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小牛贷款倒闭了(小牛普惠最新情况)

小牛贷款倒闭了(小牛普惠最新情况)

贷款知识 环球网 互联网

网贷迎“关停潮”出借人该如何面对?如何自保?,下面是环球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小牛贷款倒闭了

来源:经济日报

原标题:如何看待网贷机构退出转型

近日,运营了6年多的深圳最大P2P网络借贷机构——小牛在线发布良性退出公告,宣布退出网贷行业。消息一出,很快登上微博热搜,阅读数破亿。不过,这一看似“吃惊”的消息其实并不突然。近两年网贷行业经营环境恶化,出借人投资风险及平台经营风险增大,加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增加了未来的不确定性,各大网贷平台陆续退出——网贷面临“关停潮”。

“能退则退,应关尽关”,这是当前我国对网络借贷开展强力监管整顿的基调。今年以来,各地引导网贷机构退出、转型的力度也在加大。仅3月份,就有内蒙古、陕西、吉林、黑龙江4个省区级行政区接连公告取缔辖内所有网贷机构。更早之前,山东、湖南、四川、重庆等多地,也宣布取缔辖内网贷机构。

在这一趋势之下,对出借人而言,该如何面对网贷“关停潮”?又该如何自保?

合规网贷长啥样

凋零,或许是对网贷行业近况最准确的描述。这不得不让人思考,什么样的网贷机构才符合标准?

“网贷机构应符合《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要求,作为信息中介机构为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借贷撮合,日常经营管理行为未触及‘暂行办法’划定的13条‘红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但事实上,符合上述要求的网贷机构几乎没有。”

可以看到,经过3年的探索,在《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这“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基础上,2019年监管层出台了一系列对P2P网贷的监管政策,形成了较为完善统一的监管法规体系。

“监管层界定的合规网贷机构有以下几条标准。”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表示,在实缴注册资本要求上,全国经营机构实缴注册资本不少于5亿元。在股东要求方面,法人股东连续经营5年以上,且3个会计年度持续盈利,净资产达总资产的30%以上,权益性投资余额不超过净资产的50%,同时不能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待备案平台。在一定风险准备金与风险补偿金要求方面,全国经营机构应当按照撮合业务余额3%的固定比例缴纳一定风险准备金,且应按每一借款人借款项目金额的6%计提出借人风险补偿金。在业务发展要求上,要求规范创新业务,满足监管要求。

此外,网贷机构应当建立并完善自身风险隔离制度、机构治理制度、风险退出制度;要实时数据接入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接入央行征信、百行征信等征信机构等。

“监管层要求,转型发展和良性退出是主要工作方向,除部分严格合规的在营机构外,其余机构能退尽退,应关尽关,引导绝大多数机构通过主动清盘、停业退出或转型发展等方式实现风险出清。”欧阳日辉说。

“对于严重违规且无法良性退出的机构,则可能面临被取缔和被公安经侦部门介入的命运。”网贷之家研究院院长张叶霞表示。

会全部消失吗

“清退和转型”为主基调之后,未来,网贷机构会全部消失吗?

今年初,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再次明确“坚决遏制增量风险,稳妥化解存量风险”“深入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推动不合规网络借贷机构良性退出”……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这为2020年网贷行业的监管思路与发展方向给出了更明确的预期。

4月底,互金整治领导小组与网贷整治领导小组联合召开的互联网金融和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指出,按照国务院相关工作部署,争取2020年基本完成互联网金融和网贷风险专项整治的主要目标任务。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这或许意味着今年将成为网贷清退和转型的最后期限。

“网贷机构以退出为主,少数机构可转型为消费金融公司、网络小贷公司等,但必须符合相应资质要求或具备相应能力。”董希淼表示,以网络小贷为例,其准入门槛较高,对主发起人、注册资本、高管团队均有较高要求,且主要以自有资金放贷,很少有网贷机构具备条件。而消费金融公司作为正规金融机构,门槛更高。

在张叶霞看来,根据转型小贷试点工作时间安排,少数合规平台将在监管指导下转型为区域性小贷公司或网络小贷公司;随着行业出清加速,头部平台为维持运营与生存将加速转型,或将继续加速机构资金引入、发展助贷业务,或转型金融科技,为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输出风控、贷后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持,或申请网络小贷牌照以谋求合规发展。

