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视点:非法现金贷何以在微信小程序重出江湖?,下面是新华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王黑户可以用吗
新华社北京1月31日电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杰文津、颜之宏、吴剑锋、付敏
读书、游戏、点餐……微信小程序自去年1月9日正式上线以来,为近9亿微信用户提供了不少便利。“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开通成本低,也不需要写代码,微信平台上的用户也多,一些非法现金贷经过伪装后也以小程序的形式上线,继续违规从事贷款业务。
“黑贷”转战小程序,有公司遭投诉千余次
2017年12月,银监会联合央行印发了《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明确要求暂停新批设网络(互联网)小贷公司;暂停发放无特定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的网络小额贷款。
近日,记者在微信小程序中输入“贷款”搜索,随即有数十个相关小程序出现在列表中,如个人无抵押贷款、黑户新贷款、秒借贷款等,额度从200元到10万元不等,都号称“放款简单、快速”。
记者对排列在前的30个关于贷款的小程序逐个排查发现,8个小程序所属企业主体在工商登记信息中有小额贷款经营资质,其余小程序基本都属于违规经营贷款业务。这些小程序分为几类:
--通过小程序引流至网贷APP。在一款名为“贷款借钱王”的小程序中,记者在填写手机号和验证码后,被引导至手机应用商城下载了一款名为“贷上钱”的APP。用户协议显示,这款APP属于上海腾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经查询,该公司的工商登记信息显示的经营范围明确规定:不得从事增值电信、金融业务。
在“聚投诉”平台上,针对该公司的投诉达1000多次,主要是“变相收取高利息”“暴力催收”等内容。
——搭建类似“借贷超市”的小贷平台。在一款名为“找贷款去哪儿”的小程序中,其服务类目标注为“图书报刊/音像/影视/游戏/动漫”,但该小程序中汇聚了包括“校园贷”“工薪贷”“公积金”等多个网络小贷。
记者核查发现,多数撮合小贷的小程序法人主体,都以“巧立名目”的方式超范围经营。
——个人贷款横行其中。在一款名为“贷款空放”的小程序中,有一个用于咨询“贷款方案”的深圳手机号。记者在拨通该号之后,提出要借款5000元一个月做周转,对方遂开出月息20%的“砍头贷”条件:即借款5000元,实际到手为4000出头,一个月后需支付本息6000元。
记者发现,这些明确违规的现金贷小程序和合规网贷公司的小程序混杂在一起,用户很难分辨究竟哪个才是合法的。
非法现金贷如何上线小程序?
据了解,腾讯对于小程序上线制订了具体的规则,包括“个人类小程序每自然年拥有2次改名机会,非个人类小程序需通过微信认证方式修改”“小程序头像和介绍一个月可修改5次”“服务范围一个月可修改1次”“特殊行业需提示特殊资质”等内容。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借贷小程序多以个人名义申请开通,服务类目包含综合生活服务、公关、推广、市场调查、家政服务等。
某知名现金贷公司业务负责人称,在监管新规出台后,一些非法小贷公司的网站被取缔,于是将目光投向了小程序这样的平台。“因为开设成本低,也不需要写代码,微信平台上的用户也多,都愿意来这里搭建平台。之所以把类目设置得五花八门,主要是为了逃避监管审核。”
为了解现金贷小程序的上线难度,记者通过网络检索到一些小程序“代开发者”,并以某借贷公司福州分公司业务代表的名义向其了解小程序的上线流程。据某“代开发者”称,申请小程序一般可分为个人和企业申请,企业申请要求提供工商营业执照等信息,个人申请则无需证明,只是缺少附近和支付功能。他建议记者,如果未取得相应资质,可以个人名义申请无需营业执照的类目,如家政、丽人等,审核通过后再换上需要展示的内容,一般没有人投诉就不会被封号。
另一小程序“代开发者”则表示,如果不在小程序上做交易,只是单单做一个扫码引流页面,平台也不会轻易作封号处理。
记者30日就上述问题函询微信官方,对方答复称,在小程序的前置审核方面,微信官方目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审核:第一、小程序主体真实性审核;第二、小程序账号基本信息审核,如名称、logo、简介、类目等;第三、特殊行业类目需添加符合法律规定的资质,比如非银行机构从事、提供借贷或借贷信息服务的法律法规依据,和相应的资质文件都要进行提交审查;第四、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公众号、小程序主体的信用识别能力,以及对违规主体的账号提前发现。
