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会城市争推新政促买房,为何却“只做不说”?,下面是新湖南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银行不说贷款公积金贷款
从对限购政策的调整到土拍市场的火热,中部地区六大省会城市之一的安徽合肥,最近频频有好消息自楼市传来。以合肥为代表的多个省会城市率先“打样儿”,或许也对其他城市本轮楼市政策的走向有所启发。
各大省会城市的楼市调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调控效果又如何?
资料图:合肥夜景。解琛 摄
省会城市动作频频
土拍市场往往是反映房地产热度的风向标。在刚刚收官的2022年首轮集中供地里,合肥显得颇为春风得意。除了触顶成交地块占比与平均溢价率均名列前茅,还在大部分城市依靠央国企托底的大势中,作为唯一一个民企拿地宗数占比超过50%的城市一枝独秀。
但合肥显然不满足于一级市场的热度。近日,据合肥市房产局房屋交易中心消息,6月24日起,非合肥户籍的外地居民家庭通过补缴社保、个税即可购房。企业法人以及非法人组织也可以购买市区范围内的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同时,户籍登记在市区的集体户、投靠亲友家庭户籍,与市区户籍家庭具有相同购房资格。此外,非限购区域住房不再计入家庭住房总套数。
以上四方面的调整主要还是针对限购政策的优化,也是合肥时隔一个月后再次放松楼市限购。今年5月,合肥刚刚发布楼市新政:外地户口2年累计缴纳6个月社保(不能补缴)即可买房,原本这一期限为24个月。
合肥新政中同样引发关注的还有重新允许企业买房。早年间,“合肥炒房团”曾名噪一时,其中不乏企业购房行为。要知道去年4月6日,合肥还专门发布新政叫停企业购买商品房。时隔一年之后,在大多城市仍禁止企业购房的背景之下,合肥此举也堪称大胆。
资料图:武汉。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供图
调整倾向“只做不说”
合肥此次对放松限购的加码,同样可以在其他几个省会城市中找到类似痕迹。例如,南京、武汉已相继执行非本地户籍居民家庭补缴6个月社保可获购房资格的新政,均着眼于外地人补缴社保即可购房的放松路径。
以南京为例,南京市房地产市场交易中心向媒体证实,外地户籍只要在南京连续缴纳6个月社保,即可开具购房证明,社保可以补缴,征缴方式不做区分。但目前这一政策并没有“官宣”,亦没有具体文件。
回溯至两个月前的4月27日,南京就已将“3年内在南京连续缴纳2年及以上社保或个税”的购房门槛,降低为“1年内在南京累计缴纳6个月社保或个税”,但明确规定社保不可补缴,且离异买房仍追溯两年内家庭购房记录。近日的新政显然也是在此基础上的加码。
“此类政策有助于外来人口购房需求的积极释放,也说明之前的楼市刺激政策对市场提振效果不够明显,所以各城才会有进一步的放松动作。”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
同时,武汉针对本地居民的限购政策也有所松动。6月20日,武汉市房地产交易中心最新政策传来,武汉市户籍居民在限购区域已经有2套住房的购房家庭,如果符合二孩、三孩政策或者父母投靠条件,可以新增购买1套住房,即限购区最多可以拥有3套住房。
对于此次武汉限购的更进一步,有人评价其为新一线城市楼市调控“天花板”。但武汉同样延续了“只做不说”的风格,有武汉置业顾问对中新财经记者证实,“现在新政就是都没有红头文件,但我们接到的通知都已经按照‘N+1’套来邀约客户了。”
资料图:南京清晨一刻。 泱波 摄
同为省会,效果“有壁”
从放宽限购限售限贷,到降首付降利率,据不完全统计,本轮楼市调控中已有20余个省会城市及自治区首府出台了纾困楼市的政策。
省会城市的出手最早可回溯至3月1日,郑州发布一揽子楼市新政,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将首套房认定标准从“认房又认贷”调整为“认房不认贷”的规定,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原有的限购、限贷政策框架,颇有“打响第一枪”的意义。
