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征信、芝麻信用将上线支付宝 微信可查个人信用直接贷款,下面是用户3376373678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哪里可以用芝麻分贷款
个人征信开放,马云、马化腾怎么玩
“做小微金融,并不是我们想做金融,不是想赚钱,而是想做信用体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的这番话基本现实。
今日央行发文,要求腾讯征信、芝麻信用等八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准备时间为6个月。
这次,个人征信市场真的向阿里“芝麻开门”了。互联网企业的征信跟央行的有何不同?“二马”还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
一、跟央行征信有何不同?
1、央行的信用信息基本是来自于金融机构,笔者曾经打印过自己的信用报告,主要内容是个人身份信息、银行信贷记录、逾期记录,内容较为单一。
2、但来自于互联网的信息包罗万象,在互联网上人的行为变成24小时可记录。比如芝麻信用合网上银行、电商、社交、招聘、婚介、公积金社保、交通运输等方方面面数据,内容更多。
3、央行的征信记录还有未能覆盖的群体,央行的数据是截至2014年6月底,已收录8.5亿自然人的信用记录。
在银行有过借贷行为、办理过信用卡的人在央行的征信系统里才有记录,一些学生群体、个体工商户或者自由职业者可能就没有信用记录了。
这些人无法获得信用,金融机构担心风险不敢授予信用,但这部分人可能是活跃的网民,在互联网上有很多行为轨迹,互联网公司通过海量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来预测其风险表现和信用价值,为其建立个人信用。
二、对消费者有什么影响?
1、前一段时间,平安和宜信的信贷员为争抢客户而发生血案,原因之一就是要借钱就得先去央行打印征信报告,信贷员们就在央行门口蹲点抢客户。
个人征信向市场开放之后,信用评价可以是多维度的,有央行出具的官方报告、也有芝麻、腾讯出具的草根版报告,对于个人客户来说可能多了一个选择。
2、现在央行的征信报告使用的范围并不广泛,多数是需要贷款时,市场化的征信机构引入之后,应用场景增加,征信报告可用的地方就很多了。
芝麻信用人士曾给笔者列举了一些案例,比如为租车服务公司提供征信记录,信用评分高的人可以免去押金;餐馆可以看到订餐人的订餐历史记录:这个人过去是不是经常放餐馆鸽子等。
3、央行的征信报告依然是最权威的,草根版的报告有多少地方、多大程度上认可和接受是个问题。
就比如说之前有网友喊支付宝提供个人资产证明,以便办理签证的时候作为资料使用,但是我们知道,大使馆们基本都只认银行的资产证明。
三、马云、马化腾会怎么做?
信用市场被认为是互联网的下一个“金矿”。按照宏源证券分析师的预测,中国个人征信市场空间为1030亿元,而目前个人征信和企业征信的总规模才20亿元。
芝麻信用是蚂蚁金服的子品牌。芝麻信用体系将包括芝麻分、芝麻认证、风险名单库、芝麻信用报告、芝麻评级等一系列信用产品,背后则是依托阿里云的技术力量,对3亿多实名个人、3700多万户中小微企业数据的整合。
而腾讯征信则坐拥8亿的QQ账户,超过5亿的微信账户,超过3亿的支付用户,以及QQ空间、腾讯网、QQ邮箱、微博等多种服务上聚集的庞大用户,无疑具有极大的优势。
这两大互联网巨头又一次在征信市场上展开大战,蚂蚁和鹅厂会如何掘金?
