂”;广东省广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卫东被“双开”,其“通过民间借贷获取大额回报”……近期,违规借贷问题在审查调查通报中多次出现,一批典型案例被曝光,释放出纪检监察机关严惩以借贷收息之名行权钱交易之实违纪违法行为的鲜明信号。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公报指出,坚决查处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作为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一种表现形式,党员干部以贷谋私,表面借的是钱,实质借的是权。针对此类问题,纪检监察机关如何主动出击系统施治?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向辖区内商人老板放贷收息,一年一结,当起“职业放贷人”
自定利息、一年一结,向辖区内商人老板放贷收息……对四川省隆昌市委原书记尹忠来说,利用高息放贷受贿一度是他自认为隐蔽的“生意经”。目前,尹忠已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一次,某建筑公司老板魏某以资金紧张需要贷款为由,找尹忠帮忙。通过尹忠的协调,魏某获得了银行贷款。此后,魏某来到尹忠家送上了2万元的“感谢费”。
尹忠嗅到了发财的“风口”,送上门来的“生意”怎能放过。双方商定,尹忠以96%的年息向魏某借出60万元。仅此60万,就让尹忠在短短5年间获利540万元。
尝到甜头后,尹忠如法炮制,甚至会利用职务之便强制借款给商人老板们,最高时还收过百分之百的年利率。
2010年至2015年,尹忠以关照工程项目为由,主动向某公司总经理李某提出借款,约定年息60%,本金220万元。高额的利息让李某难以承受,便先后两次提出归还本息,并按年利率24%计息。尹忠一边不置可否,一边在工作中设障,在李某承建的项目地块招拍挂方案审议过程中以各种理由不予通过。李某无奈妥协,同意仍按年息60%继续支付利息。
图片来源:“廉洁四川”微信公众号
据办案人员介绍,就在李某同意的当天下午,尹忠便召开相关会议,审议通过了李某公司的土地方案,上演了一出“上午打钱、下午过会”的戏码。经查,5年间,尹忠先后从李某处收回本息共计1144万余元,获利924万元。
尹忠的欲壑愈发难填。他运用所谓的“循环模式”,在老板间互相拆借或直接将利息转为来年本金,当起了“职业放贷人”,先后获利2800多万元。
借贷的钱从何处来、利息怎么算、对象是谁,背后往往牵扯权力滥用、以权谋私、中饱私囊等问题
正常的民间借贷并不违纪违法,但有的党员干部利用职权或职务上的影响,以借贷之名行利益输送之实,影响恶劣,教训深刻。
漫画:王婵
“相关案件呈现行为隐蔽、形式多样的特点。”浙江省建德市纪委监委第四纪检监察室副主任代长亮分析称,违规借贷行为往往打着民间借贷的幌子,通过一系列隐形变异手段进行权钱交易。有的党员领导干部甚至通过特定关系人操作借贷收息,自己隐身幕后,使不法行为双重“隐形”。
从资金来源看,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自有资金,有的则“空手套白狼”,先从银行获取低息贷款或向管理服务对象无息或低息借款,再利用职权或职务影响将资金高息转贷给管理服务对象。比如,江西省抚州市人民政府原党组成员、副市长,市公安局原党委书记、局长罗富杨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筹措资金,再向管理服务对象陈某某等人高息放贷,违规获利650余万元。
套取金融机构资金转贷他人并赚取高额利差,既违反党的廉洁纪律,又违反国家相关规定,严重扰乱正常金融秩序。若获利数额巨大,越过刑法“红线”,则构成高利转贷犯罪。
从借贷关系看,有人以借款之名行索贿之实,长期借用、占用管理和服务对象的钱款,不定还款期限、不付利息。有人则打着民间借贷的幌子当债主,把自有资金出借给管理服务对象,收取高息谋取利益。还有人“介”贷谋利,充当掮客,利用职权和工作之便从事有偿中介活动。这不仅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也极易影响党员干部秉公办事、公正执法,诱发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问题。
“如果他不是领导,我不会向他‘高息’贷款的,正是冲着他手中的权力借的……”日前,江苏某公司实际控制人黄某在谈话室,向江苏省金湖县纪委监委审查调查人员交代其行贿的动机。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示好,借贷关系人盯着的是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据办案人员介绍,黄某主要通过挂靠建筑公司的方式承建江苏淮安地区的土建类工程。2017年2月,为了中标某工程项目,他借朋友的名义向苏盐井神第二分公司总经理郭某提出借款20万元,以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和正常民间借贷利息的方式,约定月息为本金的5%,先后支付郭某17.4万元利息,以此作为“感谢费”。