记者还被告知,针对不少成功“躲猫猫”上线的黑贷小程序,微信方面目前已经根据关键词策略清理了数百个恶意的“借贷”类小程序。而针对小程序名称与类目存在不符的情况,也开始进行排查处理。
记者发稿前,发现通过“贷款”“现金贷”等关键词已无法搜索到相关小程序,但是能够通过“秒借”“立下”“黑户”等非法现金贷业内专用术语搜索到相关小程序。而且,在“曾用过”项目下,记者前几天打开过的贷款小程序依然能够登录。
平台亟需加强小程序的审核和监管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杨东教授表示,微信小程序作为新兴的开放型平台工具,具有强大的网络引流作用,对互联网领域中活动的个人与企业都有更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因此平台的经营方应当承担起更大的监管责任,以此倒逼其加强对开发者的约束。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薛军教授告诉记者,由于目前我国电子商务法仍处在草案阶段,对微信小程序等的管理主要依据是《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等位阶较低的规范,这给提升监管质量带来一定难度。
杨东建议,网络信息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工商管理部门、公安部门等应该采取联动措施,对确有违法活动的企业个人等依法进行处罚。
薛军认为,一方面应尽快推动相关法律出台,补强规范效力;另一方面则应制定针对性更强的处罚措施,包括:完善开发者实名制、建立多次违法主体“黑名单”、强化小程序核心内容审查技术手段,以及小程序分级分类制度。
有专家建议,微信小程序应为使用者提供更为便捷的“一键投诉”和高效的“投诉反馈”机制。微信方面表示,欢迎提供更多的线索,举报违规小程序,并希望与开发者、用户共同努力营造健康的小程序生态。
黑户能贷到款吗?哪些平台
砍头息、阴阳合同,借5000元利息1500元
在现金贷被整治后,近年低调的网络借条模式变得火爆起来。近日,有消费者对新快报记者爆料,其通过借贷宝借钱后,被对方告知额度为5000元,到手却仅有3500元,周期7天,利息高达1500元。而借钱方不是个人,而是一家小财务公司的贷款中介。据了解,这绝非个案。
新快报记者在各大借贷微信群、QQ群发现,目前很多贷款中介发布信息称,无论黑白户(白户即未办过信用卡或贷款的人,黑户是有多次逾期记录的人),只要芝麻信用分在580分以上即可通过借贷宝、今借到、米房、无忧借条等借贷平台随时贷到款。有业内人士评价认为,“这是新的监管套利空间,监管除了加强投资人教育外,对于借款人的资质也要加以审核,谨防高利贷通过绕道线上平台合法化。”
■新快报记者 许莉芸/文 廖木兴/图
超高利率、砍头息、阴阳合同
高利贷从线下转移到线上
急需资金周转的小陈告诉新快报记者,其从2017年11月开始,连续几次在借贷宝借钱。小陈第一次接触到借贷宝是通过微信好友“借条阿-客户分配中心”介绍认识了贷款中介小敏,起初没有太多借贷经验的小陈并不知道小敏是贷款中介,她告知小陈只要芝麻分在650分以上,提供近半年通话记录账单,身份证正反面照片,并且通过借贷宝实名认证后即可放款。对小陈资料“审核”后,小敏告诉他的借款额度为5000元,但是需要押一付一(即借款5000元需要付5000元押金为不逾期做一个保障,在借贷宝上显示共借款10000元)。
于是,去年11月7日,小陈在借贷宝中发布了10000元的借条后,小敏分了两次分别给他转入1500元、3500元,而这两笔钱就是“押金”。小陈告诉新快报记者:“必须马上把钱转给小敏才能继续放款。”根据小陈给新快报记者提供的借贷宝转账截图显示,当天下午2时41分小敏分别给他转了1500元和3500元,仅仅在两分钟后,小陈就将这两笔钱“还”给了小敏。
收到“押金”后的小敏才终于放款,给小陈转了5000元。“收到钱后,我就给她转回了1500元的借款利息”,提前支付了利息的小陈终于拿到了3500元的借款。但是在借贷宝平台上签订的电子合同中显示,小陈从小敏处借款10000元,年化利率仅为24%,但实际上,小陈这笔借款的年化利率高达2234%。
小陈告诉新快报记者,此次借款的到期日为去年11月14日。然而,到去年11月14日,小陈还不上钱,小敏要求小陈私下微信转账1500元帮他在借贷宝上进行展期。但是,根据小陈给新快报记者提供的截图显示,此次展期从2017年11月15日展期到2017年11月21日,在借贷宝平台上显示展期利率为0%,但是小陈为此付出的7天展期费用为1500元;而到2017年11月21日依旧没有还上借款的小陈又被以此方法展期,累计14天的展期费用高达3500元。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小陈的这整个借贷过程,不仅借款利率远超国家规定的36%,且出现了砍头息、阴阳合同等违规放贷行为。
网上“借条工具”越来越多
成高利贷“洗白”通道?
