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58万的车购买盗抢险 结果买的是“失效GPS产品险”?,下面是中国经济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车不买盗抢险后果
来源:成都商报
原标题: 为58万的车购买盗抢险 结果买的是“失效GPS产品险”?
今年7月,陈先生在成都龙泉驿长征超越沃尔沃4S店购买了一辆58万的越野车,并应4S店要求购买一份4808元盗抢险。几经催要,9月中旬,陈先生终于拿到了一份《保险凭证》。
“我对这份凭证进行核实,发现它已经失效,而且保险人根本就不是我,而是一个四川悦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悦车信息技术)。”陈先生感觉受到了欺诈,要求4S店对保费退一赔三。
9月23日,长征超越沃尔沃4S店表示,该店虽然没有为陈先生购买传统意义上的盗抢险,但结果导向是一样的,即车辆发生盗抢,有人理赔。只同意退保费或者重新购买盗抢险。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调查发现,此《保险凭证》保单号所对应的是一份已经失效的GPS产品责任险,财产保额为50万,并不是《保险凭证》所载的58万。
蹊跷
花4808购买盗抢险
结果发现被保的是一个GPS产品
陈先生是学法律的,为了避免踩雷,今年7月份,他做足了买车攻略,最终在龙泉驿区的长征超越沃尔沃4S店选中了一款越野车,裸车价55万。
“一开始我想全款购买,但是销售顾问直接推荐按揭,说全款加2万,如果是按揭的,厂商和银行要多收2万元的手续费,但是零利息。”陈先生心里合计了一下,选择了按揭贷款,额外加赠送各种装饰,车辆开票总价为58万。
出于按揭贷款需求,销售顾问提出必须购买为期两年的盗抢险,他在该店花了4808元购买了盗抢险,可是他一直没有收到盗抢险的发票和保单。
几经催要,9月中旬,销售顾问终于从微信上发来一张《保险凭证》和发票,陈先生当即对这份凭证进行核实,发现它已经于今年8月15日到期,且被保险人是四川悦车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开具的发票也是这家公司,被保险的是一个GPS产品。
“从被保险人和产品来看,这种保险凭证就跟我没什么关系,但凭证上面又是记载我的个人信息和车辆信息。”陈先生说,现在回想起,从头到尾这就是一个套路。
7月份交车后的几天,陈先生在车辆后座上发现一个GPS的包装盒,他质问销售顾问,对方解释是银行为了保障贷款车辆的安全装的,有理有据,他未再深究,此后他跟银行办理贷款人员核对。
“银行的人跟我说,只要求买盗抢险,从来没有要求装GPS。”陈先生说,涉及隐私他要求拆除GPS,9月20日,在他的见证之下,4S店将GPS拆除。
种种迹象,让陈先生作出了推测,“4S店心存侥幸,可能为了吃保费,把盗抢险变成装GPS,若车辆丢失,则通过GPS找车辆或者报案。”
此后,陈先生又核实到,2万元的手续费,厂商和银行从未收取过,这彻底把陈先生激怒了,他认为自己受到了消费欺诈,要求4S店对4808元保费和2万元的手续费退一赔三,遭到4S店拒绝,“只愿意退保费。”
调查
“GPS产品责任险,对产品事故导致财产损失赔偿”
9月23日,陈先生向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提供了一张中国人寿财产保险的《保险凭证》和发票。《保险凭证》显示,被保险人为悦车信息技术,保险范围为凡在国内购买悦车信息技术车辆盗抢保障服务系统并安装到车载智能终端的合法机动车,服务期限为2019年7月25日至2021年7月24日。
保险责任提示,当车辆在约定服务期限内发生全车被盗窃、抢劫、抢夺的,经过出险地当地的县级公安部门立案证明,满60天未查明下落的车辆损失,由保险人在约定的赔偿限额内按照车辆折旧后实际价值的100%进行赔偿。
《保险凭证》还有悦车信息技术车辆盗抢保障服务用车信息登记,里面登记了陈先生的个人信息和车辆信息。理赔须知提示,当车辆发生全车盗抢后,由悦车信息技术向保险公司报案,车主通过悦车信息技术向保险人索赔,保险人不接受车主的直接索赔,保额为58万元。
