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阿姨,借贷30多万做美容!家人质疑“被洗脑”,阿姨说“自愿的”,下面是新民帮侬忙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找人扮演妻子贷款签字
点击上方“新民帮侬忙”轻松关注
市民崔女士通过今日头上海频道“头条帮忙”#头条帮忙#入口向“新民帮侬忙”反映,她61岁的婆婆周阿姨从2017年至今,在美容院消费了数十万元,其中仅去年就达13.1万元。甚至不惜背负巨债,向银行、网络贷款机构等借贷30多万元。直到催收还款电话接踵而来,这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才“浮出水面”。
周阿姨几乎没有存款,仅靠微薄的退休工资度日。她到底购买了什么产品?做了什么项目?又为何能获得如此之高的借贷额度?为此,家人们多次向美容院索要消费合同、消费清单等,但对方要么“这也没有那也没有”,要么“这个不知道那个不承认”。折腾来折腾去,只能拿出单方面手写的消费记录,还说“美容业都是这样的”。
调解调解
退款“打到骨折”
崔女士告诉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周阿姨长期消费的美容院是虹口区花园路88号14楼的“芭俪伊人美容院”。在她和丈夫多次反映之后,市场监管部门做了现场调解。
“芭俪伊人美容院”
当时,美容院负责人提供了一份“手写清单”,上面列出了周阿姨购买后还没有消费完的5个美容“套盒”。对方强调,“套盒”一经拆开使用就不能退款,只能退还没有做的服务项目费用。
其中,购买“冻龄魔镜”套盒,周阿姨支付了26000元。24次服务还有14次没做,依照美容院说法,扣除产品成本21000元,所剩的5000元服务费按24次平均折算,每次208.5元,最终可退还2916.6元。10800元的“腿”套盒,24次服务有22次没做,扣除产品成本8680元;23000元的“荷尔蒙”套盒,24次服务有11次没做,扣除产品成本19800元;6000元的“脾胃”套盒项目,12次服务有2次没做,扣除产品成本4980元;23880元的“关节”套盒,30次服务有6次没做,扣除产品成本17200元。
“手写清单”
照此算来,总计89680元可部门退款的项目,经过这么七七八八一扣,只能退还7164.2元。这与崔女士等家人的心理预期相距甚远,更无法缓解周阿姨的还贷压力。但万万没想到,当事人周阿姨却认为:消费是“自愿的”,现在还能够退钱,美容院已是“讲情讲义”。而据崔女士所述,就在调解前,周阿姨还瞒着家人,收下了美容院送来的一盒月饼和一块手表。
最终,经市场监管部门协调,美容院实际退还1.6万元。而周阿姨和家人也只能根据美容院的退款要求,在“消费者权益争议调解记录”中写下:双方对消费记录确认,2017年至今消费30多万元,但家属并不知情;此间消费者与商家关系融洽;消费者借贷是个人行为,并非商家唆使;退款后不再追究商家责任。
“消费者权益争议调解记录”
否认否认
不存在强迫教唆
虽然,调解不得不就此终结,但崔女士心里仍有着一连串的疑问:如此大笔的消费,真的就可以没有合同、没有发票、没有打印清单?崔女士和家人在得知周阿姨“借贷美容”的情况后,一直向美容院索要相关凭证,但对方只是出具了手写退款清单、“会员服务资料卡”上的消费明细以及所谓的“会员签名”等,难道真如相关负责人所回复的“美容全行业都是这样的”?