限购和限售是我国目前的严格限制性楼市调控政策,也是收紧房地产调控的核心手段。
哈尔滨在3月底取消了执行了近四年的主城区限售政策,从而成为首个取消限售政策的省会城市;调整限购的省会城市相对更多,除了前文提到的购房门槛降低,支持养老家庭或多孩家庭多购一套房也成为近期省会城市调控的新风向。
除此之外,降低首付比、提高公积金贷款及商业贷款额度,也越来越成为省会城市楼市调控的“标配”。其中,兰州、银川、长春等地的首套房首付比例最低可达到20%。
从现实情况看,省会城市的布局加码并非无用功。6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5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显示,一线城市复苏加快,热点二线城市市场也逐步回暖,尤其是杭州、成都、长沙等城市新房房价指数环比呈现增长态势。
但同样是省会城市,复苏的步伐也遵循着强二线、弱二线的能级不同产生了分化。
6月27日,贝壳研究院发布二手房市场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二手房市场低位修复,市场量价及预期均有改善,强二线城市复苏效果明显强于其他城市。
“杭州、成都、南京等强二线城市调控放松后,二手房成交明显增长,政策效果持续性较强。”贝壳研究院指出,但郑州、兰州、哈尔滨等弱二线城市调控政策出台后,短期成交量增长但后期政策效果弱化,持续性较弱。
由此可见,除了政策是否给力,市场复苏动能分化的根本还是城市基本面的差异。如杭州、成都产业相对强势,人口持续流入,购买力旺盛;而兰州、哈尔滨人等口持续流出,则增加了市场去化难度。
公积金贷款银行会不会不批
“银行为难我!故意不给我批公积金贷款!”
“黑心银行,在线拒单”
这是佳蔚在业主群看到的第100多次吐槽了。
作为一个在银行房贷部一年搬砖几百笔按揭的人,佳蔚对公积金贷款客户经理表示深深的同情。
这些年,银行到底为公积金中心背了多少黑锅?
很多朋友们都知道,公积金贷款和商业贷款都是在商贷银行同时申请。
但是审批的结果一般是公积金贷款先出来,额度确定以后,再申请剩余的商贷部分。
大家稍微注意一下就发现,虽然都是在一家银行申请,但是填的申请表却是两张。
批款下来之后,征信上的贷款也是由两笔组成。
一笔住房贷款,一笔公积金住房贷款。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都是两份?
除了因为利率不同的因素,有没有可能,这两个贷款不是一家机构发放
的?
之前讲过,住房公积金贷款是一种保障性福利贷款。
因此利率低,审核条件也相对严格。稍不注意搞些小动作就会面临被公积金中心拉黑的风险。
公积金中心有足够的话语权。
我们的公积金住房贷款和商转公这些和公积金有关的贷款,最后的审批人都是幕后大佬——公积金中心。
而商贷银行只是一个只打工却没有工资的资料搬运工。
大家在签住房按揭贷款的时候,公积金中心就对商贷银行提出了要求:你顺便帮我也签一份呗。
签完了之后再顺便帮我把资料整理一下,全部在系统里填好资料,然后再把资料打包扫描给我。
我来进行审批。
审批完你再把资料送给我,然后办理一下抵押。谢谢啦~
迫于公积金中心爸爸人民政府的压力。商贷银行纷纷照做。
整理资料过系统办理抵押,所要消耗的时间不少不说,银行甚至要专门派一个客户经理专职处理公积金贷款业务。
全程忍耐客户的咨询和质疑,经常要和客户解释,公积金批复多少由公积金系统决定,和商贷银行无关,并不是商贷银行为了多点商贷贷款而故意少批公积金贷款。
毕竟一年几十个亿的业务量,并不在意多5万或者少5万的商贷。
甚至还要忍受公积金审批人员的各种问题,今天文件扫描的不合适啦,明天人员太少审批不要催,后天公积金没有额度了你和客户解释下……
然而商贷银行做了这么多事情,还是经常背黑锅背到无力吐槽……
所以看完这篇,大家解出误会,和平共处。
关于公积金审批额度,大家也是苦公积金慢久已。
但有两个商业银行审批公积金贷款的速度比较快,着急的话,可以选择这两个。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银行不说贷款公积金贷款(公积金贷款银行会不会不批)":http://www.ljycsb.cn/dkzs/10635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