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银行均已执行最新LPR报价 首套房贷利率普遍为4.75%,下面是深圳新闻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深圳银行贷款年利率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5月24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谢惠茜)近期房贷政策利好不断。先是央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宣布将首套房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降20个基点,以提振楼市信心。随后,市场期待已久的降息“靴子”正式落地——5年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利率下调15个基点至4.45%,创史上最大单次降幅。那么,现今深圳的房贷市场情况如何?深圳商报记者走访了多家本地银行。
记者走访多家银行后发现,深圳地区银行房贷利率均已按照新的5年期LPR报价降低15个基点。“我们目前房贷款利率执行深圳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的底限要求,即5年期以上贷款首套为同期限市场利率加30基点,二套为同期限市场利率加60基点。”某国有大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即目前该行首套房贷利率为LPR+30基点=4.75%;二套为LPR+60基点=5.05%。
记者采访了解到,深圳其他国有大行目前均已执行该最低利率。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广大存量房贷客户不一定能立马享受到此次降息的红利。据央行提供的数据,2020年8月,存量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如期完成。其中,存量个人房贷累计转换28.3万亿元、6430万户,转换比例99%,其中94%转换为参考LPR定价。这意味着还有少量存量房贷选择了固定利率。这类客户的房贷利率将不受LPR的变动影响。
而浮动利率存量房贷会依据合同约定按期调整利率。一般银行都规定重定价周期为一年,并在合同中约定重定价日,每年重定价日那天根据相应的LPR情况确定当年实际执行的房贷利率。
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存量客户的房贷利率重定价日一般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每年的1月1日;另一种是贷款放款日对应的每年对月对日。有的银行是统一规定,有的银行可以让客户在两种情况之间自主选择。其中,1月1日重定价的存量房贷客户今年之内都不能享受这个最新利率,需要等2023年1月1日根据2022年12月份的LPR来确定。根据贷款放款日确定重定价日的客户,如果重定价日在5月20日及之前,今年已经重新定价,需要等到明年再调整;只有重定价日是在5月21日及之后的客户,可以在今年享受本次调整后的最新利率。
而在此之前,央行和银保监会曾联合宣布将首套房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降20个基点。据媒体报道,目前这一政策已在青岛、天津等城市落地,甚至顶格执行,低至4.4%。这意味着,此次5年期以上LPR下降后,各地首套房的最低贷款利率可达4.25%。
但就目前记者了解的情况,深圳各大银行目前除了5年期LPR报价已降低15个基点以外,利率下限的调整暂时“按兵不动”。来源:深圳商报
3年期贷款基准利率
2023年开年后银行存款又迎来一波调整潮。这一波调整潮的特征是有涨有跌,集中在中小银行,调整主要集中在2年期、3年期、5年期等较长期限存款。
乌鲁木齐银行、新疆银行、黑龙江五大连池农商行等中小行下调了存款利率。其中,乌鲁木齐银行将活期存款利率由0.3%调整为0.25%,将定期存款2年期、3年期、5年期利率由2.73%、3.5%、3.85%调整为2.7%、3.35%、3.7%。
此外,河南义马农商行、宜阳农商行则将1年期、2年期、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上调至2.25%、2.7%、3.3%。
我推测,部分银行上调存款利率并非主流,主要是年初开门红期限为了揽客而做的短期调整,银行存款利率主要趋势仍然是下行。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仅从近期的两个热点来分析。
第一,大家都知道,最近迎来了一波提前还房贷潮。本质上反映了大家对未来的消费、投资意愿不足。
我们先来看两组数据:
2022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8万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比上年末低10个百分点。
2021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32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比上年末低3.3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最近两年,房贷余额增速明显放慢。主要原因是两个,一是借钱买房的人少了,二是已经借了钱的人又想着提前还房贷。
房贷被视为银行最优质的资产,违约的可能性极低。对银行来说,一方面吸收存款,另一方面发放房贷,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愿意搞房贷的人变少了,而存钱的人变多了,比如2022年9月末,住户贷款余额同比增速是7.2%,而同期住房存款增速却高达14.5%。这就导致银行的“闲钱”越来越多,钱贷不出去,只能是降低贷款利率来增加贷款量,同时降低存款利率来降低负债成本。
所以只要居民消费、投资意愿没有起来,最后存款利率还是会降。
第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人口减少85万人。同时,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97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9%。
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较上年末提高了0.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较上年末提高了0.7个百分点。
人口减少和老龄化对消费、投资带来制约,比如60岁以上的老年人买车、买房的可能性肯定大为降低,基本也不太会办理车贷、房贷。对银行来说,如果人口减少和老龄化,信贷的需求肯定越来越少,银行有钱贷不出去最终只会是下调存款和贷款利率。再考虑到,老龄化是未来的趋势,所以说利率下行也将是未来的趋势。
对于这种趋势未来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减缓和放慢。怎么做?
第一,下调存款和贷款利率下行到一个度后,在对应的市场条件下,必须会有人觉得借的钱很便宜,存的钱没什么收益,最后愿意存钱而不愿意投资的人变少,而愿意贷款的人增加。
第二,提高资产的收益率,比如股市、楼市,当这类资产回报率高的时候,人们的钱也不大愿意放在银行,而更愿意去投资。
从投资的角度上看,股市、楼市的收益肯定明显高于存款。楼市是一种保守性投资,主要是保值增值,而股市主要是进攻型资产,在保值增值的基础上作适当的进攻。
最近有一则消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
1月17日,深圳市发布《深圳市共有产权住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告。其中有点给我印象很深刻:
(共有产权)购房人自签订买卖合同之日起满五年收购的,收购价格计算公式为:收购价格=购买价格×(1+中国人民银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
说明什么?
说明5年以后,其对深圳楼市涨幅不低于三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有信心。所以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对于未来中心城市的楼市大可不必要悲观。
如果你觉得文章很棒,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小白读财经(ID:xiaobaiducaijing),订阅更多的优质原创推文!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深圳银行贷款年利率(3年期贷款基准利率)":http://www.ljycsb.cn/dkzs/10441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