陈先生给中国人寿财产保险拨打了客服电话,客服表示,这是一个GPS定位终端产品责任险,有效期为2019年8月15日。“你是否购买的是一个盗抢险?”这名客服说,当车辆被盗之后,可以根据这个险种处理理赔,至于这个GPS是否关联陈先生的车,需要再核实。
记者以顾客身份再次致电中国人寿财产保险客服,“GPS产品责任险跟盗抢险的区别是,车辆盗抢险是属于车险范围,产品责任险是指产品发生故障可以进行赔偿。”这位客服表示,保险机构对产品事故所导致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进行赔偿,“财产损失的限额是50万,没有显示车辆损失赔偿的情况。”
公开资料显示,悦车信息技术的股东为四川长征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记者致电悦车信息技术,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此外,陈先生提供的一份《补充协议》显示,车辆的裸车价为56万,另有手续费2万元。
回应
“结果导向一样,只是流程有一定的偏差”
9月23日,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陪同陈先生到了长征超越沃尔沃4S店,销售经理黄伟介绍说,保单纠纷由来是,最初陈先生在4S店购买车辆商业险和盗抢险,8月中旬后,陈先生觉得保险买贵了,找银行和保险公司退商业保险,成功退了。
黄伟说,虽然4S店购买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盗抢险,在流程上存在一定的偏差,销售顾问没有对陈先生解释清楚,造成了双方的误解,但是从结果导向来看,结果目标都是一样的,即是车辆发生盗抢后,有人对车辆进行赔偿。
“陈先生说我们欺诈,可是我们提供了服务,结果指标是一样的。”黄伟说,《保险凭证》的保单号并未失效,经过核查是漏打了一个数字,不过,他拒绝向记者提供新的保单号。
黄伟表示,既然陈先生不认可这种盗抢保障服务方式,该店愿意把4808元保险退还给陈先生或者为其购买两年传统意义上的盗抢险。
关于购买费用的问题,双方均认可1万元装饰品费用,至于手续费,黄伟表示,不管是按揭还是贷款,车辆的裸车价均为57万。黄伟说,55万是客户想要的价格,但他们卖不出来。“陈先生也认可了,如果想要,贷款价格是57万,全款价格也是57万。”黄伟说,之所以把2万手续费单独列出来,是方便公司做账和员工提成。“陈先生误会了。”
记者离开后,陈先生电话表示,他收到4S店提供的新协商办法,将保费退一赔三。“我没有同意,本来就不为钱,而是为了避免其他人踩坑。”
律师说法
无法主张退一赔三
可以要求返还
四川及第律师事务所邢连超认为,4S店为顾客购买保险,本身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关系,不适用于《消费者权益保护》,主张退一赔三没有法律依据。
“但是如果双方协商愿意退一赔三,法律并不禁止。”邢连超认为,对于2万元的手续费,则适用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要是看如何认定这笔费用,一般来说不可以在公示的价格之外再额外收取费用,应该充分告知消费者的价格构成,如果收取价格之外的款项,可以认定为消费欺诈和价格虚假宣传,可以主张退一赔三。”
北京蓝鹏(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英占认为,车主与4S店 购买保险属于委托代理关系,适用于《合同法》,4S店没有尽到委托义务,就应该为此承担违约责任,把费用退还或者重新购买。
“对于2万元的手续费,在购车补充协议中,单列了2万手续费,但是4S店没有对手续费做出合理的解释,属于额外收取的费用,应该予以退还。”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钟美兰 摄影报道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贷款车不买盗抢险算违约吗
网友提问:购买20万的车,全款买车和贷款买车总花费差距大吗?
