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LPR报价保持不变!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0%,下面是金融界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三年贷款基准利率
金融界10月20日消息 今日,10月LPR报价落地。据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2年10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0%,均维持不变。
MLF利率是LPR的风向标。10月17日,央行公开市场开展5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20亿元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75%、2.00%,与此前持平。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10月MLF利率保持不变,意味着当月LPR报价基础未发生变化。不过,9月包括活期存款利率在内,商业银行启动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而且下调幅度整体上明显大于4月开启的年内首轮存款利率下调;另外,4月以来DR007、商业银行(AAA级)1年期同业存单收益率持续处于低位。这意味着近期银行资金成本会出现较大幅度的边际下行,会增加报价行下调LPR报价加点的动力。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提到,尽管今年以来5年期以上LPR已累计调降35bp,但考虑到在上一轮地产周期中,购房者不仅承担了高房价,而且普遍贷款“加点”较高,导致在过去近4年时间里,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高出5年期贷款利率及LPR基准平均大约80bp,且这部分加点为“永久性”的高成本,LPR降息效果有所“打折”。同时,今年大类资产波动加剧,投资难度加大,同业存单、余额宝年化收益率降幅大约70bp,而且收益率目前呈现趋势性下降,并非2020年短期下降后迅速反弹。相比较之下,目前作为有优质抵押物的房贷利率仍然偏高,在预期收益率降幅超过贷款成本降幅的情况下,提前还贷意愿可能会进一步增强。
为此,温彬认为若后续居民端需求恢复力度持续偏弱,为降低贷款负担、降低储蓄意愿、提振消费意愿,在政策利率不变下,仍可能通过银行对前期高加点按揭贷款进行让利,继续调降5Y-LPR的方式来推动。
央行基准利率一览表历年
5月15日,多家银行下调通知存款、协定存款利率,并有银行“官宣”暂停智能通知存款业务产品的销售。
据了解,5月15日起,银行协定存款及通知存款自律上限迎来下调,四大行执行基准利率加10个基点,其他金融机构执行基准利率加20个基点。
多家银行暂停智能通知存款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银行在协定存款及通知存款自律上限下调执行的当日,暂停了智能存款产品的销售。
平安银行公告称,2023年5月15日起对日日生金-通知存款产品利率和智能存款-通知存款产品两款产品进行调整,其中多数分行5万元以上1天期、7天期执行利率均较基准利率加点20bp,即调整后1天期和7天期的执行利率分别为1%和1.55%,基准利率分别为0.8%和1.35%;杭州、宁波、温州等3家分行执行利率均较基准利率加点15bp,即调整后1天期和7天期的执行利率分别为0.95%、1.50%。
平安银行同时称,自5月14日起,暂停销售“智能通知存款”产品。届时,“智能通知存款”产品在该行线上(口袋APP)渠道及线下(网点柜面系统、远程柜面银行系统)渠道均不再支持新增签约;如在暂停销售前已购买“智能通知存款”产品,该存量业务仍可继续在该行各渠道办理产品支取、查询、解约等业务。
无独有偶。东营银行也发布关于暂停智能通知存款业务办理的公告称,为贯彻落实人民银行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各项举措,按照人民银行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有关导向要求,自2023年5月15日起,暂停智能通知存款业务办理。
国有大行虽然并未在官网公告称暂停通知存款,但在手机APP端,有银行显示暂停销售。
农业银行App显示,该行存款专区中的智能通知存款产品“双利丰”于5月15日起停止签约,已签约客户不受影响。农行表示,如有此类需求,可前往营业网点或通过掌银、网银等渠道办理通知存款。
农业银行App“双利丰”存款产品页面
建设银行App则显示,特色存款列表下的“薪享通存款”、“结算通存款”产品也均已暂停销售,目前仅可供查询,通知存款列表下的“个人通知存款一户通”也显示已停售。
此外,有中小银行的通知存款、协定存款的利率下调幅度达到了55BP。
桂林银行公告称,为推动存款利率市场化,于2023年5月15日对部分存款产品执行利率进行调整,调整产品为通知存款、单位协定存款。
其中通知存款各期限存款产品利率下调55BP,1天期和7天期通知存款的执行利率分别从1.55%和2.1%调整到1.0%和1.55%;单位协定存款利率下调55BP,基准利率为1.15%,调准后执行利率为1.35%(调准前执行利率为1.90%)。
根据目前的央行基准利率,协定存款基准利率为1.15%,1天通知存款为0.8%,7天通知存款为1.35%。
两类存款利率自律上限下调影响何在
银行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利率自律上限下调对个人和企业有何影响?
粤开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罗志恒在研报中指出,协定存款属于对公业务,通知存款既有对公业务,也有个人业务,但都有一定的存款门槛。总体来看,协定存款和通知存款基本上以对公活期存款为主,对一般老百姓的影响不大。对于企业来说,会有一定的利息损失,但若存贷款利率都能有所下调,也有助于刺激企业投资并降低融资成本。
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都是定价相对较高的存款。
通知存款是一种不约定存期,支取时需提前通知银行,约定支取日期和金额方能支取的存款。通知存款不论实际存期多长,按存款人提前通知的期限长短划分为一天通知存款和七天通知存款两个品种。
协定存款是指在单位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或专用存款账户之上开立具有结算和协定存款双重功能的协定存款账户,并约定基本存款额度,由银行将协定存款账户中超过该额度的部分按协定存款利率单独计息的一种存款方式。
对于本次存款上限调整,中泰证券指出,居民超额储蓄高增、消费复苏较慢、银行息差压力等多重因素叠加下,一方面监管层面有动力去持续推动存款利率下降,来保障银行合理利差范围,从而增加银行向实体经济进行信贷支持的动力。另一方面,银行自身方面,资本市场和理财缓慢回暖,居民避险情绪仍位于高位,存款持续高增,在负债端揽储压力较小的基础上,自身也有动力去下调存款定价来保障利差。
民生证券倾向于认为本次调整更多仍是延续去年9月这一轮存款利率下调,并且完成存款利率调整的闭环,改善银行利润空间。
“存款利率机制创设以来,两轮利率调降都集中在活期和定期存款,实际上忽略了这些介于活期和定期存款之间的存款的利率调整,当下有必要一次性调整通知存款和协定存款利率上限,保证存款利率下调的有效性。”民生证券指出,国有银行一季度净息差水平均创历史新低,当下调利率有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银行投放信贷的积极性。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三年贷款基准利率(央行基准利率一览表历年)":http://www.ljycsb.cn/dkzs/10403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