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17贷款平台真实(哪些贷款平台容易通过)

17贷款平台真实(哪些贷款平台容易通过)

贷款知识 华商网 原创

“微粒贷”假客服频频上线 西安又有女子被骗17万,下面是华商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17贷款平台真实

当心,西安又有人以“修复征信”为由,被 “微粒贷”“假客服”骗走了17.3万元,目前警方已经立案。警方再次提醒,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任何人无权删除或修改,所有陌生来电声称可以修复征信、消除不良记录的都是骗子。

曾通过“微粒贷”借款 骗子知道其个人信息

前几天,西安一女子银行卡中32万余元被“微粒贷”假客服骗走。“我被骗的经历和她一模一样,应该是同一个诈骗团伙。”5月27日,30多岁的张女士告诉华商报记者,那天是5月20日中午,自己在单位上班,办公室就她一个人,接到了自称“微粒贷”客服的电话,男子南方口音,说自己的贷款利率过高,要降低,而且需要提高征信,要求她按照给的流程操作,否则会冻结资产。

“之前我确实通过’微粒贷’贷过1万元,很快就还了,所以骗子说的时候就懵了,被人牵着鼻子走。”张女士说,骗子知道自己的姓名,还知道自己银行卡上的金额,提供的转账链接打开后也显示为“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所以自己就大意了。

更诡异的是,在被骗的那几个小时里,张女士的电话就打不进去,她怀疑自己的手机也被“控制”了。“当时骗子就是通过聊天软件指挥我,先后转了3笔,开始两笔是几千元,最后一笔15万元,总共17.3万元。”张女士说,被骗的过程大约三四十分钟,等回过神来赶紧报警,后来警察直接找到单位来了,说她老不接电话,可自己的电话根本就没响,所以怀疑手机也被骗子“控制”了。

据了解,张女士报警后,沣东新城建章路派出所已对行骗账户进行了止付处置,并正式立案介入调查。“骗子的手机号显示是西安来电,种种手法显示这个诈骗团伙非常专业和嚣张,还在不断作案,希望警方能够尽快破案抓捕诈骗团伙,避免更多的市民上当。”张女士说。

看看行骗套路 管好自己的钱袋子

近期,虚假征信诈骗又换新装,骗子将原“京东白条、金条业务”换成了“微粒贷”,其本质仍是谎称贷款利率过高,要求关闭或注销账户,否则影响个人征信,诱骗受害人转账汇款,国内多地群众被骗。

骗子到底是怎么样让人一步一步陷入圈套的呢?

1、伪装“微粒贷客服”主动联系受害人

骗子冒充微粒贷客服、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工作人员等身份主动联系受害人。

2、准确说出受害人信息,获取信任

骗子会利用非法渠道获取的个人信息,在电话中准确报出受害人的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贷款等信息,进而实施精准诈骗。

3、虚实结合,打消顾虑

骗子实施诈骗的过程中,往往会引导受害人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或银监会网站等政府部门进行查询,虚实结合,进一步获得信任。

4、以“影响征信”为由,让受害人恐慌

当受害人放松警惕后,骗子谎称与国家相关政策不符合,利率过高,需注销账号或资金冲正,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产生严重后果。

5、要求转账完成“清零和销户”

骗子称只有清空贷款额度才能完成“清零”和“销户”,于是要求将所有资金打入指定账户。

6、诱导开启“屏幕共享”

骗子往往会要求受害人下载聊天软件,对操作进行在线指导,同时诱导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其目的就是全程窃取银行账户卡号、动态验证码及银行密码等个人信息。

警方警示,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无论是银行还是个人都无权删除和修改。凡是接到任何与个人征信有关的电话,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轻信对方的任何说辞,不要下载陌生人推荐的软件,也不要将短信验证码、密码等告知他人。对于存疑的事项,要立即联系官方客服或多方咨询求证。

华商报记者 李琳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哪些贷款平台容易通过

网络贷款诈骗是指骗子以低门槛发放贷款的名义,如“无抵押”“无担保”“秒到账”“不查征信”等,吸引受害人下载虚假贷款APP或者登录虚假网站,再以“激活费”“保证金”“验证费”等名义连番轰炸,收取费用。

一旦受害人转账汇款,骗子就拉黑跑路,受害人不仅一分钱都没有贷到,存款也没了。

真实案例

4月7日,邵某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表示自己是做贷款的,并且贷款平台利息低、下款快,询问其是否需要贷款,邵某最近刚好缺钱就表示需要,然后对方就报了个QQ群号让其加。

进入群聊后邵某就把自己的姓名和电话号码还有需要贷款的金额发给对方,对方就给其发了个软件分享,让其在软件里面办理贷款。

邵某申请成功后发现无法提现,联系客服称由于邵某把自己的银行卡号填错了一位,导致账户被冻结,需要转账解冻,邵某转账3万元后对方还要求继续转账,这才意识到被骗。

这类“网贷”,不法分子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真的把钱贷给你,目的就是让你上钩,于是打着“无利息”、“高额度”等低门槛贷款条件来进行诱惑。

为了使整个贷款流程看着正规,符合常理,不法分子也会通过制作APP、钓鱼网站等来走流程,目的依旧是为了让受害人信服,心甘情愿地在他们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不法分子在假贷款平台上伪造出受害人成功申请到多少贷款额度的界面后,受害人迟迟收不到贷款,反倒被不法分子以交纳“手续费”、“保证金”等各类费用为由进行诈骗。

各类贷款套路汇总

1.只要身份证就可以贷款。

现在很多的小额贷款机构在宣传的时候都说只要身份证就可以贷款,但是真的只需要身份证吗?换个位置思考,如果你是小额贷款公司,仅凭一个身份证就敢贷款给对方?