全款与贷款买车之间总花费差距较大,主要体现在贷款成本和商业保险两项上,其他的诸如购置税、车船税、交强险花费基本相同。以20万售价的车辆举例,全款买车落地价大概22.5万,贷款买车(首付3成,分期3年)到拿【机动车登记证书】需24-25万。
1、贷款成本
贷款服务费(强制潜规则):4000-8000元,4S店独得,不会分给银行和厂家。
GPS加装费(强制潜规则):1000-3000元。这两个潜规则,几乎所有汽车经销商都收,绕不开。
贷款利息:1.26万元(以名义年利率3%计算)。
20万手机新车,首付3成,也就是需要贷款14万。若贷款人征信和流水不错,那贷款通常由车企自家金融公司办理,名义年利率相对较低,甚至可能有免息优惠。当然厂家金融免息的时候,可能是4S店最高兴的时候,因为有理由大幅提高贷款服务费了。
各家车企金融给出的名义年利率一般在:3-8%之间,这里以最低的3%名义年利率计算,3年分期贷款14万,利息:1.26万元。14万贷款,3年才1万多利息,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划算。毕竟随便一个银行保底理财产品都有5%以上的年利率,把这14万存起来,3年都有两万多收益了。
不过事实并没有这么简单,这个问题留在文末解答,这里不多加赘述。
2、商业保险
选择贷款买车,银行和金融公司会要求车主给车辆买商业全险,除了通常必买的三者险、车损险、不计免赔,贷款买车强制购买盗抢险、车上人员责任险、玻璃单独破碎险、自燃损失险、无过责任险、车身划痕险、涉水险等诸多险种。
售价20万的新车,贷款所要购买的商业全险保费6000元左右,会比自由选择的商业险多2000-4000元。
综上,不算贷款买车的续保保证金、解押费等其他不合理费用,只算贷款成本+商业保险,贷款最少得多花:1.96万。4S店力推贷款买车,甚至宣称贷款买车的车价优惠更高;就是因为贷款给4S店带来的利益更大,而且后续客户违约还不上贷款也跟它没关系,4S店在客户购车手续完成之后,就会获得银行全款。
最后再来聊一聊车贷利息(汽车金融从业人士提供相关信息,匿名),厂家金融公司的名义年利率低至3%,表面上看起来没有问题。银行和金融公司借14万块给车主,获得的利息还不如存银行的收益高?
但请认真想想:这可能吗?想也不可能,不可能让你拿着14万安安稳稳地去存银行,因为每个月都得还钱,14万会越来越少,1年之后只剩9.7万,2年之后只剩5万……
14万,3年36期,以等额本息计算:贷款者每月需偿还本金3888.89元,每月偿还利息350元。也就是说本金随着分期还款是在不断减少的,可利息却没有减少,照样以14万本金计算,这就让贷款的实际利率不断攀高,最后一期的实际月利率:9%,综合年利率高达108%。如下图所示:
名义3%的车贷年利率,分期实际年化利率约为:5.8%。
名义4%的车贷年利率,分期实际年化利率约为:7.8%。
名义5%的车贷年利率,分期实际年化利率约为:9.7%。
……
名义8%的车贷年利率,分期实际年化利率约为:15.6%。
——
总的来说,贷款买车的费用要比全款高许多,利率也不像4S店销售人员所述那样低,不建议有全款能力的消费者选择贷款。不过年轻人购车积蓄不足,还是可以选择分期购车的,只是要仔细评估自己的还款能力,选择利率较低的银行或厂家金融。面对低首付(一成首付)、重复贷(零首付)、租赁购车等新型分期模式,一定要谨慎小心,尽量避开。因为这三种分期贷款模式,不仅实际利率高到爆炸,而且陷阱和套路又多又深。
想知道更多详实汽车资讯,欢迎关注:Car速选
(注:图片源自网络,侵权立删)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车不买盗抢险后果(贷款车不买盗抢险算违约吗)":http://www.ljycsb.cn/dkzs/10313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