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宣布拨款5000万港元加速发展Web3生态系统后,香港再次明确表示支持Web3产业创新。近日,香港Web3协会正式成立,Web3Hub基金成立。“东方之珠”正在大力推进第三代互联网的生态建设。
不仅是政策红利,ChatGPT等人工智能的兴起也为Web3注入了高效率。在“红蓝双Buff”的加持下,冷淡了一年的Web3在香港复活了新机。
4月14日,香港中环,“超宇宙的爆炸”以“对抗”数字加密艺术沙龙的形式进入这一浪潮。我们在与行业的领军企业、应用开发者、道创始人互动时发现,从数据到文化,从企业应用到Z世代人群,Web3不再停留在改变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大量有效的应用和服务诞生了。
如何利用好数据,一张Web3“船票”?
“对抗”从Web3数据开始,因为它是区块链技术层面最可见的生产手段。
《经济学人》曾将数据定义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资源”,但当我们回顾Web2时代时,互联网更像是一个由少数看门人控制的封闭的数据花园。用户创造数据但不拥有数据,数据带来的价值被科技公司中饱私囊。
在Web3时代,事情变得不同了。“Web3是由多种技术驱动的数据革命,首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数据。”欧科云链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蒋兆升一开始就打破了数据在Web3网络中的地位。“它不仅是权利的载体,更重要的是资源或资产。”
欧科云链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蒋兆升解释了Web3中数据的价值。
通过链上的数据,无数主体加入分析团队,洞察资产流向,感知市场情绪,寻找热门应用的蛛丝马迹,甚至大型区块链网络的演进结果。蒋兆升举例,近期上海以太坊升级,用户可以通过以太坊价格、通缩率、质押率趋势、供应率趋势等数据,推断上海升级后的ETH走势,从而提前部署投资决策乃至创业方向。
在想象数据在Web3链条上的价值时,蒋兆升举了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在Web2.0时代,找工作大多是通过简历等传统方式完成的。Web3只需要提供地址就可以知道你过去的互动经历,建设轨迹等。,可以在链条上清晰的显示出来。”
单个数据看似没有多大价值,但庞大的数据背后却藏着“富矿”。如果把这些海量的用户主体数据、行为数据、特征数据整合起来,就能看到整个Web3宇宙的生态图景。无论用户、企业还是政府部门,只有掌握了链条上的数据,才能拿到进入Web3大门的门票。
在Web3时代,随着用户的大规模涌入和各种DApp的大规模应用,在线数据的价值越来越突出。蒋兆声指出,“Web3世界的各种DApp,从创作、交易、定价、再生产,都离不开线上数据。数字资产是Web3的核心对象,在线数据是Web3的关键生产手段,是未来的核心生产要素。”
如何踏上价值的“新大陆”?
如果沿着Web3的叙事去思考,当我们拿到了线上数据的Web3“船票”之后,接下来的挑战就是如何找到一片富饶的“新大陆”。这类土地包括Web3的风险与投资、开发与应用、升级与改造。
Google Cloud曾经把Web3比作十年前的互联网,它的价值在于它还是一片待开发的荒地,孕育着无限的可能。今天,世界上有49亿互联网用户,而Web3的真正用户只有1000万。据《全球宏观投资者》预测,2030年全球加密货币用户数量将达到43亿。对于Web3来说,这意味着Web2用户迁移的巨大蓝海。
自移动互联网诞生以来,Web2仅用10年时间就实现了用户的全球饱和渗透。但到目前为止,由于技术壁垒和缺乏现象级应用,Web3阻碍了Web2用户的进入。如果继续下去,结果很可能就像TraditioNow的创始人Steven说的那样,“当一个行业没有更多的人时,这个行业的发展动力就一定会枯竭。”
在Web2行业深耕7年的TraditioNow找到了现实世界和web 3-文化之间的桥梁。史蒂文解释说,无论从建立共识和经济模式的角度,还是从引流的角度,文化都是一个非常契合Web3世界的现有起点。凝聚信仰和传统的文化的形成本身就是共识,而从文化中再造的IP早就形成了成熟的商业模式,文化的不断延续和传播就是“可持续流量”的写照。
TraditionNow的创始人史蒂文解释了文化与Web3的融合。
Steven以TraditioNow打造的首个NFT IP“诺”为例,分享了传统文化与Web3的交融。他介绍,他们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傩戏”为灵感创作了NUO系列,众多艺术家参与的作品迅速与16个不同的品牌和平台建立了合作,并在Web2用户中形成了活跃的传播。“在Web2做IP最早需要10个月,但在Web3的赋能下,我们只用了一个月就完成了整个IP的创作。”
在NUO的Web3 IP实验中,“大约三分之一的人第一次接触Web3是从Web2开始的,”Steven说,社区自发参与在NUO和随后的实验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TraditioNow属于自己探索Web3的建设者,而MetaScan Labs则试图将Web2改造Web3的经验和技术工具传递给更多的从业者。
格蕾丝是MetaScan实验室的联合创始人。在她的开创性工作中,她发现整个Web3生态系统缺乏用户和应用的入口,而Web2世界中的社交应用和游戏产品实际上是巨大的流量和内容池,但没有好的工具帮助它们升级到Web3。
mates can Labs联合创始人Grace带来了从Web2升级到Web3的解决方案。
在“对抗”数字加密艺术沙龙中,Grace为Web2企业和应用开发者带来了向Web3升级转型的解决方案。她介绍,从底层到中间件再到应用层,MetaScan实验室可以使用NNS+Registry3域名系统,游戏。SDK+Meta DID系统。游戏、MOJOR流量引擎、Twitterscan完成Web2应用的Web3转型全过程。“帮助Web2产品升级到Web3是我们的重要使命。”
Z一代对Web3的兴趣从何而来?
在通往Web3的航线上,既有Web2创新者的“大船”,也有Z世代后来者的“快艇”。Z世代,也被称为“互联网一代”和“数字媒体原住民”,出生在与网络信息时代无缝对接的时代,生活在数字信息技术的影响下。
Web3正在成为z世代新的互联网大陆,他们原本被Web3商业应用视为消费主力,现在却成为Web3的建设者。
13岁的Carry Zheng是SparkrDAO的创始人。4月13日,她站在“对抗”数字加密艺术沙龙的舞台上,呼吁学校放弃教授学生不感兴趣、未来可能用不到的知识,倡导从兴趣、实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为社会创造价值。
当学校做不到这一点时,郑决定在一个分散的自治组织(道)中进行。“我一直认为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在这种理念下,Carry创立了SparkrDAO,志同道合的青少年可以在这里一起学习Web3、AI和区块链,自己做有意义的项目。“如果你没有技术和资源,SparkrDAO可以提供。”
spark Dao创始人Carry分享了Web3对于年轻人的驱动源。
我们很难不被z世代的勇气和行动所感动,可以预见,这群Web3原住民不仅仅是应用的使用者,更将成为Web3生态最具创新力、最活跃的建设者。
AI正在刷新计算机的生产力提升意识,被视为第三代互联网的Web3正在整合AI、AR/VR、区块链等各种技术成果,试图重塑用户与互联网的关系,这一切正在海外发生。
此时,香港有意将自己建设成“网络3之都”,以吸引更多的建设者。这意味着中文世界与Web3的距离将会拉近。那么,你准备好迎接这种变化了吗?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web数据传输,在web应用中,数据传递的默认编码是( )":http://www.ljycsb.cn/qukuailian/22915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