借贷的钱从何处来、利息怎么算、对象是谁,背后往往牵扯权力滥用、以权谋私、中饱私囊等问题。“这种依附于岗位和职权影响的借贷关系,无论形式上怎样隐蔽变异,本质都是公权的异化滥用,属于权钱交易行为。”金湖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说。
违规借贷与正常借贷存在本质区别,关联职务职权行为,基于权钱交易发生
党员干部违规参与民间借贷,特别是给管理服务对象放贷,帮助借款人谋取利益并收取高额利息,涉嫌违纪违法。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九十条规定,通过民间借贷等金融活动获取大额回报,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
正常的民间借贷与违规借贷虽然外在表现相似,但二者存在本质区别。前者是基于资金需求而发生在平等民商事主体之间的借贷关系,而后者则与职务职权行为关联,基于权钱交易发生。
“违规借贷行为隐蔽性强,且需要区别于正常的民间借贷,定性处置及违法数额计算等也存在困难,因此违规借贷收息受贿类案件的查处一般难于普通受贿案件。”代长亮认为,在实践中,具体可以从六个方面把握和区分:一看借贷双方的地位是否平等,二看借贷关系产生是否基于熟人间的信任,三看借贷行为是否有合理的基础性事实,四看借贷行为是否具有正常履约风险,五看交易行为是否公平,六看是否具有牟利事项。
严查党员干部以借贷为名搞利益输送、变相行贿受贿等违纪违法行为,筑牢权力规范廉洁运行防线
作为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问题的表现形式之一,纪检监察机关对违规借贷问题主动出击,严查党员干部以借贷为名搞利益输送、变相行贿受贿等违纪违法行为,筑牢权力规范廉洁运行防线。
四川省乐至县纪委监委紧盯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规民间借贷新形式、新动向,深入开展党员干部违规参与民间借贷问题专项整治,严查以贷谋私、违规借贷等问题。图为近日,该县纪检监察干部在查阅相关问题资料。刘施邑 摄
建章立制,明晰界限。在执纪执法过程中,借贷收息受贿问题一度面临纪法罪规定不够明确、边界不够清晰,执纪执法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为及时回应现实需要,多地参照现有党纪法规相关条款,结合地方实际,出台可执行操作的具体办法,规范党员干部借贷行为。
湖南省纪委监委相关部门多次对党员干部借贷收息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召开座谈会,充分听取相关单位意见,根据党纪法规形成《党员干部借贷收息行为定性处置及取证建议》和相关典型指导案例,并发至全省纪检监察系统,旨在通过澄清误区、形成共识、准确定性、分类处置,有效惩治借贷收息受贿行为。
从严执纪执法,强化纪法震慑。纪检监察机关加大监督检查、线索排查和审查调查力度,坚决查处违规借贷行为。
“党员干部违规参与民间借贷案件的背后,往往存在由‘风’及‘腐’、‘风腐一体’的共性问题。”眉山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该市开展党员干部违规参与民间借贷问题专项整治,确定了违规借款、违规放贷、违规参与中介活动、违规插手借贷活动四方面整治重点,通过对外发布专项公告,开通信访绿色通道,敦促存在违规借贷问题的党员干部限期主动说清问题。
党员干部违规借贷相对隐蔽,单靠自查自纠难以触及深层次问题。在将民间借贷情况列为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廉政档案等主动必报内容的基础上,江苏省盱眙县纪委监委运用大数据手段,统筹公安、住建、财政等职能部门资源,联合10余家银行打造清查违规借贷联盟“云平台”,对党员干部借贷等信息进行组合查询、信息关联、对比核查、动态监管,推动违规借贷治理线上线下同频发力。
通报典型案件,强化思想教育,以案明纪、以案促改。湖南、江西、四川等地纪检监察机关通报多起党员干部借贷收息受贿典型案例,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形成有力震慑。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纪委监委以“警惕借贷关系滋生腐败”为主题,对全区党员干部开展集中纪法宣讲,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党员干部与管理服务对象、非管理服务对象之间发生的“出借”与“借款”两类违规借贷关系,让党员干部对借贷活动予以警惕,不越纪律红线,坚守法律底线。
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我国提供政府贷款(政府强行要干部职工贷款)":http://www.ljycsb.cn/dkzs/10773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