换言之,“牌照”或成为决定网贷机构生死的关键一步。实际上,金融领域“无照驾驶”问题已成为监管重点。2020年互联网金融和网贷风险专项整治的目标和任务中就包括:持续聚焦于金融领域的“无照驾驶”问题,抓紧探索非持牌机构非法金融业务早发现早处置机制,进一步加快建设互联网金融监管长效机制。

出借人如何自保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全国实际在运营网贷机构139家,比2019年初下降86%;借贷余额下降75%,出借人数下降80%,借款人数下降62%。机构数量、借贷规模及参与人数连续21个月下降。自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累计已有近5000家机构退出。

不少出借人表示:“到底该如何应对不断退出的网贷机构?如果踩雷了,又该怎么办?”

“消费者应主要做好收集证据与证据保存的工作,同时防止陷入新的骗局;通过法律手段合法维权,并积极配合公安部门调查。”欧阳日辉说。

不少业内专家均一再表示:“在当前监管环境下,网贷出借人须谨慎,等待政策明朗。”

“如果出借人不幸踩雷,对于具备真实资产,有一定催收进展的平台,可以给予平台适当的资产处置时间,并积极配合平台兑付进程中的工作。”张叶霞同时提醒出借人:“对于已被经侦介入的平台,应在第一时间收集和保存账户明细、转账记录、银行流水、出借记录页面截图、借款合同等资料,并立即报案登记,清楚陈述参与出借的经过,协助法院或警方侦查;可联合其他出借人建立维权群,实时共享信息,了解案情最新进展。”

“维权之路漫长艰辛,出借人要调整好心态,依法理性维权。”张叶霞说。

“在网贷机构退出过程中,出借人应保持理性。网贷机构投资本身属于高风险投资,出借人需要做好承担本金损失的心理准备。”董希淼同样表示:“地方政府、监管部门必须从制度上规范网络借贷平台清退流程,建立必要的报备制度,需要明确退出流程、明确如何处置资产。各地互联网金融协会需加强行业自律,引导其有序退出。”在他看来,在网贷机构退出中,要形成多方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有序开展平台退出工作,妥善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从此前的实践看,部分地方政府设立专用账户,将平台退出资产清偿、处置后的资金打入专用账户,再由专用账户按照一定比例退还给投资者,这种做法比投资者自己申请提现更有保障。”董希淼说。(记者 钱箐旎)

小牛普惠最新情况

【摘 要】在小牛资本超千亿元的非法吸存中,涉P2P业务740亿元,私募260亿元,投资总人数将近110万人

文|张颖馨
编辑 | 袁满

备受关注的小牛资本集团案细节,正逐步浮出水面。

8月26日,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官方微信发布《小牛资本管理集团案被害人权利义务告知书》(下称《告知书》),指出犯罪嫌疑人彭铁、彭钢、李特立等六人涉嫌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犯罪嫌疑人王添威涉嫌集资诈骗罪,犯罪嫌疑人田东明、田朝林、梁万玺等20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一案,已于近日由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移送我院审查起诉。


同日,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检察院(下称“南山检察院”)官方微信亦发布两则通报称,犯罪嫌疑人李先林、刘金科等19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一案,已于近日由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移送我院审查起诉。犯罪嫌疑人郑伟博、章强等34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一案,已于近日由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移送我院审查起诉。

侦查机关认定:小牛资本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牛资本集团”)设立“小牛新财富”“小牛投资”“小牛在线”“小牛普惠”“钱罐子”等17家核心子公司,自2013年开始,通过公开宣传、承诺保本付息向社会不特定人非法集资,累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达1000余亿元人民币。犯罪嫌疑人彭铁、彭钢、李特立、田东明、田朝林、梁万玺等26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小牛资本”于2013年8月8日注册成立,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法定代表人均为犯罪嫌疑人彭铁(另案处理),注册地址位于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湾一路1号A栋201室,实际经营地址为深圳市福田区华富街道新浩E都A座42楼。

