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手机贷款利息高违法吗(手机上的小额贷款合法吗)

手机贷款利息高违法吗(手机上的小额贷款合法吗)

贷款知识 美好琅琊 原创

防范非法集资系列宣传(四)提供手机参数就能秒贷款?警方:警惕新型骗局,下面是美好琅琊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手机贷款利息高违法吗

【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

2022年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系列宣传(四)

提供手机参数就能秒贷款?

警方:警惕新型骗局

无需提供个人征信”“仅需提供某品牌手机参数”“放款快速”……看起来简单的贷款步骤,背后却暗藏套路。近日,上海市公安局通报破获一起新型网络非法放贷案。

一、案例速递

案例1:男子贷款2003天未还,手机被远程锁死,被威胁还款。

今年8月初,被害人吴先生在某网络论坛看到一则提供小额贷款广告,手头拮据的吴先生当即按照广告中的联系方式找到了客服。客服向吴先生确认,贷款无需抵押、不看征信,但需要提供自用手机的详细参数,放贷额度根据手机回购价值进行评估。吴先生按客服要求提供了自己手机的信息和登录账号,并下载安装了一款名为聚宝盆贷款软件。很快,他就收到了客服从微信转来的200元贷款。

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一支队副支队长段永昕分析,按照手机回购价值进行评估,通常情况下,借款人能贷到的额度并不会很高,利息却高得吓人,估值4000元的手机,贷款的额度是800元,犯罪嫌疑人提前收取50%的相关费用,借款人实际拿到手的金额只有400元。但是3天以后需要偿还的金额是800元,如果逾期,每天还将承受100元的逾期费用。

3天后,约定的偿还期限已到,吴先生没有按期还款,结果发现手机已不能正常使用。吴先生设法联系客服,对方表示,因未按时还款,已将吴先生的手机锁死,并开始以辱骂、威胁等方式催促吴先生还款。吴先生随后报警求助。

案例2:犯罪团伙利用技术手段实施犯罪,受害人以在校学生等低收入群体为主。

接到报警后,警方立即组成专案组立案侦查,很快挖掘出一个非法网络放贷团伙。经查,该团伙在互联网上以某品牌手机贷的名义,通过社交网络等渠道吸引客户,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获得手机控制权,然后以锁死手机、威胁辱骂等软暴力方式逼迫借款人偿还高息贷款。

警方介绍,犯罪嫌疑人委托相应的技术人员开发了这款名为聚宝盆的手机软件,该软件表面伪装成一个贷款软件,但实质上它是犯罪嫌疑人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信息、能够在后台远程控制手机的一个软件。一旦借款人安装了这个软件,借款人在放贷人面前就是透明的。

据悉,此犯罪团伙组织松散、分工明确,吸引客户放贷、提供技术支持、软暴力催收等环节全部在网络上以非接触的方式进行。

警方介绍,绝大部分借款人每次实际到手金额只有一百到四百元,且借款人以在校学生等低收入群体为主。从目前来看,涉及的被害人在全国各地都有,达到三四百个。

掌握了团伙人员构成和活动规律后,警方于今年9月在全国多地收网,抓获13名犯罪嫌疑人。经查,自今年7月起至团伙落网,涉案流水金额超过50万元,非法获利逾26万元。

案例3:用苹果ID就能借钱?小心信息泄露

说到以非接触方式进行的网络非法放贷案件,另有一种名为“ID的产品也很典型。只要拥有一部苹果手机,就能够实现无抵押贷款。它专门针对使用苹果手机、急需用钱的用户,在宣传上也会巧妙地套用手机回收等名头。

一位放贷人员介绍,所谓无抵押,也不是平白无故就能放贷,实际上要抵押的物品就是客户的苹果手机ID。业内人士表示,苹果手机一旦绑定了他人的IDApp的安装、卸载会受到控制,通信情况一览无余,同步到iCloud的照片还会被泄露。

二、风险提示

有贷款需要的民众务必通过正规网贷平台贷款,切勿轻信网络论坛、社交媒体中的广告,尤其要远离那些所谓无需抵押、不看征信的贷款;

在网贷过程中,要重视个人信息保护,不下载安装对方发来的、来历不明的手机软件;如遭遇软暴力催收、高额利息,一定要第一时间固定相关证据并报警,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参与防范非法集资知识答题赛

参赛方式:活动期间(616—21日答题时间:8:00—22:00

电话举报:琅琊区财政局(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0550-3047339

邮件举报:lyqjrb@163.com

信息来源 | 中国长安网、琅琊区财政局

预审 | 王桂云审核 | 汪飞审签 | 叶文英主办单位 | 中共琅琊区委宣传部承办单位 | 琅琊区融媒体中心

今天开始!滁州全市范围内...

