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本以为只要没钱,就不会被骗......,下面是江苏网警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钞市贷款是真的假的
我们常常会听见一句话
“那些被骗的都是有钱人”
那你一定不知道
为了骗你,骗子们有多努力
即使你没房没车、没钱没钞
他们也能骗到你怀疑人生
☆
案例
2021年12月12日,肖某接到一个自称是扬州社保局的电话,说她在上海办理的医保账户涉嫌诈骗。肖某说自己并未在上海办理过医保,对方说可能她的身份信息泄露被犯罪分子利用了,主动帮她连线“上海警察”解决问题。随后,“上海警察”跟肖某进行视频聊天,对方穿着警服并准确报出了她的身份信息,肖某信以为真,便按照对方要求操作,即:医保账户重新绑定一张新的银行卡,并往新银行卡上存钱,用来重新激活医保卡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重点来了
肖某称自己卡上没有钱
对方便诱骗她
去支付宝、微粒贷、银行APP上借贷
称洗脱嫌疑后钱会全部返还
肖某在以上平台分别进行借款
但均被平台拒绝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
骗子怎会这么轻易放弃
于是开始Plan B
又让肖某向亲戚朋友借钱
借完亲戚借闺蜜,借完闺蜜又借同学
就这样
肖某把辛苦借来的4万余元
存到了新绑定的银行卡上
并将收到的验证码告知了对方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
骗局解析
其实受害人贷款、借钱然后转给骗子的情况,不仅仅是出现在上述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例中,杀猪盘、虚假投资理财、冒充领导熟人等等这些常见的诈骗手段,都有很多此类情况,受骗的并不都是“有钱人”,而是那些没有防备心的人,有时出于对钱财的渴望,有时出于对熟人的关心,有时出于对公检法的敬畏......骗子正是抓住了人们的各种心理,精准实施话术诈骗——
1.有需求就会有诈骗:你的需求越主动越迫切,骗子成功率就越高。你需要用钱时,有贷款诈骗;你需要爱情时,有杀猪盘诈骗;需要兼职时,有刷单诈骗;需要理财时,有投资诈骗.......骗子手上总有一种剧本为你“量身定制”;
2.没有钱不影响被骗:如今贷款平台很多,没钱不要紧,贷款就可以,贷款平台审核不通过也不要紧,跟亲朋借钱就可以。骗子威逼利诱齐上阵,层层设套,连番轰炸,让你“心甘情愿”上当受骗!
☆
警方提醒
不要轻易向陌生人提供银行卡账户及短信验证码,不要轻易给陌生人转账汇款。如不幸被骗,应立即收集证据,并拨打110报警或是全国反诈热线96110及时止损。
所以
不要以为自己没钱,诈骗就离你很远
借呗、微粒贷、各种APP小额贷款
...
甚至向亲朋好友借钱
骗子有无数套剧本掏空你的钱包
重要的还是靠自己提高防备之心
谨防被骗
来源:扬州公安微警务
信贷骗局放款
每个人都有手头紧的时候
有贷款需求很正常
但是一定要谨慎
切莫中了网络贷款
“零抵押、零利息”的诈骗陷阱
“睁大眼睛、保持怀疑、理性对待、确认身份、迟疑转账,是规避电信网络诈骗的致胜法宝!”每天清晨,利通区公安分局社区民警都有一个共同的习惯,那就是把反诈预警及近期发生的典型案例发到辖区各小区居民群中,帮助群众每天学会一个反电诈小技巧。时间久了,不少群众也养成了每天“更新升级”反电诈技能的好习惯,马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
12月4日上午9时许,家住利通区的马先生火急火燎地跑进金积派出所值班室,称贷款公司要起诉他。
民警一头雾水,让马先生缓口气慢慢说。原来,马先生最近囊中羞涩,但又突然有要用钱的地方,这可把马先生愁坏了。正在这时,马先生收到了一条短信,上面宣称“零抵押、零利息”,并提供了网络贷款的网站链接。
这对于急需用钱的马先生来说无疑是绝好的机会。马先生立即通过该网站申请贷款,并填写了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信息,轻轻松松获得了2万元的贷款额度。
等待放款期间,平台客服告诉马先生,其因银行卡号输入错误,给贷款公司带来损失,需交2万元的保证金。还称,如不缴纳保证金,该公司将会以恶意骗取贷款罪起诉马先生,这不光要负法律责任,还会影响个人征信。
保证金?个人征信?马先生顿觉平台客服的“专业用语”很耳熟,立即翻看了社区民警在居民微信群里推送的反诈预警,并将自身遭遇进行对应,发现和网络贷款类诈骗很相似。为了以防万一,马先生开车前往金积派出所向民警寻求帮助。
了解情况后,民警判断,马先生确实遇到了网络贷款类诈骗。随后,民警帮助马先生妥善逃离了骗子的“黑手”,并为其详细讲解了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及骗子惯用套路。听完了民警的讲解,马先生恍然大悟,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为了给马先生的“钱包”多一层保障,民警现场指导其安装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打开了来电预警和短信预警功能。
来源:平安利通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钞市贷款是真的假的(信贷骗局放款)":http://www.ljycsb.cn/dkzs/10570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