事实上,像小陈这样的借款人不是少数。此前,线下高利贷、借款中介都是通过现金贷平台来放贷,如今现金贷监管政策出台后,他们又开始活跃在各类借条类APP中。新快报记者经常在一些小微借贷微信群、QQ群中发现,不断有类似的贷款中介刷屏,通过借贷宝、今借到等APP的放贷信息。
从广东小微借贷QQ群中,新快报记者就结识了名为“六六速借”的贷款中介。他给新快报记者发了一个表格,这个表格十分简单,上面仅有姓名、年龄、职业、有无车房、芝麻分、手机号使用多久、通讯录有多少人,并列举了在其他借条平台如借贷宝、今借到、米房、无忧借条上是否有负债。当记者填好后,六六速借就表示,提供支付宝实时截图、月账单整页、芝麻分截图后即可完成额度审核。
在新快报记者表述曾在其他现金贷平台有过贷款还未还清时,他甚至对新快报记者表示“这些不相干”,并且告诉记者,要想借钱必须押一付一,称“这是行业规则”。
监管堵住了现金贷的门,又让套利者们发现了“网络借条平台”这扇窗。2016年开始,越来越多的网上“借条工具”出现,如借贷宝、今借到、无忧借条等平台。这意味着,借贷双方不用再见面,可以通过这些工具,直接网上打借条。但是,如今这个商业模式,被地下高利贷、现金贷公司、借贷中介利用,这类公司或个人通过这类借条APP变得合法化了。
“我们不会对高利贷进行保护,如果用户遭遇高利贷的情况,我们可以提供证据协助借款人进行诉讼,我们也很支持用户走法律途径。”借贷宝方面回应称,对于借贷宝平台而言,无法掌握这些背后的操作。“我们在平台上只能看到借款人A与借款人B签订了10000元的合法合规的借贷协议。”
不过,仍有业内人士质疑,上述案例中,借贷平台虽然作为纯中介信息平台,但是仍然可以通过技术手段甄别,“为何双方借贷在一两分钟之间频繁进行转账,这是平台方可以从技术手段加可以甄别的。”
业内人士建议
谨防借条类APP 成为监管套利工具
有业内人士表示,这种熟人借贷模式虽然本质上定位仍是信息中介,但实际上还应该承担部分贷前信息调查、贷中管理和贷后风控等功能,对于整个交易流程都要起到监督和管理的作用,要不很容易成为民间高利贷所谓“合法洗白”的平台。
财经评论员、专栏作家肥皂对新快报记者分析表示,虽然借贷宝之类的平台已经对借款利率进行限制,不得超过最高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利率规定的36%的红线,但是现金贷公司、线下高利贷公司可以通过借贷宝等平台打“擦边球”,通过这种渠道,把之前线下高利贷的东西转移到线上来做,反而在年底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他认为,尤其在年底资金面偏紧的情况下,“银行不放款,网贷现在合规备案期,现金贷也在整改,从风险的角度考虑,这类人以更高的代价借到钱,年后基本不可能还款了。”
“监管要跟上,”肥皂表示,跟现金贷监管一样,小微借贷市场需求很大,不可能“一棒子打死”。他称,首先监管要从利率上加以规范,“公民是允许私下借贷的,但是利率能否合法化是属于国家监管范畴的。”比如2017年12月监管部门就发布了《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规定,禁止从借贷本金中先行扣除利息、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以及设定高额逾期利息、滞纳金、罚息等。
其次,他表示,目前监管对于借款人,尤其是职业放款人的资质并没有任何规定,这仍属于监管空白地带。近年来,监管意识到要逐步加强投资人教育,则规定了平台对于投资人要进行审核,主要包括其是否有过浮动收益产品投资经验等,但是却没有对出借人进行更进一步的审核。因此,也难免网络借条APP被线下高利贷、现金贷的从业人员、贷款中介“钻了空子”。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王黑户可以用吗(黑户能贷到款吗?哪些平台)":http://www.ljycsb.cn/dkzs/10474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