1、信用贷款
阿里集团早已在2010年利用小企业的信用数据开展信用贷款。
主要是根据用户在平台上的数据给与其授信,用户申请贷款时无需担保和抵押。据说到2014年3月份,已经为超过70万家小微企业累计贷款1900亿元。
就在不久前,蚂蚁微贷还在部分用户中试验推出了“花呗”业务,用户可以在淘宝天猫上进行“赊购”,而这个信用贷款甚至不需要客户申请,阿里直接透过大数据运算分析完成评估和授信过程,结合风控模型,根据用户的网购以及支付习惯等综合考虑判定透支额度。
腾讯动手有点晚,但在其微众银行上已经开始应用。1月4日,总理去考察微众的时候,就演示了向一名司机发放一笔3.5万元的信用贷款,在既无营业网点,也无营业柜台,更无需财产担保的情况下,腾讯是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和大数据信用评级发放贷款。
微众银行现在官网上打出的几个主题——想走就走、想吃就吃、想玩就玩、想约就约,描述的是信用卡、购车、消费、旅游等应用场景,这些也正是信用贷款的重要领域,腾讯征信将会提供基础服务。
2、对接P2P
除了为集团业务打造底层基础系统,征信系统还可以对外输出。
拍拍贷CEO张俊之前曾透露,芝麻信用在6、7月份曾来洽谈征信方面的合作事宜,坊间还传闻投哪网和利融网等P2P公司已经对接芝麻信用的数据和服务。
目前也已经有多家P2P、银行和保险公司等表达了强烈的意向,希望接入腾讯的个人征信服务。
据笔者了解,具体的合作方式就是双方会把资源和审核的用户互换,针对信用借款用户给予评分。越来越多的数据可以让芝麻信用的数据库更加庞大,提升对个人信用的识别能力,而P2P公司一直被信用短板困扰,可以借助芝麻信用对借款用户的信用和还款能力进行审核。
但有P2P公司担心,互联网公司的征信系统在信贷方面的数据并没有被充分验证过,借钱之后有没有如期履约还款,掌握的数据并不多。
目前无论是蚂蚁还是腾讯所拥有的信息更多的是侧面信息,通过某一行为、特征来推测、判断此人信用等级,而央行征信系统里的借贷信息是直接能反应信贷记录的核心信息。在对外输出的时候需要面对的问题。
3、
除了传统的金融产品,更多的生活场景应用将会是更加令人期待的事情。
笔者跟芝麻信用的人交流过,他们在生活板块上已有很多设想和研究。比如免押金服务,芝麻信用可为租车服务公司提供征信记录,信用评分高的人可以免去押金;比如在相亲网站的应用,通过信用数据看人品怎么样、信用如何,防止“骗婚”者。
很多人都在租房子的时候犯过愁,作为租客,会担心房东是个骗子,作为房东,害怕租房子的人是个乱七八糟的人,有没有评价体系可以看看这个人到底怎么样呢?
传统征信只涉及到个人,人与人之间关于金钱的部分,而给予互联网时代的征信,可能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更多的关系。但也许未来不远的时候,我们享受到这些征信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将会考虑征信与隐私的边界。
转自百度百家金融魅丽
更多内容,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fenxiang2100(可长按复制,如需合作也可以微信联系)
哪个借款平台考核芝麻信用
在如今的线上支付时代,用支付宝的人越来越多,而支付宝又会根据大家的使用习惯来评估信用等级,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芝麻信用”。
你的芝麻分高不高,取决于你的网络信用好不好,而不同的芝麻分又有不同的权益。
这似乎和央行的征信体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是,支付宝的芝麻信用就和央行征信体系一样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或许有的朋友不了解,芝麻信用背后其实是有公司的(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而其经营范围是:企业征信业务等。
实际上,这就是一家独立信用评估及管理机构,对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保存,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或用户授权的情况下,可向第三方提供芝麻分及信用相关信息。
但央行的征信系统不一样,它可以说是官方的权威系统,其主要使用者是金融机构,而其信息来源主要也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这些收录的信息里,我们可以了解:企业和个人的基本信息,在金融机构的借款、担保等信贷信息,以及企业主要财务指标等等。
总的来说,芝麻信用和央行征信系统的区别可以分为这两大类:
第一,收录信息区别央行征信系统主要收录的是基本信息,以及比较关键的借款、担保信息。
而支付宝的芝麻信用则会收集到更多更细的信息,包括使用者的消费情况(包括使用花呗、生活缴费等),还有在支付宝上的理财情况之类的,只要是可能会和信用搭上关系的,就都有可能会被收集。
金融机构通常都在意央行征信系统里的信息,尤其是银行,不管是买房申请贷款还是申办信用卡,这些金融机构都会非常在意央行征信系统查询出来的结果。
而支付宝的信用数据应用,则显得更加广泛,比如说我们都用过的免押金租物、信用医疗、网约车,以及免押骑行、免押入住酒店等,都是使用芝麻信用的场景。
芝麻信用是蚂蚁金服旗下的信用体系,是独立于央行的第三方征信服务,和央行征信系统相比,支付宝的芝麻信用和央行的征信数据在数据收集和应用范围上,不仅不一样,还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哪里可以用芝麻分贷款(哪个借款平台考核芝麻信用)":http://www.ljycsb.cn/dkzs/10527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