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从舆论中消失很久的超宇宙,最新的消息是林俊杰的超宇宙房地产投资下降了91%。
2021年,元宇宙曾经是几乎所有行业的宠儿。这个融合了所有流行概念(AI、VR、云技术、区块链)的综合体,看起来极其性感,导致很多从业者、投资人甚至咖啡玩家涌入其中。
林俊杰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去年11月,他在知名的超宇宙平台“分散地”上购买了一块价值12.3万美元的房产。他还对超宇宙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并计划在分散地建立一个音乐工作室和一个表演舞台。
然而,当风口退去,热钱散去,分散土地上的交易量和交易价格暴跌,林俊杰购买的土地价格也降至1万美元左右,比购买时的价格低了91%。
历史正在经历戏剧性的转变。原本被纳入元宇宙子集的——AI的概念正在取得突破。当人们的注意力涌向这种看起来更务实、更能显示其能力的技术时,元宇宙就成了过去式。
试图投入这种理念并获得收益的人,都成了被镰刀挥舞的韭菜。
由于技术缺乏实质性突破,虽然受到国内外各互联网厂商的追捧,但元宇宙仍停留在概念阶段,实际应用很少。
即使Meta等脸书宣称全力投入超宇宙的制作,其面向公众的产品Horizon Worlds也遭到了大量投诉,让用户忧心忡忡。而国内百度做的元宇宙产品,甚至在初始版本的命名上就从负数开始,充分体现了技术和应用两方面的不成熟。
然而,缺乏实际应用并不意味着资本市场不欢迎。经济学家罗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曾提出“动物精神”理论,认为金融市场的价格会受到人们的信心和感受的很大影响,而这些因素与市场的基本面因素并不一定一致。
所以,虽然在超宇宙中还没有实际的产品,甚至概念还不是特别清晰,但是国内外的追捧还是推动了资本市场的活跃。当很多人相信超宇宙将成为所有行业的未来时,投机者和投资者同时诞生。
2021年9月6日,一家名为中青宝的游戏公司在微信官方账号发文,称公司致力于打造一款超宇宙游戏《酿造* *》,是一款虚拟与现实的梦境联动模拟业务。随后,公司股价连续两天涨停,因此中青宝被市场称为“知名元宇宙概念股”。到2021年11月11日,中青宝一度涨到最高42.63元/股,总市值超过100亿元,两个多月涨幅超过389%。
流行的概念促成了金融市场的火爆,而运用资本手段的人也毫不手软。2022年2月20日至3月25日,中青宝董事长减持786万股,套现金额达1.9亿元。
与董事长套现相反的是,市场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中青宝有4万散户,到2021年底变成了9.4万。直到2022年第一季度,仍有9.2万散户。一个合理的猜测是,额外的5万人涌入了元宇宙的概念,但他们未能在正确的时间退出。
超宇宙的伴生产品NFT,曾经是资本市场热炒的产品之一。NFT被认为是元宇宙的基石。中信证券曾宣布“NFT将是元宇宙的数字资产确认解决方案。”
周杰伦曾经买过和NBA球星库里一样的闷猿头。2022年1月,他在ins上亲自戴上phantom熊头,这是由周杰伦和他的朋友Ric Chiang创立的新潮品牌PHANTACi推出的。在周杰伦的宣传下,10000只NFT幻影熊在不到40分钟的时间内销售一空,售出的价值达到6200万元。
2022年底,周杰伦还通过运营自己的IP,推出了名为Demo 空 room的数字收藏。它的玩法类似于盲盒。用户可以通过购买不同价格的钥匙打开这个空房间,作为数字人一边听音乐一边挖彩蛋。Demon 空上市一天,销量近6万台,最低20元时销售额达到120万元左右。
当然,这两种产品也对应着不同的形态。后者是固定价格的NFT产品,具有偶像消费的意义。一位购买了这款产品的杰伊·樊稠告诉毒眼(ID:Domoredumou),她购买Demo 空 room并不是为了数字收藏,而是为了支持正版演示。同时,该产品还限制交易行为。但前者意味着更多的交易和投机,但当用户意识到这类产品实际上并没有很高的价值时,交易价格就会瞬间下降。
据《财富》报道,“幻影熊”NFT在二级市场的价格从0.26 ETH(约合984美元)飙升至6.39ETH(约合2.17万美元),但随即开始了漫长的熊市。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这个系列的最低收购价已经从高点暴跌了96.6%。
除了NFT,元宇宙虚拟房地产一度是资本市场的热门话题之一。与周杰伦同为艺人的林俊杰亲自去购买了超宇宙虚拟房地产。然而,周杰伦帮助他的朋友出售巨额NFT资产,而林俊杰却卷入其中。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林俊杰元宇宙房地产销售平台“分散地”的交易价格中位数已从2022年的45美元降至5美元,跌幅近90%。此前,2022年11月,林俊杰花了12.3万美元购买了分散地的三处虚拟房产,但目前价值只有1万美元左右,浮亏91%。