其实这种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一些小额贷款的骗子说只要身份证,其他什么都不需要就可以下款,碰到这种情况就要小心,拿到你身份证之后,他就可能让你交钱,不交钱还威胁你泄露你的身份证信息;

另外一种是小额贷款公司的宣传语,宣传的是只需要身份证,但是其实在贷款的时候还需要你提供收入证明、工作证明或者征信报告等,这类就是正规的可以下款的。


2.利息大大低于普遍的利息

比如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祼贷”,女大学生借钱周息高达30%,这也是高利贷无疑,而且这种高利贷通常还伴随着暴力催收,一旦你上钩,就很难走出这个恶性循环。

当你碰到声称利息比银行还要低的金融机构,一定要谨记这段话,天上不会掉馅饼,骗局多始于贪念。同时在签订贷款合同时,一定要对高利贷有一个基本概念。


3.贷到款前却先让交钱的

通常情况,正规网贷平台在发放贷款前不会收取任何费用,需要收取的手续费、管理费等各项费用一定会在协议中明确标示出来,让当事人清楚知晓,贷款发放成功后才开始收取。

包括各大银行办理信用卡,卡批下来之前不会收取任何费用,只有卡批下来激活正常使用之后,才会扣相关的费用。

那些四处吆喝能帮忙贷款、办信用卡,贷的钱还没影,办的信用卡还没拿到,就先让交钱的,99%是骗子!


4.卖“强开技术”的

相信不少人都碰到过卖“强开技术”的人。什么“蚂蚁借呗强开,收费800块,包出2万以上额度”等等。不管变化多少种花样,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你掏钱。

等你掏了钱,还装模作样给你发过来一套所谓的“教程”,骗取你的信任,等用过之后就会发现依然强开不了。有的则直接把你拉黑,再联系就联系不上了。

不管是微粒贷、蚂蚁借呗,还是蚂蚁花呗,目前采用都是系统邀请制,官方不邀请,谁也强开不了。


5.木马程序盗取银行卡信息

这种骗局相对隐蔽,骗子一般首先设局,将事先编好的贷款信息,以短信、QQ消息、微信等形式群发,待借款人上钩以后,骗子发送“木马”程序安装包,借款人乖乖按要求提交自己的银行卡卡号、密码等重要信息以后,银行卡内的余额就被全部转走。

不要轻信任何私人、不正规贷款机构发过来的信息,更不要在不信任的网站上输入自己的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密码等重要信息。


6.用钓鱼网站做幌子

钓鱼网站的骗局其实不是什么新兴事物,它与我们以前写到的不少仿冒商品的本质一样,比如康帅博牛肉面仿冒康师傅牛肉面。唯一不同的是,你买到假冒商品可能受到的金钱损失要小,而碰到钓鱼贷款网站,自己的存款可能全被骗走。

当你在百度搜索某一个贷款机构或是金融服务平台上,一定要点击进入官方网站,认清官网和“推广”之间的差别,这样可以减少碰到钓鱼网站的机率。


7.没有放款就让支付费用

这个是很多小额贷款骗子最常用的招数,也是一个屡试不爽的招数。小额贷款的骗子他们会让你预先支付一定的保证金或者资料费什么的,给你保证贷款额度很高,而且很快就可以到账,在急用钱的时候,你完全就不会想那么多,结果等你交完钱,再去联系他,就找不到人了。


8.贷款要找正规平台

现在的QQ、微信朋友圈、小区墙角、公共厕所,除了微商、包小姐之类的广告外,战斗力最强的就是各种贷款小广告了,能看到的地方,都能被它们霸占。

越是这类小广告越要提高警惕,多数网上贷款被骗的人都是轻信了这些贷款小广告。那些宣传单凭身份证就能贷款的,利息低到不可思议的,多暗藏陷阱。你想从他那贷到款,他只想骗你手里的钱。


国家反诈中心温馨提醒

1、银行、正规贷款公司不会要求借款人申请贷款前支付“保证金”、“手续费”、“服务费”等各种费用;

2、强化自我的保护意识,维护自身权益。提高警惕谨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到贷款平台;

3、树立正确消费观,适度消费。在消费能力的前提下,从实际需求出发,不要情绪化消费,避免攀比心理和一时冲动消费。

来源:巴州公安局反诈中心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17贷款平台真实(哪些贷款平台容易通过)":http://www.ljycsb.cn/dkzs/10746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