《告知书》显示,自2017年9月开始,小牛资本集团资金出现流动性困难,资金无法按时兑付。彭铁、彭钢、李特立等人明知公司经营模式难以为继,开始大量发行虚假标的进行非法集资,所募集的资金大部分未用于能实际产生收益的生产经营,对资金的使用极不负责任甚至直接非法占为已有,肆意挥霍,涉嫌集资诈骗罪,犯罪嫌疑人彭铁、彭钢、李特立、王海蝉、彭林、彭最鸿、王添威七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此前的1月13日,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通过官方微信“深圳南山公安”发布情况通报称,小牛资本集团因涉嫌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深圳南山警方于2021年1月8日依法对小牛资本集团 (“小牛在线”“小牛私募”平台)立案侦查。

公开资料显示,小牛资本集团旗下业务板块包括“小牛普惠”“小牛在线”“小牛新财富”“小牛投资”“牛鼎丰科技”等。

警方在上述通报中提到的“小牛在线”,主要开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亦是小牛资本早期的核心业务之一。“小牛在线”于2013年6月正式上线运营,平台运营主体为深圳市小牛在线互联网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后者注册资本为1.03亿元,实际控制人为彭铁。官网显示,截至今年1月13日,平台累计成交金额超过1171亿元,累计注册人数超过608万人,待还余额数据并未披露。

有业内人士直言,市场对小牛资本集团的认知,更多是从小牛在线而来。前几年,小牛在线通过大量广告营销、明星代言人等,不断提高市场认知度,也由此吸引了一批用户。

但随着近年来网贷专项整治持续深化,退出成为网贷行业主旋律。根据小牛在线官网,其于2020年5月发布网贷业务良性退出公告。此后虽多次发布兑付公告,但据小牛在线投资人透露,实际兑付工作进展缓慢,回款希望渺茫。

有接近地方监管的人士曾向《财经》记者透露,部分网贷平台在宣布退出时,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有的在后续开展兑付工作的过程中陷入危机,无法拿出资金或可处理的资产进行兑付。在这种情况下,大量投资人报案,并提供了平台涉嫌犯罪的相关线索,警方肯定得采取相关措施。

侦查机关在上述南山检察院发布的消息中指出,“小牛资本集团”成立以来,通过其实控的“小牛在线”“钱罐子”等P2P平台开展线上非法募集资金业务。犯罪嫌疑人郑伟博、章强等34人均为“小牛在线”P2P平台工作人员,先后参与了平台的非法集资活动。

经初步审计查明,“小牛在线”平台自2013年6月至2020年5月期间,一共吸收投资人充值金额约为人民币740余亿元,投资人总数为104万余人,实际损失人数为15万余人,实际损失金额约为人民币89亿余元。

“小牛资本集团发展路径相当野蛮,资金窟窿很大,很难填上。”有接近小牛资本集团的知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除了网贷业务,小牛资本集团的另一大窟窿在于私募产品。

据了解,小牛资本集团的私募产品主要通过旗下小牛新财富等公司销售。

“小牛新财富早期为了冲规模,利用高薪不断扩充理财产品销售人员,进而大量销售理财产品。”一名小牛新财富业务员告诉《财经》记者,2017年市场环境不错的时候,底薪加上产品提成,一个月最高能拿到20万元。但近几年市场环境转差,很多产品出现违约,风险相继暴露。

侦查机关亦在上述消息中指出,“小牛资本集团”成立后通过小牛新财富、小牛基金销售等公司的名义对外发售私募基金产品。犯罪嫌疑人李先林、刘金科等人在彭铁的授意指使下,组织私募基金销售团队向社会不特定群众销售私募基金产品非法募集资金。

经初步审计查明,小牛私募自2012年12月至2020年5月期间,一共吸收投资人投资金额为人民币260亿余元,投资人总数约为5万人,待收本金为人民币30亿余元,待收的投资人总数约为2000人。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在8月27日的媒体吹风会上表示,要进一步强化金融风险提示,提示广大消费者“宣扬‘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诈骗”,对于非法机构、非法平台推出的非法产品,一定要坚决远离。

【本文为《财经》杂志原创文章,作者为《财经》记者,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请在文末留言申请并获取授权。】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小牛贷款倒闭了(小牛普惠最新情况)":http://www.ljycsb.cn/dkzs/10748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