林俊杰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自己钱包的照片,称“听说最近有很多人想帮我理财”,疑似回应这一消息。
除了这种针对小众人群的资本投入,还有一部分人选择专注于更热门的知识付费赛道。在概念火热的初期,知识付费平台上的一些元宇宙课程销量上万册,销售额达到百万,最先拿到元宇宙红利的。
如果这些人因此进入元宇宙的投资市场,恐怕损失的不仅仅是30块钱里的课程费。
林俊杰购买虚拟房地产有些出人意料。但确实有很多人投资概念的兴起,希望从中获利。市场确实给出了意外的回报,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在正确的时间买卖。最后很多人抱着割韭菜的想法入市,却被短期的价格波动割了。
这个结果也和市场信心消失有关。从前年开始,一直到去年年中,众多大厂的命运和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无形中增加了用户的信心。然而,今年以来,超宇宙呈现出相对衰落的状态。
大厂的元宇宙停滞是直接导火索。
其中,改名为Meta的脸书最为明显。2021年10月,Meta正式宣布从“脸书”更名为“Meta”,并在超宇宙上下了全注。扎克伯格曾在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如果Meta在未来五年内每年至少投资100亿美元,那么到2026年其投资额将达到700亿美元。但这只是一个保守的数字。到2030年初,Meta的投资可能接近1000亿美元。
然而,重金投入显然没能给Meta带来应有的回报。根据Meta发布的2022财年第四季度财报,Meta第四季度营收为321.6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36.71亿美元下滑4%。净利润为46.5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02.85亿美元下滑55%。
其中,公司的元宇宙部门尚未实现盈利。2022年第四季度营收为7.27亿美元,同比下降17.1%;期间亏损42.79亿美元,原因是VR耳机)Quest销量下滑。2022年亏损137.17亿美元,与2021年亏损101.93亿美元相比,增长34.57%。
新项目的流失对大公司来说并不意外。对投资者信心影响最直接、最大的是其超宇宙产品《地平线世界》(Horizon Worlds)的糟糕表现。根据对Horizon用户的调查,用户表示在平台上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虚拟世界,也找不到可以一起玩的人。也有用户反馈头像看起来不真实,人物没有腿。
这些原因进一步推动用户远离Meta的元宇宙。2022年10月15日,华尔街日报报道称,Meta旗下的虚拟社交平台Horizon Worlds未能达到目标预期。该平台的用户数量比最初的50万目标少30万,并且用户数量仍在下降。
其他原本有超宇宙计划的公司也停止了。据媒体报道,微软已经裁撤了成立仅几个月的工业元宇宙团队,国内几家互联网的元宇宙业务也相继关停。三年累计亏损24.12亿,急于上市的Soul,依然坚持在官网自称“年轻人的社交超宇宙”。
大型制造商权力的丧失进一步赶走了只为短期收益而来的投资者。根据NonFungible.com的数据,在林俊杰购买房产的平台“分散地”目前拥有约650名日活跃用户(DAU)和约3万名月活跃用户(MAU)。
资本市场冷淡,却依然坚持认为,超宇宙已经变成了一些不在舆论中心的行业。今年4月9日,广西与重庆联合打造了“首个沉浸式洞穴元宇宙——贺州紫云洞元宇宙项目”。今年1月,张家界还推出了景区元宇宙平台“张家界星球”。这些元宇宙项目大多专注于沉浸式体验和数字生态。虽然它们可能与元宇宙最初的概念不太一致,但确实为一些景区提供了新的体验项目。
在元宇宙退潮期间,一度被纳入元宇宙子集的AI,在最近一段时间取得了飞速的进步。今年3月,世界上最早的马援宇宙概念Roblox也表示,将推出一款生成式AI游戏创作工具。
RobloxStudio的负责人StefCorazza表示,这些工具可以“帮助自动化基本的编码任务,让用户专注于创造性的工作。”这意味着用户可以根据简短的提示生成代码片段和游戏内的物体纹理。
Chatgpt的火爆再次让资本市场火热起来。而且与元宇宙不同,Chatgpt的技术更加有形,这无疑吸引了新的公众关注。
很快,国内很多项目开始上马。自百度首次发布文新以来,许多互联网巨头也推出了自己的类似Chatgpt的项目,如阿里的依桐钱文、360智脑、腾讯混元等。没有人按照李彦宏的意思在轮子上造汽车,但是他们开始一个一个地造轮子。
回想前两年几乎同时发生的超宇宙热潮,也颇具讽刺意味。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林俊杰元宵晚会,林俊杰元旦2020":http://www.ljycsb.cn/qukuailian/22842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