省民政厅副厅长耿学梅一行来琅琊视察防养老诈骗宣传及养老服务等工作

安徽最新发布!幼儿园延时服务将实现“全覆盖”致全市广大参保职工的一封信

2022.6.16公益广告

手机上的小额贷款合法吗

声称扫码可免费获取网课

提交身份信息后却“被贷款”

黑龙江哈尔滨某大学学生小可表示,今年6月下旬,一个名为“闪创教育”的工作人员混进学校的学生QQ群内,发布了所谓的“免费在线课程”,声称学成后可以兼职赚钱,只需要扫描二维码登录一个网站填写个人信息办理,即可领取课程。

小可:

他在群里的备注是老师,当时没有想那么多,他们要个人信息的时候,我们就给了身份证和电话号码,而且不是给他本人,弄了一个二维码让填写个人信息。

群内“闪创教育”工作人员在群内发布扫码,

可免费获取课程的消息

但小可随后发现,自己根据对方提供的二维码进入的网站实际上是一个名为“分期乐”的网络放贷平台。贷款账单显示,小可5600元贷款每月需要还款466.67元,要还12个月。

小可回忆,在扫描二维码登录贷款网站办理贷款之前,他没有和培训机构签订任何形式的合同,一切交流都在社交软件完成。自己只是抱着免费领取在线课程、试试看的心态提交了身份信息,谁知道最终却“被贷款”。

要求退课却被告知需扣除费用

客服:学生办理贷款是自愿的

随后,小可要求退课并取消贷款,却被告知需要扣除1600元左右的费用。除了自己,他身边的一些同学甚至“被贷款”超过8000元。

一名学生显示自己“被贷款”5700元

小可:

我1分钟都没有上这个课程,他们所谓的要扣除的费用叫“流量端口费用”。必须让我交1600元,才给我取消这笔贷款。

记者拨打闪创教育客服电话,但始终无人接听。

退款客服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学生办理贷款是完全自愿行为,他们做出过解释,“这个是他自己办理的,也有要求他告知父母同意。”

群内“闪创教育”工作人员让学生填写身份信息

根据小可提供的聊天记录显示,培训机构工作人员宣称,“5600元的课程,交50元报名费后,剩下的5550元可以分12个月,从下个月开始,每个月交400多点。”期间并没有提到“贷款”两个字。

律师:该培训机构涉嫌违法

警惕合同中出现的不明第三方

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律师邢鑫表示,针对大学生群体精准营销,向网络放贷机构引流,该培训机构已经涉嫌违法。

邢鑫:

培训机构以非法占有钱财为目的,通过虚构免费课程、可提供兼职机会等,在扫描二维码时未提示为分期贷款、未告知大学生们不能全额退款等一系列行为隐瞒真相骗取财物,已涉嫌诱导学生贷款、构成“套路贷”。

邢鑫介绍,《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不得针对大学生群体精准营销,放贷机构外包合作机构不得采用虚假、引人误解或者诱导性宣传等不正当方式诱导大学生超前消费、过度借贷,不得向放贷机构推送引流大学生。

选择培训机构、培训课程等过程中,

如何警惕“套路贷”陷阱?

邢鑫建议,消费时要尽量选择非预交费或预交费时间比较短的方式,一旦合同款项出现了不明的第三方,要特别警惕。

邢鑫:

对于有分期付款的,一定要在合同中明确是否分期免息。如不慎陷入“培训贷”,应积极收集并留存有关证据,如涉及教育培训纠纷的,向培训机构注册地所在的教育主管部门投诉;涉嫌诈骗的,应向公安机关报案。勇于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手机贷款利息高违法吗(手机上的小额贷款合法吗)":http://www.ljycsb.cn/dkzs/10304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