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行动】“不注销,征信受损?” 警惕“注销校园贷”诈骗!,下面是警民直通车上海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校园贷款注销诈骗
2022
“不注销,征信受损?”
警惕“注销校园贷”诈骗
刚出“校园贷”火坑,又上“注销校园贷”贼船。对于网络贷款,很多年轻人都提高了戒备心。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躲过了网贷平台的坑,骗子又编出了“注销校园贷账户”的新剧本,令人防不胜防。
真实案例
近日,刚参加工作的小明突然接到某平台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小明大学期间通过学生证明开通过校园贷款。现在该贷款的利率高于国家规定的4.6%,让其配合处理注销,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
小明信以为真,同意添加客服QQ,“客服”通过共享屏幕方式“指导”小明一步步操作。
对方要求小明去贷款平台借款,然后把钱转到所谓的“银保监会认证对接账户”,制造“交易流水”并进行“额度清零”,否则无法注销记录,并谎称网贷记录注销后,这些钱会原路返还给小明。
小明信以为真,把平台贷款金额提现到自己账户内,接着再把钱转入所谓的“监管账户”。可是骗子继续称账户注销失败,需要小明再去支付宝借呗、其他借贷平台进行借款、提现、转账等。
小明感觉有些不对劲,骗子立马挂断电话并拉黑了小明,小明这才反应过来上当受骗!
此类骗局有以下特点
一 冒充专业,热情服务,设置圈套
首先,骗子通过非法获取的用户个人信息及伪造的客服证件骗取当事人信任,用“影响个人征信”等话术,引起当事人恐慌,再用“注销贷款账户”、“消除贷款记录”等专业话术给当事人布下“陷阱”。
二 获取信任,互加好友,诱导转账
取得当事人信任后,骗子通过互加QQ好友、屏幕共享等形式,一步步诱导当事人在多个平台进行借贷、提现,再骗当事人将这些资金转账到所谓的安全账户,核验“交易流水”或“额度清零”,并谎称账户注销后,钱款会原路返回。
三 后台核实,苦等无果,最后拉黑
最后,骗子会反复假称后台核实不到相关信息,不断要求当事人登录多个贷款平台操作取现并转账。到反应过来,当事人才发现损失的资金均是自己申请的网络贷款,最终还是要自己偿还。
网警提醒
1
谨记征信记录无法人为修改或注销。征信记录是每个人使用信用卡、贷款等情况的记录,如您对征信记录存有异议,一定要通过正规金融机构渠道进行咨询,不要相信互联网平台所谓注销征信记录的各类骗术。
2
不添加陌生QQ和微信。正规信贷服务机构不会让客服人员通过QQ、微信方式与客户单独联系,更不存在客服人员主动为客户注销账户、注销征信记录等行为。
3
不存在银保监会认证的对接账户。中国银保监会不存在认证对接账户,所有“认证对接账户” 都是骗术,不轻信、不转账、不汇款。
4
谨慎使用屏幕共享功能。一旦开启屏幕共享,个人信息完全泄露给了对方,你的每一步操作,骗子都将了如指掌。
值班编辑:辛辰、俞嘉琦止付追回506万
当心以企业账户年检为由的诈骗陷阱
上海警方严打利用网络
实施敲诈等犯罪活动
织密城市安全防护网
注销校园贷被骗99万
问法网获悉,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现,诈骗手段花样繁多。四月初,大学毕业已工作好几年的吴先生接到一个提醒他“注销校园贷账户”的电话,对方称如果不注销,可能会被人利用个人信息来注册校园贷账户,影响他的个人征信。吴先生相信了对方的说辞,并根据对方的提示:清空各大借贷平台上的额度,然后把清空提现出来的钱转到对方资金的银行账户里。对方还说,吴先生从网贷平台借出的资金,不需要他负责还款。在对方的“洗脑”下,吴先生共给对方转去了99万元。到了第二天,吴先生没收到退还资金,还联系不上对方,才知道自己被骗了。天河警方表示,今年以来已发生200多起“注销校园贷”类诈骗警情,被骗金额超过2000万元。
什么是诈骗罪?诈骗罪,是指就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本案中,行为人虚构若不注销校园贷会影响征信的事实,受害人吴先生产生了错误认识,基于此错误认识向各大借贷平台借款体现转入对方账户中,实际上因此背负债务,产生了消极的财产损失(虽然行为人声称:吴先生从网贷平台借出的资金,不需要他负责还款,但客观上并非如此)。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行为人诈骗所得99万元,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因此基准刑系十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犯罪手段呈现多元化趋势,毕业刚工作不久的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容易上当受骗。为防止个人身陷囹圄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切勿轻信他人说辞,和他人沟通涉及切身利益时要提高警惕,弄清对方身份,尽量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沟通。第二,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财物,认真评估个人行为所带来的后果,遇此情形假设个人没有相应的支付能力和行为能力,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第三,发现个人上当受骗,要及时止损,并尽快向警方报案。
问法网小编在此提示大家,妥善保管好自身财物,事前谨慎总比事后补救强!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校园贷款注销诈骗(注销校园贷被骗99万)":http://www.ljycsb.cn/dkzs/10711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