“会员服务资料卡”
“婆婆在美容院的消费远不止30多万元,这几个项目也只是‘冰山一角’。人家说她自愿消费、有独立行为能力,之前的项目都已经消费完了。”崔女士直言,周阿姨对美容院是“一味袒护”,调解时不愿拿出有利证据,最终只能听凭对方一面之词。
新民晚报新“新民帮侬忙”记者联系了美容院负责人,希望了解周阿姨的消费情况。对方称,套盒项目涉及“商业机密”,不能对贵宾客户外的其他人展示。同时,该负责人强调已做完的项目都是周阿姨自愿的,不存在强迫消费、教唆借贷等问题,美容院也是在银行打电话催收还款后,才知道周阿姨是长期借贷消费的。
网络截图
采访中,对方还提供了一个“重要细节”:由于周阿姨和同住的哥哥之间存在矛盾,去年7月起,美容院为其善意提供了住所,直到今年初才返回家中。
对此,崔女士表示,婆婆搬去美容院居住,他们一开始并不知情。而就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周阿姨充值消费达9.8万元。而每当家里人问起这段经历,周阿姨是三缄其口。
后悔后悔
巨额贷款怎么还
对于婆婆的巨额借贷,如今崔女士是一筹莫展。目前,周阿姨待还款的本息及滞纳金已达30多万元,其中中信银行14万多元、借呗花呗共计17万多元、交通银行2.4万元。甚至还有“圆梦金”等消费贷产品。
“婆婆在经济上与我们是完全分开的,平时既不向我们开口,也不愿意我们管。但我们知道,就她那点退休工资,每月几乎是吃光用光,根本没什么积蓄。而这么大数额的借款,也完全超出了我们家人的偿还能力!”崔女士说,中信银行已将周阿姨的欠款事项交由律师处理。接下来,周阿姨的生活是否会陷入更加艰难的窘境?对此,崔女士和家人是后悔莫及。
而银行、网贷机构等为何会一次次借款给一位毫无偿还能力的退休市民?借贷审核环节会不会存在问题?虽然,崔女士向金融监管机构提出过质疑,但一直没有得到明确回复。
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提出是否能与周阿姨聊一聊,但被崔女士和家人婉言谢绝了。他们讲,对于这一次的消费调解,或许“已被完全洗脑”的周阿姨很不情愿也很不配合,为了不引发家庭矛盾,所以不希望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与周阿姨有正面接触。
“我们只求通过这样一段经历给出更多警示,让更多人能引以为鉴。同时,我们更盼望大家能够给予家中每个人更多的关心和关注,不要在一次次忽视中,让他们乃至整个家庭一次次‘很受伤’。这个教训,对于我们来讲真的太深刻了!”崔女士如是说。
帮侬忙工作室
策划 | 钱俊毅
文字 | 王军
摄影 | 受访者
编辑 | 钱俊毅 姚储杰 徐大伟
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
——有困难上今日头条上海频道
找【头条帮忙】!
贷款需要直系亲属签字吗
继央行决定自10月1日起下调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后,近日多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纷纷发布公告积极执行政策。
据记者统计,进入10月以来,已经有北京、安徽、海南、河南、南京、杭州、宁波、无锡、武汉、哈尔滨、东莞等多省市宣布下调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15个百分点,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利率分别调整为2.6%和3.1%。
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
时隔7年再次下调
人民银行此前宣布,自10月1日起,下调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15个百分点,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利率分别为2.6%和3.1%,此前则为2.75%和3.25%。记者注意到这是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时隔7年再次下调。
“很开心看到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政策出台,这是减轻大家还款压力!”中部某三线城市购房者向央广网表示。
据记者测算,100万元的贷款,25年期,在等额本息之下,降息前月供为4873.16元,而降息后则为4794.29元,每月少还了78.87元,总还款额累计减少23662.12元。
“公积金是购房者重要的金融贷款之一,也是为了买卖房屋设立的专项贷款资金,是购房者在购房过程中优先选择的贷款方式。对于购房者来说,一方面,降低了购房者的购房成本;另一方面,有助于购房者的市场信心的提升。当前的房地产市场信心不足,时隔多年公积金利率下调为行业传递积极信号。”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王小嫱向央广网分析。
还有不少购房者关注,在今年10月1日前下放的首套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是否能享受上述政策?答案是肯定的,但需到2023年1月1日后方可调整。
以上海为例,2022年10月1日前发放的未到期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如贷款期限在一年(含一年)以内的,贷款利率不作调整,2022年10月1日起仍执行原利率;如贷款期限在一年以上的,2022年10月1日起仍执行原利率,自2023年1月1日起按新规定执行。
王小嫱指出,各地积极响应政策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主要是可以降低购房者的月供成本,有助于房地产市场活跃度的提升。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也表示,对各地公积金政策的理解,和此前央行的政策可以完全一致,中间不会有什么特殊的操作或差异。唯一的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地方发布公积金新政的时候,对于近期已经买房但没有审批公积金的情况也做了解释,即此类群体也可以享受降息后的利率,这也是相关在途交易的购房者所需要注意的。
还有啥利好政策?
