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重拳整治金融放贷乱象,下面是光明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123打联系人电话吗
银行机构开展金融领域扫黑除恶宣传活动。
借款16万元,要还95万元!家住海珠区的梁先生无力偿还,被迫过户名下唯一房产。经过缜密侦查,该起案件背后牵出一个特大“套路贷”涉黑恶团伙,该团伙分别在越秀、海珠、荔湾区注册成立公司,发布“小额低息贷款”虚假广告,诱骗事主前来借款,落入其设计的“套路贷”陷阱。
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广州市把金融放贷行业专项整治作为决战决胜扫黑除恶的重要战场,加强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银保监局、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市公安局等各部门的配合协同,共同开展专项治理工作。据统计,今年以来累计清理无牌 “小贷企业”133家,“再贷款企业”66家,金融机构乱象存量问题整改率达95%以上,打掉“套路贷”团伙9个,金融环境得到明显优化,人民群众金融服务获得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章程 通讯员杨勰勰
开展专项排查行动 排查2万多家金融机构
据介绍,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大力开展小额贷款公司“现金贷”业务的清理整顿工作。截至目前,共排查出疑似开展现金贷业务的企业6家,均已完成整改工作。
同时,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大力开展无放贷资质和未经审批非法抢注小贷公司的清理整顿工作,共清理出未取得监管部门审批,注册信息含有“小额贷款”“再贷款”字样的“小贷企业”133家,“再贷款企业”66家。联合市场监管部门责令企业主动改名和变更企业经营范围,对外公示小贷公司白名单。
为整顿取缔处罚非法金融机构,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银保监局开展银行保险机构非法放贷专项排查行动,指导机构对超范围经营放贷、无指定用途放贷、违规收费、暴力催收等非法金融活动开展全面排查。据统计,累计排查各级银行保险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2万多家,排查从业人员96.51万人,发现各类风险线索35条。截至目前,相关银行保险机构已问责15人次,向公安机关报送案件2件。
加大刑事打击力度 骗贷类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81%
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银保监局严厉打击贷款“三查”不尽职、与无放贷业务资质的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贷款等违规行为。截至目前,累计做出行政处罚决定61项,处罚机构50家、罚没金额2060.13万元,对56名责任人给予处罚,金融机构乱象存量问题整改率达95%以上。
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与市公安局共建打击非法金融活动联合实验室。截至目前,全市共立非法集资案件135宗,破案123宗,刑拘272人,逮捕303人;共立骗贷类案件5宗,破案3宗,逮捕4人。其中,非法集资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19%,骗贷类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81%。今年以来打掉“套路贷”团伙9个,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资产价值约5700余万元,抓获犯罪嫌疑人40余名。
运用监管科技 实现金融风险防控无死角
据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依托广州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运用金融监管科技创新地方金融监管模式,实现广州市金融风险防控无死角,逐步实现地方金融业态的数字化监管。
截至目前,广州金融风险监测防控中心共对广州市内166195家类金融机构进行风险实时监测,发现风险企业1068家,截至今年10月,累计提供风险线索742条,各有关单位累计反馈742条,排查处置工作完成率100%,有292条涉及疑似非法集资风险,已形成风险线索通过风险处置管理系统发送各区开展实地核查,其中11条已由公安部门立案处理,6条线索风险企业已被行政处罚,13条线索被移送公安部门或工商部门进一步核查,50条线索被风险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已实现全市12家地方交易场所、951家融资租赁公司、409家商业保理机构及21家私募基金接入非现场监管系统并开展数据报送。
加强宣传发动 掀起扫黑除恶热潮
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深化宣传教育,开展“套路贷”“校园贷”等金融放贷行业涉黑涉恶违法犯罪防范宣传活动超4900场,指导各区金融工作部门、银行保险机构建立常态化宣传教育机制,借助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通过举办金融系统反洗钱微视频大赛等创新方式,揭露“套路贷”“校园贷”等非法金融放贷惯用手法,提高公众对非法放贷、欺诈性贷款活动的识别能力。
为了让宣传工作更具实效,通过摆摊设点、入户走访、开会讲解等形式开展面对面宣传。据统计,2万余家银行保险机构网点参与宣传活动,累计派出宣传人员36万余人次,走访社区、单位以及企业10万多家次,制作各类宣传短视频、微电影3700多条,受众人数多达千万余人次。
典型案例:
披着小额贷款公司外衣 实施“套路贷”违法犯罪
据市民梁先生报警称,他在2016年期间遇到资金周转问题,向“广州市银某公司”借款16万元。在随后的两年时间内,被该公司强迫以“转单平账”方式,再向另外两家公司先后贷款“平贷”,累计需要向三家公司偿还的贷款及利息高达95万元。无奈之下,他被迫将名下唯一的房产过户给公司指定人员,才还清债务。
经警方调查发现,上述三家公司对外均称提供业务咨询和小额贷款,实际上却是借民间借贷之名,巧立违约金、滞纳金、手续费等名目,欺骗事主签订虚高借款合同,再以各种手段导致事主违约,短时间内产生巨额欠款,无法偿还。为迫使事主偿还款,公司催收人员往往以殴打、敲诈勒索、非法拘禁以及淋红油、淋粪水、堵锁眼、撒冥币等各种暴力手段胁迫。
在确认上述三家贷款公司实为披着民间借贷外衣行诈骗之实的“套路贷”作案团伙后,渐渐地,一个特大“套路贷”涉黑恶团伙浮出水面。经周密部署,2019年1月,该团伙被一举捣毁,涉嫌“套路贷”诈骗、寻衅滋事、故意伤害、非法拘禁、敲诈勒索等涉黑恶案件多宗,查封、冻结及扣押该团伙涉案总资产1.058亿元。目前,主要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逮捕。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来源: 广州日报
富宝贷会不会给联系人打电话
11月26日,吕先生发微博称,自2016年6月起,前富士康员工刘彬以公司名义借款给他,其后在吕先生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先后用其抵押的银联卡、支付宝、信用卡和贷款平台盗刷13万余元。吕先生自行承担了债务,并于今年3月初在成都德源派出所报案,经警方协调两人签订还款协议,规定刘彬分三次还完欠款。
吕先生没有收到刘彬的还款,却在今年5月再次收到信用卡被盗刷一万五千元的信息,警方判定该案为信用卡诈骗。吕先生联系到另外几位受害人,初步统计涉案金额60余万元。
记者向多位富士康在职员工证实,刘彬此前确系富士康旗下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品质管理二处供应商管理部员工,已从富士康离职,并于今年5月左右离开成都。目前该案已在派出所再次立案。
以公司名义借钱诱导申办信用卡和小额贷款
吕先生是成都某大学在读研究生,2016年6月,因急需用钱,他以朋友身份向刘彬提出借2000元。刘彬表示,钱可以借,但要以公司的名义借款,需抵押其银联卡作为“保障信息”。吕先生当时给了刘彬三张没有使用的银联卡和一个没有使用的支付宝账号,几天后,吕先生归还借款,想要回抵押物,但刘彬以卡在公司为由拒绝。
随后吕先生前后两次向刘彬共借款5000元,刘彬都同意了,但依然称以公司名义借钱,需对方申请小额贷款作为“保障信息”。吕先生将借款归还后,想要拿回抵押物,但刘彬以各种理由拒绝,并反复强调不会出问题。后来刘彬得知吕先生有创业打算,遂以方便做生意为由提出帮他申请信用卡。
刘彬将收卡地址填在了自己在德源镇的租房处,吕先生去银行面签时想把信用卡拿在自己手上,刘彬却告知,这是以公司名义办的卡,若要拿回信用卡必须支付总额度的20%的费用,否则只能把卡押在公司,半年后可免费拿回。“这些情况刚开始他没给我说,三张信用卡总额度是45700元,也就是说我要给他9140元,但我没这么多钱。”
盗刷信用卡、小额借贷平台借款
涉案金额超60万
从2018年6月开始,吕先生频繁接到信用卡和小额贷款公司的催款电话,这时他才发现,不止信用卡,在他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刘彬以他的名义申请了富宝袋、马上金融、拍拍贷等各种小额贷款,并将三张银联卡与支付宝绑定,从吕先生的支付宝里借钱出来用。2018年7月开始,吕先生多次查征信报告,发现已有8次不良记录。在吕先生不断催促下,2018年11月,刘彬归还了三张银联卡,但以信用卡的钱没还完为由拒绝归还三张信用卡。
2019年3月初,吕先生通过身份证在联通公司查到了挂在他本人名下的两个联通号码,实际上吕先生自己只办过一个联通号,而另一个号码是刘彬拿着吕先生的身份信息私自办的,并将其绑定在吕先生的两张信用卡上,查询后发现,这两张他收不到任何消费信息的信用卡共欠款6万余元,加上银联卡上的贷款和诸多小额贷,共计欠款132000元。
随后,吕先生通过信用卡开卡信息,发现上面填写了一位姓周的联系人,他联系上周某后,发现周某是刘彬高中同学,以同样的套路被骗30多万一直未还。通过周某,吕先生认识了郭女士,郭女士系刘彬在富士康工作时的同事,因装修急需用钱,被刘彬以相同套路骗走7万余元。
郭女士告诉记者,她不是唯一被骗的同事。刘彬出事后辞去了富士康工作,很多同事联系不上刘彬本人,纷纷找到郭女士帮忙联系。仅公司找上她的就有十余位,所欠金额大多在几千元左右,都是盗刷信用卡或小额贷款未还的。吕先生后来陆续认识了几位受害者,据初步统计,共损失60余万元。
再次被盗刷一万五千元
派出所再次立案
3月12日上午,吕先生到德源派出所报案,派出所以诈骗立案,其后认为是经济纠纷,提出双方签订还款协议的协调解决方案。吕先生虽不接受这种处理方式,但还是无奈地签订了协议。
记者在吕先生提供的还款协议中看到,刘彬欠吕先生的13万余元分三次归还,第一次是2019年4月25日还5万,到期吕先生未收到还款,询问时对方回复延后还款,之后就再也联系不上。吕先生找上门时,才发现刘彬已从富士康离职,其在德源租住的房子也不见人影。
吕先生自行承担了13万的债务,本以为事情已经结束,但在今年5月6日,人在广西的吕先生发现补办的中信银行信用卡在4月底至5月初又陆续被盗刷一万五千元,共17笔,消费地在内江、威远、成都三地。
吕先生联系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银行调单处理结果显示,以上17笔消费是在一个名为动卡空间的信用卡app上消费的。吕先生询问为何按照银行的方法补办了新的信用卡,也改了密码,却还会被继续盗刷。银行的解释是只要在手机上绑定过信用卡信息,补办的信用卡信息会自动在app上更新。
11月27日上午,记者随吕先生和郭女士一同去德源派出所,派出所表示,刘彬后续行为系信用卡诈骗,可在案发时受害者所在地或嫌疑人作案地点立案。对于刘彬此前未按时归还的13万余元,可走民事诉讼,通过司法程序解决。当日下午,记者根据郭女士提供的联系方式联系刘彬,未果。吕先生其后在二仙桥派出所报案,派出所已受理并在追查中。
来源:成都商报-红星新闻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123打联系人电话吗(富宝贷会不会给联系人打电话)":http://www.ljycsb.cn/dkzs/10565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