“一人购房全家帮”等政策推出
目前,公积金政策已成为推动市场回暖最为集中的政策方向。除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外,多个城市因城施策,此前还采取了微调公积金贷款上限、降低公积金首付、明确直系亲属可提取公积金用以支付购房款(“一人购房全家帮”)等措施。
以江苏连云港市为例,该地住建局针对公积金贷款额度发布新政,购房借款人单方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贷款最高额度由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借款人双方正常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最高额度则由60万元提高至100万元。
此外,“一人购房全家帮”的公积金贷款政策也扩围至多个城市,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超过30城已发布过此类政策。例如,秦皇岛政府今年6月份发布的新政中就明确规定,缴存人全款购买本市新建自住住房的,夫妻双方父母可以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支持子女购房(只限一次)”。今年9月份,汕尾市也调整住房公积金购房贷款和提取政策,支持本人及其直系亲属(配偶、父母、子女)提取公积金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款。
而海南省住房公积金管理局则明确,“一人购房全家帮”业务是指在省内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6个月以上的购房人,购买家庭首套自住住房,可使用其配偶及直系亲属的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和对冲偿还住房公积金贷款。其中的直系亲属涵盖了购房人及其配偶的父母或子女。
对此,严跃进认为,从各地的角度看,基于全国统一的公积金利率下调和各地公积金提高额度、一人购房全家帮、商转公等操作,客观上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公积金对购房方面的吸引力,也有助于提振四季度的交易行情。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以及“一人购房全家帮”等政策外,9月末的楼市利好政策频频出台。9月29日,央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决定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符合条件的城市政府,可自主决定在2022年底前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新发放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
据梳理,国家统计局口径的70个大中城市中,有天津、石家庄、大连、哈尔滨、武汉、贵阳、昆明、兰州、秦皇岛、包头、温州、安庆、泉州、济宁、宜昌、襄阳、岳阳、常德、湛江、桂林、北海、泸州、大理23个二三线城市符合本次放宽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要求。
“多举措、全方位促进房贷利率持续下行,有利于降低各种房贷付息成本,提升居民购房需求,促进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的恢复。”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向央广网指出。
税收方面,9月30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支持居民换购住房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自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对出售自有住房并在现住房出售后1年内在市场重新购买住房的纳税人,对其出售现住房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予以退税优惠。
此次政策总结起来是“换房可退个税”,即个税成本可以减免。严跃进指出,个税政策影响房东和购房者的成本。各地实操层面看,个税的税率大约是房价的2%。如果对于500万的房子而言,过去需要缴纳10万元的个税。那么按现在这个政策,房东就不需要缴纳。实际过程中,过去房东会让购房者缴纳,那么按这个角度说,相当于购房者可以减少这部分的支出。据此可以认为,此次政策将使得房东更乐意挂牌出售,购房者也更乐意购房。
十一假期二手房整体表现突出
四季度新房市场或逐渐企稳
十一假期期间,二手房市场出现明显回暖迹象。贝壳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十一假期,贝壳重点监测的50个城市二手房日均成交套数同比增长约54%。重点监测的50城中,九成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增长,其中,东莞、成都、厦门、佛山、苏州等城市二手房成交套数超过去年同期的两倍。
另据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国庆期间重点5城成交367套,较去年同期上涨98.4%。其中,北京、深圳、东莞、佛山、青岛5城均较去年十一假期成交上涨。北京二手房成交143套,较去年上涨74.4%,深圳成交15套,较去年上涨275%。
不过,国庆期间新房成交却仍未见起色。诸葛找房数据显示,国庆长假期间,重点15城(包括北京、深圳、上海、武汉、苏州、大连、青岛、东莞、温州、宁波、济南、杭州、南京、成都、佛山,下同)新房成交4474套,较去年十一假期下降47.1%。
此外,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北京、上海、沈阳、武汉等20个重点监测城市国庆假期期间(10月1日-10月7日)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较去年同期下降37.7%,部分城市在去年同期低基数下同比表现增长,但整体成交降幅仍较大,考虑到网签数据具有一定滞后性,结合企业反馈及认购情况来看,部分城市黄金周楼市出现一定恢复。
展望四季度,中指研究院预判,政策的持续优化,一定程度上修复了市场信心,叠加国庆期间企业加大营销力度,部分城市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短期来看,购房者观望情绪仍在,前期政策显效仍需时间,若政策持续发力,各地配套政策持续跟进和落实,购房者置业情绪有望继续修复,四季度新房市场或逐渐企稳。
诸葛找房指出,随着央行、银保监会、财政部等接连出手,针对楼市释放重大利好,同时地方因城施策逐步深化,对于提振房地产市场行情意义重大,有利于促进刚性和改善购房需求释放,中央推出政策组合拳,预计政策效应将会更加显著,四季度房地产市场有望加速修复。
庞溟则认为,随着多项政策措施出台落地,信贷政策可以和土地政策、税收政策等协同发力,支持刚性需求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居民合理购房需求有效释放,避免居民中长期贷款需求走弱,有效推动房地产投资恢复,并在边际上缓解与改善地产企业面临的资金链压力、流动性压力和债务违约风险。预计各地房地产调控政策优化落地的节奏将进一步加快、优化调整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政策维度有望向限购、限贷、限售、限价宽松并结合购房鼓励政策、降低交易税费等多方向,以及向热点一二线城市延伸、扩围。
记者:金龙
来源: 央广网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找人扮演妻子贷款签字(贷款需要直系亲属签字吗)":http://www.ljycsb.cn/dkzs/10114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